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特产
河北省民俗文化
青县觉道庄老子祭奠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地:青县类别:民俗觉道庄位于沧州市青县东部,古称道德庄、觉道家庄。明永乐二年名为觉道庄,现隶属河北省沧州市青县金牛镇。觉道庄东临渤海湾,北毗邻京津,地理位置交通便捷,是经济发达的旅游景区,土地面积8200亩,人口2250人。觉道庄是老子羽化圣地,其墓于村后。村前有青云观、雷音寺,是道佛并立的古刹,这里孕育着浓厚的民俗民风。长期以来,祭祀老子在民间形成了传统的节日,人们自发地进行着祭奠活动由来已久。故此对老子文化的崇尚已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古往今来,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觉道庄对老子的祭奠仪式逐渐形成规范,在每年的秋季,农历九月二十四日,老子的羽化日都举行规模宏大的祭
青县麒麟拳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地:青县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麒麟拳是阴山派道家的练功拳。该拳法创生于东汉末年,成形于明万历年间的了阴山派道家,面世于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青县。麒麟拳是内外兼修的一门优秀拳种,其内功以“混元天罡功”为主,其外功以“麒麟拳法”为形,二者合一,一功造成。该拳种强调内外兼修,包含了哲学、养生学、美学、中医学、气功学和运动力学等诸多元素和精华,使该拳种具备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传统审美观念、气功学、中医学、养生学等学术价值和武术的演练、擒拿、技击研修价值。因此麒麟拳就产生了奇绝的魅力,形成了风格独特的麒麟拳文化。
海兴南锣剧
海兴南锣剧(初称打枣调)是由宋元时期的柳子腔中的《耍孩儿》和明代的俗曲《打枣杆》又称《挂枝儿》等民间说唱艺术演变而来的,是海兴一带流传最为广泛的剧种之一,海兴一带有120余个村庄先后组织过南锣剧会。明末清初形成海兴南锣剧,距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海兴南锣剧最初以秧歌剧的形式出现,后逐渐走上舞台。沧州东部海兴一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海兴南锣剧形成初期,海兴一带有哈哈腔、罗罗腔、山陕梆子、昆曲、柳子戏、渔鼓戏、秧歌剧等多个戏剧剧种以及秧歌、民歌、鼓词等多种说唱艺术,为海兴南锣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源泉。南锣曲盛行于明末清初,海兴境内的民间乐队在演奏南锣曲时,其中马厂、许庄子等村的民间乐队
贾氏青萍剑
青萍剑术,传有百余年。青萍,最初是古代剑器名称。东汉陈琳在《谷东阿五笺》中写道:“君侯体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将之器。”传说主要有三个分支,即袁氏青萍剑、杨氏青萍剑和贾氏青萍剑。青萍剑术始于明末清初,是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姓潘道号元圭的老法师首创。清道光年间,青青剑-传人杨鄂林(第二代传人是山东沂水县孟皎华,第三代传人是济南府临邑县冯希扬)将剑法首传河北盐山县卦村镇(今河北省黄骅县)贾云鹤。贾云鹤精习剑法,行侠仗义,扶危济贫,使青萍剑法声名远扬。贾云鹤将剑法传胞弟贾灵泉,亲表兄弟刘文石。贾灵泉传子贾耀亭。刘文石传马云樵。马云樵苦练剑法,深得其中奥妙,曾护卫清尚书李荫墀督学江南,纵横数千里,搏击甚多,
弹腿
弹腿是中国传统武术门派之一,在演练时讲究低盘下势,对肩、腰、胯等部位的支撑力和运动力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下盘需稳健有力,因此,非常注重桩功的练习。其桩法有单鞭桩、担山桩、三合桩、伏龙桩、伏虎桩、混元桩、对门桩、双掖桩、四平桩、七星桩等十余种,以定架稳势、调练气息、培养内功、修练真气为主。弹腿是一种以屈伸性腿法为主,并配合各种手法、步法所组成的拳术套路。此拳腿法快速屈伸出以激力,如弹射之势而故名。近代弹腿名家首推王子平(1881~1973)。王是河北省沧县人,回族,生于穷艺人之家,祖父以皮条、杠子闻名,其父有“粗胳膊王”之称。王子平自幼苦练武功,除武术、摔跤、举重外,凡有益于拳术练功者,如杠子、
武安傩戏
武安市地处河北省南部,东距邯郸市30华里。武安傩戏历史久远。从武安傩戏的规模、阵容和角色来看,有宋代宫廷大傩的遗风。武安傩戏内容丰富,娱神娱人节目多样,有队戏、赛戏、竹马等。傩戏面具角色原始古朴。固义村傩戏是集祭祀、队戏、赛戏和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于一起的民间传统文化复合体。演出活动既有对人们进行孝道等伦理道德教化的作用,又表现了农耕社会的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社会安宁的美好愿望。武安傩戏的存在为研究中国仪式戏剧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实证资料,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武安傩戏演出中的特殊角色——掌竹,是我国宋金杂剧引戏人“竹竿子”在当今的遗存。武安傩戏完整地再现了中国仪式戏剧发展衍变中的四种形态。
沧州通臂拳
通臂拳,亦称通臂二十四势。它不同于白猿通背、猿猴通臂、螳螂通背和二郎通臂。通臂拳又称独流通臂,因它源于独流,故有此称。又称沧州通臂,因1916年沧州郭长生将此拳引进沧州,此拳在国内外影响颇大,故“沧州通臂”很驰名。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拳种和拳法》书中说:“沧州通臂拳讲究激步勾子、纵步斩,其代表人物是刘玉春和郭长生,人称‘郭燕子’。”(注:刘玉春系郭长生的恩师)。通臂拳所以称通臂二十四势或二十四势通臂拳,是由于该拳由二十四个单打姿势组成。而这二十四个单打姿势中的每一个姿势一般根据击着点不同分三种不同打法。又由于各个单打姿势可以任意组合,大组合五个一组,小组合三个一组,可以组成无数个套路,故
泊头小竹马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地:泊头市类别:传统舞蹈泊头小竹马,又称跑竹马,十二竹马,是流传于泊头新华街汉族群众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其音乐为泊头传统音乐,表演队形富于变化、观赏性较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泊头小竹马起源来清朝年间的节日祭祀活动,是从十二属相祭神活动中演变而来的。百余年来,小竹马经历了“十二相配花船”“十二相”“十二竹马”三个发展阶段,在历史各个阶段都曾经非常繁荣。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仍然是泊头节日庆典的主角。泊头小竹马的道具包括竹马、背瓶、腕手,均为手工制作,其制作规格,都有严格的要求。其表演技巧有“搓搓步”“扬鞭催马”“侧身打马”“怀中搂月”等。表演内容最早来源于戏曲故事
黄骅五虎棍
在后街村,五虎棍的习练盛行已久。“‘上至白发苍,下至开裤裆’,只要是村里的男人,多少都会两招。”王志杰说。习武之风历来在后街村深入人心,以至于“小孩若不练这个,大人都担心他是不是有病”。五虎棍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原称五虎盘龙棍,又称舞花棍,相传为赵匡胤所创。赵匡胤登基前与郑子明曾打败拦桥索钱的恶霸董家“五虎”,因双方使用的都为棍,遂演为五虎棍。将五虎棍传入后街村的是一个名叫王沐浴的人。据后街村《王氏家谱》记载,王氏远祖唐代时由阿拉伯入中国。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锦衣漕运守备武德将军王沐浴举家迁滦州,数代后辗转迁韩村(今黄骅),黄骅后街五虎棍即由此所传。后街村有2300多人,其中85
沧州苗刀
苗刀,古称长刀,汉代便有雏形,唐代达到鼎盛,传入日本、朝鲜等国。苗刀的技法集刀枪于一身,临阵杀敌,威力极大。沧州是中国的武术之乡,其苗刀技法更是独树一帜。沧州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它刀身修长,共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且可单、双手变换使用,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苗刀用以冲锋枪,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明代戚继光将军,改铸精绝,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擎旗,赖以刀法,威震华夏。”中国苗刀有一套完整的技法,它内涵丰富,结构严谨,技击性强,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实战性与锻炼价值。尤其近代武术大师
拉洋片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柜里的画片。表演者通过绳索和滑轮的控制,依据演唱的顺序准确替换,一次表演要更换八张画片,所谓“八大片”。表演者同时配以演唱,解释图片的内容。每唱完一景都要敲锣打鼓“咚咚锵”地来上一段。通常内置的图片是完整的故事或者相关的内容。过去艺人们为了多挣些银子,往往会演一些-片,作为压轴戏。拉洋片的表演内容十分广泛,取材丰富。根据故事内容绘制图片、唱段,台词多是合辙押韵、幽默诙谐的段子。一张片,就是一个故事
白猿通臂拳
白猿通臂拳约在嘉庆年间传入沧州(盐山县大韩村,今属黄骅)。初,王延明,有“通臂王延明,威震陕甘宁”之说。时有浙江乌县金沙镇钮凤鸣、钮凤山兄弟二人,自幼习武,因打抱不平殴伤豪绅周某,被充军延安。钮氏兄弟闻王延明之武威,登门拜师,认真求艺。三年后充军期满,别师返乡。为避仇家,全家几经迁徙,定居于沧州之盐山县城北大韩村(今黄骅市黄骅镇),闭户授艺予钮朝宸。钮朝宸除授艺予钮万金外,并收当地贾书府为徒。此拳遂由纽、贾等流传开来。白猿通臂拳法,力出于背、肩、肘协调。出手前伸后屈,前臂舒展,后臂随进,两臂经过上体而互相贯通。其拳出击迅猛,变化莫测,随击随收,难以揣摸。其眼神,远望近视,左顾右盼,与动作协调一
肃宁武术戏
肃宁武术戏肃宁武术戏,距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据传,明隆庆年间,肃宁武师张子谦率其家人,进京卖艺,结识了南方某昆曲剧团,后又同台演出,时唱时打,多种形式不断融合,形成最初的武术戏,在北京演出时一炮打响,极受欢迎,后张子谦因故率班回到肃宁,当地百姓是喜闻乐见,因此附近的高阳、河间、沧县、盐山等地纷纷效仿,使得武术戏红极一时。武术戏,老艺人喜欢把它叫“玩艺儿”。艺者,武艺、艺术。武术戏主要的武打包括八翻拳、华拳、太祖拳、短拳等,将武术与文学艺术、戏剧艺术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依照戏剧模式化妆,利用戏剧中的冲突情节展开武打。在双方对打前各有练兵演武,初为拳路练习,继而器械练
安国药膳
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长期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实践中,不断发明创造,积累了丰富的食疗知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食疗保健法。中国药膳源远流长。远在西周时期,在“周礼”中就有专为周天子制作保健膳食的“六食”、“六饮”、“六膳”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亦有记载:“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说明了药疗、食疗和营养保健的关系。安国利用药膳始于何时?据《安国县志》记载:悠久的药业,使安国人民很早就懂得了“药物养生”、“医食同源”的道理。古既有“山药蘸蜜糖,吃了寿数长”之说和家家水缸泡“贯众”以防瘟疫之举,率因山药性甘平、补脾胃、益肺肾,贯众解毒之效。
曲周四股弦
四股弦又名四根弦、五腔调,是河北省地方稀有剧种之一。曲周县四股弦主要分布在白寨乡司寨村。曲周四股弦剧目有汉朝戏、三国戏、唐朝戏、宋朝戏、明朝戏等,主要剧目有《三升官》《西岐洲》《宋江杀楼》《打金枝》、《贺后骂殿》等20多个。板式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栽板(也叫间板)、流水板、散板、踩板等。四股弦产生于清朝中期道光十八年(1838年),起源于在山东菏泽一带。据传,山东有一位民间艺人叫齐大牙,逃荒要饭到河北邢台一带,由于他会拉四股弦,被当地心地善良又热爱艺术的人收留。后来,他收了几个徒弟传授技艺,创办了一个四股弦弟子班,在当地演唱。因为初始创班,演出服装、道具都很简陋,脸上涂点儿粉,点点儿胭脂,束
小磨香油传统制作技艺
大名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有着1799年的区域中心史,130余年的国都、陪都史。面粉、花生、小磨香油是大名县的三大特色产业,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小磨香油之乡”,“五鹿香”便是大名小磨香油的代表性品牌之一。大名小磨香油源产地为大名县沙疙瘩乡儒家寨村,始创于明永乐年间。创始人李某自山西迁民儒家寨村时,携带一盘石磨,以制作香油为业。因李氏小磨香油质地优良,诚信经营,童叟无欺,而远近闻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喜食李氏香油。明朝天启年间,刑部尚书李养正将小磨香油进贡给天启皇帝,天启帝品尝后赞不决口,首辅黄立极(大名县营镇黄庄村人)以家乡物产
丰宁横河蒙丁演武
“横河蒙丁演武”历史悠久。自清王朝康熙末年(1720年)鼎盛时期,蒙古族将士的退役军人从东北的蒙古来到当时的军事要地—平顶山下的横河村安家落户。这批落户的蒙古族勇士性情刚毅、豪爽、智勇双全、文武兼备。他们落户后,将荒山荒地开垦成良田,一边种地为生,一边游牧、狩猎习武、保家护院。逢年过节以武会表演庆贺,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具有蒙古人特色的“横河蒙丁演武”。“横河蒙丁演武”至今已292年。多年来,不仅没有间断,而且内容和形式有增无减,一代一代向下传承。除武打外,又增添了蒙古族为防御边疆侵犯、土匪骚扰的“鼠六毛”、“二跶子摔跤”等真打真拼的节目。自1772年以来,从蒙古来的白氏曾祖白玉堂老刀传手,向青
吴桥杂技·上刀山
“上刀山”,最早始于汉代,同吴桥杂技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有过兴盛时期,也有过低谷阶段。“上刀山”,作为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表演项目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上刀山是过去杂技团体比较普及的节目,如著名的“刘家刀山班”、“孙家班”等。“刘家刀山班”的传承历史有140年之久,吴桥县志曾有吴桥刀山班1882年赴安南国演出献艺的记载。“刘家刀山班”第二代传人刘荣桂(第一代不祥)当时是吴桥杂技界“将”级人物(杂技行的高手),经他手将吴桥杂技《上刀山》节目发展到了极致。在21米刀山大杆之上演二十四套惊险节目。其杂技班的蹬打节目在第五代传人刘俊玲表演中得到创新发展,由传统的蹬大缸、蹬人发展到蹬簸箩、蹬大车轮
杂技仙人摘豆
“仙人摘豆”在国际魔术界有很大的影响,被认为是中国戏法的典型节目。道具是几个橡皮球或木珠(最早表演这种戏法是用豆子,后来演化为木珠或橡皮球,所以称这样的道具为“豆”),再加上几只瓷碗。表演时,用碗盖住一个“豆”,随手拿来另一个“豆”,朝碗的方向一扔,碗里就成了两个“豆”,而手里的“豆”已不知去向了。这样往复循环,随意变化,“豆”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来去无踪,神秘异常。最后还能变出一碗真的豆子和一碗盛有鱼的水来。表演手法神出鬼没,让观众折服
驯鼠
驯鼠,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清末的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南-庙、上海大世界等游乐场所,都有驯鼠表演分布。现在驯鼠表已很难见到。很少有人从事驯鼠表演,不再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驯鼠,并不是很普及的一项民间艺术表演项目。驯鼠,过去与其它动物的驯化表演一样,是吴桥杂技艺人的传统节目。与吴桥杂技有着很深渊源。驯鼠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慢慢驯化。驯化工作一般都是一个人来完成,要把表演鼠驯化到一定程度,能够听人指挥,达到默契配合的地步,才能够让驯化鼠登台表演。并且每只驯鼠表演的节目也不相同。驯鼠表演的道具,是艺人根据表演需要自行设计制作的。表演的节目,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编排。鼠的表演,加上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