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姑苏区特产
姑苏区特产介绍
刺毛鳝筒
以黄鳝为料、造型奇特的一道名菜。一般需选用粗壮大鳝(250克左右)4条,活宰尽血,去内脏洗净,批去鳝脊骨,斩头去尾,在鳝肉上剞出网眼状刀纹,深至及皮,撒上干淀粉。另将猪肉糜及绍酒等佐料涂抹鳝肉,然后将鳝肉段卷成筒形。待熟猪油锅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鳝筒段,炸至刀纹呈现清晰状,沥油取出。在旺火锅中加入葱段,煸得,然后将鳝筒放入,加绍酒焖透,再加酱油、绵白糖、精盐、姜末,高汤烧沸,转文火烧10分钟,最后转旺火收稠,以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锅装盘。此刻,盘中排列整齐的鳝筒,犹如“刺毛”,色泽鲜艳,浓香扑鼻。
苏州卤鸭
卤鸭是松鹤楼的传统名肴,是苏州著名的冷菜。苏州旧时民间农间六、七月有“火神素”、“接雷素”的习俗,吃素斋前先去玄妙观“火神殿”、“雷尊殿”进香。《清嘉录》载:“嗜斋之先,戚若必馈赠亲友、表示“封斋”的象征。卤鸭,以活鸭宰杀后洗净斩脚,入锅加肥膘、酱油、精盐、桂皮、八角茴香及葱姜,旺火烧沸去浮沫,加绍酒、红曲米冰糖屑等,旺火烧约1小时,然后翻身以中火烧30分钟,八成烂时捞出。将鸭汤舀出加绵白糖烧沸,以湿淀粉勾芡成卤汁,出锅后加麻油搅和,将鸭子斩成整齐块,以头、颈、翅垫底,装盘,浇上卤汁。其味咸鲜略带甜,越嚼越香,佐酒最佳。
太湖莼菜汤
莼菜汤太湖莼菜素与鲈鱼齐名,《晋书》中曾有这增的记载:西晋文学家张翰在北方做官,时间一长因想起了昔日莼羹鲈鱼,竟然弃官回了江南故乡。“莼鲈之思”也成了思乡恋家的典故。明末清初,太湖沿岸的居民已经会人工培植莼菜,每年自清明至霜降均收获。目前在冬春季节,则有瓶装莼菜应市。吴县花果食品厂的瓶装莼菜,还获外贸名优产品称号。莼菜,嫩滑、鲜美,又有补血、清热、润肺、利尿、解毒等等功效。为苏式菜肴中的著名汤菜,加不同辅料即可成为不同名汤,如前面介绍的“莼菜塘片”外,还有莼菜汤等。
白汁圆菜
甲鱼,历来视为滋补品,背甲能入药。吴地素有“清炖甲鱼”补身子的习俗,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亦列有“汤煨甲鱼”、“全壳甲鱼”,此菜选用重750克左右的活甲鱼,宰杀后去内脏(有蛋则取出待用),斩去爪、嘴尖及尾,割断四肢骨骱。先在60°C热水中浸泡去黑膜,然后放入90°C热水中浸泡去背壳,再将每只甲鱼斩成6块。复洗后,加清水煮至锅边起泡,取出再入清水复刮洗一次,取出沥干。烹调时,以竹筷垫锅底,将甲鱼块排列锅中,加猪肥膘片,并将葱结、姜块在菜油中熬至发香后,放在肥膘上,菜油沿甲鱼锅边倒入,加绍酒烧沸,再加猪肉汤烧沸,焖烧30分钟。精盐、蒜姜,旺火收稠后装碗。与此同时,甲鱼蛋加葱结、姜片、绍酒、精盐,放蒸
鸡油菜心
鸡油菜心也是石家饭店十大传统名菜之一。用青菜烹饪出名肴,这也是苏州菜一大特色。苏州青菜中有一种小上菜,柄短叶丰,取菜心,在根部削成橄榄型并将十字花剖开,切平叶尖,菜心棵棵大小匀称。烹调关键是菜心保持绿嫩,装盘时淋熟鸡油,放火腿片。此菜色彩鲜明,菜心油绿,火腿鲜红,甘糯精得,不油不腻。在宴席中荤菜道之后,一道鸡油菜心能使人赏心悦目,食欲大振,目前已是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
苏州熏鱼
菜系:苏菜口味:咸鲜价格:10-40元原料:鲤鱼650克,香油10克,猪油(炼制)75克,大葱15克,姜5克,盐5克,白酱油20克,酱油20克,料酒10克,白砂糖20克,味精5克。制作方法:1.鱼肉切成6厘米宽的片,与腌料拌匀,放在冰箱中6小时或过一夜。2.将鱼片沥干备用;留下的浸汁与调味料混合,用温水煨5分钟,加入麻油拌匀。3.炸油烧至175度,鱼分数次炸(需常翻动),炸至金黄色(约3分钟),每次炸好的鱼片捞起后,立即放入浸汁浸1分钟,再捞起置于盘中即可供食。小贴士:1.以鲤鱼最佳,或者用其他肉质结实的鱼类亦可。2.如当冷食,可在冰箱冰镇后再上桌。食物相克:鲤鱼:鲤鱼忌与绿豆、芋头、牛羊油、
苏州太湖莼菜
太湖莼菜是著名的苏州特产之一。早在宋代,就被列为贡品。据记载: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苏州有个张志宏献上了四缸莼菜和“莼菜诗”,博得龙颜大喜,敕封张志宏为官,时人讥之为“莼官”,可见莼菜之魅力。“叶青如碧莲,梗紫如紫绶,味滑若奶酥,气清胜兰芳”。这首古诗对莼菜的色、香、味、形以及柔滑的口感作了极妥切的介绍和评价。莼菜的幼叶与嫩茎中含有一种胶状粘液,食用时有一种细柔滑润清凉可口的感觉,并有一种沁人心肺的清香,口感极好、风味独特。苏州太湖莼菜的收获期主要在5——10月间,新鲜的莼菜采收花圃只能存活一天左右,因此莼菜采收后须立即杀青或速冻保鲜处理,加工后的莼菜可常年销售。太湖莼菜食用方便,可配
苏州茭白
茭白又名菰、茭瓜、茭笋,系多年水生植物,禾木科。食用部分是其肉质茎,又称茭肉。茭白洁白柔嫩,肉质糯软,甘美可口,风味甚佳,入口清而有韵,无腻滞浊之感。因此,苏州茭白被世人誉为“水生珍蔬”,在唐代以前就名闻全国。相传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六城门之一的“葑门”即由“菰”引伸而来。《吴郡志》载:“葑,菰根也,今江东有菰田。”“菰草从生,其根盘结,名曰葑。”可见,食用茭白已有三千四百余年的历史了。南宋石湖诗人范成大也说:“菰,即茭也,菰首,吴谓之茭白,甘美可羹。”明弘治十一年(1498)《常熟县志》有记:“栽水泽边,八月取台,其味甘美可食,又吕公茭台生于夏”,可见已有一年两熟之茭白。茭白的产
琢玉
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道出了琢玉的真谛。事实上,巧夺天工的玉器,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石英、柘榴石等“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玉石,琢制成所设计的成品。所以,用行话来说,制玉不叫雕玉,而称治玉,或是琢玉、碾玉、碾琢玉。琢玉的技巧是高超的,而治玉工具却是简陋的。直到近代,中国人一直使用传统工具,如线锯、钢和熟铁制成的圆盘、圆轮、钻床、半圆盘和架以木制的车床来制作玉器。在铁器发明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大部分工具甚至只是以木竹器、骨器和砂岩配制而成。如此原始的工具,能琢磨出如此精彩的玉器,真是人间奇迹。
赵记粽子
道前街文化市场南对面,邮局的北面小巷子里,包一天的粽子,再煮7小时,每天下午3点开始卖,1小时后售罄。店面连个招牌都没有的,如果不是雨篷上写着“赵记粽子”,你简直无法找到这处苏州最好吃的粽子,每到端午排队的人多。
酱汁肉
酱汁肉相传在200多年前已有应市,当初叫酒焖汁肉,是用红胭脂作为着色原料,后来改用红米着色,进而改称为酱汁肉。酱汁肉苏州酱汁肉,最有名的店铺是陆稿荐熟食店。该店酱汁向选料严格,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确实独具特色。制作的过程是先将新鲜、肥瘦适宜的肋条猪肉,剔去骨头,除掉奶脯,切成方块。接着下锅加水和红米同煮,叫做“红出水”,一般要煮一个小时左右,使肉色鲜艳。然后将肉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另一空锅内。这时锅内四周和锅底要放有蔑垫,垫上则放一层猪头肉,放的比例是10斤肋条向用一只猪头肉作垫,垫边四周再放猪舌和排骨,等到把桂皮、茴香、姜、葱、盐等调味品也垫上后,就可以把“红出水”后的肉放在锅的
大排面
食材明细主料:大排包心菜拉面高汤调料:料酒2勺生抽2勺老抽3勺白糖2勺米醋4勺蚝油2勺生粉姜蒜辣粉神奇牌肉类调料粉油蒜末桂皮八角做法1准备材料。2准备调料。3大排先洗净后擦干水分再用刀背来回切帮助肉软烂入味再提前用料酒蚝油生粉腌制一天。锅中倒油加入大排两面煎至金黄。4再加入其他调料和水煮开。5调料。6上色后盖盖。7盖盖用中火煮至酥烂。8煮好了。9包心菜用手撕成小片。10放到沸水中焯烫一下。11捞出
糯米汤圆
荐小吃:糯米汤圆所属店家:黄天源糕团(竹辉路店)沧浪区竹辉路推荐理由:苏州糕团老字号,点心也很有特色,蛮有苏州的味道。个性描述:店面装修略显成旧,不过这并不能阻挡苏州老食客的脚步,每逢早上或者周末都是生意最忙碌的时候。买点糕团,吃点面啊馄饨或者汤圆都是不错的选择。店面图片里面吃点心的人很多的价目表推荐的糯米汤圆。尖的是芝麻馅的,甜甜的;圆的是肉馅的,里面一包汤,肥而不腻,肉馅带点甜味,皮子很软糯,入口回味无穷呢。
梅花糕海棠糕
梅花糕和海棠糕大概是苏州城里长相最漂亮的两种小吃,事先没在网上见过它们的“芳容”,反而让我对这两种花样名字的小吃充满期待。最正宗的梅花糕在山塘街。踏着凸凹不平的石板路,弯弯的石拱桥静静地横跨在小河上。梅花糕的小摊子在通贵桥旁边,这个小摊简单而古朴,摊子前“姑苏名产陈老大梅花糕、海棠糕”的字样十分醒目。碰巧一个模子的海棠糕熟了,只见戴白帽子围白围裙的陈老大熟练地将盖着铁板的模具翻了180度,模子一撤,热腾腾的海棠糕全都落到了铁板上。一炉七个,就像是一朵海棠花。梅花糕比海棠糕更漂亮,很想看它的制作过程,陈老大告诉我要等现有的这炉卖完才能做一炉新的。不一会儿一炉功夫梅花糕卖完,开始制作新的
祥鑫鸡爪
店名:祥鑫饮食店别名为祥鑫鸡爪店人均¥10,好吃不贵~店址:沧浪区锦帆路通关坊对面就是一“小”店,生意却“暴好”。鸡爪“又香又软又糯”,脂膏“厚厚的”,难怪“好评如潮”;赤豆圆子“软糯香甜”,“每次必点”。性价比也“蛮高”,肚皮撑圆也“花不了”多少钱。就是地方“很难找”,“第一次”去最好拉上熟门熟路的朋友。要去最好早上或者午后两点到四点,要是正餐时候去,一定是挤不进去的~
陆长兴爆鱼面
陆长兴面馆招牌就是作面,果然下面,煮面就是拿手,细细的龙须面在锅里滚上两下就熟了,用长筷子挑进碗里,再夹上两大块鱼,浇上汤就得了。爆鱼面的鱼味道类似熏鱼,鱼是大鱼,作的很酥,鱼刺也挑的方便,而面呢,吃起来利索,还有一丝丝甜味,漂着葱油。一碗才6块,果然超值。陆长兴是苏州面馆业中的后起之秀。1992年,受到洋快餐启发的陆氏父子申请注册了“陆长兴”商标,陆长兴由此成为苏州餐饮行业第一块商标。1998年,在苏州工商联、苏州电视台等单位以及苏州市民参与的“苏州十碗面”评选中,陆长兴的爆鱼面、葱油香菇面双双荣列其中,成为唯一一家有2个品种入列的面店。陆长兴的面名声在外,不仅是本地人,就是许多到苏游
潘玉麟糖粥
逛皮市街“必去”,就在“花鸟市场北门那里”。卖的是“很正宗”的苏州甜食,糖粥“用糯米熬出来”,浇上又“稠”又“厚”的豆沙,拌上桂花,“香甜不腻”;赤豆小圆子也“怀旧温暖”,仍是“小时候的味道”。摊主是一对“老夫妻”,态度“超级和蔼”。客人“很多”,有“慕名的”、有“路过的”,想吃的要赶早哦。
凤穿牡丹
中文名称:凤穿牡丹简介“凤穿牡丹”是苏州地区的一道古老名菜。这大概是苏州厨师受到“象牙鸡条”一菜的启示吧。据传,“象牙鸡条”出自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有一次乘船沿运河而上,饱览沿途风光。这一天来到扬州,大小官员一齐列队相迎,杨广听说这里有很多名胜古迹,秀丽的园林,便决定在此游玩几日。刚刚坐下,便觉腹中空空,随来的人把带来的酒菜献上,杨广吃了一会儿,觉得无味,又命令在当地找个厨师重做。随臣找到一户靠打猎、采药为生的人家。他们一听说当今皇帝要来吃饭,无奈之中只好用心伺候,由家中最会炒菜的四姑娘掌勺,一会儿,便做出四个菜送到杨广面前。杨广一吃,龙颜大悦,连声称赞,立刻传
浇头面
同得兴号称“精品奥灶面”,据说老板觉得,凭什么日本面条能卖二三十块、苏州面只卖几块钱。于是他把面馆装修成了大酒楼,真把苏州面卖出了大价钱。苏州本地人有点不屑,说谁脑子坏掉了才会吃二十块钱一碗面,可你进去一看,还真有这么多“脑子坏掉的人”在吃面!焖肉、爊鸭、枫镇大肉、爆鱼是他家的经典浇头,难得来一趟,就全点上吧。苏州红汤面并不是倒点酱油进去充颜色的,那是熬出来的汤汁,一人一碗红汤面在手,几个经典浇头摆开,有多壮观!叫瓶酒也行,反正不用开车,喝吧。平常苏州人爱去的是陆长兴、东吴面馆之类的传统老店,都是各有各的绝活。门口买票,拿着小票站到窗口排队自己端面是苏州面馆的传统场景。苏州人都挺和气
血糯甜饭
血糯甜饭血糯自古就是常熟盛产的红色名贵水稻品种,由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强身健体,曾作为进贡朝廷的特优“御米”。常熟人用它制冬酿甜酒、做甜点等。血糯甜饭,也称炒血糯,是常熟名店王四酒家独创的特色品种。炒血糯呈紫红色,肥润盈口,营养丰富,为筵席名点。制作方法比较特殊,需用常熟特产的鸭血糯和上等糯米,血糯事先浸泡,再按3比7比例与白糯一同蒸熟、加糖、加油炒成,撒上桂花,色、香、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