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特产
山西省民俗文化
晋北鼓乐
晋北鼓乐是流行在山西北部五台、定襄、原平、忻县、静乐一带的吹打乐。常演奏的曲目有句“八大套”、《大得胜》及《打酸枣》、《探妹子》、《毛奴观灯》等散曲。晋北鼓乐:流行在山西北部五台、定襄、原平、忻县、静乐一带的吹打乐。据史料记载,秦末时有一班壹者为逃避兵乱,移居娄烦(今山西西北静乐县内),以放牧为生,成为富豪,“出入游猎,旌期鼓吹,以财雄边。”(见《万姓统谱》及《人名大辞典》)今日之晋北鼓乐是否为两千多年前的遗音已实难考查,但鼓吹乐早在秦汉时已在晋西、北地区流行,可见其历史相当久远。演奏鼓乐的班社有叫“鼓房”或“鼓班”,近人亦称“八音会”,几乎村村都有。常演奏的曲目有句“八大套”、《大得胜》及《
高平剪纸
高平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内容丰富,高平民间艺人用它把衣食住行、风俗节日装饰得多姿多彩。剪纸在高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主力军是不脱离生产的劳动妇女,她们结合民间的习俗节令,靠着切身的生活感受,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长辈和亲邻那里传承领会,加上自己从心底涌出的创造美的本能,制作出令人陶醉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剪纸。剪纸在民间的流行,伴随着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可以说日常生活是促进剪纸发展的社会因素,同时又是丰富剪纸内容和样式的源泉。春节前家家都要在洁白的窗纸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剪纸窗花,有虎、狮、鱼、鸡、兔、猫、喜鹊闹梅、鱼拱莲、风戏牡丹等不同内容,元宵节家家门前挂彩灯,彩灯上张
大阳面塑
大阳,古称阳阿,位于山西省泽州县西北部,此地历史久远,民风淳厚,传统文化种类众多,面塑就是生长在这片沃土上的一朵奇葩。大阳面塑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可考的文献记录和实物资料,但是,当地丰富的民俗生活为面塑艺术的流传提供了丰厚的文化空间,民众周而复始大量运用更使之兴盛不衰。大阳面塑主要以大气、恢宏著称,其中的“青狮白象”、“八仙下凡”、“凤催牡丹”、“枣山”、“寿桃”、“十二生肖”等作品尤其被人们所喜爱。面塑作品中还插有戏剧中的人物和百样以上的花鸟,如孔雀、蝴蝶、荷花、二龙戏珠、鹿驮梅、鱼拱莲等。这些动物制作好后要蒸熟,根据造型特点要涂染各种颜色,然后再用竹条插在蒸熟了的猪羊、青狮、白象身上,
山西玉雕
山西玉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雕刻工艺精致、细腻,所用原料石质精美,产品品种多样,题材广博,雄浑大气,庄重规范。它既是山西古老文化的象征,又是山西人民智慧的结晶。山西玉石资源丰富,娄烦县产玉石,晋中地区盂县产绿软玉、刚玉,晋南夏县产碧玉,临汾、乡宁产玛瑙,这正是玉雕技艺能够从古至今沿袭发展的重要原因。玉雕工艺是根据天然玉石资源因料取材,因材施艺,在玉雕大师们的精工刀刻下形成了色、形、态俱佳的工艺美术产品。山西玉雕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选料、剥皮、设计、粗雕、细雕、修整和抛光等步骤,在表现名胜古迹、花卉、人物等方面既继承了传统玉雕的手法,又在这一基础上大胆创新,精心雕刻了许多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玉雕新产品
新绛赵氏孤儿传说
赵氏孤儿传说-新绛新绛县是晋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确定的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县,新绛,古称绛州,是春秋时期晋国故绛都的唯一传承者。当然,由于辖区范围的变化,现临汾市襄汾县赵康镇,从那时起一直到宋元时期都隶属于绛州管辖。而赵氏孤儿的传说故事就发生在新绛县和襄汾县的赵康镇一带。故绛都遗址、灵公台、哺饥坡、五色槐、赵盾墓、祠、碑、孤儿藏孤处、齐姜墓、骊姬墓、祁宫等许多古迹和实物尚存,保存、恢复这些传统古迹实物,对开发旅游线路,探索古晋文化,丰富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故绛所在地争议不休,导致这
定襄大马社火
大马社火也称盔甲社火,是流行于忻州市定襄县宏道镇及原平同川一带,集舞蹈、戏剧、武术、杂技、民乐和古代军事布阵等为一体的民俗节庆祭祀活动,属广场哑剧表演。据县志记载,大马社火始于明代。当时晋北一带常受北方少数民族侵扰,民众为了自卫和抗敌,常习武操练、排兵布阵,后来又将武术与社火相结合,遂形成当地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大马社火。定襄大马社火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一个故事即为一码社火。表演时一般探马在前,后面依次跟着会旗、火铳队(炮队)、旗队、社火队,最后是锣鼓队。表演剧目多为《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演义》、《水浒传》等,演员一般着戏剧服装,按照剧中人物性格化装、绘脸谱、操持各种兵
云丘山中和节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丘山中和节以民俗类名列其中。此前的2009年,云丘山中和节已被确定为山西省示范保护基地,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丘山中和节是云丘山一带的传统节俗,起始于唐代,历时千年,传承未衰。据专家、学者考证和挖掘:“以中为心、以和致用”的云丘山中和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精髓和灵魂,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其内涵是以中正为精髓,以阴阳动态平衡为原则,包括三个元素和四个祈求。三个元素分别是指:生殖崇拜是中和文化之根,天人合一是中和文化之魂,和谐发展是中和文化之光;四个祈求是指: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神灵庇佑,国泰民安;祈求美
挠羊赛
挠羊赛是山西省忻州市一带盛行的以活羊做为奖品的摔跤比赛。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上,忻州(当时称忻定县)获得“摔跤之乡”的美称。据《旧五代史》记载,忻州远在唐朝就已有群众性的“角抵”活动。考古学家、文博研究员李有成先生考证,“挠羊赛”起源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由忻州传统的“角抵”演变而来。当时忻州的民俗风情是“安家先安神,建宅先建庙”,出现了村村有寺庙、巷巷有神堂的现象。每座寺庙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盛大庙会,“酬神演戏,角抵斗胜,蔚然成风。”角抵斗胜者连续摔倒六个人之后,奖给祭祀“神灵”的活羊一只,获胜者将羊高高举起,绕场一周,向“神灵”表示敬意,向观众致以谢意。这一竞技活动民间就
翼城琴书
翼城琴书因说唱时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故名“琴书”。翼城琴书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曲艺。相传起源于元代末年,流行于以山西翼城为中心的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地区。唱腔分为以小钹击节的“钹儿腔”和以八角鼓击节的“鼓儿腔”两类。2010年5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翼城琴书是在山西翼城这方有着数千年文化底蕴的沃土上,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说唱艺术,俗称“本地书”。据《翼城县志》《梨园百年琐记》记载:翼城琴书,起源于元代杂戏兴盛时期,流行于以翼城为中心的河南、陕西、山西等3省区域。历史悠久,独具风韵,堪称曲艺艺术的奇葩。翼城琴书早期是民间演唱的小曲,演唱艺人们,带着一架小琴、一个木鱼和一个八角鼓
曲沃琴书
曲沃琴书是一种形成并主要流行于山西南部的曲沃县及其周边山、陕、豫三省交界地带的汉族传统曲艺形式。因表演时手持八角鼓和单扇钹交替击节伴奏,故旧称“鼓儿书”或“铰子书”。一般认为是清代道光年间由河南南阳传入当地的“越调”(也作“月调”)与当地的方音和小调结合发展演变而成。至今约有130年左右的历史。临汾是文化资源大市。2005年,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今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中,我市又有9项榜上有名。曲沃琴书就是其中之一。曲沃琴书的表演形式为说唱相间,以唱为主,
静升民间独龙杆
静升镇位于灵石县城之东,东傍绵山,西临汾水,国家AAA级景区王家大院坐落于其中,纵横交错的九沟十八巷及五里长街构成了其独特的民居建筑艺术,它是晋商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文艺镇。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静升民间独龙杆历史悠久,至今已盛行130余年。独龙杆很早以前是为驱邪而做的原始表演,后来逐渐演变成具有戏剧性的民间表演,目前是传统社火活动项目。独龙杆用一根长约5米的木杆,两人抬两端,一人坐中间,抬杆的人随着民间吹打乐的旋律,踩着鼓点一步一颠,坐在杆上的演员随着木杆起伏做各种表演。独龙杆的主要作品有《七品芝麻官》等。独龙杆讲求整体配合效果,表演特色诙谐有趣,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表
踢鼓秧歌
踢鼓秧歌在晋北地区是一项深为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在朔县、平鲁、山阴、应县、怀仁、神池、丰镇、集宁等县的乡镇最为盛行,当地大秧歌演员均能表演踢鼓秧歌。踢鼓秧歌最早起源于土著居民祭祀田祖以祈丰年的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汉唐时期已逐渐发展成为以广场、街头小型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到宋代,据清末老艺人薛宏、常海承传以前老师傅的说法:梁山好汉“招安”沦落之后,董平、刘唐、呼延灼等人流落到朔州一代和当地“舞坊”群众共同编排梁山好汉“备马出征”、“刀杀四门”等故事,以纪念先辈的壮举,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踢鼓秧歌舞蹈。踢鼓秧歌常在春节、元宵节、祝寿、拜女婿、应邀还愿等活动中表演,解放后又加入了拜谢军烈属等
常青双人高跷
起源于民族图腾崇拜,汉魏时期称“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称“高跷”。灵石常青双人高跷是清末民初山东聊城移民到常青落户传入并盛行,由民间的节庆、聚会时人们自娱自乐逐渐演变而成。此表演项目为6人一组,4人脚踩高跷,其中2人肩扛2.2米长的横杆,1人脚踏横杆中间悬于空中,中间又一踩高跷者双手紧护上面表演者的双腿,其他2人分别在地面对表演者实施保护。表演者随着古朴的韵律、明快的节奏在行进中边走边舞,步子变换为走八字。既有文艺表演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又有杂技表演的难度和惊险。常青双人高跷表演时讲求团队协作和整体配合效果,表演特色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是人们聚会、社火等活动中,一种主要
朔州喜乐
朔州位于山西省北部,坐落在雁门关与外长城之间。它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喜乐”是流行于朔州一带的民间歌舞曲艺形式。朔州“喜乐”最早是土著居民对付恶狼野兽的一种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百姓对抗各种自然灾害的祭祀活动,唐宋时期成为禳神驱鬼还愿的祭祀活动,最终形成于清末。传统朔州喜乐活动没有固定日期,而是按许愿人家所择吉日而定。全部活动一般要进行三天,从第一天的晚上开始,到第三天的早上结束。活动场地多在堂屋内的神龛前,或是房前的院子里。活动程序可分为五大部分:“请神”、“打五弄”、“观坛”、“观山”、“下后场”。其中“打五弄”和“下后场”的某些段落以舞蹈表演为主,其它部分主要是演唱
榆社霸王鞭
榆社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中南部。东临左权、和顺,西连祁县,南毗武乡,北接太谷县和榆次区,四面通达,县内至今仍流传有霸王鞭、土滩秧歌、民间社火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艺术。榆社霸王鞭有着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说西晋末年,榆社人石勒不满西晋王朝统治,率众1,百姓纷纷响应,其势力不断扩张,所向披靡,建立赵国,史称后赵,并被誉为“五胡之魁”,石勒也被当地民众称为“霸王”。建立后赵后,石勒立志称霸中原,每次战斗胜利后,士卒手舞足蹈,举枪挥鞭舞之。这种即兴舞蹈形式由军营传入民间,演化为当地百姓祈鬼神、庆丰年、贺喜事的民间舞蹈艺术,承赵王称霸中原之意,发祥地在榆社,故将这种舞蹈形式称之为榆社霸王鞭。榆
武乡顶灯
武乡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山腹部,属长治市管辖。“武乡顶灯”只出现在武乡县境内。“武乡顶灯”是一种原始古朴的“歌伴舞”,形式典雅稀奇,表演洒脱粗犷,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遗风。顶灯在普通饭碗(木碗、瓷碗、塑料碗均可)的碗边转圈糊上各色纸,里边放上旧式灯盏或蜡烛,点燃后即为灯,顶在头上进行表演。顶灯人数不限,少至六七人,多至上百人。表演服饰没有统一规定,有的队统一穿一种服装,有的队因取材于一定的故事情节,跟角色配套穿衣。现在的顶灯队大都穿着扭秧歌、跳舞时用的各种服饰。顶灯队伍行进时随着锣鼓点有节奏的扭动、变换,其走法有“卷帘洞”、“蛇脱皮”、“九连环”、“大穿堂”等。晚上演出时,可谓灯火辉煌
五鬼盘叉
五鬼盘叉,因表演者扮演小鬼,又因其中的五个鬼是持叉舞蹈,故名。流传于陵川县赵豁池村。产生年代无考。据艺辈相传,早在清光绪年间就已流传。多在闹元宵和邻村庙会演出。主要表现小鬼奉阎罗之命,到人间活捉一贯打骂公,刻薄邻里的刘氏女的故事。刘氏忤悍刁悍,地府净罗决定折其阳寿,令小鬼到阳间捉拿归阴,刘氏四下逃窜躲藏,甚至撒泼抵抗,五鬼回旋盘绕,以叉与其格斗,终将其挑在叉尖,拿回阴间。此外,演出前素有先跪拜祭叉的习惯。由8名演员表演,分别扮演执叉鬼,提牌鬼,土地老和刘氏女。叉皆是一端有三个长铁齿而另一端有木柄的道具,其中一把稍大,中齿可嵌入柄心,专供挑刘氏腹部用,其余四把叉分别挑刘氏的两腿和两臂。有大迓鼓乐
山西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
山西老陈醋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具有食而绵酸,醇厚柔和,酸甜适度,微鲜,口味绵长的独特风味。据史料记载,明清以前晋阳地区以陈年白醋闻名。明初(1368年)太原醋坊“美和居”酿醋师傅在原来白醋的生产工艺基础上,创造出了“熏蒸”工艺和“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工艺,使山西老陈醋酿造工艺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又经6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与现代科学相匹配,以手工技艺为经验的山西老陈醋生产技艺。美和居老陈醋是以高粱、麸皮、谷糠和水为主要原料,以大麦、豌豆所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酒精发酵后,再经固态醋酸发酵、熏醅、陈酿等工序酿制而成。其主要酿造工艺特点为:“低温酒醪液体发酵”、“高温接种引火,熏淋醋醅
太原莲花落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汉族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竹龙又替水龙船,斗巧争奇色色鲜,笑煞城东王老爷,听人齐唱落离莲。”诗里的“落离莲”即“莲花落”。新干“莲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于明盛于清。其实“莲花落”自古就在全国流传,北方的“二人传”就是从“莲花落”演变过来的。新干“莲花落”从清末开始广为流传,出现了专门从事唱戏文的叙事性“莲花落”的职业盲艺人,演唱民间故事。此外,神政桥乡松溪村陈连添(又名陈蠢子)等20多个主要盲艺人也十分活跃,演技甚佳。新干“莲花落”以“曲艺本调”、“曲艺哭调”为主要曲牌,同时吸收了民间小调,采茶戏音乐,唱腔婉转、流畅,善于叙事,宜于抒情,
灯彩(平遥古灯艺)
平遥古灯艺是一种传统手工制作的灯具工艺品,起源于何时,无法考证。明清时期,平遥经济发展到了最辉煌的时期,灯艺制作有了空前的发展。城内不论大小商铺店面为体现其生意兴隆,宣传展示自己的实力和身份,制作一些形式多样的花灯,挂在门廊,形成一片热闹繁荣的景象。当时的彩灯从品种上看以大小不等的喜庆红灯为主,从质地上看主要以竹料、纸质为主,繁荣的灯具市场造就了一大批民间艺人,他们又将古灯制作改善、发扬,传承至今。平遥古灯艺制作按照民间传统的图案构思设计而成,在加工技艺上概括为选材、剪切、扎制、缠丝、装裱、彩绘等多道工序,它融抽象构成、拟形雕塑、平面书画、复合装饰和光动机制于一体,自成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