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特产
苏州市特产介绍第8页
苏州丝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约有五千年可考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但发明了丝绸,而且昌明丝绸、利用丝绸,使其在服饰上、经济上、艺术上及文化上均散发出灿烂光艺,进而使丝绸衣披天下。被称为三大名锦的古代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是丝织品中的优秀代表,至今在世界上仍享有很高声誉。因此,丝绸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史前时代,黄河流域已经出现丝绸的曙光,到商周丝绸业已较发达,随着战国、秦、汉时代经济大发展,丝绸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公元前126年,在汉武帝的西进政策下,大量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向西运输。经过魏晋北朝发展到唐代,中国丝绸发生了很大变
微型雕刻
在苏州的工艺美术品中,最精细微小的莫过于微雕了。微雕,就是用极尖细的三棱刀分别在竹、象牙,甚至头发上镌刻出极细微的书画、人物或诗词,作品越小巧越显得珍贵。                            微雕也是苏州传统的工艺美术。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吴县沈君玉用橄榄核雕驼背老人,形象逼真,甚至老人手中折扇扇
同里闵饼
闵饼原是江南农家自制的普通小吃食品,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同里闵饼的配料与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其色黛青墨绿,光亮细洁,入品清香,嚼之甜而不腻。购之半月多,风味依然不变。制作时先将闵草(学名苎麻,又名天青地白草)用石灰先打成汁,然后和糯米粉揉搓做成皮,配以豆沙、桃仁、松仁、糖猪油丁为馅芯,做成月饼状,蒸煮而成。闵草性味甘寒无毒,含有咖啡鞣酸、胡萝卜素、蛋白质、糖类等多种成份,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及安胎等药用价值。
三丝鱼卷
选五六斤重的青鱼或草鱼,取雌爿中段,去肚当留皮,卷入火腿丝、鸡丝、香茹丝,并以黄酒、香葱等佐料,入笼蒸熟即成。其肉质细嫩,清香鲜美,别具风味。
盛泽丝绸
翻开盛泽的历史,看到的几乎只有两个字——丝绸,如果把盛泽的历史比作一条河,那么这条长河里流淌的便是丝绸文化,可以这么说吧,盛泽的历史,就是一部丝绸发展史。                 盛泽的先辈曾经创造了“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辉煌,使盛泽这个偏僻的乡间小镇挤身于中国的四大绸都之列。今天,15万盛泽人从先辈那里接过了发展的接力捧,他们年复一年,不懈努力,正在开创绸都新的辉煌。    
酒酿饼
酒酿饼在每年春末夏初时销量较大,通常都是现制现销,不宜保存过夜。原料配方皮料:精白面粉21公斤、绵白糖5.25公斤、甜酒酿2.625公斤、水9公斤。馅料:绵白糖8.5公斤、熟面粉4.25公斤、麻油3公斤、核桃仁2.125公斤、玫瑰花0.425公斤。制作方法1、发酵。将面粉倒在台板上,做成盆状,把糖、甜酒酿倒入,加入搅匀,揉成面团,放入缸内,发酵约10小时,待面团颜色发白即可。一般早晨发酵,下午生产,但发酵时间应根据气候、季节灵活把握,夏季防止发酸。            
白汁鼋菜
白汁鼋菜,以甲鱼为料,是营养价值颇高的苏帮名菜。此菜选用重750克左右的活甲鱼,宰杀后去内脏(有蛋则取出待用),斩去爪、嘴尖及尾,割断四肢骨骱。在60℃热水中浸泡去黑膜,然后放入90℃热水中浸泡去背壳,再将每只甲鱼斩成6块。复洗后,加清水煮至锅边起泡,取出再入清水复刮洗一次,取出沥干。烹调时,以竹箅垫锅底,将甲鱼块排列锅中,加猪肥膘片,并将葱结、姜块在菜油中熬至发香后,放在肥膘上,菜油沿甲鱼锅边倒入,加绍酒浇沸,再加猪肉汤烧沸,焖烧30分钟。加精盐、蒜瓣烧至汤剩六成,加冰糖、熟猪油,用微火焖2小时至酥烂,去葱姜,旺火收稠后装碗。
相城琴弓
提起相城区渭塘镇,可能很多人只知道那里盛产珍珠,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专业制作的琴弓98%以上都销往国外,占据世界近8成的市场,打破了韩国、德国在这一行业上的垄断地位。1、巧手引来琴弓缘琴弓是小提琴的关键部件,制作要求较高,取材于昂贵的巴西木和苏木,从一块原木到成品要经过50多道工序,而且因为琴弓也和小提琴一样,纯机械制作无法达到最后音乐丰富和灵动的效果。相城渭塘琴弓的鼻祖——张金海,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他说,做起琴弓来,却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上世纪70年代原本是农具厂厂长的他,听说城里乐器厂因为生产的小提琴,找不到合适的琴弓而犯愁,于是琢磨起了制作琴弓的事,领着一帮技术骨干刻苦攻关,终于
太平船模
今年50岁的徐海林生于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这里紧靠阳澄湖,过去家家都有一条船。从小,徐海林对船有着深厚的感情,祖父和父亲都是造船工匠,他早年也跟师傅做过船,是个远近闻名的好木匠。1998年,他在电视上看到苏州市要抢救和保护古建筑的消息,他想,船不就是水上人家的房屋吗?民间古老的木船也应该受到保护,于是就萌生了要把古船“做”出来的想法。                      
苏派砖雕
1、苏派砖雕——苏州古建中的点睛之笔苏派砖雕是南方地区砖雕艺术典型代表之一,明代较典型、朴素,清朝特别是康乾以后有很大发展和提高,形成了自己精细典雅的装饰风格,被誉为“南方之秀”。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砖雕门楼字碑大都是名人题字,精美的书法和典雅的砖雕往往相得益彰,使苏州砖雕更添了几分浓厚书卷气。苏州曾经拥有二百余明清时代的砖雕门楼,可惜大部分都被历史的风雨湮灭。随着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对古老艺术的回归,门楼砖雕重又为人们所钟爱,许多现代建筑和居民宅第也喜欢饰以门楼嵌以砖雕。2、痴迷于砖雕艺术的苦行僧刘一鸣说自己像苦行僧一样走的是一条“百味路”。虽说砖雕是祖传的手艺,但刘一鸣踏上工作岗位20多年
陆墓泥盆
“御窑袁氏堂,艺术流传长,事事求和谐,避邪又吉祥。”这首流传在苏州一带的歌谣,说的就是蟋蟀盆。1、楞伽蟋蟀陆墓盆。蟋蟀盆的制作和使用始于南宋,盛于元明。明宣宗朱瞻基喜爱都蟋蟀,下诏给苏州知府进贡,于是苏州刮起了捉蟋蟀风,蟋蟀盆自然不可或缺了。蟋蟀盆分南北派,北方以天津为代表,首推明末清初的赵子玉。南方以苏州陆墓的为最。老苏州都知道,“楞伽蟋蟀陆墓盆”,至今,明宣德年以来的陆墓各式蟋蟀盆在故宫博物馆内还能看到。2、种类繁多。陆墓蟋蟀盆制作精良,种类繁多。以款式分有竹节高盆、直桶凹口盆、多角盆、马蹄盆、腰鼓盆等;以图案分有龙凤、鸟兽、花卉、山水和人物等,以盖式分有笠帽顶盖、平盖、坐盖、天落盖和飞边
响油鳝糊
响油鳝糊指烹调后的鳝糊端上餐桌,热油尚在盘中“辟叭”作响,素称特色名菜。江南水乡,黄鳝遍及河道水滩甚至田间沟边。苏州菜肴中以黄鳝为原料的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有刺毛鳝筒、生炒鳝片、爆鳝丝等等,响油鳝糊有名就在“响油”上。取活的鳝经沸水烫泡后,划出鳝丝,将炒锅内熟猪油烧至七成热,投入葱花煸得,然后放入鳝丝炒透,加绍酒略焖后,加入高汤烧2分钟左右,放精盐、酱油、食糖,盖锅烧10分钟后收稠用湿淀粉稀勾芡,出锅装盘时在鳝糊中拨出一条凹槽,放入葱花,并将姜丝、蒜泥、火腿未制成三角形饰边。同时在另一锅内将一勺麻油加温,待八成热时,迅速舀出浇水鳝糊凹槽,立即端上餐桌,扑上胡椒粉。此菜厨师与服务员要配合默契,否
细露蹄筋
细露蹄筋是宴席中一道必备的中高档炒菜。蹄筋有鲜、干两种,鲜蹄筋用清水浸泡即可使用,干蹄筋需经过水发、油发、盐发三种方法泡发才能使用。细露蹄筋以水发蹄筋为佳。先将鸡脯丁、火腿丁、香茹丁、熟笋丁、青豆丁等辅料在炒锅中用熟猪油炒一下,然后加绍酒、精盐、高汤及蹄筋再炒,烧沸后移小火烧,最后转旺火勾芡,淋麻油起锅装盘。               细露蹄筋色彩鲜明,芡汁似露,蹄筋软韧而爽口,不烂不硬,热吃鲜美无比。
碧螺虾仁
在苏式菜肴中用河虾制作的菜颇多,如油爆虾、盐水虾、碧螺虾仁等等,其中螺虾仁为吴门传统名菜。碧螺是指洞庭东、西山特产碧螺春茶叶。碧螺虾仁用新碧螺春的清香茶汁作调料,与河虾仁一起烹调而成。入口后不仅有河虾的鲜味,而且有名茶的清香,别具韵味。上桌时如以茶叶点缀围边,则色香味俱全,益臻苏州菜肴特色。
苏绣
苏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它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苏绣图案秀丽,题材广泛,技法活泼灵动。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无不体现江南水乡那细腻绵长的文化内涵。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素雅秀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孕育了一朵朵璀璨的艺术明珠。享誉中外的苏州刺绣就是在这里发祥的。据史料记载,宋代以后苏绣的艺术水平达到了鼎盛。当时苏州是我国的锦绣之乡:绚丽多姿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形成了苏州“户户有刺绣,家家有绣娘”的地方特色,在一方锦帛上可绣出五岳、江海、城邑、行阵等图案,并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  &
米风糕
“周万兴”在玄妙观正南面的宫巷里,是家百年老店。该店所卖的米风糕,松软清香,入口甘甜,别有风味。初出蒸笼的米风糕,大如圆盘,高及10厘米,最奇的是,店主切糕不用刀,有人来买,竟用线割,这是因为糕的质地特别松软,刀切反而烦难。                  周万兴的米风糕,放几天也不会变味。如此简单的制作过程,别人为啥就是做不出来呢?很显然,其中必有窍门。
橙糕
苏州太湖的东、西山盛产橙子,每年农历九十月间,洞庭东、西山的橙子成熟不久,橙糕就上市了。橙糕色如新橙,灿烂如金,味道甜中带酸,食时满嘴芳香,口颊生津;橙糕还有醒酒的功效。
苏灯
我国民间,历来有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赏灯”的风俗,所以早在宋代,灯彩在苏州已成为独立的工艺行业。当时流行的花灯有“万眼罗”、“琉璃球”等。尤其是城内吴趋坊、皋桥一带,制灯的店云集,每逢春节前夕,灯市兴旺。                          苏灯制作历史悠久,形成了精巧秀丽的艺术特色。它以花色繁多,灯画工致,色彩鲜艳,结
苏州酱汁肉
苏州的熟食卤莱历史悠久,色香味俱佳,特别是酱汁向更受人们欢迎。苏州民间风俗,从清明前开始,直到立夏以后,人们多喜欢购买酱汁肉尝新,外地来的游客也慕名竞相购买。酱汁肉相传在200多年前已有应市,当初叫酒焖汁肉,是用红胭脂作为着色原料,后来改用红米着色,进而改称为酱汁肉。苏州酱汁肉,最有名的店铺是陆稿荐熟食店。该店酱汁向选料严格,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确实独具特色。制作的过程是先将新鲜、肥瘦适宜的肋条猪肉,剔去骨头,除掉奶脯,切成方块。接着下锅加水和红米同煮,叫做“红出水”,一般要煮一个小时左右,使肉色鲜艳。然后将肉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另一空锅内。这时锅内四周和锅底要放有蔑垫,垫上则放一层
周庄竹编
周庄竹编生产历史悠久,清代在镇北形成“篾竹埭”,生产筐、箕、箩、匾、榻、桶、席、篮等生产和生活用具。周庄竹编细密、坚实耐用,闻名四乡八邻。为配合旅游业的发展,小巧玲珑又实用的竹编工艺品深受游客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