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特产
陕西省特产介绍第3页
三原玫瑰饼
陕西三原传统风味食品。因用料中有糖玫瑰和成品上有玫瑰戳记而得名。制法:面粉、熟猪油、水、用双手迅速搅拌,分次加水,先拌成面絮,逐渐揉成面团。继续揉搓使面团由硬而软直到光滑,即成皮面。精白面粉,熟猪油调匀,揉透和成圆团,即成酥面。绵白糖、糖橘饼剁成碎米状、糖青梅剁成碎粒、糖玫瑰,搅拌均匀即成馅料。将面剂擀成薄片,在上面抹一层酥面,抹平抹匀,卷起来擀成薄片,如此反复卷、擀三次,然后擀成圆形薄片,放入馅料捏合收口,拍成扁圆形饼即成生坯。要求块形整齐,口面一致,随即打上“玫瑰”红戳印。入炉烘烤即成。特点:此食品香甜绵酥,有玫瑰花香味。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三原合汁挂面
三原合汁挂面居三原县传统风味食品之首。制作工艺精细,深受消费者青睐。以老厨师康占鳌制作的为佳。合汁有几个步骤,首先要炖臊子,它是在干爁臊子的基础上做出汤来,干爁臊子不是一般的炒肉丁,而是将猪肉按肥三瘦二的比例用刀砸成肉末加入米醋,用小火炖煮至肉香汁尽为止。臊子炖好了,还得制鲜汤,所谓的制鲜汤,也不是一般的单纯的肉骨汤,它是用肥母鸡、猪骨、猪肘子为原料煮成白如奶,鲜香四溢的汤汁。这些齐备了,就可以“合汁”了,合汁其实就是“调和”,用精盐、胡椒粉各种调和料及加入猪油勾上芡粉加进刚才的鲜汤里调制而成,这是个手艺活,味道是一方面,口感和外观更是显水平;汤不能调稀了,稀了不好看也不好吃,更是要调出汤的鲜
三原水盆大肉
三原民间风味小吃。在用料、制法与风味特色上与西安水盆大肉均不相同。制法:将猪五花肋条肉用清水漂洗干净;猪肥肠(直肠)先用凉水将内外冲洗一次,再翻过来用粗盐和玉米面粉通过摘、翻、按、捋等工序三次反复揉搓,达到去除污、腥、臊、腻的效果(为防止肠子发黄、发红和味道变苦,忌用碱洗);对新鲜和冷冻的鱿鱼,用清水洗净,去掉上面一层薄膜,除去腹部软骨。对干鱿鱼,先用清水漂洗干净,再进行涨发,除去薄膜和软骨;将鸡去毛、去内脏,洗净晾干。在锅内添入清水,投入上述处理好的原辅料,加入料酒、生姜,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改用微火炖煮(适时先捞出鱿鱼),直到肉烂为止。捞出鸡、猪肉、肥肠后,趁热去掉肉皮,盛于器皿内盘成半
三原油茶
制法:选用上好的麦面粉和富有营养的牛油、羊油和菜籽油配合制成。油茶的调料是:八角、桂皮、生姜、小茴香、花椒。传统的三原油茶做法是将油、面按比例配合好在油在锅内加热化开,烧三四成热,按比例放入面粉后,用特制的工具(约90厘米长、8厘米宽、1厘米厚倒好棱的木板),不断地在锅内反复搅,用微火炒搅约两个多小时,至油面子呈黄稍带褐色,且香味四溢即停火。舀入盛器内,成为油面子。先将油面子用刀切成碎末,放入温水锅中,再投入调料和调料袋(内装花椒、小茴香),用微火烧搅,待油面子全部化开后,旺火烧约10分钟,改用小火烧,只让锅中间开动,待徐徐浸出浮油,且油向锅四周翻滚,油茶即告熬成。舀油茶时不能乱舀,更不能先舀
乾州叉酥
乾县传统风味食品。乾州即今乾县。又称到口酥、大油糕。据传原系唐代宫廷食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谢觉哉、郭沫若视察乾陵时,当地有关部门曾制作叉酥招待,谢、郭食后赞美为“乾州一绝”。随着时间的推移,乾县每逢端阳节,不论穷富人家都要吃叉酥,称之为大油糕。最初用马油炸制。因马油来之不易,后用菜籽油代替。制法:先用菜籽油和好面后,再加入鸡蛋清、苏打,饧6个小时,待油和面融为一体时,包入白糖、核桃仁,入菜籽油锅浸炸至熟即成。特点:色泽金黄,皮酥瓤酥,体内充满蜂巢状,形似玉屑,触口皆融,不咬不嚼,到口即酥,余香回味不绝。
三原麻花
陕西三原传统风味小吃。分咸、甜两种。制法:精盐、碱面用水化开,加鸡蛋搅拌均匀后放入面粉,搅拌揉搓成软硬适度的面团,饧发1小时后,将面团揪成等量面剂,并逐一搓成细长条,捏住两端上劲,再将两端相并,放开使其自然上劲成环状互扭形,即成麻花坯。若制甜的,和面时不用精盐,改为白糖即可。锅内添入菜籽油加热,将麻花坯放入炸制,待色呈棕黄色捞出沥油即成。咸麻花与甜麻花应分别炸制。特点:酥脆爽口。可单吃,也可泡入油茶中食用。
煎肉盒
陕西关中传统风味小吃。制法:将精盐、矾、碱面捣成细末,注入40℃的水搅动一下,再将面粉放入用双手拌匀,停放一会儿折一次,如此共折三次,约10分钟左右,待面回饧时便可使用。将净猪肉绞碎,加入精盐、酱油、五香粉、味精拌匀,再加清水用力顺向搅打,至水、肉融合后备用。粉条用热水泡透,捞出、沥干水分、剁碎;青菜洗净、剁碎、压干水分,同放入肉里,搅拌均匀成馅。取面团用手压成片,包入馅料,然后封口,压成中间薄、周围厚的圆饼。平底锅加少量菜籽油加热,肉盒放入锅内煎至两面呈橘黄色,直煎至两面焦黄,里边熟透即成。特点:颜色焦黄,皮酥馅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三原千层酥
陕西三原传统风味食品。制法:菜籽油与饴糖用水搅拌,再放入精白面粉,边加水边搅拌至软硬适度,再揉成面团,成为皮面。将熟猪油、白糖搅拌后,再放入面粉拌和均匀,即成酥面。将皮面揪成小剂,擀成长方形,将酥面抹在上面,涂抹均匀,卷起来擀成片状,再卷起来再擀,如此反复三四次,然后拍擀成长方形,表面刷水粘匀芝麻仁。放入烤炉中烘烤,熟透出炉。特点:层酥分明,松脆可口,有芝麻香味。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特殊。
三原醉蛋
三原民间风味小吃。制法:选取新鲜鸡蛋放入凉水锅里,烧沸,煮三四分钟,将鸡蛋捞出,放入清水中。煮蛋要掌握好时间,不可老,也不可太嫩,要使蛋黄外面凝固,黄心呈粥样状。将煮好的鸡蛋放在小缸里,加入开水和精盐,开水以没过鸡蛋为宜,再放入些花椒。水冷后倒入一杯大曲白酒,使卤有酒香味。放入的蛋可轻轻敲破,但外壳要保持完整,要将盖封严,捂上六七天即成。营养特点:红白相间、酒香扑鼻,既可单食,又可就饭佐酒。富含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素。
三原凉粉
陕西三原传统风味小吃。品种繁多,风味各异,有米凉粉、豌豆凉粉、绿豆凉粉、扁豆凉粉、荞麦凉粉、洋芋凉粉、红薯凉粉等。米凉粉细嫩,豌豆、扁豆、绿豆凉粉爽滑;荞麦凉粉清香。各种凉粉的制法大同小异。原料养麦、各种调料,制法:(以荞麦凉粉为例)(1)把荞麦淘洗干净除去秕子和杂质,投入粉碎机加工成粗粉,用筛子过净荞麦皮衣,用罗隔去细粉,将所剩白荞麦糁放入盆内,用清水浸泡2至3个小时,再用石磨磨成浆,用钢丝罗除去粗粒和粗纤维,倒入大锅中,用旺火烧开,改微火煮,并用锅铲在大锅中不断搅动,当用锅铲挑起一点熟荞麦浆,其粘稠度恰好在既能滴下又不易滴下之间,挂在锅铲上呈片状时,表示火候已到,应及时舀出,盛在陶瓷盘(盆
兴王村手工挂面
兴王村手工挂面是兴王村民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该村有60户150余人从事此业。因手工挂面对气候要求很高,所以每年只有农历十月中旬到腊月底这两个半月时间可以加工,该挂面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等,纯手工制作,面质劲道,口感佳,受到消费者的高度好评。兴王村手工挂面日4200斤每年可带来经济收入130多万。
六营泥塑
六营泥塑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发展于明清时期,蓬勃于本世纪初,是中国古老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是我国留存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民俗工艺品之一,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六营泥塑采用六营特有的黑油板板土、白色封洗土、上等好棉花、糯米等六种天然材料,经过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阴干精抛、粉底、出线、装色、上光等十多道严密的工序精制而成,以瑞兽神化、风俗人物、花草鱼虫为主要造型,规模大到数米,小则几厘米,形成了5大类300多个品种。泥塑大都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威武可爱,色彩大红大绿,有古香古风,大俗大雅之韵,饱满热烈之美。六营泥塑是馈赠亲友、增福送喜、
凤翔民间社火马勺脸谱
凤翔民间社火马勺脸谱简称马勺脸谱,是在继承西府民间社火脸谱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兴的民间手工艺术品。马勺脸谱的制作一般先选用优质的桐木、柳木、桃木等为原材料,经民间工匠用特制刀具手工刻制而成。其谱式图案多取自《封神榜》、《三国演义》、民间传说及地方戏曲中具有法力、正义感的人物脸部造型。它从传说人物的容貌、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的手法、定程式的图案、变化的形体、鲜明对比的色彩,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是各类人物的政治、道德、性格等形象的高度概括,并从中寓褒贬、别善恶、见气质、寄托爱憎。其风格独特、造型粗犷、线条优美、色彩强烈、给人以原始清新之感,极富民间气息。现又逐渐融合近代美学思想,在国内外
凤翔草编
据《凤翔县志》记载,凤翔草编“起于北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凤翔草编工艺日臻成熟,作品早已成为一件件民间艺术品,而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其制作技艺就是“凤翔三绝”中“女人手”的集中表现,可见凤翔女子的草编工艺精巧绝妙。凤翔草编主要以当地盛产的麦杆、马莲为原料,即麦杆的最上节(茎节),经挑麦杆、掐辫子、编制、熏、染色等工艺流程制作成生产生活用品、装饰用品、节日礼品等,如草帽、提篮、门帘、洗衣桶、柜垫、壁挂等等,其作品色泽明快自然,质地结实耐用,柔韧轻便,式样新颖独特,富于想象。改革开放以来,凤翔草编开发了不少新品种,有山水风景、壁挂、风铃、立体小动物、节日礼品等10多个
凤翔罩金漆器
罩金漆器,是凤翔传统漆器工艺品,也是全国著名的漆器工艺品之一。罩金漆器璨烂辉煌,色调明快,防潮防腐,耐酸抗碱,坚固耐用,美观大方,且以放置愈久,光泽愈亮而著称。其工艺以平面、刀刻、镶嵌等为主。内容有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为装饰环境、馈赠亲友之佳品。关中西部的凤翔县,是秦的发祥地,从近期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有了相当精美的漆器工艺。明末以后,凤翔漆器名声大著,尤以罩金漆器独具一格,深受欢迎。凤翔罩金漆器制作工艺精细独特,先在成型物上处理底灰底漆,再以银箔按纹样轮廓摊贴,然后以毛笔描画渲染,最后统施透明漆罩之,这时银底转呈金色。罩金漆器正是由此得名。由于当地水土气候天然条件适宜
宁陕山里王土蜂蜜
秦岭之心·绿都宁陕是中国的天然氧吧县,森林覆盖率达90.2%,有植物136科,1178种,是植物的王国,漫山遍野盛开的各类花儿为饲养中华蜜蜂提供了丰富的蜜源,当地农民饲养蜜蜂历史悠久,是宁陕农民传统发家致富的产业。山里王土蜂蜜便出自于秦岭这优良生态环境之中,山里王土蜂蜜作为宁陕土蜂蜜的代表,以天然、无污染、品质优、纯度高及沿袭传统土法炮制取蜜等特点备受各界人士青睐。山里王土蜂蜜,产自海拔一千多米的秦岭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水北调引汉济渭水源地当地严禁使用农药化肥等,所以污染少,花种多,土蜂生活其中,怡然自得。当地的蜂农利用这一资源养出的土蜂蜜金黄透亮、香气扑鼻、醇甜爽口、香甜味长,有一股中
潼关烩饼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作为关中的东大门,潼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亦是如此,这片军事重地留下了中国军旅饮食文化最鲜明的烙印。潼关的肉夹馍,酥脆外壳中丰腴的肉香耐人回味,这是戍边战士站着不动就可以完成的午餐;潼关的烩饼,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潼关的酱菜,古法制作里有浓郁的风味与脆嫩的口感;潼关的烤鱼,篝火上架起的是军旅生涯的苦中作乐。千百年来,质朴特色的食物在传承中各逞风流,深深地印在陕西人的骨子。战争年代,长期驻防潼关的士兵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随身携带着一种用死面烙制的薄饼,吃的时候加料烩制,慢慢的就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烩饼”,随着时间的推移,烩饼经过智慧的潼关人
苏绘手工织布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日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陕西特产苏绘手工织布老粗布家纺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虽然市面上的家纺以纯棉居多,但相比较纯棉家纺,老粗布家纺更实用。那么老粗布家纺和纯棉家纺到底有什么区别呢?1、老粗布家纺的材质也是纯棉的!但老粗布和一般的棉布的区别在于工艺上不同,老粗布所采用的纱线一般都是21支纱的纯棉纱线,而棉布一般纱线号都比较高,也就是说比较细!2、老粗布是梭织布,棉布是针织布。做出来的成品,老粗布要比一般的棉布要厚实,纹理也更清晰,透气吸汗性能更好,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按摩保健作用!3、重量上陕西特产苏绘手工织布要比一般的棉布要厚要重,所以更耐用,更不容易搓起!最突
横山小杂粮
横山广阔的山区盛产耐旱作物谷子,由谷子去壳加工成为小米。小米外观圆润、饱满,色泽金黄,食味香美,营养丰富,富含粗蛋白、粗脂肪,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等十几种微量元素。我国医学早有记载,小米能除湿、健脾、镇静、安眠等,是现代家庭常备的美味食品,素有塞上“小人参”之称。小杂粮是用横山本地产的绿豆、红小豆、小米、软黄米、大米、扁豆、豇豆等多种杂豆、杂谷精制而成。其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素、矿物质、纤维素等众多人体所需营养,同时还富含药用成分。它既是传统粮食,又是现代保健品,具有“食药两用”的奇特功效。横山小杂粮是驰名中外的特色绿色食品。
灞桥竹筒酒
竹筒酒产自鲸鱼沟竹海景区,其色如琥珀,晶莹剔透。酒液金黄碧绿、芬香醇厚、柔口爽口绵甜爽净、绿色健康、营养丰富。经传统工艺泡制的基酒具有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补血、顺气除烦、消食生津、之多重功效。竹子常规营养成分包括水分、能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慢出物和粗纤维、内含十八种氨基酸、七种维生素、类黄酮、B-胡萝卜素、竹多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叶绿素、膳食纤维、荷叶碱、荷叶甙、等多种生物碱和有机酸,以及、钾、钙、铁、镁、铜、锌、钠、钿、等十八中构成人体组织、维持生物功能、生化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其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历来受到营养师的极力推崇,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辐射,抗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