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邢台市特产
邢台市美食小吃,舌尖上的邢台市
内丘柿子
内丘柿子
南宫黄豆
黄豆也称大豆,起源于中国,从中国大量的古代文献可以证明。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3年)编的《史记》中,头一篇《五帝本纪》中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鞠五种,抚万民,庆四方。”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司马迁在《史记*卷二十七》中写道:“铺至下铺,为菽”,由此可见轩辕黄帝时已种菽。”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谈到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时指出:“主要的农作物,如黍、稷、粟、麦(大麦)、来(小麦)、秕、稻、菽(大豆)等都见于《卜辞》。”卜慕华指出:“以中国而言,公元前1000年以前殷商时代有了甲骨文,当然记载得非常有限。在农
马场秋梨
沙河市洛阳马场梨。东卢村乡洛阳村:马场秋梨。
柏乡红枣
产红枣、苹果、梨。
哈口瓜菜
南哈口村属巨鹿县观寨乡,距离县城20公里,人口1422人,耕地3385亩,该村从2007年引进大棚技术,创新理念,大胆发展果蔬大棚产业。南哈口大棚蔬菜产业实现规模发展后,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南哈口果蔬大棚专业合作社”,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土地流转、统一物资采购、统一协调贷款、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办理保险、统一市场销售,为群众提供了“保姆式”产业发展服务,实现了“小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近日,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公布,巨鹿县观寨乡南哈口村依托“哈口瓜菜”产业被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市仅此一家。
宁晋大白菜
东汪镇:大白菜。
串枝红杏
串枝红杏
临西酱菜
临西酱菜
鸡腿葱
鸡腿葱
南河西瓜
段村:段熟地,曾为明代御用补品、南河西瓜,以质优驰名。
新河苹果
新河苹果
内丘酸枣
内丘酸枣
隆尧辣椒
隆尧辣椒是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的特产。辣椒曾是隆尧县重要的特色种植产业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曾红遍全国,成为全省最大的辣椒生产出口基地之一。隆尧县素有“辣椒之乡”之称,是河北省辣椒出口生产基地县。隆尧县辣椒种植面积7万亩,年产椒干1500万公斤左右,以皮薄、肉厚、油性大、辣味浓而闻名。隆尧辣椒主要销往香港、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
临城红枣
临城红枣
内丘柿饼
内丘柿饼是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的特产。入冬以来,“柿子之乡”内丘县的农民就忙了起来,摘柿子、卖柿子、加工柿饼。柿子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内丘县侯家庄乡摩天岭村地处太行山区,气候、土壤非常适宜柿子生长,由于今年雨水充足,柿子喜获丰收,柿子产量达到7000余吨。连日来,该县山区农户忙着采摘柿子,利用传统方法对柿子进行深加工,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黄里透红的“小灯笼”挂满枝头,经加工后的柿子制品味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市民喜爱,成为外来客商的抢手货。
清河“八大碗”
清河“八大碗”为清河地方名菜,“八大碗”菜系包括鸡、鱼、猪肉、牛肉、羊肉、藕夹、豆腐夹、鹅脖、红烧丸子、水氽丸子、素丸子、假菜、木耳、鸡蛋、海带丝、面筋等十五种菜,根据客人口味喜好荤素搭配。【吹喇叭】用面烙成大饼,大饼的特点薄如纸、大如锅盖、色泽金黄,里外抹小磨香油,裹上南宫熏菜、鬼子肉、猪下水、炒鸡蛋等,卷成喇叭状,因食用时形似吹喇叭,故俗称“吹喇叭”。此小吃外焦里嫩,食用方便【南宫熏菜】选用优质猪肉,并按比例添加鲜鸡蛋、纯正绿豆淀粉、姜丝和小磨香油,搅拌成粥状,灌入肠衣。之后,用配好佐料的汤煮熟再用锯末烟火熏烤成紫红色,外皮再抹上香油,吃起来清香而没有腥味,放几天也不变味,深受群众欢迎
临西大紫枣
“临西大紫枣”果形扁圆美观,果皮薄、皮色紫红、果肉厚、果核小。紫枣果营养丰富,鲜枣含糖20%—36%,干枣含糖55%—70%,且含有多种矿物营养元素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含量高,尤其富含维生素C,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近代医学研究表明,紫枣果含有抗癌物质——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临西大紫枣盛产于东留善固一带。该地沙质土壤,雨量充沛,具有枣科植物生长的优良环境。临西大紫枣通过了无公害果品和产地认定,注册了“临西大紫枣”商标。
宁晋水晶梨
宁晋水晶梨宁晋水晶梨是鸭梨的一种,来自生态环境良好的宁晋县果品区,保证绿色无污染,无残留农药.宁晋水晶梨具有化痰.止咳.清热.祛火等作用.
红烧凉粉
材料:白凉粉500克,切成方块配料:豆瓣酱,酱油,料酒花椒粒,蒜,姜,葱花,鸡精做法:炒锅放油烧热放花椒粒炸香,放入姜,蒜,豆瓣酱炒几下,倒入凉粉炒匀加入酱油,料酒,半碗清水,煮至水干放入鸡精调味,起锅,撒上葱花,真的很香呀
赵家蒸包
赵家蒸包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的特色小吃。赵家蒸包取材于小麦粉、肉馅和葱,做法简单,经发酵作皮,十香粉调味、炉香碾粉调味后,经蒸笼蒸熟后即可食用,具有香、嫩、不腻、满口留香,皮薄馅大特点。赵家蒸包相传于清末民初时期,有个姓赵的人家在南和县城开了个饭店,主营蒸包,吸引了百里顾客。百余年来,代代相传,久经不衰。现赵家第四代传人赵国强继承老传统,结合新工艺又研制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赵家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