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特产
云南省地理标志产品
楚雄撒坝猪
楚雄撒坝猪撒坝猪原产于云南省楚雄州的九县一市,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以及昆明市的禄劝彝族自治县,富民县、安宁市和东川区也有分布。撒坝猪的形成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根据楚雄州地方猪种资源调查资料,以及各县县志有关记载和民间调查,基本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外省移民带人;二是当地人民群众将野猪驯化家养而成。根据武定县万德镇的调查,最早是挪姓的土司官和黄姓的土司官从四川凉山移居当地带人猪种。二是产区各县有猪、牛、羊一起放牧的习惯,野公猪和家养发情母猪配种受胎的事还时有发生,撒坝猪有可能由野猪家养驯化形成。现在楚雄州撒坝猪主要分布在边远山区,多数饲养条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华宁柿子
华宁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抚仙湖东岸生息繁衍。华宁建置,有文字可考者,可上溯至战国时期。战国后期,人们把行将统一的中国划分为九州,华宁在梁州范围之内。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毋单县。于现在的盘溪。楚倾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左右,庄跻在滇称王后乃至秦代,华宁为滇国属地。晋成帝时(326~334)梁水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设黎州。天宝七年(748),梁水县地为南诏步雄部,称宁部。元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设宁州万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设宁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设县,改称宁县,因与甘肃省宁县同名,遂于次年10月改称黎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高良苡仁米
苡仁俗名称六谷,别名菩提子。师宗县栽培苡仁历史悠久,苡仁属师宗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据《师宗县志》和《师宗县农业志》记载:“1949年后,师宗县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土烟、油菜、甘蔗、生姜、花生、芝麻、葵花子、苡仁及少量-”。苡仁栽培在师宗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是师宗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之一。高良苡仁米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外观色泽好,营养丰富,即可食用也可入药的特点。主要销往广东等省、市(区)及国外,市场前景广阔,价格逐年上涨,其面积、产量都在不断增加,在当地经济总收入中的比重逐年扩大。2011年《师宗县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屏边荔枝
屏边荔枝是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的特产。因特殊气候屏边县的荔枝要比两广地区早一个月成熟,而最为鲜美的“妃子笑”荔枝也以果实色泽鲜艳、个大核小、肉厚皮薄、清甜微香而闻名。屏边县位于红河州的东南部,与国家级开放口岸河口接壤,是云南省唯一的苗族自治县。“妃子笑”荔枝在全国荔枝品种中属于中档偏上的中高档水果之一。屏边县具有独特气候条件使“妃子笑”荔枝提早成熟,品质上乘,果实糖酸比合理,甜而不腻,非常适合大众口感。目前,屏边县“妃子笑”荔枝种植面积、产销量均在省内居第一位。自2003年上市销售以来,屏边县“妃子笑”荔枝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2009年11月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12年,屏边县“人字桥”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撒坝火腿
撒坝火腿禄劝县科技局引进云南农业大学“新云腿”加工技术,并采用撒坝生态猪进行腌制获得成功后定名为“撒坝火腿”,具有色艳、味鲜、生态营养等特点,在市场销售反应良好。撒坝火腿的加工方法,采用云南本地的撒坝猪后腿,经选腿、修割成琵琶形,低温冷凉、排血,将配制好的盐料分三次上盐、堆码、清表面,上挂通风阴凉处6个月左右自然熟化,既有火腿的特殊香味,又有玫瑰红色切面,是人们佐食的佳肴。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楚雄牛肝菌
楚雄牛肝菌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牛肝菌鲜美,菌香芬芳,是人们极喜食用的野生菌类。富含多种维生素,深受国外市场欢迎。除出口鲜牛肝菌外,山区群众还将鲜牛肝菌切片烘干,交外贸部门大宗出口。云南省楚雄市境内野生菌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出菌区域覆盖全市国土面积的44.5%,78.1%的山林中均有野生菌生长。共有野生菌670余种,其中可食用或药用约300多种,占全世界野生食用菌种类一半以上、全国野生食用菌种类的60%,是云南省乃至全国野生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楚雄牛肝菌以色泽分明、菌盖厚实,肉质细嫩紧密,菌味浓香鲜甜,口感糯滑滋润,营养价值丰富,钾高钠低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作为云南野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东川面条
东川的面条是云南最好的,丝好,久煮不烂,又香又滑。东川面条之所以味道很好,是因为这里的水质、土壤和阳光都很特别。最值得推荐的是卤面,汁香,佐料多,面软,吃到嘴里,那才叫享受。因为面条出名,东川已建起几个规模很大的面条厂,面条已经作为馈赠亲友的上佳礼品。东川面条(东川挂面)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现行政区域《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东川面条(东川挂面)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东政函[2014]6号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东川面条》(草案)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古律花椒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谷律是昆明市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谷律山区是云南花椒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境内自古以来盛产花椒,花椒一直是谷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使用的食物调味品,栽培历史悠久,其栽培和种植情况在《西山区志》第六编林业[经济林]记载:建国前,民间引种花椒经济作物;《谷律彝族白族乡志》和《西山区林业志》(1996版)都有记载。谷律花椒麻中带香,花椒叶饼清香四溢,是昆明人的传统美食,彝族妇女“卖花椒叶”的叫卖声已在昆明街头吆喝百年有余;老百姓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做“祥云辣子弥渡蒜,谷律花椒龙潭酱”。谷律花椒采摘于高寒山区,无污染、粒大、饱满、含油量高,精练出的花椒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砚山小粒花生
砚山县具有种植优质小粒花生的悠久历史,气候条件好,四季温和,无霜期长,适合发展花生等油料作物,每年可达135万公斤,全县年平均亩产在100公斤左右,全县年产花生总量在250万至300万公斤,约占全州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目前砚山县丰林花生油厂已走出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成功路子,实现年产3000吨小粒花生油,为满足市场的需求,还将实施技改,实现年产1万吨小粒花生油生产能力。文山州花生栽培种植历史悠久,1825年成书的《广南府志》卷三供记览志物产就有落花生的记载,距今186年历史。解放前我州花生种植品种主要是匍匐型品种“挖生”和本地花生,全州花生面积仅七千余亩,种植面积少而分散。产品主要用于榨油,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石屏青绵羊
石屏青绵羊以体躯被毛青色为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和饲养驯化形成的肉毛兼用型地方品种。约有二百五十多年饲养历史,由于该羊性情温驯,当地人称之为“憨绵羊”。我州在2006年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时,根据产地、外貌特征命名为石屏青绵羊,经省州多次组织专家组亲临石屏县作详细调查,认定为云南省特有的珍稀种畜资源。石屏青绵羊属于目前所报道的我国地方绵羊品种中毛色优美,体形适中的绵羊品种。根据毛色青色的外貌特征,并经“毛化学成分”检测,推定在该种群中含有毛质青色基因。该羊具有行动灵活、善爬坡攀岩、耐寒、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饲养成本低等优点。虽然属于未经选育的原生态羊种,但具有较高的屠宰率、净肉率,皮薄,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火红黑山羊
会泽火红黑山羊属云岭山羊短毛型,是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发性本品种选育而形成的地方品种,是会泽县乃至曲靖市的地方优良山羊品种之一。火红黑山羊饲养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会泽县的火红、乐业、马路、矿山、迤车、大井一带,以产肉性能好、屠宰率高、板皮优良著称。火红黑山羊以产肉为主,肉皮兼用。肉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肉质鲜美细嫩,膻味轻,无异味。板皮厚软,细腻,俗称“棉花皮”。火红黑山羊性格顽强、神经敏锐、行动敏捷、喜攀缘、好登高,体格中等、身躯较长、颜面直而短、嘴筒较细、门齿发达、嘴唇灵活、四肢结实、蹄质坚硬、颈部较粗、胸宽、背腰平直,公羊均有角、母羊少数无角、角质坚硬呈黑色、扁长而向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保山绿蚕豆
保山绿豆是蚕豆的一个变种,因其富含花青素、叶绿素等物质而呈现出“白皮绿子”的特点。简单说就是保山绿豆的心是绿色的,而别的地区生产的蚕豆心是白色的,所以叫保山绿豆又称透心绿豆。该品种富含叶绿素、钾、铁等多种物质,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在保山地区有独特的生存条件,是保山特有的品种。这种蚕豆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较一般蚕豆高,且有纯香回甜的特殊口感。小绿豆主要分布在保山坝区的金鸡、河图、汉庄等乡镇的部分村社,年播种面积在3000亩左右,一般单产每亩150公斤,年总产量在450吨左右。保山透心绿蚕豆属蚕豆中的稀有名贵品种,特产于云南保山地区,被誉为“云南高原特种绿蚕豆”。因其富含叶绿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富民茭瓜
富民茭瓜以品质优良远近闻名,现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产量1万余吨,主要在款庄、散旦两乡,且款庄集市已逐步发展为茭瓜交易的集散地,拟引资建设茭瓜保鲜及深加工项目,该项目投资850万元,预计年创利润170万元。富民县地处滇中,位于云南省会昆明市西北部,距昆明23公里,自古为川藏、滇北入滇中重镇昆明之要津,素有“滇北锁钥”之称。富民县气候特点是干湿分明,雨量集中,夏无酷暑,日照时间多,光热条件好,日温差大,年温差小,立体气候明显,具有优越的光、温、水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富民县盛产稻谷、玉米、小麦、烤烟、茭瓜、板栗、药材、杨梅、葡萄、冬桃、樱桃等粮经作物。生态环境优良,先后被列为省市生猪、禽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建水小米辣
建水盛产小米辣,是云南省有名的“小米辣之乡”。建水小米辣品种优良,具有耐旱、耐瘠薄,长势旺、抗病性强等特点。成熟的小米辣颜色橙黄、饱满均匀、色泽鲜亮、辣香味浓、油脂和维生素含量高。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大理独头大蒜
大理白族自治州种蒜历史悠久,各县皆有栽培,尤其是弥渡县、洱源县、宾川县等。早在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就记录有现洱源县右所地区种蒜历史,记有“湖中渚田甚沃,种蒜大如拳而味异”;以及康熙、雍正、道光、光绪年间的云南大理方志篇物产中均记载有大蒜。但过去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束缚,农民只零星种植,商品量不大。1984年全国开始实施以产销逐步放开为主要内容的蔬菜体制改革后,“南菜北运”的规模逐年扩大。由过去的零星分散种植,发展到集中连片种植,1992年大面积生产上开始推广运用经试验成功的紫皮大蒜“提早抽苔”先进技术,使蒜苔、蒜头的上市期提早40-50天,而且产生了食用方便、品质好、个头大的独瓣蒜,栽培中独蒜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思茅松
思茅松(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是松科松属常绿乔木,为卡西亚松的地理变种。树皮较薄,褐色,裂成龟甲状薄片剥落。枝条每年生长2至数轮,树冠广圆形。针叶3针一束,长10~22厘米,径1毫米以内,细柔,边缘有细齿,树脂道3~6,边生。球果成熟后宿存树上多年不落,卵圆形,长5~6厘米,径3.5厘米,基部稍偏斜,鳞盾斜方形,稍肥厚隆起,或显著降起呈锥状,横脊显著,间或有纵脊,鳞脐小,稍突起,有短刺,种子椭圆形,长5~6毫米,连翅长1.7~2厘米。极喜光,深根性,喜高温湿润环境,不耐寒冷,不耐干旱瘠薄土壤。本种树干端直高大,生长快,木材用途广,可作云南南部、中部、西部海拔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石林乳饼
养殖户素用鲜羊奶制作乳饼的习惯,在石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石林乳饼一直以来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是享有盛名的地方土特产品。据民国《路南县志》(路南县于1998年更名为石林县)记载,“乳饼,用羊乳酸化为之,为此方之特产,较宜良所产者为多,年出境约万余斤”。由石林恒晟乳制品厂、石林朋成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分别生产的“羊奶妈”牌、“朋成”牌产品,2005年取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第一届至第三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奖、银奖、金奖殊荣。产品畅销省内外,部分销往港澳、台湾等地。石林乳饼,驰名中外的石林乳饼,以山羊奶为原料精制而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云南省名特食品之一。石林乳饼,产于石林彝族自治县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漾濞核桃
多民族杂居的漾濞县,盛产核桃,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史。这里的核桃,具有个大、壳薄、仁厚、味香、色白,易整仁取出、产量高等特点。年产200来万斤,半数出口,远销欧、美、中近东各国。核桃是一种木本油料作物,果实营养高,可榨油,也可入药。其它木材、树皮、树叶,都有广泛的经济价值。这里的核桃,从播种到结实,大约需长八年时间。结实后可连续收获八九十年;也有上百十年还结实累累的。一棵好的漾濞核桃,盛果期每年可结实一万到两万多个,产核桃100至250市斤,能榨油38至50市斤,与一亩油菜的产油量相等。这是一种投资少、收益大的经济作物。漾濞全县约有核桃30多万株,年产量达270多万斤,每人平均有核桃38斤、折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会泽大洋芋
会泽县把马铃薯作为富民产业来抓,不断增加投入,改善科研环境,强化科技培训,开展高产创建,拓宽营销渠道,使马铃薯由自产自食的传统产业变成年产值数亿元的大产业。今年,会泽县种植大春、小春马铃薯61.6万亩,总产量可达130万吨,按当前市场价计算,总产值可达7亿多元,全县农民人均马铃薯收入800多元。马铃薯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提高了群众科技素质,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拓展了群众的视野。多年来,会泽县把马铃薯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和发展,在加强新品种自主选育的同时,积极与省、市农业院校交流合作,成功选育了享誉西南地区的“会-2号”、“合作88号”两个马铃薯主打品种和“合作001号”、“合作002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会泽宝珠梨
会泽宝珠梨是优良的地方良种,梨皮薄、肉质细嫩、多汁化渣、石细胞少、果心小、单宁含量少、蜜香诱人、果个大,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果重300克,较耐贮藏运输。品质优良,1993年、1994年分别获云南省优质水果证书,1995年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会泽宝珠梨是会泽县传统种植的主导品种,据《会泽县种植业区划》(1988年)记载,会泽宝珠梨栽培近300年,原产于大理宝珠寺,经和尚精心培育而引种大理民间,也称大理雪梨,会泽宝珠梨系大理雪梨的后代。另据清光绪年间编纂的《云南地志》记载,“东川(会泽县原属东川府所在地,本稿注)之石榴、宝珠梨及蔗糖、桔柚,其味兼江南西蜀之美,皆特产也。”说明会泽宝珠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