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温岭市特产
温岭市民俗文化
拜堂赞
拜堂赞也称念傧相,是存在于温黄平原的一种独特的婚礼文化现象,在新河、箬横、滨海、松门等地较为盛行,有着悠久的的历史。即便在万花纷谢的“文革”期间,它还能一枝独秀,喷吐芬芳。此传统婚礼形式独特,共分为三个阶段:“拜堂”、“望新妇”、“送洞房”。拜堂的司仪称为“傧相”。傧相将所用的诗句以一种特别的歌调唱出,俗称“念傧相”。拜堂的整个仪式,都伴随着傧相唱歌这一特定的形式进行。“念傧相”的格调独特,唱腔高亢昂扬很具气势,节奏快速奔放甚显活力,为群众喜闻乐见;内容贯穿着敬天、孝道、祈子、睦众的诉求,对敬老尊老、天人合一、人际亲谊等社会和谐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贯用比兴、比拟、比喻、排比、夸张、对偶
温岭陈氏船模制作
温岭船模制作是指分布于石塘镇以陈祥荣的陈氏木船作坊等为主的木船制作技艺。陈氏船模既有古代的船模,又有现代和当代的船模,并且还造有目前台州范围内最大的船模。在石塘镇,从事船模制作业的个人作坊还有姜爵清、陈祥来、张永彬等。温岭的船模制作是基于原来的木船制造业之上,具有较久的历史。石塘的先民基本来自闽南,他们不仅带来闽南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造船技术,一直流传至今。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钢质渔轮逐渐替代木质渔船以来,一大批造船工匠开始转行,其中有一部分船工不甘心放弃自己的手艺活,就开始制作小型船模,于是,一个新兴的船模行业悄然而生。陈祥荣的陈氏木船作坊就是其中之一。陈氏船模制作属于仿真实木
温岭洒尺调
温岭洒尺调是流传于温岭市的一种民间曲艺。它与道情、排街、花鼓等一样,原先都是为了行乞而唱的,解放前盛行。洒尺调包含曲调和唱词。洒尺调的曲调有时激昂高亢,有时娓娓温柔,并有男调、女调,硬腔、软腔之分,有固定的曲式,多数唱词有“莲花莲花落”或“沙拉啦格玉兰花”等的程式衬腔。洒尺调唱词来自民间艺人的口头传承,叙事性极强,乡土气息浓厚,但也不乏讲究文笔、注重韵律的文人之作。温岭洒尺调内涵丰富,具有温岭地方特色,有些对传统剧目扼要叙述的唱词,娓娓可亲,脍炙人口。洒尺调传统的唱词有三种:一种以数字为联缀词格,内容是唱古人故事的,一种是以地名为联缀转式,唱各地风物的,另一种是以自身周围关系密切人物为序,道破
硬气功“钉山打石”
硬气功“钉山打石”是吴宝庆师傅的拿手绝活。就是运足气功后,人仰躺,背脊紧贴在一块特制的钉板上(钉板即钉满铁钉的木板,约50厘米见方、2厘米厚,其上钉有200多枚5寸铁钉,钉头露出4厘米多,俗称钉山)。人躺在钉板上后,再在该人的胸腹部压上一块重约600-700市斤的石板或石棱,然后由另外的表演者挥动大铁锤将石板或石棱敲断。在石板或石棱被敲断前,被压者还唱歌5-10分钟。石板或石棱被敲碎或敲断了,而躺在“钉山”上的表演者站起来后身上却没有一点伤痕。吴宝庆自十三岁跟黄岩王新亮学艺,二十二岁自己带班。因当时抗战-,只得去仙居、磐安等山里卖艺求生。抗战结束后,回到台州各县乡镇集市边卖艺边买膏药,碰上庙
天皇花鼓
天皇花鼓是流传在泽国镇天皇村的一种舞蹈性民间曲艺。天皇花鼓原本是一种专为乞讨而演唱的行当,后逐渐演变为庙会、或红白好事凑场面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一直流传至今。天皇花鼓的表演者为一男一女,男的头系羊角巾布织帽,鼻孔插假胡子,手持小锣;女的头戴凌花,插上珠凤,腰系腰鼓。表演形式为边唱边跳边打锣鼓,男女动作配合默契,所唱曲目均为民间小调,有闹五更、孟姜女、闹湖船、卖花线、对歌、十送郎等。天皇花鼓历史悠久,大约形成于明朝万历晚年,那时朝庭腐败,百姓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受安徽凤阳花鼓的影响,天皇人为了谋生,纷纷效仿奔走他乡,用打花鼓唱小曲的形式行乞,据说天皇一个村就有十几班打花鼓的,一般是三人为一组,
陈氏微雕
陈氏微雕是指太平街道陈世君的微雕技艺。陈氏微雕的作品有:《党的十四大报告全文》(4万余字)、《八届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万余字)、《南巡讲话》、《中国妇女状况白皮书》(赠送世界妇女大会)、《唐诗三百首》和《西游记》等。上述作品均已赠送给江泽民、李鹏、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人民日报***版、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农民报、浙江电视台、台州日报等新闻媒体都作过相关报导。陈氏微雕的特征:一是刻写技艺独特,能在一粒米上刻写2首七言诗,刻制过程中不用放大镜,全凭意念运作于针尖一气呵成。二是选料和加工独特,一般选用冻石,用手工锯成厚约3毫米、宽约450—500毫米、长约900—1000毫米的小片石,
殿下莲花
殿下莲花是流传在大溪镇殿下村、桥外村一带的民间曲艺。殿下莲花的表演形式是8-10人走唱或站唱,演唱时由一人领唱(俗称放调)众人帮唱,演唱时放调者两手执短鞭,帮唱者各执一件乐器,有:长鞭、碰铃、盆、碗、盏等响器,没有其他乐器,唱腔旋律较为动听,在当地很受民众的欢迎。殿下莲花的流传,与当地的民间信仰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殿下莲花是在清朝道光年间从海门传入的,据说当时大溪殿下有个赵姓年轻人在海门经商,看到当地迎人胜中有此形式,出于爱好便拜师求教,学成后回乡带领一班年轻人教学传唱,并取名“殿下莲花”。时逢天旱,当地乡绅聚集民众拜龙王求雨,将殿下莲花用于求雨送龙归位的仪式中。此后,殿下莲花便成了当地庙会、
温岭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即用木偶来表演的戏剧。木偶,古代叫傀儡。表演时,艺人手提木偶,边操作边念唱,通过对每个木偶24条以上线的“挑”、“勾”、“甩”来表现木偶的各种动作和形态。提线木偶戏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不仅含舞狮、杂耍、武打等技巧,还包含戏剧音乐、曲牌、唱腔、念白等。尤以“双人舞狮”、“耍杂”等的表演难度较高。温岭的提线木偶戏主要以表现传统古装神话剧为主,唱腔以乱弹、婺剧为主,以后逐步改为越剧。解放前夕至文革期间,木偶戏常年活跃在台州各地的城镇乡村,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文革开始改演现代戏。温岭提线木偶艺术始于抗战初期的1939年。当时,在温岭境内有5个家庭组合式的木偶演艺班,有提线木偶,也有布袋
温岭排街
温岭排街是一种以两人对唱为主的民间曲艺形式。排街原是民间行乞时所唱,一般以双人对口为主,主要道具是道情筒和莲花板,两人对唱时,一人手拍道情筒,一人打竹板。但在记谱排祭礼和迎人胜排祭礼时,一般不用道情筒,两人都打竹板,可以指着事物一样一样的对应着唱。排完后参与-,边走边唱。唱排街用的是温岭方言,唱词多为南北货、小故事、顺口溜、讨彩头等,也有涉及戏曲类的。有的有脚本,多数为即兴发挥,唱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经验。有时唱曲人在饭后纳凉或农闲间隙,唱几段作为消遣,寓教于乐。唱排街历史悠久,始于清末民国初年。解放前尤盛,乡间红白好事、庙会、灯会中,都能见到唱排街艺人的身影。解放后,这一行当基
温岭海洋剪纸
温岭海洋剪纸是流传于石塘和太平两个区域,以海洋文化为主要题材的民间剪纸艺术。温岭海洋剪纸历史悠久。过去温岭人逢年过节、建房上桁、婚丧嫁娶等都要剪、贴纸花。剪纸较早有据可查的是释云兰和释月行两位师太。目前,温岭海洋剪纸群体中的代表性传承人有:韩伟、郭献忠、陈荣新、林荣文等。还有陈巨中、郑念平、柳怀瑾、郭竹萍等一批民间剪纸艺术家。温岭海洋剪纸的基本特征一是浓郁的海洋地域风情,具有强烈的鱼腥味和海洋人文情怀。二是鲜明的创作风格,构图均衡饱满,对比强烈,刚柔相济。三是稳定的艺术形态和传承群体。温岭海洋剪纸追求明快、洗练、概括,注重强烈的装饰味和抒情性,在风格上游走于传统和现代之间,不断求变更新,既吸收
邱家岸锣鼓
邱家岸锣鼓是流传在横峰街道邱家岸村的民间打击乐。原专为舞狮伴奏,后用于舞龙伴奏、喜庆典礼、舞台表演等。清代末年(约在1910年间),邱家岸农民自发组建舞狮队,每年春节期间,在本地及邻近乡村开展活动。舞狮少不了伴奏,邱家岸锣鼓应运而生。后来,滚龙也在横峰一带盛行起来,邱家岸锣鼓也成为舞龙的伴奏。锣鼓演奏代代相传,套路逐渐增多。解放初期,舞狮、舞龙在农村尤盛,邱家岸锣鼓也就极为活跃;改革开放以后,邱家岸锣鼓焕发青春,除经常服务于村落文娱活动外,还多次参加市级大型文娱演出活动。邱家岸锣鼓的表演从坐奏式、行进式、单纯打击乐,逐渐演变为列队式穿插舞蹈动作。其中以行进表演为主,作为舞狮,舞龙队的伴奏,以其
石夫人的传说
石夫人传说流传于温岭、黄岩一带。传说中的石夫人是海边一个穷寡妇,她在赶集中认识澄江边来的石陀人,彼此相爱。为了摆脱有歹心的族长,她在雨夜中背着女儿逃奔,去找石陀人。路过五龙山时,鸡鸣天亮,无法隐身,一气之下化为石头。石陀人闻讯,悲愤地久久痴望,也化为石头,两座奇峰隔山隔水长相思传说赞同寡妇再婚,将人民群众向往婚姻自主的美好愿望融入自然景观中,具有反抗封建礼教的积极意义。石夫人传说始于明清时期,随着历史的变迁,渐渐形成上述故事概梗。传说中的石夫人由望夫归的寡妇,演变为逃奔再嫁的寡妇,除了视角变换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历史上温黄地区,市场经济比较发达,集市贸易活跃,促进两地男女的交往,萌生爱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