大有丰酱菜源于清末。由李大有字丰年者所首创,故名。
明朝末年,清兵南下,李大有五世祖由金陵名容(今江苏句容县)逃至安徽亳州,做染布生意,兼营酱菜。至李大有一代,商运通达,生意兴隆。清道光年间传至其孙,门市分“春阳斋”、“紫阳斋”、“大有丰”、“大有厚”四处经营。大有丰迁至归德府城,专营酱菜。之后,大有丰雇用师傅孟春发,吸取南北二州(亳州、济宁)之精粹,精心研制,制作出的酱菜独具一格,驰名中州。因此,民谣云:“南有紫阳斋,北有玉堂斋,中有大有丰,三家好酱菜。” “南有紫阳,北有玉堂,归德大有丰,酱菜美名扬。”解放后,大有丰收为国有,1953年,改为商丘县酱醋酿造厂,1956年改为商丘县酿造厂,使酱菜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品种多达四十余个,主要产品有酱瓜、酱笋、酱黄瓜、酱包瓜、酱八宝菜、五香大头菜、豆腐乳、西瓜酱豆、油辣酱豆等。
明朝末年,清兵南下,李大有五世祖由金陵名容(今江苏句容县)逃至安徽亳州,做染布生意,兼营酱菜。至李大有一代,商运通达,生意兴隆。清道光年间传至其孙,门市分“春阳斋”、“紫阳斋”、“大有丰”、“大有厚”四处经营。大有丰迁至归德府城,专营酱菜。之后,大有丰雇用师傅孟春发,吸取南北二州(亳州、济宁)之精粹,精心研制,制作出的酱菜独具一格,驰名中州。因此,民谣云:“南有紫阳斋,北有玉堂斋,中有大有丰,三家好酱菜。” “南有紫阳,北有玉堂,归德大有丰,酱菜美名扬。”解放后,大有丰收为国有,1953年,改为商丘县酱醋酿造厂,1956年改为商丘县酿造厂,使酱菜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品种多达四十余个,主要产品有酱瓜、酱笋、酱黄瓜、酱包瓜、酱八宝菜、五香大头菜、豆腐乳、西瓜酱豆、油辣酱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