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汕头特产
汕头特产介绍第9页
赤沙蚶
在民间美食流传中有这么一句话:汕头牛肉丸达濠鱼丸河浦赤沙蚶,赤沙蚶以其口味清脆,蚶肉肥美饱满,肉色鲜红,清甜美味名誉海内外。街道辖区赤沙蚶养殖面积约2000多亩,由于养殖场处在濠江与海域的交接处,地理位置的独特使养殖场的下水层属淡水区,河床表层由白色玻璃沙构成,水域表面属咸水区。这样既能确保血蛤大幅度存活,又能淡化血蚶本身的咸性和酸性使其味道更加鲜美和清脆。赤沙蚶肉脆鲜美,味香爽口,吃后令人留恋,津津乐道。它早已名扬内地,誉驰海外。“赤沙”位于濠江河浦镇岗背村与汕头市马窖村接壤一段的江滩,因这里尽是赤色的微沙而得名。传说古时候,有个神仙骑着一头金狮云游到赤沙,饱览了山光水色后要回天庭,但金狮
南澳石斑鱼
石斑鱼,广东俗称石斑、过鱼,闽浙俗称鲙鱼、国鱼。石斑鱼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百多种,我国沿海记录达30多种。石斑鱼为触礁性鱼类。天然的种类栖息于沿海岸岩礁、起伏而又多石砾的海区、珊瑚礁、沉船或人工鱼礁等水域。石斑鱼是典型的捕食型肉食性鱼类,它靠着灵敏的视觉和感光、感色的分辩能力,往往凶猛地掠食鱼、虾、蟹、章鱼、甚至藤壶等海洋生物,特别喜食鲜活动物。渔民们根据它栖息的水域海况、生活习性及不同季节选择适口的小虾、章鱼、沙蚕等作饵料,猎获甚丰,曾创下单一流次喜获3万元渔利的佳绩。石斑鱼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使它的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据有关资料和行家介绍,石斑鱼肉中的
白籽冰糖石榴
南澳岛又一名果白籽冰糖石榴,东南亚一带称为澳榴,南澳岛深澳古镇因栽培澳榴而得榴城之美称。澳榴是全国独有的珍稀品种,也是历代上京进贡的佳果。澳榴果大皮薄,隔膜和籽洁白晶莹,汁多清甜,单果最重可达l000克。早在清代,澳榴就行销内陆,远销台湾、香港、东南亚一带。海外赤子多把澳榴当作中秋赏月佳品,以求吉祥平安,多子(籽)多福,也寄托着他们思念故国亲人之心。深澳镇栽培澳榴已有300余年的历史。1956年8月,当时深澳乡红场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台属王楚泽家栽种于光绪八年(1882年)的冰糖石榴树上报下一篮果实,敬送中央领导人品尝。国务院办公厅为此致函南澳县:澳榴质量很好,希望你们努力发展。信笺以国务
南澳大龙虾
南澳岛周围海域,岛屿众多,水质良好,是名贵海珍品龙虾繁衍生殖的好地方。这里的渔民祖辈善于捕捉龙虾,产品畅销海内外,十分驰名。名贵海珍品龙虾属甲壳科。全身披甲带棘,尾扇发达,绿中有紫,色彩斑澜。喜欢生活在双层礁石洞中,当要进食时,两前足摄住捕获物,嘴边4支似餐刀的爪子把食物分割后送进嘴里。龙虾种类很多,南澳海区常见的有中国龙虾、密毛龙虾、杂色龙虾和锦绣龙虾等。龙虾的经济价值很高,是具有食用、观赏价值的虾种。它外表好看,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因而身价昂贵。龙虾的触角十分灵敏,稍有异样击水声便警觉起来,尾扇拨水迅速逃到安全地带。它还有一套舍须保命的本领,要捉到
南澳海萝
赤菜学名海萝,南方也叫胶菜,北方俗称牛毛,为一年生红藻。藻体呈圆柱形,叉状或不规则分枝,中空,紫红色,样子别致,宛如一朵朵紫红色的小绒花。赤菜喜生长在接受波浪冲击、盐度较高、垂直分布可达2米左右的外海岩礁上,大多是向光生长。赤菜含有琼胶、多糖及粘液质,还含有无机盐、钾、钠、钙及多种微量元素。南澳岛地处闽粤之交的外海,岛屿多,近海岸礁多,很适合赤菜的生长。每年初夏,南澳渔民从岩礁上采下大量赤菜,漂洗后晒干收藏上市。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已有了对赤菜的利用,如从赤菜中提取海萝胶、用赤菜作为浆丝及"香云纱"上浆原料等。赤菜性凉,具有退热、凉肠、凉血等药用价值。取赤菜少许,用开水
潮汕春饼
春饼应该算得上是汕头的名小食了。春饼原是立春日的食品,唐宋时称为春盘。清代以后制作上有了改进,其馅料由芹、韭、笋组成,表示勤劳、长久、蓬勃之意。以后成为四时皆备的小食,称为春饼。制作用料逐步改进。现代潮汕春饼的用料和制法:将面料制成的薄饼皮披开,放入用鱼露、味精、胡椒粉、麻油、猪油搅拌均匀的绿豆瓣,猪肉,鲜虾肉,香茹,虾米和蒜茸,包成卷状,用稀面糊粘紧接合处,放入约180℃的油锅炸至呈金黄色。其特点是:外皮酥脆,馅料浓香。
潮汕牛肉丸
牛肉丸作为著名的潮汕小食,在汕头已有近百年历史,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很是有点嚼头。传统制法是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酱,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缽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据说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以前的牛肉丸都是手制的或许能作此表演,由于全由人
汕头蚝烙
蚝烙是汕头久负盛名的传统民间小食。“蚝烙”的传统做法是,先热锅放人猪膀放下葱花炒出香味,再把生粉水均匀地倒下,煎成圆饼形,约有一厘米厚,至生粉水刚熟成形,即把蛋浆均匀淋上,再在上面放蚝(用粉水上浆),腊肉丁等,略煎,用锅铲切成四角,从锅边再注入膀,翻过来继续煎至外香脆、内嫩滑。“蚝烙”的酱碟是沙茶加鱼露。煎“蚝烙”如单纯用雪粉,口感柔软,但较难成形,如要“蚝烙”较硬身,可在鲜蚝雪粉水中加入适量粳米粉。
万石金鱼
汕头特产万石金鱼位于鸥汀街道万石居委是一个久负盛名的金鱼养殖专业村,金鱼养殖业已有近100年历史,大部分村民具有丰富的养鱼经验,现有养殖及经营专业户70户,平均每年出产各类金鱼约30多万条,平均每个专业户年收入超20000元。万石村养殖的金鱼包括名贵的金鳞泡眼、半鳞泡眼、珠兰、绒球等优良品种,畅销香港、深圳、广州等地。为扶持金鱼养殖业向规模化发展,万石居委积极规划筹建金鱼观赏一条街,除经营传统名贵金鱼外,还将经营各种观赏鱼类,展示现代水族文化,增强观赏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潮汕绿豆糕
潮汕樟林古港,是明清年代“红头船”的“通洋总汇之地”。每逢中秋佳节,千家万户手巧艺妙的贤慧妇女,常喜爱加工制作美食糕点———绿豆糕,其传统技术工艺和加工制作方法考究,蒸熟后金碧晶莹,入口清香甜美,风味独特,既是一味适合时令的可口药膳糕点,又是樟林饮食文化独创的一种营养丰富的美食,堪称是潮汕地区中秋糕点的佼佼者。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载:“绿豆糕磨之为面,澄滤取粉,作饵炖糕有解诸热,补益气,调五脏,安精神,厚肠胃之功。”古往今来,樟林侨乡妇人就有用绿豆作饵炖糕的悠久历史。加工制作绿豆糕的方法是:绿豆用清水浸漂,清洗干净,脱去豆衣,蒸熟晒干,研磨成粉(俗称绿豆糕志),添加白砂糖浆(砂糖加
菜头粿
汕头菜头粿实际上是一种民间小食。又称萝卜糕。菜头系萝卜俗名,菜头粿是潮汕地方年糕的一种,每逢过年时节,各家各户都有蒸制。制作时先将萝卜刮去粗皮,刨成丝,下鼎锅炒软,加入腊肠粒、虾米粒、香菇粒、芹菜粒,和入适量味精、精盐、胡椒粉,同米浆、薯粉拌匀,然后入蒸笼内(先用布垫于笼底)蒸熟,以筷子插入不粘为熟。又法:萝卜丝不经炒过,直接拌入大米粉及其他配料,以水调匀再入蒸笼蒸熟。食用时将菜头粿切块,下平底锅用油煎至呈金黄色即成。菜头粿外酥内嫩,味道清香而不甜腻。
汕头菜脯
汕头菜脯选用本地产萝卜,配食盐,经传统腌晒而成,是潮汕地区居家佐餐的传统小菜,口感香脆,是佐餐和馈赠亲友之佳品。
汕头虾丸
采用汕头港新鲜鲜虾打制而成,口感新鲜独特,鲜甜可口,已日渐成为高档潮州菜的必备菜色。
汕头鱼丸
汕头鱼丸的制作非常讲究:必须选用在汕头渔港捕捞的“拿哥鱼”、“石斑鱼”或“马胶鱼”个重在半斤左右,鱼鲜在去皮、剔骨、剁酱之后置特制木桶中,加调料,纯用刚猛掌力快速拍打,直至胶质吐出,再用手挤成略小乒乓的球体,文火蒸煮,即告完成。鱼丸浑圆光洁,富有弹性,嫩、脆、香、鲜,口感极佳。鱼肉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鱼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鱼肉中含维生素A、铁、钙、磷等,常吃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健美的功效。 
南澳鱿鱼
南澳鱿鱼
深澳石榴
深澳镇:“深澳石榴”为广东八大名果之一。
澳菜
澳菜指南澳出产的天然紫菜干品。在我国沿海岛屿的潮间带岩石上,生长着许多营养丰富的藻类,南澳海区出产的紫菜因其品位高而享有盛誉。据说早在1876年,英国一位船员通过万国公司的管灯人捎带了数捆采自南澳县南澎岛的天然紫菜回国食用,其独特风味轰动了这位船员的故乡,成为澳菜的一段佳话。为何说澳菜品位高?原来南澳岛地处东海与南海的交界处,寒暖流交融,温度适宜,潮流畅通,海域无污染,水质含氮量高,故紫菜菜片薄嫩,光泽紫里透亮,味道鲜甜适口,所含蛋白质、钙、碘、铁、磷、糖及维生素、胡萝卜素、尼克酸等物质丰富。澳菜不但是逢年过节喜庆筵席上的汤料佳品,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减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对男
南澳县宅鱿
宅鱿,指南澳出产的鱿鱼干品,因南澳鱿鱼主产地后宅镇而得名。东南亚、港澳以及潮汕,提起“宅鱿”便会有很多人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南澳岛的东南海域,是我国著名的鱿鱼渔场。这里出产的鱿鱼以体大肉厚质嫩著称,更加南澳鱿乡渔民掇捕、加工、晒制工艺独特,贮藏保味技术别具一格,故鱿鱼“色、形、味俱佳而深受世人欢迎。每年暑海5-9月,是南澳掇鱿的黄金季节,以夜海钓捕和灯光诱捕相结合。清晨,满载而归的渔民趁着鱿鱼鲜活,用特制的鱿刀剖开鱿体,切开头部,斜剜鱿眼,除去内脏,取掉墨囊,洗净后将鱿鱼摊晒于网帘、竹帘或岩石上,此后每隔一两个小时翻面轮晒,松须、撕鳍、张体,直至黄昏,即为宅鱿的半成品;鱿鱼晒成干脯后,经交叉
梅脯
梅脯
酸甜水梅
酸甜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