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茂名 > 化州特产
化州民俗文化
十八学士
汉族。“十八学士”原名《风云会》,源于唐代,本是唐代宫廷乐曲。唐太宗派李白和藩,朝中十八位学士以礼乐送行,后李白和藩胜利归来不愿在朝廷做官而返瀛州,十八学士又以礼乐送行,后人称为《十八学士》。化州长岐犀湾村祖先在瀛州得以真传,移民化州时带入。流传于化州市犀湾、双牌村。主要用于庆典和交流,具有娱乐和增强凝聚力的功能,对艺术和民俗学的研究作用。
文楼甲隆庙会
化州市文楼镇甲隆圩,是两广百姓交换农副产品的小集市,也是茂名颇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它处在粤桂交界处,四周由狮子岭和铜鼓岭及连绵起伏的丘陵环抱着,整个甲隆地区酷似“笼子”,是金银财宝的聚宝盆。因此,历代称该地区为“甲隆”。每当闰年农历十一月十一日,以及每年正月十八日白天和晚上,都举行大型文化庙会。群众像过节似的燃放爆竹、烟花,焚香烧纸,摆上上等的贡品,在佛像面前作揖祭拜。尤其是在晚上进行的“游神”更是热闹非凡。小孩子高兴举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和杆杆彩色幡旗,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在甲隆所有的乡村,由三支游神队伍,敲锣打鼓,锁呐吹奏着古老的乐曲,男壮汉抬着那栩栩如生的佛像,分别巡游到各村寨的集中地,任凭
茂名木偶戏
茂名市木偶戏按木偶形体和操作技术不同,分为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和提线木偶戏。据记载,南朝元嘉三年(426),杖头木偶戏从中州传入化州,元朝传到我市各地。明万历年间,随着闽南人向粤西移居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布袋木偶戏传入粤西,逐渐演变成电白,化州等地的“扁担戏”,后与杖头木偶戏结合形成单人木偶戏,布袋木偶已不单独存在。杖头木偶戏俗称“鬼仔戏”,按木偶戏班的人员及装备分为:小班,即单人木偶戏,由1名艺人表演;中班,3至4人;大班,10至15人。一班木偶戏有30多个木偶头像,分生、旦、净、丑、武生、须生等角色。演出时以锣、钹、鼓、木鱼等打击乐配合出场和过门,艺人按角色行当不同的表演程式和动作表演,唱
化州跳禾楼
跳禾楼起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化州那务、播扬等地。主要分布在化州市那务镇和播扬镇内,中心是那务镇的那务村和高车村,播扬镇的潭灯村和江背村。平定、宝圩等镇也有活动。相传古代歌仙刘三妹云游此间,见虫多损害庄稼,便唱山歌驱虫,当地青年牛哥见刘三妹唱起了山歌,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同唱,日久俩人产生了深厚感情,山歌也唱得更默契了,他们时而合唱时而对唱,美妙动听的歌声不仅驱散了害虫,也催长了庄稼,确保了丰收。村民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妹,每当农历六、七月夏播结束,便择日在晒谷场搭起禾楼,唱禾楼歌,跳禾楼舞。此舞反映了仙、人共同战胜灾难保丰收以及男女青年追求纯真爱情的良好愿望。此舞世代相传,解放后因各种原因曾中断演出。
化州跳花棚
跳花棚俗称“跳傩”,明朝末年随福建福州府蒲昌县珠机巷大井头村民迁居化州时传入。据考证,“傩”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祭祀仪式,以戴木制面具为特征,先有傩舞后有傩戏。经不断的改良及提炼,与当地习俗相结合,形成具有古朴浓郁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舞蹈,数百年经久不衰,一直流传至今。所跳花棚,乃用竹子稻草在田头村边搭建之草棚,挂上大红灯笼及鲜花,演员少则十多人多至百人,饰以“七十二贤”及各种花草。跳棚舞有固定的演唱台本,分为接神、安座、开棚门、小孩儿、秀才、后生唱歌、锄田等18场,内容多为农事耕耘、男女情感、生活趣谈,旨在驱邪除恶,祈求风调雨顺、物富民安、五谷丰登。每年秋收过后,化州官桥中火嶂一带村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