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特产
贵州省美食小吃,舌尖上的贵州省
思南羊肉粉
思南羊肉粉是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的特色小吃。思南羊肉粉肉质细腻,肉香纯正,既保留了原汤又绝无膻味,益中补气,齿颊留香。思南民间米粉绿豆粉种类丰富,而乌江水丰草美,思南牛壮羊肥,当二者与乌江民间美食家们相遇,遐迩闻名的思南羊肉粉就应运而生了。米粉的制作较为大众化,羊肉粉的奥秘在于羊肉的烹调。先把羊肉切成小块,反复漂去血水,再将羊肉及骨全部倒入沸水锅里,放进祖传的佐料配方,炖上半小时后,留下羊肉和原汤。然后将羊肉切片,再入汤锅,如是者两三回,连肉带汤盛入煮熟的米粉中,放上少许的姜片、葱花等佐料,即可食用。思南羊肉粉肉质细腻,肉香纯正,既保留了原汤又绝无膻味,益中补气,齿颊留香。目前以卢家码头余氏
黔东草海生态鹅
黔东草海生态鹅是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盘石镇黔东草海的特产。黔东草海生态鹅吃的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是实实在在的生态食品。“黔东草海”位于松桃盘石镇境内,属典型喀斯特地貌,海拔800—1300米,总面积达万亩,形成一个原生态绿色景点。黔东草海及其附近苗王城、响水千亩梯田、镇远古镇等景点形成松桃旅游线。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于2010年成功打造“黔东草海”种草养畜产业,养殖黔东草海生态鹅5000只。此鹅属本地鹅,生长期6至8个月,从小放养在黔东草海食青草生长,无污染,该鹅肉质鲜嫩松软,清香不腻,属生态肉质优等食品。据《本草纲目》记载:“鹅肉利五脏,解五脏热,止消渴.....”是食疗的上上品。
黄平马铃薯
黄平马铃薯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的特产。黄平县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已经成为黔东南州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大县,种植面积12万亩以上。黄平县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折原粮)仅次于水稻。在马铃薯种植中,以北面的旧州、浪洞、平溪、纸房、上塘、一碗水、崇仁、新州等乡镇为主,规模大,连片效果好,其种植面积占全县马铃薯面积的80%以上,主要以水稻马铃薯为主,土壤质地为砂田、潮砂泥田,海拔700米左右,适宜马铃薯生长,薯形好,商品价值高,经济效益好。近年来,黄平县高度重视发展马铃薯产业,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着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采取多种措施发展马铃薯产业,脱毒马铃薯面积逐年扩大,2009
岑巩米豆腐
岑巩米豆腐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龙田镇的特色美食。米豆腐是岑巩远近闻名的一种美食,口感好,味道醇,食用能够解渴、助消化、增食欲,非常为人们所喜爱,食过之人无不为之口谗。米豆腐,是用石灰水将大米(主指梗米)浸泡后,用清水洗净大米,然后用石磨或粉浆机将大米磨成米浆,倒入铁锅中用文火煮熟并抖成面状,攒出盛于瓷盆中冷却即可,通常作为冷饮食用,冬季寒冷时,可用沸水煮热后食用。食用时,将其切成长方条状或四方块状,拌以葱花、香油、食醋、味精、酱油、焙黄豆、折耳根等佐料即可食之。在岑巩县龙田镇一年四季都可食到米豆腐。每逢赶集,上街赶集的人们都要到米豆腐店饱食一餐,平时,过往行人也不例外,品尝米豆腐的人也不断增
岑巩血豆腐
岑巩血豆腐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的特色美食。血豆腐是用猪血和豆腐混合后伴以食盐等各种佐料制成的一种菜肴,具有味美色鲜、香醇可口的特点。岑巩血豆腐是岑巩人民过春节常制的一种美食,其制作过程是将新鲜的猪肉和豆腐混合后,抖以食盐,然后将被鲜猪血染透的豆腐团捏成苹果大小的小团,放入垫有稻草的竹筛内(只放一层,不能重叠,以防变形),置于火炕上熏烤(通常与腊肉、香肠一起熏烤),至血豆腐表层呈黑色变硬时即可。制成的血豆腐外呈黑色,内呈淡红色,带有很多小孔,是血豆腐中的水份蒸发后形成的。食用时,洗净其表面污物,置于沸水中与腊肉同煮到腊肉熟时切成薄片即可食用。冬春时节,到岑巩农家作客,可食到美味香醇的血豆腐。
岑巩灰碱粑
岑巩灰碱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的特色美食。灰碱粑属粑类食品的一种,以梗米、草木灰按特定工艺加工制作而成,使用草木灰作辅助原料,并利用了草木灰的碱性作用,故取名为灰碱粑。灰碱粑,又名灰浆粑,是岑巩人民广为喜爱的一种美食,常用作早餐、夜宵之食品,属岑巩地方特产,岑巩人民喜爱灰碱粑,更擅长于制作灰碱粑,特别是龙江河沿岸的农民,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做灰碱粑以庆新春的到来,它也是岑巩人民礼尚往来的重要礼品,每逢春节走亲访友、拜年,村民都以灰碱粑作为礼品互相赠送。灰碱粑以其食用、贮存方便,而被人们所喜爱。食时,将其切成长条或方块状,放入沸水中煮透后,捞出放入盛有油汤的碗盘中,拌以肉沫、葱花、香油、味精、
余庆红金橘
余庆红金橘是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的特产。红金橘具有皮薄汁多、味甜化渣、食药皆佳、色泽鲜艳、易于保鲜等特点,是家庭食用和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红金橘”又名“红军橘”。据《余庆县志》记载,红军长征过余庆时,有百余名受伤、失散红军被地方反动武装俘虏和杀害,其中有1名小红军被龙家横担山一个庙里的小和尚救了出来,并给他指明了到遵义的去路,小红军流着眼泪,从裤袋里摸出几十颗橘树种,交待小和尚种在红军牺牲的地方以作纪念。小和尚按照小红军的嘱咐,将橘种育成苗并全部栽种。每年秋天,橘子树上都结满了金红色的橘子,小和尚告诉附近的穷苦百姓:这是红军鲜血浇出来的橘子,叫“红军橘”。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报复和破坏,人们将“红
凉拌折耳根与折耳根炒肉丝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有特异气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开胃理气等功用。凉拌折耳根,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贵州民间菜。多年来,老幼皆喜食用。制作时选其肥嫩根部(也可连同嫩芽)掐成长约一寸的段,洗净后用食盐腌一下,用清水淘洗干净,将干辣椒烤至焦脆,舂成碎末(贵州人称这种辣椒为"煳辣角"),撒在折耳根段上,加酱油、醋、蒜、味精和少许白糖等调料拌匀即可食用。凉拌折耳根脆嫩爽口,富有折耳根特有的芳香。细细咀嚼,越嚼越香,不禁会使人食欲大增,所以不失为别具情趣的佳肴。如将折耳根加
荔波血桃
荔波血桃是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的特产。荔波血桃品质好,色泽鲜艳、口感爽脆、果肉呈鲜红色,深受消费者青睐。荔波海拔较低,尤其是樟江沿岸的玉屏、朝阳、瑶山、捞村等乡镇,平均海拔只有300多米,并且土壤肥沃,很适合血桃生长。荔波血桃品质好,色泽鲜艳、口感爽脆、果肉呈鲜红色,深受消费者青睐。血桃已成为该县农业的一个品牌,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该县樟江沿岸种植的1.1万亩血桃今年挂果4200亩,产量达1万吨以上。5月中旬以来,进入盛产期,来自广西、云南、广东、贵阳、凯里、都匀等地的客商到荔波,每天可收购优质血桃20万至30万公斤。荔波血桃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可用于大病之后,气血亏虚,面黄肌
仁怀血粑
血粑,是仁怀市特有的民族食品。血粑呈紫红色,食用时蒸.煮.烤.煎均可,鲜美可口.色.香.味俱佳,放入口中又软又不沾牙据说,血粑是明朝万历年间苏州迁入仁怀,苗族人民杀猪祭祖时,有一个姓陶的妇女,误将玉米面粉掉进猪血中。她将就煮来吃,发觉味道鲜美,便用粮食面粉和猪血做成血粑祭祖和给在家吃。从此苗家便有了这种独特的食品。从部分苗族人民仍有用血粑祭祖的风俗来看,应该说此说是比较可信的。倘真如此,它已诞生了400多年了。(仁怀)仁怀血粑的制作方法:1,粘米、黄豆、淘洗干净,用水浸泡4个小时,磨成米和黄豆的混和浆备用。2,糯米淘洗干净泡4个小时,上锅蒸至7、8分熟备用。3,把打好的黄豆和粘米浆和蒸至
水城刺梨
水城刺梨--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刺梨(Rosaroxbunghii)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缫丝花的果实,又名山王果、刺莓果、佛朗果、茨梨、木梨子,别名刺菠萝、送春归、刺酸梨子、九头鸟、文先果,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是一种稀有的果实。生于海拔500米-2500米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以及灌木丛中,是贵州、鄂西山区、湘西、凉山、冕宁山区等地的天然野果,在贵州省和河南省开封市有大面积的人工种植。刺梨的收获期不足30天。刺梨为野生小灌木,4月至6月开粉红色、红色或深红色的花,夏花秋实。果实多为扁圆球形,横径一般为2厘米至4厘米,8月至9月果实成熟,黄色,有时带红晕。果肉脆,成熟后有浓芳香味
板贵火龙果
板贵火龙果,又称红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地区。“板贵火龙果”是关岭自治县板贵乡引进培育出的具有优良品质的珍稀水果。由于板贵乡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全年无霜、光照充足的气候特点,加上地处“雄、奇、峻、秀”的花江大峡谷岸边,自然地理条件比较特殊,培育出的“板贵火龙果”具有独特的品质,得到有关专家的认可,同时受国家和省、市、县等各级领导、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板贵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纤维,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医药”为一体,称之为无价之宝。每100克火龙果果肉中,含水分83.75克、灰分0.34克、粗脂
兴义羊肉粉
兴义羊肉粉,风味异常,以羊肉煮熟冷却切成薄片,配以鲜羊旺及多种佐料,其味麻辣、鲜香。(兴义)
波波糖
波波糖是我国著名风景区黄果树大瀑布所在地——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颇具特色的一种民族传统食品。始于清朝咸丰年间,早为朝延贡品,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波波糖是近年来在总结独特的民族传统食品工艺的基础上,改进食品配方,选用优质原料精工制作,并采用现代真空包装技术,为开拓市场而研制的传统新产品。由于使用糯米、芝麻(脱壳)、麦牙、花生、葵仁等天然原料,未加任何添加剂,严格控制低糖量,因此口感怡人,酥脆香甜,甜而不腻,老少皆宜,有润肺、化痰、增进食欲、助消化、营养保健之功效。产品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是目前低糖量食品中一种具有民族特产、旅游特色的馈赠美食佳品。为宏扬民族文化,振兴贵州经济,开拓特产市
萝卜饼
主料:大米配料:菜油、胭脂萝卜、辣椒面、花椒面少许、葱花、盐、味精方法:(1)取新大米洗净泡透,磨成米浆(2)胭脂萝卜切成丝,加适量盐和味精拌匀萝卜入味后,撒上葱花,辣椒面少许花椒粉(在椒先炒香再研粉),拌匀(3)菜油用旺火灸熟,除去生味后控制火力,保持油温在一百度上下(4)取模子先在油锅中打一转,将米浆舀入模子内,另一次注进米浆只占模内空间三分之一止住,挟一筷子萝卜丝放进模子再舀米浆,将模子填满,可入锅炸,炸到外壳黄酥脆才出锅。萝卜饼的模子用薄铁皮制成,一般圆形或六角形规格大致是直径约6-7厘米,厚4厘米加焊上柄一便于操作。米浆加进适量盐和味精,这样才食之有味,盐过淡,过咸都会破示饼
刷把头
兴义刷把头起始于清同治年间,因其形状如民间所用竹刷把而得名。“刷反头”做工十分精细,全是手工劳作;配料选料也很讲究。以面粉、竹笋、瘦肉、鸡蛋、为主要材料。制作过程是选取优竹笋切碎,放入开水锅中氽两三次,再用清水冲五、六次,滤干后用猪油烹出香味。而皮是用精制面粉,鸡蛋、盐、清水调匀,搓成小丸子,再擀成薄片如纸。一斤面粉配三个鸡蛋。包“刷把砂”很有趣,用一双削细削尖了的筷子将剁碎的拌着佐料的瘦肉挑一些放于面皮上,肉上再放加工好的竹,然后用于捏拢,成品的外形底大颈细,顶端参差。猛火蒸五六分钟,熟后的“刷把头”比大拇指略大,淡黄油亮,引人食欲。用鸡汤,油浸胡椒面、酱油、葱花、味精等兑成蘸水
黔东南苗族酸鱼汤
生活百味,酸、甜、苦、辣,酸当家。黔东南是“吃酸”的故乡。日常生活的家宴、宴会、红、白喜事中,酸食无处不有。男女老少,都有“嗜酸”的爱好。难怪当地乡谚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车”(指走路打趔趄的意思),道出了黔东南的酸食文化的特色功效和风格。    在世界“吃在中国”。在中国素有北咸,东南甜,西辣的说法。气候干燥食为盐、气候湿热食为甜、气候潮湿食为辣。同为吃辣,湘、贵、川又各有妙趣,有所谓的“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戏说。具体而言,贵州是酸辣,四川是麻辣,湖南是炸辣。黔东南又与贵州其他地区不一样,强调和突出的是第一个字“酸”,而其他地区则强调和
风 猪
风猪,是贵州荔波布衣族地区的特产。清代《荔波县志》记载:“本县小猪特别肥嫩,风猪烧猪素有名。”如今,风猪已成为高级宴席上一道特色名菜。特点:用小猪腌制,风干而成。成菜肉质细嫩,滋味极鲜,异常适口。将肥壮小猪宰杀,治净,顺头骨、脊骨进刀斩成二爿,取出脑髓和脊髓,挖出眼珠。将火硝、丁香、白芷、细辛、桂皮、花椒、山姜、陈皮研成细末,与细盐混合,均匀地抹遍猪内腔,放入大缸内腌渍一天一夜后,将糯米酒倒入缸内,将猪淹没,盖好浸10天。取出,用竹片将猪腹撑开,晒一周,里外抹上一层菜油或麻油,风干即成。食用时,取肉适量,切块加调味蒸食,或配以菜蔬烹制,其味均佳。(六盘水)
罐罐鸡
罐罐鸡起源于清代末年,因用笔筒形瓦罐盛鸡蒸制而得名。罐罐鸡的选料、用料、制作工艺很讲究,风味别具一格,颇受四方宾客的赞扬。成为遵义地区的名菜肴,也是宴请客人席中常用的座汤菜。罐罐鸡可根据招待不同对象,配以不同的原料。一般只需在砍匀的鸡块中,配入水发墨鱼、柏松的姜块、白胡椒、葱节及食盐少许,然后装入罐内,上笼用猛火蒸几小时即可。若高级筵席用,还需加鲢鱼、莲米,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等,不仅鸡肉把嫩,汤清味鲜,营养丰富,还有祛瘀血、止痛、治头晕病等功能,是高级的滋补品。在席上,每人一份,吃法讲究,很卫生。如用来作小吃的配汤,则又是一番风味。(黔东南)
荔波臭酸
臭酸又名丑酸,是荔波县最具特色的菜肴。北方有“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荔波的臭酸则不仅闻起来臭,看起来也不新鲜,名儿也不雅,但吃起来却具有使人“一尝即喜,爱不释筷”的魅力。臭酸菜微酸奇香,十分开胃,因而很受食客欢迎。臭酸的做法是先制“酵母”,即将荤腥鱼肉煮熟后冷却,然后盛入坛里,密封,大约一个多月以后即成,越陈越香。煮臭酸菜时,舀一小碗臭酸“酵母”,配一小菜锅荤同煮,便成。随着火力的升旺,臭酸菜味四溢,外人闻起来说“不敢恭维”,吃过臭酸的人闻之,却口水都淌出来,为了保持臭酸“酵母”的数量,舀出一定数量“酵母”后,要将掺入新菜煮熟的臭酸菜在吃前舀出一小碗,冷却后复倒入臭酸坛内。要想臭酸“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