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江门特产
江门特产介绍第11页
北坑草席
是台城附近北坑盘屋地方的特产。这地区的人,多数是姓盘的人聚族而居。每年秋分至晚造收割前的空闲时间,勤劳的人家,多数兼织草席以为副业。织好之后,挑往集市或过村售卖,顽皮的儿童见他们到来,玩笑之为“盘古皇卖席”。北坑草席所用的草是当地的特产,圆身而细软耐用,因其内中空有如灯芯草,所以夏天可以隔热,冬天加床垫,穷人则加糯稻草,又可以贮热。一般人认为它也是台山的一种宝。
芳坪咸脆花生
芳坪咸脆花生
古劳豆豉
古劳镇坐落在美丽的西江河畔,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由古姓和劳姓祖先从外地迁移到此居住建圩,故名古劳。相传清代以来,古劳民间一向有酿制面豉风俗习惯,古劳面豉已成为一种乡土特产,大规模制作出售约在清朝道光年间,其中包括当时著名的调珍酱园。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鹤山县宅梧人杨氏商人因西江水澈,民间酿造面豉之盛行,于是在现古劳镇东宁街创办调珍酱园,经营面豉、酱油。直至解放前的数十年里,古劳镇制造古劳面豉的作坊众多,但杨氏后人杨其泮所独创的面豉却独占鳌头,最为家喻户晓。由于杨其泮独创的面豉特殊的制作工艺和选料包装上的精益求精,所生产的古劳面豉风靡一时,远近闻名,一些华侨还将面豉带
鹤城腐竹
鹤城素有“腐竹之乡”的美誉,制作腐竹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据介绍,腐竹富含黄豆蛋白、卵磷脂、膳食纤维,对人体非常有益,食法可荤可素、可烧可炒、可凉拌、亦可煮汤。用腐竹做菜前要先把腐竹泡软,再视乎菜式的需要切成段,最简单的是白灼腐竹,灼熟后只需蘸着葱头酱油食用,已是独具风味。
南洞三黄鸡
南洞三黄鸡
古劳青茶
古劳茶采自当地的古劳茶树,古劳茶树分青芽型和红芽型两种类型。前者称青蕊,后者称红蕊。红芽型鲜叶制成的古劳茶香低,青芽型鲜叶制成的古劳茶香气清高。古劳银针多采用青芽型鲜叶加工而成。银针茶据品质的优次分为高级古劳银针、普通古劳银针和古劳青茶三个花色品种,高级古劳银针又称雀舌茶,采于春分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1.5~2.0厘米,芽色黄绿,茸毛多,称之“雪谷芽”;普通古劳银针采于清明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色泽深绿,称之黑蕊;古劳青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称之“劈蕊”。
潭碧冬瓜
苍城镇石闸村:潭碧冬瓜。产于五邑开平苍城镇的潭碧冬瓜,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潭碧冬瓜的特点是:比一般冬瓜稍小,单瓜重约3千克,肉厚瓤少,肉质坚实,清甜爽脆,耐贮藏,久贮不失水,不霉烂,有清暑解热之功效。
开平腐乳
开平腐乳:有辣椒型与酶香型两种,其色泽鲜黄,酶香浓郁,嫩滑爽口,咸淡适中,适合南方人低盐奢糖口味。创始于清光绪年间。在调味品行业,只要提起腐乳品牌,很多人都知道“南有广合,北有王致和”的说法。“出身”于著名的腐乳之乡——广东省开平市水口镇的广合腐乳,始创于1893年,至今已有116年的历史。百余年来,广合腐乳不断演变和发展,积淀了深厚的饮食文化内涵,成为开平饮食文化的瑰宝。广合腐乳精选颗粒饱满、浆汁丰富的上等非转基因黄豆作原料,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及人工色素,经过制坯、前期发酵、腌制、后期发酵等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霉香嫩滑、味道鲜美、是佐餐的极好小菜,也可以作为烹调的佐料,烧出来的菜肴味道更可口
荷塘芥兰
荷塘镇:“荷塘芥兰”、“荷塘冲菜”(大头菜)。
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又名广陈皮,为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的果皮,入药已有700余年历史。《本草纲目》载:“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即今新会)采者为胜。”清康熙《本草蓬源》亦有“桔皮苦辛温无毒,产粤东,新会,陈久者良”之述。质轻而柔软,不易折断,香气特异,醇而浓郁,味甘凉香,微辛但不甚苦。新会著名特产——新会陈皮,是新会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柑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故称“陈皮”,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以别于其他省所产。清代大医师叶天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新会甜橙
新会甜橙,皮色金黄,呈日字形,底部有圆圈,果汁丰富,味同蜂蜜,芬芳可口。新会甜橙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原主产于环城区东甲乡,故又称“东甲甜橙”,而东甲又以庙地围所产为最上品。新会橙正品原产地的东甲村委会,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民风纯朴。早在2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甜橙。新会甜橙分溜橙,滑身仔两种,以底部有直径约分半大小的圆圈纹为正种。滑身仔的个体园滑。溜橙又有全溜、半溜、暗溜之分,果皮有纹沟如溜,自蒂部直通至底部者为全溜,通至中部者为半溜,纹沟隐约者为暗溜,以全溜橙为最佳。其中以老树新产为贵,老树橙的圈深而溜纹浅,皮薄而粗糙,个子较小,但糖凝肉爽,香烈无核,用刀切开,果汁不流,垫纸无湿印,称为果中
白玉蚝
汶村:“白玉蚝”。
石鼓红茶
石鼓红茶
斗洞慈姑
大江镇渡头圩村:斗洞慈姑。慈姑属(Sagittaria)淡水植物,约20种,广布全球。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花有3枚圆形花瓣。北美最常见种是宽叶慈姑(S.latifolia),叶箭形至禾草状,被广泛引种以扩大禽类食源。慈姑(S.sagittifolia)分布于欧洲大部分地区,在中国则栽培以食用其球茎。
江门花藤席
江门花藤席:以红、黑、白三色幼藤皮间格编织而成。系以进口原藤枝为原料。产品色泽天然,花纹均匀,鲜艳悦目,席面平滑,四角相称,编织密实,不易散脱,质地柔韧,凉爽舒适,经久耐用,为夏季床上最佳用品。早在清道光年间,广东南海县沙贝八乡已开始有藤制品,逐渐流传至沿海一带的广州、佛山、江门、中山、揭阳等县、市。
鲟江风鳝
鲟江风鳝是广东江门的著名特产外形特征编辑体长,圆筒形,尾部稍侧扁。上下颌具细齿。鳞甚小,隐埋于皮下。背、臀鳍低,基部长,后端均与尾鳍相连。胸鳍小,圆形。腹鳍缺失。体无斑点。身体细长如蛇形,体长最大可达1.3米,前端圆柱形,自1后渐侧扁,尾部细小,头尖长。吻钝圆,稍扁平;口大,端位;上下颌及犁骨均具尖细的齿;唇厚,为肉质;前鼻孔近吻端,短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方,不呈管状;眼中等大小;鳃孔小,位于胸鳍基部下方,左右分离。侧线发达而完全、鳞细而长,隐蔽于表皮内。背鳍低而长,其起点距1较距鳃孔为近;背鳍和臀鳍起点间距短于头长,但长于头长之半。无腹鳍,臀鳍低长,与尾鳍相连,尾鳍短,呈圆形。体背部灰黑色,
麻园荔枝
麻园荔枝是三月红早果,农历四月的中下旬成熟。因为她上市早,肉质好,果子大,味道甜而深受群众的喜欢。采食麻园荔枝,江门民间生中寻熟,熟中寻生。就是说,当一株荔枝的果子大多数是“生”(还没完全成熟)的时候,要找少量已先行成熟的荔枝来吃;当一株荔枝的果子大多数成熟时,就要找那些还是绿色的、或者绿中带红的果子来吃。关于麻园荔枝,当地流传过去,每当麻园荔枝成熟时,古兜山上一只-千年成精的大猿猴总要到麻园村偷果子吃,把荔枝全部吃光,村民深受其害。麻园村有一位勤劳、聪明、勇敢的少女叫绿翘,她历尽艰险,到圭峰山龙潭取来仙水,倒在麻园附近的小河和山溪中,村民以后用这种仙水浇灌荔枝,荔枝生长很快,每年三月就提早成
江门白菜
白沙白菜白沙乡,地处江门市之西郊,土质优良,多山泉坑地。当地农民多数种植瓜菜。他们从选种、育种、管理、收获、制作等方面,不断改良,选育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白菜,人们把这里出产的白菜冠以地方名称叫做“白沙白菜”。白沙白菜和陈白沙先生一样出名,只是到了现在,白沙白菜已全无踪影了。白沙白菜株形矮小,开张,叶嫩绿色,叶柄白,呈匙羹状,人们因此把白沙白菜叫做“匙羹白”。白沙白菜口感极好,肉厚纤维少,爽滑无渣,清香甜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驰名省、港、澳。那时候,白沙白菜大量种植、大量丰收,卖不完吃不完怎么办?当地农民就把新鲜白菜晒成菜干,以利储存。白沙白菜干主要用来煲汤,煲汤时在汤水中加入鱼、肉、猪骨等,更加香
石冲粉葛
粉葛是块根蔬菜,春季种植冬季收获,含淀粉很多,江门人用以熬汤、做菜,提淀粉食用等。粉葛又有清凉降压的药用效果,可作药膳。其中以市区石冲、新会崖南、鹤山云乡等地出产的粉葛品质特别好,以其含淀粉多、纤维少,味香而甜称著。江门市郊区石冲乡(今江门市蓬江区白石)生产的大葛,葛身端正,丰满光滑,两端细小而中间肥大,皮特别薄,味道甘甜,淀粉多而纤维少,人称石冲粉葛。石冲粉葛在南洋、港澳等地素享盛誉。石冲粉葛清凉去热,煲汤、炆、煮等均可。丰收时节,多数农民把粉葛磨成葛粉,晒干备用。石冲葛粉调制食用时,在葛粉中放一点点水,加入红糖,再用开水将其冲成糊状(或者放进锅里煮也可以),吃了葛粉之后能清热解毒,对湿热、
篁边韭黄
篁边韭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