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湘西州特产
湘西州特产介绍第7页
口味龙虾
口味龙虾口味龙虾,是湖南人餐桌上的绝对美食,湘西人尤甚。其独到之处在于奇辣无比。在湖区长大的龙虾,大的约五寸长,有双钳,壳硬。有人认为口味龙虾的营养价值不高,吃它就是为了吃个味,吃个气氛,其实不然。口味龙虾的营养成分和海虾相当,只是海虾味道更鲜。每年的五六月份,正是龙虾上市的旺季。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走进湘西的的街头巷尾,可以看到很多灯箱,上面写着诸如“辣得叫”、“辣不怕”、“不辣不要钱”、“世界第一辣”的字眼,那些全是吃口味龙虾的排档或小店。一盆盆口味虾在“张牙舞爪”,色泽红亮,香气扑鼻,大家总是禁不住诱惑,尽管每次被辣得嘴巴通红、却依然都是那么乐此不疲。
蒿草粑粑
蒿草粑粑湘西的蒿草粑粑,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别的地方是以蒿草为佐料,而湘西的蒿草粑粑是以蒿草为主料,将齐头蒿、艾蒿、苦蒿、野茼蒿等各种蒿草伴在一起。用湘西秘方秘制成湘西特有的蒿草粑粑,据传,湘西放蛊,最早就是放在这蒿草粑粑中的。
油炸水蜈蚣
油炸水蜈蚣油炸水虫,是湘西民间小吃,每到夏天,湘西的大人小孩都会到小河小溪里抓水虫。不管是各种水虫还是小虾小蟹,在湘西人眼里,只要是水里的,都可以吃。油炸,麻辣,各种口味,如有机会到湘西,你一定要斗胆一试,尝尝这些水虫。
血粑鸭
血粑鸭秋食鸭血,面若桃花。血粑鸭是当之无愧的湘西小吃。血粑鸭制作前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杀鸭时将鸭血倾入糯米中。鸭血凝固后即可蒸炒。血粑鸭和鸭肉一起炒,肉嫩血鲜,入味浓厚。血粑和鸭肉一起小煮过,表面硬脆,里边却清香糯柔。吃血粑鸭,不能太老,讲究口口见血,红牙白肉,吃时,牙齿带血是最好火候。属于越吃越有味,越嚼越香浓的好东西。
大锅盘鳝
大锅盘鳝在湘西的溪沟塘坝,鳝鱼是很常见的。吃盘鳝,也是湘西人的喜好。无论鳝鱼大小,不用洗,不用剖,放油一炸,一把辣椒,一把盐,几个湘西汉子,又可以下几斤米酒。现在香辣盘鳝,已逐渐走上了很多餐厅的菜谱,变得精致的多了,可湘西吊脚楼上的大锅盘鳝,你可曾吃过?
油炸竹虫
油炸竹虫(木虫)湘西多竹(木),竹(木)多有虫。当地村民到竹林中寻找当年生的有病斑或竹节明显变形的新竹,砍开竹节捉竹虫作为菜肴食用。竹虫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是湘西群众喜爱的美食。
湘西焖田螺
湘西焖田螺“螺蛳壳里做道场”,现在是用来嘲笑地方太小,办不得大事。但在凤凰,“天下第一螺”的口味,已传遍了大江南北,凤凰的辣螺蛳肉,早已不是以前的民间火烧螺蛳了。以前湘西小孩捡到螺蛳,用火一烧,便掏出里面的肉来吃。现在的焖田螺你可能会吃,但火烧螺蛳,你就不一定能吃了。
松脆蜂蛹
松脆蜂蛹蜂蛹是湘西民间小酌常见的下酒菜。以胡蜂的蛹为主要原料(金环胡蜂蛹为最佳)。烹制时,先将蜂蛹从蜂巢中取出,捡去杂质,用清水漂洗一遍,滤干,倒入油烧至七八成熟的油锅内,用文火把蜂蛹煎至金黄色时,加入少许食盐,便装盘供食。这道菜,色泽金黄或淡黄,香气扑鼻,蛹体外脆里嫩,味美可口,属高蛋白低脂肪美食。很多时候,在湘西餐桌上可以见到蜂蛹和成年峰油炸在一起。
麻辣知了
麻辣知了知了猴,也叫蝉猴,是蝉的幼虫。每到夏天,大家总是在晚上约朋友、家人拿着手电筒去河边树林里照知了猴。湘西人摸知了猴可是绝对高手。即使用那种手提便捷灯,凭借山里人的视力和对蝉猴出洞规律的了解,每次总会收获很多。原味的吃法,简单一炒,椒盐入味后即食,一直被当地人视为美味。
土家扣肉
扣肉是湘西土家人待客的一道名菜,一般只有煨事办酒席才会上用作主菜。扣肉的做法其采用五花猪肉,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艺制成。虽说是肥肉制成,但吃起来一点也不腻口,味道极其鲜嫩。目前张家界一般餐馆及酒店都有这道菜,以供旅游者享用。
浦市甜橙
传统名果,主产于泸溪县浦市镇,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果形端美观,果皮色泽橙红鲜艳,果肉细嫩化渣,汁多籽少,风味香甜浓郁,其可溶性固形物为11。8~12。2%,含糖量9。09~9。83%,含酸量0。92~1。29%,维生素C含量每100毫升果汁含5。5毫克,是鲜食佳品。选育出的“无核甜橙”和“解放10号”甜橙是加工果汁和罐头的良好原料。加工的果汁,振荡无分层,无沉淀,色泽橙红,风味浓郁,清香甜蜜。在1997年全国柑桔良种评比会上列为全国十大柑桔优良品种之一。(吉首)
湘西枞菌
    湘西起伏的山峦,松林叠嶂,枞菌飘香。枞菌也叫松菌,是松树底下长出的菌子。橙红色的叫红枞菌,紫褐色的叫乌枞菌,均属山珍。用枞菌煮豆腐味道格外鲜美;枞菌拌野葫葱爆炒,满屋飘香,引人垂涎;枞菌汤的鲜香美味更是食中一绝。湘西人接待贵宾时,枞菌是待客的首选菜肴,十分讲究。枞菌还可加工成一种上等的佐料--菌油。煮面条、米粉或作汤菜时,加上一点菌油,格外醇香味美。加工菌油要选择肉质厚实、新鲜嫩小的枞菌,尤其以乌枞菌最佳。枞菌拌和鲜茶油,再添少许黄豆、花椒等配料,文火煎熬后,再装入容器密封,可较长时期食用。(吉首)湘西大山中林木繁茂,主要为松、杉、檫、樟
湘西椪柑
主产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台州、怀化等地。酸甜适度,风味浓郁,肉脆化渣,果皮黄至橙黄,色泽美观,蜡质层厚,耐贮性好,通过短期贮藏后风味更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鲜食有益人体健康,亦可加工成果汁、罐头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吉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境内风景优美,峰峦叠嶂,林木苍天,溪河纵横。以奇异的山水,纯朴的民风闻名于天下。享有“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美誉。据历史考证,湘西种橘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湘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非常适宜柑橘生长,是中国最适于发展柑橘种植的天然产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凤凰蓝印花布
凤凰蓝印花布,以沱江镇为中心,在凤凰县境内普遍流传。沱江镇在清朝初期名为镇竿镇,位于凤凰县的中部,西与贵州接壤,东与吉首、沪溪交界。此地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沱江从腊尔山台地上发源,经过崇山峻岭,冲破万丈悬崖,流人沱江古城。这样优美的环境为蓝印花布这朵民间工艺之花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沱江镇山清水秀,是凤凰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以来,是湘黔边境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其优越的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印染这一民间手工技艺得以流传,长盛不衰。凤凰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主要分布在沱江镇、阿拉营镇、吉信镇、木江坪镇、廖家桥镇、山江镇、腊尔山镇等一带,以沱江镇为代表。蓝印花布印染这一民间手土技艺历史悠
民族工艺品
凤凰是中国民族工艺精华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各种独具原始楚巫文化精髓的民间工艺,以其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考究精湛的艺术技法、内涵丰厚的艺术格调,享誉中国民间工艺界。凤凰古城这1.8平方公里的天人合一的小城古街巷里,如今仍活跃聂方俊、熊承早、刘大炮、张桂英、吴花花等5位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证确认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探索身影。他们象闪亮的5颗星座,在中国民间工艺的星空里占有自己显眼的位置。凤凰的民族工艺主要有苗家银饰、蜡染、织锦、纸扎等。苗家银饰,有凤冠、银项圈、银手镯、银腰带、银挂链、银针筒等;蜡染,有蜡染衣裤、蜡染裙装、蜡染壁挂等;织锦,有织锦壁画、织锦袋等等;纸扎,
吉首河溪香醋
    吉首特产调味品。产于吉首市河溪镇,其色橙红,又名“赤醋”。于清嘉庆五年(1800)由清延驻军员兵余森(号成泰)之妻创制,以供家庭食用,亦作礼品分赠亲友。因其色、香、味俱佳,颇受欢迎,制作技术迅即传于民间。迄今,余氏定居河溪已传六代,河溪香醋亦有190多年历史。民国初年,香醋已进行商品生产,畅销省内及贵州、湖北、四川等大中城市。1986年获湖南省名优特新产品展评“芙蓉奖”。香醋以花红大米及八角、丁香、山奈、小茴、花椒、网桂等为原辅料,制作工艺极为讲究,尤其是用河溪出自红沙岩层的泉水,水质纯正,物理化学性能好,故产品香气醇厚,透瓶而出,色泽红亮,透明
吉首酸肉
吉首酸肉是湘西地区吉首市的民族传统风味。酸肉是在腌肉的基础上加入了玉米粉。并装坛密封半个月即成。菜肴的特点是色泽黄亮,味道香辣,略有酸味,肥而不腻。(吉首)
八树
学名小卫矛,卫矛科小灌木。高0·5米至2米,茎干及老枝有窄条状四棱木栓翅。羽状复叶对生,矩圆状披针形,长约6厘米,宽2厘米,叶背近脉处常有稀疏细毛。伞形花序,"只有一至二朵花,花梗短,长3厘米以下,花与叶同时开放。春发秋落。果紫红色,近球状,有四浅裂。是预防和治疗漆毒的良药,民间有"你七(漆)我八,你讲打我讲杀"的俗语。我县高、申山地区均有野生,少数漆农有家培。(龙山)
白荚藤
又名白毛耳。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草藤伏地而生,长达丈许,藤上长有多片幼苗,叶面深绿色,椭圆形,有微白色细柔毛,状似耳朵,故名白毛耳。秋季开花结子,花瓣小,呈浅黄色,子大如嫩豌豆。冬季枝叶枯萎,春季复生。我县平原地区均产,适宜水沟溪旁潮湿约有缝里生长。药用全草。味涩,是国家医药部门近年来发现的抗癌新药种,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龙山)
积壳
俗称狗屎柑、酸橙,芸香科多年生木本果实,为中医常用药。旧时群众作为果树栽于屋前屋后。1956年后,药林经营部门进行收购,产量有所增加,1982处收购干货三万九千八百多斤,调往东北及西北等寒带地区药用。(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