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市特产
天津市民俗文化
北孟通督正脊推拿术
北孟通督正脊推拿术,是一门既能诊断又能治疗的中医诊治督脉病(脊椎病和脊源性疾病)的推拿医疗保健康复技术。坐落于河北区小树林大街21号的同德堂是它的教学实践基地。由第一代创始人丁甘仁始创于清末,是中医孟河医学体系的分支,北孟通督正脊推拿术是丁甘仁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华武术文化中的骨伤复位、理筋技术,总结出通调督脉治疗督脉病和调补督脉气血治疗脏腑疾患的中医学说。北孟通督正脊推拿术传承到第二代主传承人秦伯未,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任中央保健局专家等要职,由其综合其师丁甘仁提出的学说,把传统的正骨、推拿、针灸和中药对于疾病的单独对症医治,引申和发展为通过对脊柱的综合治疗,解决不同杂
内画鼻烟壶传统工艺
《内画鼻烟壶》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品种,创始于清嘉庆年间,据考证已有近二百年历史,是中国艺术殿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内画鼻烟壶》发祥于京城,是当时皇宫贵族达官显贵的身份象征。清嘉庆时期,“京城四大内画名家”之一的叶仲三,被称为现在“京”、“冀”两派内画的先驱和创始人。建国后,北京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从此内画工艺有了基地和明确的师承关系。目前国内主要有“京派”“冀派”“鲁派”“奥派”四大内画流派。王氏家族的《内画鼻烟壶》是由王金相(王新年的祖父)于1910年始创。王金相生于1892年,王金相自幼非常喜欢画画,有一次由其父带他去北京看望朋友,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位叫甘桓的在画鼻烟壶,引起他的注意,
天津朱氏泥塑
天津的“朱氏泥塑”由朱宝文始创于清末民初(1912年),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朱氏家族几代人研创体现着自家流派创意结晶的泥塑艺术,初创时流传在天津河东区的李公楼一带。朱氏泥塑的特点是以优质泥土为原料,将特意选至的纯净泥土与水拌合后闷制到一定时间,还要掺以优质棉絮,再经铁条反复抽打,待手感滋润后,才能用于泥塑制作。塑制的作品不烧制,经自然凉干后,不开裂、不收缩,可长期保存。该泥塑初创时期以捏制小泥人小动物为主,经过后代传人的研发已发展到为人塑像。塑像时与被塑者面对面边说边聊,通过直接观察、揣摩,很快就能塑成一件作品。朱氏泥塑采取的是写实的手法,对于泥塑艺术,仅仅形似的作品,并不是好作品。真
中华武士会(形意拳武术)
中华武士会由李存义、张占魁等几人于1911年在天津三条石“普度庵”旧址内始创,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1912年迁至在天津市河北区大经路(现中山路)造币总厂后院的一栋两层挑台式楼内,武士会设传习所于中山公园内。中华武士会教授的“形意拳”和“八卦掌”是当时武术界的大拳种,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崇拜和拜师求艺者,使当时的中华武士会盛况空前,那时曾流行“南有精武会(霍元甲在上海开设的武馆),北有武士会(中华武士会在天津开设的武术会所)”,创下了武术史上的一段精彩篇章。中华武士会的创始人李存义、张占魁等几人于1911年在天津三条石“普度庵”旧址内商议筹备成立“中华武士会”,当时张占魁请冯国璋题写了会名,并聘
泥人王彩塑
彩塑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天津泥人王彩塑属于庙宇彩塑范畴,由王晓赢所创,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天津泥人王彩塑是古老庙宇彩塑的一种,泥人王彩塑的祖辈曾是兴建庙宇的彩塑工匠。据查,在京津地区庙宇种类繁多,尤以关帝庙居多,关帝的忠、义、仁、勇、诚信的精神深入民心,从古至今代代相传。泥人王彩塑的祖辈用虔诚之心,精心塑造武圣关帝,特别是为塑造好关帝的神韵,遍访全国各地的关帝庙,认真学习各种彩塑技法、汲取前人作品中的技巧和精华,并把它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和感悟之中,因而发掘了自家独特的彩塑技艺。在长时间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泥人王彩塑风格。从人物的整体构思到局部的处理,包括色彩的运用和细节的描绘都别
上蒲口同乐高跷
上蒲口同乐高跷起源于清嘉庆21年(1816年),经海下(现津南区咸水沽镇)海乐高跷传教上蒲口村。同乐高跷兼文跷、武跷之精华,渔、樵、耕、读广泛参与。文跷主要以唱曲及简单动作为主,教授曲目20余首(目前采集到的词曲16首,少部分已失传)。武跷则表演“扑蝴蝶”、“大劈叉”、“登天梯”、“拉骆驼”等各种高难度动作。上蒲口村位于北运河西岸,当年,北运河是贯通京津及南方水路的主要通道,漕运盛行,过往船只行人甚多。清道光14年(1843年),道光皇帝乘船到南方私访,路过此地,听到岸上阵阵锣鼓声,下船上岸,见高跷会在表演,便饶有兴趣地观看了高跷会的演出。会员们见皇帝看表演,更是加力万分。皇帝看后十分高兴,当
堤头庆云高跷老会
堤头庆云高跷老会成立于清顺治年间(公元1653年),原名堤头盛兴京秧歌老会,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该会位于堤头村清善堂公所内,与堤头宝郡水会相邻。该会属于文高跷范畴,扮相身段均借鉴京剧表演模式,刻画人物细腻。由十六名演员组成核心人物,表演剧目多以表现水泊梁山好汉为题材,以“忠、孝、仁、义,渔、樵、耕、读”为表演的中心内容,锣鼓和节奏别具一格,并伴有曲牌唱段,堤头庆云高跷的高跷腿子做工考究,雕刻细腻逼真,非常适合文高跷表演。堤头庆云高跷老会出全会时可达一百五十余人,包括茶炊子、圆笼、六角盒、衣饰箱等,后有一人持伞盖,左右有门旗、高照、软对、硬对、灯牌等随会行走。高跷队伍由引锣和令旗指挥,踩锣鼓点儿
闫记酱制品制作技艺
闫记酱制品制作技艺源于清光绪23年(1885年),自回民闫富生创立起历经五代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期间受战乱、解放后公私合营及文革等影响,闫记酱制品几经销声匿迹,但其制作技艺并未因此受到损失而是在闫氏家族几代人的精心呵护下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天穆村是回民聚集区,已有600年历史,祖辈保留着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以贩运、宰杀牛羊和蒸煮牛羊肉为主要谋生手段,而且牛羊肉酱制品是当地民众的主要食品。回族的生活习俗与“清真”融为一体。“清真”的宗教意义是“洁净无染”、“真乃独一”和“至清至真”,因此,回民十分讲求身心的清洁干净,质纯品正。闫氏家族紧紧遵循并始终如一地将这一生活习俗融入到制作技艺中。“天穆回
宜兴埠诚音法鼓
宜兴埠诚音法鼓始建于清代乾隆末年(1790年),正值社会昌盛国泰民安时代,法鼓已从单独的酬神祭仪中分离出来,逐渐向民间群众娱乐活动过渡,并走向兴盛。古镇宜兴埠建于永乐二十年,与城区一河之隔,地理位置优越。受城内妈祖皇会和漕运文化影响,先建药王庙后建碧霞宫,为诚音法鼓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法鼓为庙中娘娘出巡时随驾会,诚音法鼓意为诚音之乐。诚音法鼓使用五种打击乐器:鼓、钹、铙、铛铛、镲铬。鼓是指挥,鼓架雕刻有龙、狮子等吉祥物。每逢正月初二、十五、十六和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及四月二十八碧霞宫庙会,诚音法鼓设摆表演,农忙时白天设摆(设摆必搭棚),夜间表演。出会时,古镇13道会互拜,狮子会为
宜兴埠天津时调大数子
天津大数子,也有人称为“时调大数子”。因此,提大数子,就不能不提到天津时调。天津时调在清代被称为时兴小曲,后统称时调。正式命名为天津时调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改革“靠山调”而开始的。但也有专家考证,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灌制的唱片中就已经出现了“天津时调”的字样。天津时调是天津的地方曲种,产生于清代,已有200余年的历史。那时,随着漕运和天津城市的发展,伴随着人口流动,各地的民歌小调也流入天津。后来被天津化了的民歌小调和天津土生土长的老鸳鸯调、新鸳鸯调、靠山调及大数子一道,均用天津方言行腔演唱,具有鲜明的天津地方特色,被天津人统称为天津时调。大数子是天津时调里的一种曲调。它的形成来源,
宜兴埠永长高跷
永长高跷会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由赤盐滩(现东丽区)传入宜兴埠五街(村),由街(村)内德高望重者组织,村民自愿加入,非家族性组织。由于当时宜兴埠民间花会较多,又多以“永”字打头起名,故称永长高跷会,寓意着永远长久。此会至今已有270多年,曾参加清末、民初及解放后历届民间盛会。永长高跷继承和发扬了北方文跷的表演风格。永长高跷出会时,由数十面刀旗簇拥着两面门旗,会旗(行称“后图”)在后,在门旗的指示下,演员身着戏装、脚踩1.2米木跷扮出“棒棰、渔翁、公子、鹦哥、樵夫、丑婆、青杆、白杆”,在锣鼓的伴奏下有集体对舞和二、三人捉对戏耍。主要演员12人,包括锣鼓手,晚上演出时还有灯盏20多个。会中带袖章者随队
永新二十四式通背拳
永新二十四式通背拳形成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距今已有158年历史。当年,宜兴埠人温长勇在省隶武举大赛中摘取葵丑科武状元,荣获头等侍卫封号,可佩刀入宫,曾任山东青州营参将,咸丰皇帝下旨拨款建“状元及第”,清政府每月发给俸银,从此温家在宜兴埠发迹,并在镇内推动民众习武。劳作之余在田间地头、村间空场,都有习武者的身影,后来温家晚辈敬赠“武魁”大匾一块悬于温家正厅。由于镇内民间习武盛行,太祖通背拳第四代传人常胜将军刘玉春的大弟子李金富来宜兴埠镇戳杆授艺,镇内德高望重者,在温家的资助下建立了东拳房,广收徒弟,李金富则成为二十四式通背拳的第一代传人。他为二十四式通背拳在宜兴埠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得到
津门霍氏迷踪艺
津门霍氏迷踪艺为津门大侠霍元甲于1889年在家务农时所创。津门霍氏迷踪艺以霍氏家传七代的秘踪拳为基础,将内、外两家的-和运动轨迹的精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保留了霍氏秘踪拳原有的-,又突出了迷踪拳械套路动作快、慢相间,姿态顺遂,体现了手、眼、身法、步、刚、柔、绵、圆、巧及猛、快、脆、硬等,不停滞及落地生根和桩功稳重的特点。套路编排朴实、古拙、简洁、粗壮,手法多变,敏捷刚烈,攻防有序,步法顺畅,进退、跳跃随心所欲,身法灵活、移形幻影变幻莫测,气、力相结合,呼吸平和,路线通顺,并且形神兼备眼随手行,目随势定,整个套路一气呵成,即有内家拳法的阴柔稳重之势又有外家拳法的阳刚猛烈之形。霍元甲家传之秘踪
东于庄同乐花鼓老会
东于庄同乐花鼓老会成立于清咸丰年间,传承至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该会位于东于庄崇善堂公所内,据该会98岁老艺人“刘金山”等人回忆,该会早年是由安徽风阳传至天津。当年,因安徽闹水灾,有安徽“于氏”弟兄俩人逃荒至此,以唱花鼓为生,他们演唱的凤阳花鼓音乐别致、曲调优扬、雅俗共赏深受百姓喜爱。后来,经当地富商李、王、费、周等人倡导,并多方联系,发动居民筹资组建,逐步形成现今的同乐花鼓老会。同乐花鼓老会表演的主要内容由八名小演员组成,扮相身段借鉴于戏剧表演形式,其内容以梁山好汉为题材,由梁山英雄扮做打花鼓的艺人,混进大名俯搭救卢俊义而演绎的故事。同乐花鼓老会出全会时可达百余人,前场包括执事仪仗队及各种器皿
行云手长仕门武术
“行云手长仕门武术”源于霸县胜芳镇,由少林长仕和尚把少林武术与当地拳种融合而成的独特门派。以“行云手”为标志,以和尚法名命名,称为“行云手长仕门”(金永一善武社)距今已有730多年历史。1906年由“行云手长仕门武术”第二十三代传承人津门第一代掌门人刘文玉到天津开设分社。民国期间注册为二十六国术社,天津第二代掌门人杨芳德解放后曾在天津市红旗武术学校授课。该武术有套路,-,散手擒拿,心法四部分。套路有拳术,各种器械,操练时“大开大合,大起大落,刚中有柔,刚而不僵”。-以练习力量,速度,硬度为主。散手以练习单个招数为主,出手迅速,内外六合。擒拿分“缠、掰、捆、漂”四大类,手法严谨,反擒拿亦如此
金狮大轿老会
金狮大轿老会于清朝乾隆年间创立,至今已有近二百年历史。由东于庄村“李氏”家族立会,金狮大轿老会座落于东于庄13号,金狮大轿老会出会踩街表演时主要有两项内容:一、花会表演花会的文艺表演有演员10人,演出的内容包括迎亲、抢亲、搭救、拜堂及乡下妈妈探亲家等,并用河北秧歌配合表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花会表演形式。演员化妆按京剧扮相,角色有媒婆、小姐、丫鬟、公子、家丁、济公等。乐队由7人组成随队而行,乐器有唢呐、笙、鼓、钹、铙、铛铛等组成。二、传统民俗婚礼有晾轿、设摆、童子转轿、迎娶嫁妆、迈马鞍、跨火盆、拜天地,入洞房等。銮驾仪仗的队伍有:会锣、子孙灯、彩谱、大锣、门旗、软硬对、迎喜大旗、高照、喜字牌、伞
鹰帽子(猎鹰防护罩)
鹰帽子(猎鹰防护罩)在天津的制作工艺,始创于汤八(1868—1950年)、田凤集(1850—1935年),距今120余年历史。鹰猎文化在中国据考证有六千余年历史,在中国的唐代少数民族就有将海东青(猎鹰一种)作为名贵贡品进贡给皇帝。随着时代的变迁,辽国入侵中原游猎民族的鹰猎文化迅速地传遍了中原大地,到明朝的燕王朱棣迁都北京后,使鹰猎文化在京、津地区普遍传播,在这里我们要重点提到天津的三岔河口,三岔河口当时由于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再加上物产丰富,聚集的有钱人比较多,也为发展鹰猎文化提供了有机土壤。到后来清军入关后,满蒙八旗迁入关内,又将鹰猎文化推向了高潮。那时北方游猎民族的鹰猎文化与中原地区汉民族
津门重刀36式
津门重刀36式(天津群英武学社)始建于清末,第一代创始人郑玉春以弓、刀、石为根基奠定了大刀会的基础,传至第二代掌门人谭鹤霖,由他到民国时期再传承传至第三代掌门人谢宝椿后“天津群英武学社”在武术界名声鹊起。舞大铁刀据考证起源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到清朝年间成为广受民间喜爱的一项健身活动。明清两朝把舞大铁刀、抱石和拉硬弓设为是考取武举应试的科目,因此成为民间考取功名而流传的健身(也可作为一项娱乐)活动。由于舞大铁刀取材简单,再加上这些器械坚固耐用,活动场地设置要求不高,而且对增强体质的作用显著,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所以自发组织建立了许多民间举重社团,其中最著名的有:郑玉春、郭金友
小关公议高跷
小关公议高跷老会,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70年),历经几代传承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小关公议高跷老会清朝时上过会道,出过皇会,该会为子孙会,是祖辈传承下来的老会,传承方式是父传子、子传孙至今已传承到第七代传人。该会表演形式由行会(踩街)及场地表演两部分组成,表演是以水浒故事为版本达到感化人和教育人的目的,十八位演员按照戏剧扮相为准,演出不同的折子戏,会员所表演的抢背、四门叉、过人、蝎子爬、哈蟆蹲、背剑、探海、铁板桥等动作难度相当大,要求要准确无误,万无一失。另外还有随队而行的仪仗,如:督旗、门旗、刀旗、高照、灯牌、茶炊子等甚为壮观,因为这些道具的点缀,更增添了该会的可观性。传统的高跷表演随着
工艺毛猴制作技艺
工艺毛猴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相传,北京宣武门外“南庆仁堂”药铺,当年有一位配药的小伙计(姓名已不详),因为白天被账房先生无端地狠批了一顿而生闷气,到了晚上小伙计点上灯,开始整理蝉蜕,当看到蝉蜕那尖尖的头壳,细小的四肢,怎么看怎么像尖嘴猴腮的账房先生,于是小伙计灵机一动,取来辛荑做身子,又分别截取蝉蜕的头做脑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个“小东西”便出现了,这就是世上诞生的第一个毛猴。任金生自幼喜爱民间艺术,可以说在毛猴制作工艺的今天在全国他是“南庆仁堂”小伙计的唯一继承人;从他开始制作毛猴后,研究和制作毛猴就成了他的最爱,他倾尽精力把心思全部用在了毛猴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