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 > 福清特产
福清特产介绍
福清白对虾
“福清白对虾”主产地在福清市沿海各镇,是目前世界上3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也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因其地域特色明显,肉质鲜美、肥嫩,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它的营养价值也极为丰富,且具有很多食疗功效,是一种难得的海珍佳品。福清美白对虾主产地为三山、江阴、新厝、龙田、江镜、东瀚等镇。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嘉儒蛤
嘉儒蛤是福建福州福清的特产。嘉儒蛤福建省福清市,北纬25°41′43.89″至25°29′33.58″,东经119°27′42.73″至119°38′32.76″,海域滩涂面积105平方公里,围垦区土池面积33.6平方公里《福清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嘉儒蛤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融政函〔2013〕199号福清市农业标准规范:FFQ/T003-2012《嘉儒蛤综合标准》福清市农业标准规范:FFQ/003.1~3.5-2012《嘉儒蛤》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福清鱼丸
福清鱼丸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的特产。福清鱼丸的外壳质地细腻而富有弹性,食之爽滑丰润,配上馅料更加可口。鱼丸也叫“水丸”,是福清传统小吃之一。它和光饼、蛎饼、芋粿合称福清四大小吃。鱼丸味道鲜美,多吃不腻。以前,犬弟姆大鱼丸被福清人所称道。1978年之后,龙田一带的鱼丸远销香港等地,备受青睐。鱼丸多以鲜黄鱼、马鲛鱼、鳗鱼、小参鲨为主料。剁碎鱼肉,加适量姜汁、食盐、味精,捣成鱼泥,调进番薯粉,搅匀后挤成小圆球,入沸汤煮熟即可。鱼丸颜色如瓷,富有弹性,脆而不粘,为宴席常见菜品。在福清,有“没有鱼丸不成席”之说。海外回乡探亲的华侨一踏上故土,都以品尝鱼丸为快事。鱼丸的制作方法是:将鱼肉去皮、剔骨,
渔溪龙眼
渔溪镇不仅有“鱼米之乡”之称,更有“龙眼之乡”美誉。相传,在清光绪十年至二十年之间(1884——1894年),渔溪人将兴化一带的良种与本地品种进行嫁接,遂繁衍出一代传一代的绝佳果实。当下正是龙眼的收获季节,渔溪镇漫山遍野、溪头圳边、房前屋后尽是龙眼,着实惹人喜爱。渔溪龙眼以其皮薄、核小、肉脆、口感好而负有盛名,数百年来为玉融百姓津津乐道。经省农科院测定,渔溪龙眼的含糖量达20-21%,其中大鼻龙含糖量竟达23%,高出省内各地及广东龙眼的七个百分点。因而,渔溪龙眼几乎让所有品尝过的人念念不忘。在渔溪镇,栽种龙眼树成活率高、结果快、产量高,长果期可达百年以上,因此成为农民的首选果树品种。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一都枇杷
一都枇杷以果大色艳,肉厚汁多,味美爽口而闻名。镇情简介一都是福建东南滨海城市-福清市西部的一个美丽山区小镇。辖7个村居,1.1万人口,面积108平方公里。这里山林广袤,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发展林果畜牧业的天然胜地。枇杷为主,梅李柑橘为辅的名优水果成为当地主导产业,是福清市主要的水果基地。品种品质一都山地15万亩,平均海拔300米,雾多,昼夜温差大,而且土层厚,土质肥沃,酸碱适度,特别适合枇杷生长。这里的枇杷果实饱满,色泽鲜艳,酸甜适中,口感特佳,是优秀的绿色食品和健身滋补佳品。一都枇杷品种多,早中晚熟门类齐全。主要有:解放钟、早钟六号、大红袍等。特早熟品种“冬湖早”和特晚熟品种“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紫菜海蛎饼
海蛎饼,福州及福清一带传统的特色风味小吃。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香,馅鲜美,可单独当零食吃。福州人大多把蛎饼当做早点下粥小菜。外焦内嫩的蛎饼,再叫上一碗鼎边糊(锅边糊),口口滑软,令人百吃不厌。小时候,在早点摊看见的海蛎饼用料还是比较讲究,将浸泡后的大米、黄豆按照一定的比例磨成浆,主料是一定要用海蛎的。将稀稠得当的米浆,舀到特制的长铁篦上,在其中放紫菜、卷心菜等调好的馅,外加一只牡蛎,再浇些米浆,把它盖满封密,然后放入油锅中炸,直到两面焦黄,即可捞起。因为加了海蛎,所以出锅的蛎饼鲜香扑鼻、外酥内嫩、油而不腻。后来在家,母亲也曾尝试着做过几次,但均告失败,从此在我心里,便有了以后自己做海蛎饼的念头
沙茶猪肝
沙茶猪肝主料:猪肝一块。配料:鸡蛋三个,青红椒各一个,蒜头,生姜,香菜各适量。调料:猪油,沙茶酱,盐,鸡精,料酒,胡椒粉,淀粉。沙茶猪肝做法1.准备食材。2.青红椒去籽切小块,鸡蛋打散,香菜折长段,蒜拍扁,姜切片,猪肝加盐,鸡精,胡椒粉,淀粉,少许料酒抓匀。3.沙茶酱一汤匙,用少许水稀释。4.煎锅中加少许油,把青红椒炒至断生。5.再把打散的鸡蛋炒成蛋花。6.青红椒,鸡蛋各装碗待用。7.煎锅放适量猪油,烧热后把猪肝滑散,直至表面变色,下入蒜头姜片炒出香味。8.倒入稀释的沙茶酱,因为猪肝已经有一点咸味,沙茶酱也是咸的,所以不要加盐了,大家可以视情况而定。9.翻炒均匀后即可倒入鸡蛋花,青红椒,香菜段
福清海蛎饼
福清特产小吃,以沿海所产海鲜海蛎为主要原料,味道鲜美。海蛎饼大小有如碗口,是用面粉、地瓜粉、豆粉及其他秘方调配而成。内有紫菜、包菜,猪肉,等。勺一舀,随手压上七八只海蛎,入热油炸至焦脆,出锅沥油加厦门甜不辣。只先闻味已是谗涎满满,待到入口酥脆其外,绵软其中,更有鲜甜的海蛎汤汁包在其中。三两口吞下,回味浓香甘甜,不燥不湿,不粘不硬,想不吃第二个是不可能的事做法1海蛎煎不难做,只要你花上一点心思,肯定能做出一盘酥香滑嫩的海蛎煎。你首先准备好一个平底锅,用平底锅煎,火力才均匀,不至于有的地方煎焦,有的地方却不熟。你要把研细的地瓜粉加水搅成粉浆,把鲜蒜或韭菜切成小粒倒进去,加入适量的精盐拌匀
高山山羊
高山羊是我省肉用型优良山羊品种之一。其肉鲜嫩少膻味,味道香甜。逢年过节,外省和香港都有人特地到福清采购高山羊。福清籍的海外华侨和港台同胞回乡时也必尝高山羊肉。高山羊体躯丰满,体毛呈灰褐色或黑褐色,从颈背至尾根有带状黑色毛区,四肢膝关节以下毛为黑色,蹄黑。每头母羊一般年产羊羔两胎,每胎两三头。成羊雄者体重27.88至45公斤,雌者25.98至40公斤。它产于福清高山、沙埔、东瀚、三山、港头、龙田等镇及平潭县,现已借助引种扩散到福鼎、霞浦、罗源、连江、闽侯、永泰等地,被称为“福清山羊”。高山羊平时吃马唐(六月雪)、牛鞭草、狗牙根、狗尾草、园果雀稗、藜草(羊子耳)和兔草、蛇草等,越冬时吃花生、甘
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已有近千年历史。茉莉花是佛教四大圣花之一,秦汉时随佛教传入东南佛国福州,福州逐渐成为茉莉之都。由于宋代香疗的普及,中医对茶及茉莉花的保健作用充分认识,福州茉莉花茶在此环境下产生,宋朝许多史料都记载了福州茉莉花茶采摘、制作、品赏的过程。清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性生产。在《中国名茶志》里,福州茉莉花茶是茉莉花茶类唯一的中国历史名茶。新中国成立至今,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改革开放前,中国出口的茉莉花茶均为福州出产。冰心曾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利用茶的国家,是茶的故乡。我的故乡福建既是茶乡,又是茉莉花茶的故乡。解放前,四川、湖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农家地瓜粉
地瓜粉也叫番薯粉,它是由蕃薯淀粉等所制成的粉末,一般地瓜粉呈颗粒状,有粗粒和细粒两种,通常家中购买以粗粒地瓜粉为佳。地瓜粉与太白粉一样,融于水中后加热会呈现粘稠状,而地瓜粉的粘度较太白粉更高,因此,在中菜勾芡时较少使用地瓜粉,因为粘度较粘控制。地瓜粉应用于中式点心制作较多。地瓜粉同样也可以用于油炸,在腌好的排骨上沾上粗粒地瓜粉油炸后,地瓜粉可呈现酥脆的口感,同时颗粒状的表皮也可以带来视觉上的效果。地瓜粉是制作厦门海蛎煎\福州蛋燕\龙岩芋饺等地方名菜的最佳原料。
福清太城枇杷
由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与蒲田地区农业局、樯清县太城农场共同协作,选出的鲜食、加工兼优的秕杷新品种。在福清县果实5月上句成熟。果大,平均单果重45.4g,倒卵形;果皮,果肉均呈橙红色≯鲜艳诱人j果实单核,果肉特厚,平均扎23C113.,肉质致密细嫩,纤维少,化渣,甜酸适口,风味佳;含可溶性固形物10~12%,含糖量8.31%,含酸量0。,19%,品质优良,极宜鲜食。该品种丰产,抗逆性强,裂果、皱缩及日灼等发生很少。罐藏加工性状良好,罐头成品质量优良。汤汁清晰,果肉。橙红鲜艳,组织致密,脆嫩无渣,形状美观,表面光滑,甜酸适度,香气浓郁。
福清高山羊
原产地在高山地区的“六十”(东瀚、陈庄、蓬峰、大丘等村)、“六一”(沙埔、锦城、江夏等村)一带,故称为高山羊。高山羊具有早熟、适应性强、屠宰出肉率高等到特点,而且肉质鲜美、膻味轻,故有“羊肉之冠”的美称(福清)高山山羊,是福建地方山羊品种之一,原产于高山、沙埔、东瀚沿海一带,属原始喜马拉雅山长江流域迁徙至高山境内的一种独特的山羊品种。福清高山镇因是高山山羊集散地而得名,高山山羊常年食用百样草,其肉质鲜嫩、无膻味,味美,是福建省闻名的优良品种,已列入国家地方优良品种志。为了保护和发展“高山山羊”这一名片,近年来,福清市将“高山山羊”选育优化列入星火计划“一县一业一科技示范”项目,由原来
九月乌龙眼
九月乌龙眼是从实生龙眼中经过不断栽培,筛选出来的晚熟龙眼品种。正常年份成熟期在农历九月(阳历10月上旬),比其他品种迟熟10-15天。具有适应性广,抗逆强,丰产性好的特点(福清)
太城四号批杷
单果重40-50克,果质优,甜酸适口,味佳,可溶性固形物占10-11%,含糖量8.31%,含酸是0.49%,维生素丙7.3毫克/100毫升,果肉细嫩,纤维少,极宜鲜食;单核率72.6%,每粒果平均果核1.4粒以下。果肉特厚,平均厚1.2-1.25厘米,食率74.1~79.77%(福清)
下番荔枝
下番荔枝是经过长期的人工栽培,在本县气候条件作用下,发生变异后形成的晚熟荔枝品种。正常的年份,成熟期在8月上旬,比当地荔枝迟熟7-15天。具有容易栽培,产量高,耐贮运等特点,是罐藏、鲜食兼优的晚熟优质荔枝品种(福清)
福清光饼
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不想连日阴雨,军中不能举灶,戚继光便命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大大方便了作战歼敌。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不但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光饼”。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福清饼”。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的叫“光饼”。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光饼略胜一筹。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饼,至今还保留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