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特产
山西省民俗文化
青龙圪栏棒
青龙圪栏棒是沁水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代和民国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青龙村交通闭塞,古代是兵匪必争之地,这一特殊地理环境是青龙圪栏棒这一民间文化遗产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青龙圪栏棒表演的基本内容,大多为戏曲武打故事、战争场面。其表演的基本内容大体为《战幽州》、《瓦岗寨》、《三打祝家庄》、《薛仁贵征西》等戏曲故事。青龙圪栏棒表演主要道具是“圪栏棒”和“圪栏絮”,同时这一民间文艺的表演名称也是以道具而得名。道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不是从传统戏曲枪棒模仿而成,又不是直接将传统戏曲的斗打武器挪作其用,而纯粹是从百姓的生活就地取材加工而成。青龙圪栏棒的音乐伴奏以打击乐为主
高平九莲灯
九连灯又称“跑灯”、“耍灯”、“花果灯”。流传在晋城、高平、沁水、陵川等县。高平县凤和村的九连灯是根据八洞神仙赴王母娘娘蟠桃盛会,孙悟空偷吃仙桃的神话故事编制而来。初时由8名男青年表演,各执桃花、石榴花、桂花、腊梅等16盒鲜花、瓜果彩灯,分别代表八仙。后来,将人数增至24人,在花果灯中,加入了一种手提的圆形红色纱灯,使花灯经灯相互映衬,很为舞蹈增色。九连灯在街头表演时,由“飞灯”(即由长竹竿高挑一纸糊的白鹤或蜜蜂、蝴蝶、金鱼状的灯)前导,后随各种花灯,在锣鼓伴奏声中,列队游走于大街小巷。当到了场地表演时,仍先由“飞灯”绕场一周,然后舞者或举或提彩灯,以圆场步变换各种队形图案,载歌载舞,在歌唱声
高镇子道情
高镇子道情高镇子村位于旧时怀仁高镇子海东边的梁地最高处。几百年前原来的村名叫镇海堡。村中原有一古刹名叫“龙泉寺”,《怀仁县志》中记载为“唐时所建”;唐代正是道教盛行,道歌创作繁荣时,是道情剧种的滥觞期。道歌、道情何时传入高镇子村已不可追寻。但旧时,村庄地处西口古道大路边,是繁峙、应县、浑源西出的必经交通要道,村中有好多车马大店,有一座四盛店的店掌柜还会蒙语,这种地理环境为文化的传入、积淀造就了客观的自然条件。能溯其源头、口口相传的,村中道情剧团活动可上溯到清末同治年间。由于道情剧目中多有神仙和廿四孝内容之故,当年村中士绅以为有教化民众的功用,故而倡导、资助村中结成道情班社,使得这一地方剧种在村
耍孩儿
昭君和亲唱“耍孩儿”西汉竟宁元年,汉元帝与匈奴虎汉邪单于修好,把后宫明妃王嫱嫁与匈奴。王嫱,字昭君,因不愿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而被埋没在后宫的绝代佳人。她自愿出塞和亲,被传为千古佳话。传说,昭君在胡汉官兵的簇拥下,从长安跨马出发,一路经潼关、过太原、直奔雁门关。走出雁门关,眼前一片荒凉,昭君思乡之情顿生。想自己从小选入深宫,与家人音信皆无。如今远嫁匈奴,不知何日再见家乡亲人。越想越悲,随手取下琵琶,边弹边唱,将满腹思乡之情竟赋予弦中:那情调,哀哀怨怨、凄凄切切,如泣如诉如悲啼。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王昭君,便模仿她那悲切的曲调唱起来,渐渐就形成了一种剧种,人们给它起名叫“耍孩儿”。
绛州木版年画
绛州木版年画起源于北宋,兴盛于清朝中叶,是在传统雕刻印刷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历史上的绛州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江苏桃花坞、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齐名,代表作有《春牛图》、《四季美人》、《猴子抢帽》、《馗头》等等。绛州木版年画的刻版印刷技艺十分繁杂和讲究,从起草绘图到最后印制出一幅年画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既要有高超的绘画水平,又要有不俗的刻版技艺,还要熟练掌握套版印刷的窍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绛州木版年画在内容、题材、形式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造型以线描为主,品色套印补充,衣物多套印,面部多施晕染,色彩典雅端庄。画面主题突出,人物洗练传神。它的绘画、刀刻,线条细腻、手法独特
晋作家具制作技艺
山西式样的家具,行话曰“晋作”,它与苏作、京作、广作合为中国家具的四大流派。晋作家具用料精纯,制作考究,以体量朋硕、沉穆劲挺、框厚板实、大边坚梆为特色。形式、内容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的山西地域性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晋作家具在明代中末期硬木材料日渐枯竭的情况下,利用晋南地区优质软木如核桃木、榆木、楸木为材,沿用制作硬木家具的技术,发展传承至今。制作的家具线条流畅、厚重质朴,被业内人士称为“软木黄花梨”,其中上品多以核桃木为之,质地匀称,纹理细腻,轻重适度,软硬相当,往往予人以丰润持重、四平八稳之感。软木易于雕花刻饰,若不髹漆,久置则色褐栗,皮赭酱,因此,晋
平腔秧歌
平腔秧歌实为“混场秧歌”,它流行于太行山巅的陵川县,发源城西北35里的东沟村,所以也叫“东沟秧歌”。据1963年版《陵川县志》记载:平腔秧歌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在很早以前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且歌且舞、自唱自乐,于街头巷尾、家户院落的一种文艺形式,故又俗称“地不轮”,即平腔秧歌的前身。平腔秧歌原先只在东沟本村演唱,因这里藏煤丰富,开有小煤窑,常有不少外地人来做工,他们于空闲时间,也爱学几段,久而久之,它就被外籍的窑工们带到全县各处,甚至更远的地方。到明末清初,陵川全县境内的近300个业余秧歌剧团,差不多都会唱几出平腔秧歌折子戏。后来,不少专业上党梆子剧团,也常选一些平腔秧歌折子戏演唱。不过,
传统民俗服饰制作技艺(万荣)
万荣婴幼儿民俗服饰制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汉代,晋南民间就沿俗有为婴儿过满月、过周岁、过生日讲究穿戴的习俗。婴幼儿穿戴亲朋好友送来的猫娃鞋、虎头鞋,戴狮子帽、猪娃帽等,可爱又吉祥,寄托了人们无病无灾、幸福快乐的美好愿望。万荣民俗服饰包括鞋系列、帽子系列、荷包系列、布老虎系列等,其中以虎头鞋、帽子系列为代表,通过家庭母女、婆媳之间代代相传,在婴幼儿时期由女性长辈制作,当地讲究“姥姥的帽子舅母的鞋”,一般男红女绿取意为“红官绿娘子”,祝愿儿童长得虎头虎脑、生龙活虎。虎头鞋做工复杂,民间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孩子穿上虎头鞋后,兔毛随风飘动,虎头也有了动感。虎
迓鼓
迓鼓分花迓鼓(文迓鼓)、武迓鼓、丑迓鼓等。原为北宋的军中歌舞。《续墨客挥犀》卷七记载:“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士为迓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据史载,熙州之役的参战将士多为河东籍,今山西大部属当时河东路,固是迓鼓传入最早地区之一。阳泉一带的武迓鼓为成套锣鼓乐伴奏下走陈的舞蹈,有上三路、下三路之分;原与庙会、迎神仪仗队及民间祭祀密切相关。鼓队编列21人,分别持鼓、钹、云锣、小镲,边舞边奏,鼓点雄浑,舞姿古朴,陈法图案变化巧妙。武迓鼓主要流行于平定县东南部。由武迓鼓派生出的丑迓鼓,曾流行于平定城关一带,民国年间尚有演出,今已失传。文迓鼓为说唱歌舞型舞蹈,早期的表演中有花旦、丑角
土滩秧歌
踢鼓秧歌亦称“地秧歌”。“土滩秧歌”/乱秧歌”。“踢鼓子”,浑源县又称它为“故事”,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所扮演的人物均为著名古典小说《水济》中宋江、吴用、公孙胜、林冲、花荣、鲁智深、武松、时迁、孙二娘、刘唐、王英。一丈青等梁山英雄好汉,少则18人,多则108人,从其扮演人物来分析,踢鼓秧歌应该是起源于宋元时期。踢鼓秧歌男角称作“鼓于”,腰间挎鼓,以脚踢鼓而舞;女角称作“拉花”,右手执扇形手鼓,边击边舞。后来,为了便于表演动作,演员手执刀、、棍、棒、扇子、手绢等道具,鼓为乐队,委派专人击奏。其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过街场”之分,“大场子”最少需36人(即36天罡星),最多可达108
乡宁花食
花食,面塑的一种,顾名思义是用面粉制作的手工艺品。乡宁面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富有地方特色,是一种由风俗习惯积淀形成的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乡宁花食主要包括清明节上坟祭祖用的寒食馍,祭祖上坟用的“子柱”、“顶子”、“娃娃子”、“滚坟鱼”。小孩过岁婴儿满月时,要蒸“牛箍鸾”或称“项圈馍”、“鼓鼓馍”、“枣花长馍”,象征从此敲响了人生征途的鼓点。小孩十二岁要在娘娘庙举行“赎身”仪式,除了通常的礼仪,还要蒸项圈馍。青年人谈婚论嫁过程中用“龙凤呈祥”图案,结婚时蒸花糕馍。老年人过寿时蒸寿桃馍,死亡后,家人和子侄、外甥要蒸4个“主灵献食”,4盘子“花食”,4盘子“花点”,以作祭奠的礼仪。总
添仓节
正月二十和二十五是民间的“小添仓”和“大添仓”节。正月二十日是小添仓节,为小孩消灾祛病:二十五是大添仓节,俗称“老添仓”,为老年人添福添寿,也是人们希望“添仓添财”的一个节日。早年正月二十的小添仓节,孝义西部山区有舞窗花表演。用纸做成一个妇女手拿簸箕,挂在天窗里面,随着风吹,在外面就看见妇女除糠倾倒的动作。意思是除去秕糠,留下果实,借以庆贺五谷丰登。到正月二十五,孝义的家家户户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并用糕面包馅做成素糕,垒成好几层,再用糕面做灯瓜瓜,即灯展。有的把灯盏做成各种动物、植物等形状。灯盏盛麻油,谷子裹棉做捻,到晚上点燃祭祀,院中灯盏四布、香火缭绕,十分壮观。民谣云:“点遍灯,烧遍香
煤神节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也是道家的创始人,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称为太上老君,后来老百姓称他“李老君”。相传,农历二月十五是李老君的生日。《中国神仙传》中说,李老君于庚辰午二月十五日卯时降生在楚地苦县厉乡曲仁里。又有民间故事说,李老君为了让世人有炭烧,将炭种一直撒到汾州、孝义境内,孝义地下才有了黑炭。因而,旧时的煤窑又都把李老君作为煤神来供奉,于是有了二月十五日的“煤神节”。孝义是产煤地区,在二月十五这天,煤窑和开办煤矿的地方都要给李老君庆寿,祈求这位煤神保佑煤窑一年生产平安。先举行祭祀,在窑口摆放八仙桌,点燃香烛、拜访贡品,然后进行文娱活动。一般是请唱木偶、皮影戏,当晚要演“打神戏”娱神,后
浑源耍故事
“耍故事”是一种集体舞蹈,也叫“地秧歌”,属“踢鼓秧歌”的一种,流传于山西省浑源县及其周边地区。关于它起源于何时,查无记载,据当地艺人口述,“耍故事”最早起源于民众以保平安、祈丰年为主要内容的祭祀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以广场、街头小型表演的娱乐形式,主要表现形式为武功、对耍、单耍、戏耍和杂耍。“耍故事”表演人员有十八人,分别是宋江、张青、孙二娘、林冲、时迁、顾大嫂、李逵、鲁智深、武松、扈三娘、刘唐、安道全、吴用等。行当分为须生、武生、青衣、武丑、刀马、武花脸、二花脸、文丑等。表演者根据不同角色,身穿固定服饰,手拿特制道具,随着锣鼓点的强弱节拍翩翩起舞,舞姿多变,活沷异常,各有千秋。舞蹈
八月十三坐朝廷
传说,宋朝太平兴国元年,张四姐大闹温泉县城,火焚官府,杀死-污吏,土豪劣绅,事情很快传闻于朝廷。宋太宗赵昱顿时气炸了肺,立刻点兵十万,站将千员,御驾亲征。一道上,杀气腾腾,直奔温泉县城而来。半月后,兵至西泉,在大王庄、郝家湾等地安营扎寨。宋军略做休整,便与张四姐展开一场恶战。那知,张四姐神法无边,呼风换雨,撒豆成兵,只杀得宋军官兵丢盔弃甲,大败而逃。事情至此,宋太宗自是闷气,终日郁郁不乐。二日,太阳刚刚升起,宋太宗又令再战。宋军个个顶盔挂甲,起身上马。宋太宗巡视一遍,高声喊道:“起队!”即刻,两员大将开路,绣旗高挑,队伍向温泉县城拥去。先头部队行至夹道村,突然狂风大作,一阵紧似一阵,只刮得锈旗
绞活龙
太谷元宵节民间社火活动中有“绞活龙”一项活动。这项活动是在平地上相隔数丈远扎两个高几丈的“龙棚”,中间用几根大绳连接,将龙灯悬挂在绳子上,在两面“龙棚”内用辘轳绞动绳子,龙灯便在中间绳子上左右飞旋,上下翻腾。每搞这种社火活动,总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这种民间社火活动是怎样来的呢?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太谷田家后村(又称杨侯村),有一个姓田的人广州经商,因生意兴隆,成为当地的名流。这人同广州几个著名商号的东家、掌柜,为图吉祥如意,生意兴隆,每年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都要雇上当地的民间艺人“绞活龙”。这个姓田的告老还乡时,就把这种活动带回了太谷。从那时起,太谷城内田家后街就有“绞活龙”活动。这种
交口刺绣
交口刺绣历史悠久,经历了从民间刺绣到贡奉宫廷,从个体作坊到规模集约化的发展过程,它融入传统刺绣的技法精华,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已形成一种构图雅致、绣工精细、针法多样、色彩富丽的工艺美术,对研究当地人类发展、宗教信仰、民俗礼仪、风土人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刺绣工艺过程大致分为设计、勾稿、上绷、勾绷、配线、刺绣、装裱等工序。绣线的主要材料为花钱与金银线,花线是由优质的真丝经过打拈、并合、炼染、整理等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原始的一根花线可再劈成十二份、二十四份,却能够因真丝般优质品质而不断裂、不起毛。传统针织技法有平针、斜针、散针、打子针、套扣绣、盘金针、筛底针、掺针(密掺、稀掺)
十不隔
十不隔是一种民间打击乐,主要盛行于陵川县附城南马村一带。无论是赶庙会,还是重大节日庆典,十不隔都是当地群众一种最好的庆祝方式。那么,空间什么是十不隔呢?十不隔作为民间打击乐的一种,属于上党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当中,为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而创作的,随着传统的民俗活动而发展延续到今天。据老艺人口碑相传,十不隔从唐代起便开始在南马村一带盛行,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十不隔这个家伙是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十不隔的特色就是由慢到紧、由松到快,越打越紧,越打越热火,越打越热潮,这就是我们这个家伙的特色。十不隔所在的南马村位于陵川县西南部,距离县城25公里。全村650户人家,240
晋中吹打(祁县八音会)
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以唢呐为主,主要用于婚丧礼仪,又可分为粗乐、细乐、两支唢呐加鼓钗的称“粗乐”。小唢呐做主乐,笙、管、胡呼为和乐的称为“细乐”。不论是粗乐或是细乐,均有明显的北方民族风格,激越昂扬,粗犷豪放,给人以振奋感。从明代以来,从事演奏的乐户地位低下,为人所鄙视。祁县称为“王八疙瘩”,习其艺者极为稀少,艺人之名不见经传,有则以绰号或小名留世。清末,祁县乐手大多师承高三忙,肉儿,王保儿等乐师,演奏班艺人散居各村,由赁铺牵线聘用,有事则聚。一九三零年,县内联系点主要有梁村,东六支、西阳羽、丰固、贾令、西建安、西六支等地,主要艺人梁村有回大头,东六支有二秃、木林、西阳羽有二旦,城北关
九大套
太原民间吹打乐历史久远,尤其是小店区的高家班民间吹打乐班更是太原民间吹打乐的缩影。在唐代高家班民间吹打乐随着代代相传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到明、清两代更是乐器齐备,乐曲丰富的兴盛时期。新中国成立至现在又经历了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因此高家班民间吹打班是一个比较古老而又出色的民间吹打乐组织。高姓一家祖传五代从事吹打活动,具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一代传一代,直至1961年,当时七十二岁的高忠才老艺人,向政府献出了高家班祖传“九大套”全部乐谱。原太原市南郊区文化馆将明代古乐九大套和138首唢呐及丝弦曲牌、经过三个多月的记忆整理,全部译成简谱传承下来,是太原民间吹打乐及古晋阳文化十分重要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