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阜阳市 > 临泉特产
临泉特产介绍
老集生姜
2012年2月,老集生姜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临泉唯一的地标商标。现在种植地域为老集镇、高塘乡、范兴集乡、宋集镇、杨小街镇、土陂乡、滑集镇、吕寨镇、谢集乡。《临泉县志》、《安徽集镇辞典》对老集生姜均有记载。1.生产单位情况:临泉县老集镇生姜协会于2011年6月成立,种植生姜每年保持在4000亩左右。涉及上述乡镇总面积1.2万亩。种植过程中严格要求绿色环保。2.产品开发情况:深加工产品有脱水姜块、姜片、姜粉;腌渍产品有姜芽、姜花、子姜;保健产品有姜茶、姜糖、姜油。3.产品特点:外观色泽金黄、油光鲜亮、块大、皮薄、肉细、纤维少。辛辣中飘逸着浓郁的香味,营养丰富,耐储藏运输。物化成分除有碳水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迎仙板鸡
在美食之城临泉,名吃可谓众多,说起迎仙板鸡,那可是让人垂涎欲滴。迎仙板鸡以其肉质细嫩、富有嚼劲、清香宜人、色泽诱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而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迎仙板鸡被评为临泉首届十大菜肴,最近迎仙板鸡又从街头摆摊设点的小吃进入临泉各大酒店,投资几十万元的临泉迎仙板鸡大酒店也正式开张,开始迈上正规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文化底蕴深厚迎仙板鸡起源于临泉县人口大镇迎仙镇,该镇位于临泉西南,离县城20公里,和河南省新蔡县接壤。迎仙镇总人口7万多人,耕地6.5万亩,当地盛产小麦、红薯、大豆、芝麻等农作物。自古以来,迎仙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生活。改革开放后,一些富有远见的迎仙人开始走出家门
鸡丝烩面
鸡丝烩面鸡丝烩面汤做法:1、和面,面稍微软一点,最关键的一点,面里要放盐;每半个小时活一次,一共活个3、4次就行了,醒面至少3个小时以上,所以晚上准备吃,上午一定要和面,不然面没劲儿;2、带骨鸡肉炖汤,汤里只放姜,连盐都不要放;3、肉炖差不多烂以后将肉捞出,将骨头剔掉,肥肉剔掉继续放回锅里炖4、准备香菜,葱花,豆腐皮丝,海带丝,有人喜欢吃青菜可以准备点菠菜5、在开始做之前半个小时,将面全部写成两厘米宽的长条,两面抹油,再醒半个小时;6、将长条的面甩开,越拉越长7、下锅中煮熟,面块熟时,将海带,菠菜放入一起煮熟;8、准备大碗,放入切好的肉,香菜,豆腐皮丝,葱花,盐,味精,辣椒(一定要自己炸得有很
临泉毛笔
临泉毛笔名闻遐迩,深受广大书画家喜爱。自明代,截至2009年,约有五百年历史。中国是诗书画之国,毛笔是其重要工具,是被誉为“文房四宝”中之一宝。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临泉素称“毛笔圣地”,“北国笔乡”。临潭毛笔因产于临泉临潭而得名,古称蒙笔,相传为秦朝将军蒙恬所制,昔日有蒙恬将军祠盖为供奉笔祖之所,今祭祀之俗尚不衰。临潭毛笔,起于明永乐年间,迄今五百余年。清光绪年间,以其制作技艺之精湛,独步京师,被奉为御用,光绪帝曾为之立碑表彰。国家主席1同志为临泉提名“笔乡”。著名书法家
临潭毛笔
临泉毛笔名闻遐迩,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临潭笔庄克继传统,改革工艺,锐意创新。其规模宏大,品种丰富,品种达二百七十余种。其笔选料精良,做工精细,锋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量多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尤其配以角、骨、象牙、红木为料,精心雕刻镶嵌于杆之龙、凤、山水、花草等瑰丽书画,精巧别致,充满艺术魅力。
谭棚毛笔
安徽历来多文人墨客,所以安徽的文化底蕴也非常的深厚,故徽州,就盛产“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也是历来文人墨客所不可或缺的,故,这些东西也是比较出名的,提到“文房四宝”,大家就知道“徽墨、宣笔、端砚、宣纸”,很少有人知道阜阳的毛笔。毛笔是书法绘画特有之工具,历来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临泉县谭棚镇一带生产毛笔始于明代,时称为“明笔”。相传明朝末年,谭棚西有“元圣笔庄”,清代咸丰年间,谭棚东小王庄李万忠曾开设“明道堂笔店”,世传祖法,善制好笔。清代书法家徐广缙曾赞曰:“明道堂,笔中王。”因制笔工艺精细,遐迩闻名,畅销全国,素有“毛笔之乡”的美称,现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临谭笔
黄岭大葱
黄岭大葱临泉黄岭一带,盛产大葱,名经霜葱,叶青肉厚,茎长白嫩,茎部外有淡紫色薄皮相护,耐严寒,抗霜冻,愈寒而愈肥,久藏而不烂坏。常食能体格健美,延年益寿。用于调味,气香四溢,可壮食欲,助消化,和脾胃,提精神。黄岭镇大葱种植历史悠久,大葱名气也大,特别是注册牌商标后,引得浙江、南京、西安等地客商纷至沓来。2006年黄岭镇平均亩产大葱近5000多公斤,亩产收入5000多元。
李老庄卤猪蹄
近几年,临泉县田桥乡李老庄的卤猪蹄声名鹊起,吸引周边市民开车前去品尝。李老庄是个小集市,曾是乡政府所在地,李老庄的卤猪蹄产业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李飞卤猪蹄店就是其中比较出众的一家。李飞卤猪蹄店在李飞爷爷的年代曾是家干店。当时,李飞爷爷也加工一些卤猪蹄、卤肉招待客人。一位河南客人住宿时说了一个方子,用这个方子卤出的猪蹄肉色香味俱全,吸引了很多食客。李飞的父亲现在70多岁了,为人和善,对人十分客气。老人家说,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李老庄周边的许多人都开车来这里吃卤猪蹄,李老庄的几家卤猪蹄店生意都不错。李飞介绍,他们做的卤猪蹄之所以好吃,是因为采用了当天宰杀生猪的猪蹄,用热水煮后褪去毛,然
临泉芝麻
临泉地区是我国芝麻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该区土壤类型主要以砂姜黑土和黄泛淤土为主,兼有潮土和砂土。耕作制度主要以小麦一玉米(大豆、甘薯、芝麻)为主,芝麻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3%,占油料作物面积的39.1%。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启动后,在体系工作指导下,推广高产耐抗的新品种,推广适宜的生产技术,及时指导病虫害等防控技术,临泉芝麻生产在以往的种植基础上更加系统规范化,在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更加的完善,使近几年临泉芝麻生产出现年年增产增收的情况,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芝麻是我省主要优势经济作物,临泉芝麻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该区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全省气候兼有南北之长,雨热同步,四季
牛庄穿心莲
穿心莲穿心莲茎方节显,绿色枝叶均对生,质脆易啐味极苦,全棵入药,清热解毒,消除肠道疾病,可以制穿心莲片剂,也可以提取穿心莲内脂制针剂,穿心莲杆子也可以加入各种饲料中,预防肠道疾病。临泉县牛庄乡有传统种植穿心莲的历史,2006年全县以牛庄为中心种植穿心莲2万多亩,产品销往上海、广西、北京、湖北、四川、河南、广州全国各大制药厂。
小笼蒸饺
小笼蒸饺1.用滚开的肉汤将面粉烫成面絮;另取面粉用温水搅成面絮;再把两种面揉合成面团;2.把熟猪肉切丁,加芝麻油、精盐、味精、绍酒,小火煸炒一下,与生猪肉末、芝麻油、味精、五香粉、精盐及姜末、酱油、韭菜段、甜面酱、搅拌成馅;3.将和好的面团擀成面皮,加馅包成饺子,入特制的方形小笼内,用旺火蒸约10分钟即可。
流鞍河大闸蟹
流鞍河大闸蟹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的特产。流鞍河所产的成蟹个大、色好、蟹黄多、无污染,在上海、杨州等水产市场成了抢手货,部分产品远销到日本、香港及东南亚。流鞍河始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两省交界之处,东至临泉县县城西北角城西闸口,北入泉河。主要流域: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河水不深,清澈见底,却有着一段动人的历史传说。相传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被外戚,王莽追赶至此,刘秀穷途末路,马踏该河,慌乱中马鞍子被河水冲走了,故名曰流鞍河。2005年以来,临泉县流鞍河400公顷水面已全部开发养蟹,河蟹当年平均个体重150克以上,最大个体达到500克。流鞍河所产的成蟹个大、色好、蟹黄多、无污染,在上海、
鲖蒜
鲖蒜盛产于临泉县鲖城集西头火星街一带,古代鲖城又一贡品。鲖蒜九叶,又名九叶云香草。紫红皮、小四瓣,蒜头呈扁圆状,似狗牙。捣碎后汤如米汁,味道鲜美,辛辣十足,营养价值也颇高。鲖蒜蒜汁可以连兑三次水而辛辣依旧,享有“鲖城蒜辣掉蛋,两口子难吃一头半”之美誉。鲖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死蒜”,早晨调制的蒜汁,到晚上仍味鲜如初,没有臭味。鲖蒜可作药用,有治痈疽,解百毒、止疼痛之功效。患红白痢疾者,只要两三头鲖蒜放在火里烧熟,早晚吃下,两天既愈。常吃鲖蒜,能增食欲、强体质、治病疮。群众有“吃鲖蒜,疮不见”之说法。据传,东汉明帝封其表弟阴庆为鲖阳候,阴庆将鲖阳城的特产鲖鱼煮鲖蒜进贡明帝,明帝食后,对其香辣共
鲖鱼
鲖鱼:古之贡品,盛产于鲖城护城河而得名,鳞片金黄,鳍尾鲜红,状如鲤鱼,体形美观。其肉成蒜瓣型,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鲖鱼有养胎、健胃、消肿、止泻之功效,为鱼类之佳品。古往今来,远近客人都以品尝鲖鱼为快。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吃了鲖鱼煮鲖蒜,治愈了多年的胃病。关于鲖鱼,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鲖城一带久旱无雨,沟干河枯,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艰难,在城河河底搭台唱戏,叩头求雨。一日,来一黄袍道人,口中念道:“地河通天,只要心坚。”百姓齐跪在地,求其祈雨。黄袍道人来到河底,掘土见水,掬水入口,朝空中一喷,顿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很快沟满河平。人们欢声雷动,在雨中狂欢劲舞。须臾,云开雾散,雨过
土陂古樊城麻花
麻花是中国的一种特色健康食品。麻花金黄醒目,甘甜爽脆,甜而不腻,口感清新,齿颊留香;好吃不油腻,多吃亦不上火: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目前全国各地畅销的麻花有-花与小麻花之分,天下麻花出安徽,安徽麻花源土陂,安徽不仅以胜产天津-花出名,而且又有特色小麻花,-花造就民族产业,小麻花孕育特色经典。土陂麻花以纯芝麻油与面粉为原料,以一股条状油面对折两次形成四股拧在一起,用麻油炸熟,口味极佳,目前土陂古樊城牌小麻花以高蛋白、低脂肪、口味纯正被列为地方“十大名吃”,可佐酒可伴茶,是理想的休闲食品。
韦寨三粉
韦寨“三粉”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韦寨镇的特产。“三粉”即“粉面、粉皮、粉条”,韦寨地区生产的粉丝是纯红芋粉,因色泽白亮,柔韧耐煮,口感爽滑而受到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全国各地。韦寨地区加工三粉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韦寨因盛产粉条而被誉为“三粉之都”。其年产量最高时可达数千吨。上世纪90年代,由于人们纷纷外出务工、加工“三粉”利润低薄和一些商贩急功近利错误思想的影响,“三粉之都”韦寨“三粉”产业遭受一定打击,曾经家家户户生产“三粉”的红火场面逐渐消失,只剩下少数群众在坚持。2000年以来,韦寨镇打出重振“三粉之都”盛名的旗号,大力扶植农户和企业种植红芋、加工生产“三粉”。目前该镇有中小型“三粉”生
临泉贡柿
安徽著名特产。主产于临泉县。相传明代该柿制柿饼曾被人作为贡品献给皇帝品尝并获得嘉奖,因而声名远播,人皆称之为“贡柿”。柿树生长旺盛,耐风寒,抗病虫害,适应范围广。栽后4年挂果,12年进入盛果期,一般株产500公斤,可加工成柿饼175公斤。果实圆形,橙黄色,皮薄而略披白粉,果肉粘质状,味极甜。平均单果重155克,大的可达200余克。据测定,每百克果肉含可溶性糖14.7克,维生素C22.72克。贡柿树毁于明末以后的战事,其中包括仅存的明代古贡柿树2棵。
临泉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面塑为临泉白庙镇邵营村传统手工艺
文德堂毛笔
临泉县文德堂制笔厂生产工艺为清代制笔名家李万中所传,选料严格,做工精细,做出的毛笔,讲究尖圆齐健,被称为书坛一宝.该厂全部采用优质原料,如从汉口笔料厂购进优质黄狼毫,从湖州,嘉兴等地购进优质羊毫,山兔毫,石獾毫等,在生产工艺上也明确分工,127道生产工序道道把关,因而产品质量逐年提高.该厂产品现有100余种,其中八柱擎天多功能毛笔,1985年9月在全国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上获一等奖.文德毛笔1997年又被阜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市五十强私营企业,曾多次被安徽省、市各级领导选为贵重礼品馈赠各界朋友。0十四大期间,文德毛笔被安徽代表团敬献给1同志,现存在历史博物馆。香港回归时,特制龙笔被送给香港特首
李老庄枕头面
手艺独特枕头面其实,李老庄不仅只有卤猪蹄一种美食,李老庄的枕头面也在当地赫赫有名。李老庄的枕头面颜色发黄,宽厚均匀,比机压的面条还要薄,吃起来十分劲道,甚至可与阜阳的格拉条相媲美。当地人介绍,枕头面的创始人是当地农民李进广,今年80多岁了。几年前,他一直靠在李老庄集卖面条为生,他的面条需要在头天晚上掺碱面、盐和好,发酵一天后第二天用擀档使劲擀,擀出又薄又劲道的面条。一次,李进广和周围群众打赌,说他的面条放在枕头内睡一晚上后第二天照常下锅,结果他那枕头面的名声就这样出来了。李进广说谁愿意和他学这种面条制作工艺他让谁学,结果只有李老庄李飞卤猪蹄店和王楼一家饭店学会。让人有些担心,这门手艺以后会逐渐
全部临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