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永州市特产
永州市特产介绍第2页
东安白果
东安白果是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的特产。东安县白果味道鲜美,柔韧滑腻,别具风味。东安白果是永州特产之一,产于湖南永州东安县。东安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境内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瘦肉型猪、柑桔、楠竹、银杏基地县,东安白果味道鲜美,柔韧滑腻,别具风味,全县种植银杏7.6万亩,年产银杏籽300多吨,产叶5000多吨,被誉为“中国银杏之乡”。
东安油茶
东安油茶是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的特产。东安县丘陵区土壤以红壤为主,十分适合油茶的生长,以“寒露子”品种的油茶林为主。油茶栽培在东安已达2000多年,东安县油茶林面积达26万余亩,分布在全县十八个乡镇场,其中横塘、石期市、井头圩、端桥铺、鹿马桥、芦洪市六镇的油茶林面积均在1.5万亩以上。
瑶族马尾帽
据说,从前有个瑶族猎手,头上缠一块长布包头,每天钻山攀岩追赶猎物,常被树枝藤刺缠住,耽误追击时间,放跑了不少野物。到了雨天,包头吸透水更成了沉重的包袱。后来,他利用马尾,编了一顶帽子,既轻,又光滑,能防湿,又耐用,适合上山打猎。于是,人们都喜欢这种“马尾帽”,相继戴了起来。编制“马尾帽”,先用木头做一个头大的模型,打磨光滑,在中间凿个洞,减轻重量。编织时,编者坐在凳子上,模型放在两个膝头上,左手扶着模型,右手拿着穿着马尾的针,精心地一针一线地编织。编一顶“马尾帽”,一般需要七、八天时间。最快也得四、五天才能完成。虽很费工时,但也可说是一劳永逸,因为一顶“马尾帽”至少也可戴五、六年!瑶家男子最喜
瑶族绣花鞋
瑶族的绣花鞋通常为“大脚鞋”,但由于受到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生活习俗仿效汉族,妇女裹小脚就是突出的一例。现在看到的这双“三寸金莲”是清末民初瑶族贵族妇女家居时穿用的小脚鞋,其造型、花纹与汉族的“三寸金莲”不同。鞋面为黄缎布,上绣太阳、凤凰、花草等图案,色彩斑斓,极具变化。此鞋开口较阔,黑布镶边,蓝布为底,用麻线纳成后又在前后各加一块羊皮,既防滑,又耐磨。该鞋无论是刺绣工艺、色彩搭配,还是材料的选择都是典型的瑶族风格。瑶族是一个分布十分广泛的南方民族,支系复杂,以服饰来划分就有“花裤瑶”、“花篮瑶”等不同称谓。鞋的式样也很多,湘桂交界处的瑶族绣花鞋有两种:一是节日喜庆时穿的“镶边鞋”,一是姑娘出
对塘坪柑橘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镇对塘坪村位于零陵区东北部,居丘陵坪地,村委会驻8组,辖15个村民组。总面积8.18平方千米,总人口410户、1488人。零陵区是湖南省柑橘生产重点县区,全区种植总面积达11.05万亩,实现柑桔总产8.7万吨,其中零陵区的邮亭圩镇对塘坪村的柑橘种植最为突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据研究,柑桔起源于中国云贵高原,途经长江而下,传向淮河以南。长江下游,直到岭南地区。柑橘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每100g柑橘可食用部分约含糖10g,热量150kJ,维生素C50mg,维生素C含量最高,是人体最好的维生素C供给源。橘皮所含营养丰富,尤其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P
道州喝螺
道州喝螺道州喝螺是选用本地所产铁螺加工烹调而成,具有哺香脆嫩、汤鲜味美等特点,带有浓厚的地方风味。道州喝螺营养价值极高,能哺火开胄益元气,和五脏。道州喝螺的制作特别讲究。首先选用大小相等的活铁螺,放入水中并滴几滴茶油,过两天后,使之吐出污泥杂质再用清水洗净,把剁成泥的瘦肉掺入水拌匀,倒入盆内,使螺饱食。然后剁掉螺尾,加少许食盐搓洗干净,放到烧红的铁锅里,稍炒干水气后,加适量茶油再炒,直至铁螺脱掉掩皮为止。这时,再用勺铲出掩皮加食盐和小小量米酒复炒,然后将生姜、大葱、辣椒、酱油等佐料,匀撒在铁螺表面,到入肉沁,加盖煮滚身长分钏即可。但久煮则不甜不香,不嫩不脆。食喝螺还要得法,喝时嘴要紧贴螺头,喝
道州扎肉
道州扎肉“道州扎肉”是道县传统风味菜,今天的道州扎肉继承了道县民间近千年的地方传统特色工艺,结合现代科学配方精工制作,选料考究精良,口味独特纯正,具有色鲜,味香,质脆等特征,浓郁着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目前,“道州扎肉”已形成扎肉、扎鱼、扎牛肉等多品味、多品种的系列产品,产品已销到北京、广东、广西、长沙等地。
盘王腊肉
盘王腊肉盘王腊肉又称瑶山腊肉,是瑶族色香味上乘的佳肴美食。俗话说:“南岭无山不有瑶”,千百年来,此处的盘王后裔赖以生存的地盘是莽莽青山、陡坡与峡谷,望天田土寥寥无几,黍菽、小米、旱禾,终年糊不上口,乃狩猎山兽略补食用。每次所猎山兽分食有余,则腌渍处理并悬挂于火炉头上让火燎烟熏使之不断干化,以备日后食用之需,谓之熏(或烘)腊肉。所熏烘的动物头身,从前皆是猎获的飞禽走兽,往后逐渐演化为庭苑饲养的牲猪与家禽,以致专取所宰牲猪肥瘦适量的精肉。历代相传以此法制作腊肉,系盘王首创,故名盘王腊肉。所以,每年十月十六纪念盘王生日的“盘王节”,瑶族同胞祭祀远祖时,总少不了这项精制的腊肉供品。凡尝食过这种盘王腊肉
江华毛尖
江华毛尖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江华毛尖,生产区集中顺牛牯岭、岭东的大圩开源冲、两岔河一带的云雾山腰和溪谷之傍,那里苍峰入云,林荫如盖,云雾潦绕,真可谓“高山云雾出好茶”,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江华县名茶——江华毛尖。江华毛尖外形条索紧结卷曲,翠绿秀丽,白毫显露,晶莹如珠;内质香气清高芬芳,滋味浓醇甘爽。内含茶多酚、氨基酸、氮丰富。饮用“止渴生津”;药用可治“积热、久泻”和“心脾不舒”,去烦闷。江华县山区瑶胞用以作解毒去病常备药品,据说在古代时被纳为贡品。1986年,江华县生产的江会毛尖获得了“湖南省名优茶奖”,成为湖南省著名的名茶产品。
天鹅菇鲜汤
天鹅菇鲜汤天鹅菇,又称松树菇,在松树林中生长盛产期为农历三月及十月刚长出地面的菇子,肉厚鲜嫩。用料:鲜鱼或鲜肉、松树菇及佐料。制作:将菇子洗净后放入锅内略炒一炒,加盐后再炒出汁,即可放水,煮沸后再加肉丝滚两滚即可上席,汤清甜芳香。
香粳烤肉饭
香粳烤肉饭香粳米是瑶山的特产,用以做饭,柔软、香醇。用料:香粳米,大蒜苗、盐、酱油等。制作方法:先将烤火肉切成肉丁,加些蒜苗等配料,炒至半熟,铲起待用。香粳米饭煮至水干蒸气上升时,将配料倒在饭面上,10分钟后拌匀即可。饭香四溢。
江华米粉肉
江华米粉肉江华米粉肉,是江华人民的镇席之肴。米粉肉的制作和配料考究,原料以腿子肉和五花肉最宜。
炕猪肉
炕猪肉炕猪肉亦称烤火肉,这是瑶家最常见的菜色。春节前夕杀猪宰牛,家家都制作烤火肉。其用料除猪肉外,还有牛肉、黄猄肉、山羊肉等。制作方法:把肉等切成长条形用生盐腌2—3天,用温水洗过,再用竹篾或藤串起一端,挂在烧过水做过饭的余炭烘热的灶腔内,将铁锅反盖在灶上,如此烤上7—10个晚上,烤肉变得干爽,然后包裹好,挂在火炉塘上方的烟棚熏烟,又称熏肉,肉质长年不变,肥肉爽而不腻,瘦肉则越嚼越鲜甜香可口。
苦斋鸡汤
苦斋鸡汤“苦斋”是山中野菜,用料:苦斋菜、鸡肉、生姜、水、盐油。制作:先进苦斋菜用开水敞过再清水泡浸,捞起晾干水。做汤时,先把苦斋菜放入水中,煮滚,再放入鸡肉、姜、盐油,片刻即成,其味鲜苦甘清香。
江华十八酿
江华十八酿“江华十八酿”是指以“圣水”豆腐丸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道风味独特的风味小吃。有水豆腐酿、辣椒酿、苦瓜酿、螺丝酿、米豆腐酿、油炸豆腐酿、香菇酿、蒜头酿、魔芋豆腐酿、竹笋酿、茄子酿、丝瓜酿、莲藕酿、冬瓜酿、南瓜花酿、牛耳菜酿、萝卜酿、蛋酿。“十八酿”中的另外“十七酿”的选料、制作、食用方法跟“圣水豆腐酿”基本相同。它们花样繁多、秀色可餐,各具风味,而且味美独特、令人回味无穷。来到江华做客,佳肴较多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十八酿”中的“成员”。
猪红香肠
猪红香肠用猪血、粉肠、盐、葱花等。制作方法:将鲜猪血搅拌,渗入少许米浆,调以食盐,葱花及瑶山特有的香草等配料,而后灌入猪粉肠内,每隔一尺长用细绳将头尾系紧,放入锅内用文火煮即成,滑而不腻,风味独特。
新田板栗
新田板栗新田板栗产于湖南湖南新田秀峰山崇山峻岭之中、空气新鲜、环境无污染,土壤含硒量高、培育出天然绿色食品颜色鲜艳、营养丰富、口味极佳,含蛋白质5.7%、脂肪2%、碳水化合物62%、维生素和人体不可缺少的硒微量元素等,果实大小均匀质量优质。
干锅腊味河蚌
干锅腊味河蚌腊味过水,切条,河蚌过卤水入味,腊味过油,放入配料翻炒出香味,加入鲜河蚌。基本特点:创意极佳,味香鲜可口,下饭佐酒之佳肴。
蓝山“牛屎酒”
蓝山“牛屎酒”“牛屎酒”是蓝山县(属于永州市)的一大特产,应该说是蓝山一绝,除蓝山县之外,至今还没有看到过其他地方有此种酒。“牛屎酒”其名不雅,陌生人听了怪不是滋味的,于是也有人喜欢管它叫“黑糊酒”。关于“牛屎酒”,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男子好酒,几乎变卖了家里的所有财产,每天在外饮酒,深夜方归。一天,他的老婆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便把他闩在门外。外面下着瓢泼大雨,他只好抱着酒壶去牛圈避雨。第二天清理牛圈时,便清理出了一壶“牛屎酒”。原来,他的老婆看见他不争气,一脚把他的酒壶踩进了牛粪堆里,以解心头之恨,谁知这一脚竟踩出了绝世佳酿。“牛屎酒”看上去黑糊糊的,别看它其貌不扬,但酒液特别浓,掉在
蓝山大白苦瓜
蓝山大白苦瓜蓝山大白苦瓜是采用蓝山县本地品种鳝鱼苦瓜作父本、鲤鱼婆苦瓜作母本进行有性杂交,再从杂交后代连续8年进行定向择优选育而成的高科技良种,良种推广已达20多年。目前除台湾外,畅销全国所有省市,包括西藏、新疆和黑龙江(大棚蔬菜)等边远省区,推广范围之广达到了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蓝山大白苦瓜”是目前我国瓜条最长、外观最白、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苦瓜之王”,一般单个重1.5公斤,最大的重达4公斤,亩平产苦瓜籽20-25公斤,每公斤400多元,亩平创收4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2002年蓝山全县种植“蓝山大白苦瓜”面积达2600亩,主要分布在总市、毛俊、火市等乡镇,订单生产面积达12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