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兰州特产
兰州特产介绍第3页
清汤牛肉面
  兰州清汤牛肉面兰州牛肉面是兰州市最为著名的风味小吃。牛肉面始于光绪年间,系回族老人马保子首创,在近百年的漫长岁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誉金城,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其间凝聚着马保子及后来无数专营清汤牛肉面厨师的智慧与心血。今天,清汤牛肉面因为味美可口,经济实惠,不仅在兰州比比皆是,而且在西北各省和全国许多地方有了兰州牛肉面馆。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子油红)、四绿(香菜绿)、五黄(面条黄亮)的五大特点。面条根据粗细可分为大宽、宽、细、二细、毛细、韭叶子、桥麦椤等种类。面条用手工现场拉成,一碗面不到两分钟即可做好,再浇上调
金城灰豆王
 灰豆子是用麻色豌豆煮成的粥状食物。做法是先将麻豌豆洗净,加水煮,加入食用碱,再用小火熬,适当时加入红枣,当红枣煮破时的香甜汁液流入汤内时,一股浓香。吃的时候加入白糖,别具风味,备受大众欢迎。在炎热的夏季,灰豆子也是解暑佳品,冰镇过的灰豆子味道犹佳,清凉解暑。    兰州杜维成师傅继承灰豆子名家马有创制的灰豆子制做技艺,煮的灰豆子风味独特,1989年被甘肃省商业厅授予杜维成以"金城灰豆王"称号。外地游客可以到张掖路中段北侧的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金城灰豆王"店进行品尝。
兰州麻辣烫
  在工大上学的时候,学校门口坡下面,有一个中年妇女,常年在那儿支个小摊卖麻辣烫。    她做的麻辣烫口味浓香,麻辣可口,串还大,一盘麻辣粉就是我们这些馋嘴女生的一餐了。    基本上一个星期我们去吃两三回,我每次去都要土豆片,生菜,血块,菜花,再加一盘细粉或宽粉,吃之前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一阵阵地飘过来,让人食欲大振。    虽然是露天,可丝毫不影响我们的食欲和情绪,坐在简易的长条凳上,面对这一盘子红红绿绿的蔬菜,哈喇子早流了下来,再加上一盘粉,加上醋,
兰州籽瓜
籽瓜属低糖瓜类,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形状与西瓜类似,但比西瓜小,籽就是畅销的大板瓜子。籽瓜是一种润肺、暖胃的保健食品,《本草纲目》记载:“籽瓜性味甘”;《本草求真》记载:“籽瓜肉汁可润肺,解心脾胃热,止消渴,消除溃肿”。现代医学证明,籽瓜富含果酸、核黄酸、尼可酸等18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利尿、润肺、健脾的功效因子,具备低脂、低糖、低热的特性,对糖尿病、肥胖症也有辅助医疗作用。目前,籽瓜的利用主要以收取瓜籽为目的,利用率仅为5%左右,其瓤、皮均未被利用。若综合开发利用,其产值可提高8倍以上。兰州籽瓜,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瓜种,是兰州的一大特产,是西瓜种里的一个变种,瓜形
兰州泡馍
兰州与西安的羊肉泡馍是大不相同的。兰州的羊肉泡馍是将煮好的羊肉切成大片,放上粉丝,蒜苗、香菜,浇上羊汤,即可食用,原汁原味。还有馍,西安是死面(没有发酵的面)饼,而兰州的是当地一种发面饼,保持了面粉的原始香味,任何佐料不放时都很可口。做法也不一样,西安泡馍需自己掰碎然后回锅再做,而兰州泡馍只管做好汤、放好肉,然后给你一个大饼,你就可以自便了。你可以一股脑将饼揪开丢进汤里,享受羊汤泡馍的滋味。或一口汤一口饼,再夹大块的羊肉慢慢咀嚼,吸溜两口粉丝,大口的馍,大块的肉,那感觉没得说。西安泡馍和兰州泡馍无孰优孰劣,前者属于细腻型,后者则属于粗犷型。到了西北,你可以自由自在,任你驰骋。
热冬果
相传1300多年前,唐朝宰相魏征之母因病咳嗽不止,欲求医,又畏药苦。魏征自幼就孝,深其母爱吃梨,便叫仆人把梨汁与研成粉末的草药熬成膏,味甘而醇,魏母服后不久康复。兰州热冬果源于魏母吃梨膏的传说,冬果梨是兰州所产的佳果,辅之以冰糖煮烂,饮汤食梨,甘中加甜,美上加美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甜醅子
清明一过,便是兰州人普遍制作甜醅子的时节,甜醅子是兰州的传统小吃,又名酒醅子。其品种有二,一是莜麦所制,二是青稞所制,青稞是青藏高原独有的原料。两种做法大致相同,制作时把莜麦装入口袋或放在编制簸箕内再三搓拌,去其浮皮;青稞则要舂净精皮,然后放进锅内煮8成熟捞出放案上晾,以份量多少比例加入曲子拌匀,入瓷盆内,置热炕头或灶上捂严发酵,待两三天闻到清香酒味时便成。吃起来带有醇芳的酒汁,故名甜醅子。
卵石雕
兰州卵石雕是选用经过黄河水千万年冲刷磨砺而成的卵石,依照其自然形态和花纹,用琢玉的方法精制的工艺美术品,由甘肃工艺美术厂的玉雕师芩新伟于1974年首创,深受广大群众青睐。兰州卵石雕是选用经过黄河水千万年冲刷磨砺而成的卵石,依照其自然形态和花纹,用琢玉的方法精制的工艺美术品,由甘肃工艺美术厂的玉雕师芩新伟于1974年首创,深受广大群众青睐。
兰州牛肉拉面
传说兰州牛肉拉面起源于唐代,但已无法考证。目前有史料记载兰州牛肉拉面是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所谓老汤是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怀庆府清化(今河南焦作博爱清化镇)陈维精处学成小车牛肉老汤面带入兰州。后人陈和声、马保子等人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拉面的标准。另有说清朝初年,兰州人马子禄来在青海省化隆县拜亲戚马成德为师学会牛肉拉面后带回兰州。兰州牛肉拉面经过几百年的创新发展,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赢得了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成为
东川乡马泉村红枣
东川乡马泉村:特产红枣
花寨子乡冬果梨
花寨子乡:冬果梨颇具盛名。
阿干镇粗陶器
阿干镇:粗陶器较闻名
兰州砂锅
兰州砂锅:产品坚固耐用,不炸、不裂、不漏,煮饭、烹肉、作菜、煎药均能保持原色、原味。尤宜烹制砂锅丸子、砂锅豆腐、酸菜火锅等地方佳肴。
兰州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为用手工在葫芦上刻画的工艺品。兰州小葫芦为经多次改良培植的优异品种,大者如鸡卵,小者若算珠,皮质细腻,外表光滑,圆美可爱。其形美色雅,刻画精湛。该工艺在清代民间已有流传。
高三酱肉
高三酱肉为兰州的传统名食,始由高彬吾在集各地传统酱肉制作技艺精华的基础上,精心研究,卤制而成。因高氏行三而得名,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现主要在张掖路西端的福华轩专门经营。高三酱肉以肉质新鲜、色泽光亮、略显透明,不肥不腻,芳香四溢而闻名遐迩。在制作时,先选用大猪身上肥瘦适宜的臂肉、胛肩肉或剔骨带皮硬肋猪肉,烙烤至红黄色,切成二三斤的长条,用马莲绳捆好,即可用泡过肉的血水煮肉。先加入适量草、桂皮、花椒、桂籽、丁香、山萘、大香打包,再加入食盐、绍兴酒、冰糖、豆腐胚、用旺火煮肉至半熟后,再用文火慢煮,则酱肉嫩而不烂,浓味醇香,大有龙麝脐难比其风之韵味。(兰州)
兰州烤全羊
甘肃古为周人发祥地之一。远在周代,烤全羊即为"八珍"之一,相沿至今,久胜不衰,兰州挂炉烤全羊更是声播中外,遐迩闻名。兰州烤全羊选用约15斤重的当年羔羊,用60℃温开水浇洗,刮净羊毛,再投入80℃水中烫洗净,外皮擦以白酱油,腹腔内抹花椒、胡椒水,然后用铁叉撑开腹部,挂炉内烧烤,边烤边涂熟猪油,约1小时后,羊肉金黄即可。也有的沿用古法,烤炖全羊。即取出羔羊内脏,内装红枣,外裹草帘,再涂湿土炙烤,黏土变干后去除,洗净,再糊以米粉稠糊,油炸后切片配料,入锅炖三天三夜,即可拌以酱醋、胡椒粉、香油等食用。其色金黄,酥脆可口。(兰州)
麻薯长茄
果形细长,果色紫红,皮最薄嫩,可连皮食用,品质优良。(兰州)
碧秀
甘肃名优特产,色泽洁白如玉,肉质肥厚香甜,属优质食用甜百合,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兰州)
兰州苦水玫瑰
    兰州人栽培玫瑰历史悠久,清乾隆《甘肃通志》就载:玫瑰花出兰州,而以永登县苦水乡所产质量最优,名冠天下。苦水玫瑰又名刺玫花,为兰州市的市花。玫瑰属蔷薇科落叶灌木,茎高有剌,花大,呈紫红色,枝叶茂盛,花朵繁多,花瓣肥硕,色泽鲜艳,香气浓郁。乾隆时兰州翰林秦维岳赋诗咏颂:霞光锦缎覆苍苔,点缀芳园朵朵开。西陇花迟兼遇闰,端阳才拥艳香来。点出了玫瑰色香俱佳的特点。苦水玫瑰不仅姿容娇艳,可植于前庭后院,街旁巷道,衬托以浓似猩猩初染素,照得深红作浅红的迷人景色;而且香气沁人的玫瑰花朵,可用于糖腌、蜜制、酿酒、作酱、入茶或配制各种糖果糕点;玫瑰油是香烟、香皂、香
麻皮醉瓜
麻皮醉瓜为哈蜜瓜在兰州经过长期培育,驯化形成的一种甜瓜,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这种瓜呈圆或椭圆形,瓜皮为黄绿或绿色,成熟时,产生黄色粗短裂纹纵布瓜面,变成麻绿色,引刀剖瓜,酒香袭人,令人欲醉,故名麻皮醉瓜。麻皮醉瓜重约2-4斤,以肉厚质细,汁多味浓,剖食醉瓜不仅能消除疲劳,而且可清热、解烦、消暑、润口,实为瓜中隽品。醉瓜主要产于兰州郊区,另外,在条件适宜的安西、民勤等地也有大量种植。(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