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特产
山西省民俗文化
八音会
在神池县流行最广的音乐组织和音乐形式,以古代把金、石、丝、竹、瓠、土、革、木称作“八音”而得名。八音会是神池民间器乐演奏组织。曲牌有粗犷激越的“火雷炮”、“十大反”等,有细腻悠扬的“节节高”、“戏牡丹”等。已经收集到的曲式有百余种。1980年,在八音会的演奏中又增添了部分西洋乐器。八音会的演奏深受群众喜爱,民间婚嫁娶及其它喜庆活动均请八音会助兴。
灵丘白氏剪纸
灵丘白氏剪纸位于晋东北边缘的大同市灵丘县、古有“燕云扼要”之称,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白氏剪纸以美术性和功能性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家,其工艺讲求刀法细腻、线条洗炼,造型概括精实、朴拙姿意,色彩艳丽和谐、美术语言说唱调和,给人清晰、明快、愉悦、玲珑秀丽之感,缘此被同行赞为至巅,堪称“中国民间剪纸一绝”。灵丘剪纸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间的西周初期就有“剪桐封弟”之说,那时成王将梧桐叶剪成玉圭图像赠其弟,封姬虞到唐为王,这个玉圭图像就是山西最早的剪纸。据考证白氏剪纸雏形于唐、成形于明、光大于清,沿袭至今。以白昱为代表的白氏剪纸以刀刻不落、剪纸不
神池道情戏
神池道情是一种主要流行在山西省境内的晋西北和雁北地区一带的汉族戏曲剧种,同时还传播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巴彦淖尔盟、土默川、陕西的府谷、神木等地。神池道情,以神池县为基地而取名。这一种汉族民间艺术的瑰宝,有着丰富多彩的曲牌及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素有“七弯八转”之称。神池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沿,是通往陕西、内蒙的必经之地,历史文化悠久。神池道情,是流行于山西北部地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我国俗曲道情的一个分支,是道情艺术花苑中一簇璀璨艳丽的鲜花。神池道情历史悠久,有一些曲调,是盛行于唐代、宋代、元代时的词牌。像“要孩儿”、“西江月”等,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格式。在唱腔上
窑洞营造技艺
窑洞营造技艺是中国农耕文化发展中轨迹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我国北方住宿文明的源头,也是人与自然环境争与合的历史见证。2008年,山西省平陆县与甘肃省庆阳市申报的窑洞营造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窑洞,为土崖面上开凿的拱形洞窟式住宅,主要流行于山西平陆、甘肃庆阳、河南陕县、陕西延安等黄土地区,有靠崖窑和地坑窑两种。山西省平陆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构成了一个从中条山顶到黄河岸边狭长的向阳坡面,日照充足,温差大,土壤结构比较坚实,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当地独特的民居建筑——地窨院提供了便利。地窨院又被称为“地坑院”“下沉式窑院”,是由黄土丘陵区的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阳城县是山西省东南部的一个偏僻山区,而本县南部山区则是生产犁镜的厂家,分布于横河、李圪塔、桑林、东冶、三窑、西交等地,离县城所在地百里之外的东冶镇则是出产铁矿的地方,其矿石质软纯洁,含磷高、含硫低,南部山区坚硬木料为料烧制的三寸茬、七寸炭的生熟木炭也是铸件的必要原料,为铸犁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勤劳善良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斗争中,不断创造出许多工艺产品,构成了传统工艺的特殊地理环境。阳城犁镜铸造,据历史记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历史,明清之际已甚兴盛,最盛时有犁炉近百座,年产70万片,清光绪《阳城乡土志》载:“犁面则远商驻买于本境,每年二十万有奇。”据传,阳城犁镜的生产是由原先五家独行形成,制
贾家庄婚俗
《贾家庄婚俗》流传在山西省孝义市及周边县市。《贾家庄婚俗》的历史起源目前尚无准确定论,但以有关专家共同认定的观点,以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来推断《贾家庄婚俗》的起源和形成时间,具有历史佐证。孝义皮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孝义当地的皮影戏艺人兼职民间鼓吹手,孝义民间举办男娶女嫁盛事必邀皮影戏作敬神演出这样一种现象,也是历来被民众和专家普遍认可的。孝义皮影戏形成于北宋年间,盛行于明清时期。《贾家庄婚俗》的形成亦在北宋年间,明清则是它的鼎盛时期。《贾家庄婚俗》内涵深厚形式独特,尤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而独树一帜,深受当地民众的广泛认同和喜爱。《贾家庄婚俗》礼仪包含了36项内容,从媒人提亲到订婚、娶亲、酬谢媒人,
洪洞大槐树“中元节祭祖大典”
时间: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地点:洪洞大槐树景区活动历史:8活动影响:7参与指数:7.5简介:“问我祖先在何处?-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每当人们哼唱起这首民谣,它的背后,便是那场著名的明代大移民。这场发生在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的移民大迁徙,历时50年,迁民18次,遍布京、冀、鲁、皖、苏、鄂、秦、陇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大移民。六百多年来,洪洞大槐树被赋予神性,回乡祭祖的大槐树后裔络绎不绝,形成了丰富的移民传说和悠久的祭祖传统。自1991年起,洪洞县顺应民情,在几百年民间祭祖活动的基础上,吸纳了大量民间祭祀仪规,每年都会举办大规模官民
蒲剧
是山西运城新绛县的特产。蒲剧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和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晋剧、北路梆子等都是从蒲剧派生出来的。蒲剧,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亦称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临汾地区有许多古代戏剧活动遗迹,例如临汾市的魏村元代戏台、东羊戏台和王曲元代戏台等,造型逼真,表情丰富,再现了我国古代的戏剧艺术。这些实物史料证明,晋南地区戏剧活动历史悠久。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长于表现慷慨热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近百年来。涌现出几代著名演员。前有杨老六、孙广盛、王存才、景留根等一批,继是阎逢春、杨虎
大同扒肉条
也叫小烧肉。只是在烧法上,前者为大块烧,后者为小条烧,故称。烧肉源于民间,古已有之,特别是大同地区与多民族聚居融合,扒肉条是大同人民的最佳菜肴。扒肉条以其色泽红润,酥软可口,肥而不腻,补脑醒神之功能,早就征服了大同人。清代《调鼎集》就载有扣肉,其所记制作方法与小烧肉大同小异。扒肉条不仅显示大同人的饮食习惯,而且尽显晋北人的热情、豪放,以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性格。
河津琉璃烧制技艺
河津琉璃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我国琉璃的主产地。千百年来,这一行业相承不衰,留下许多优秀作品,其分布之广,匠师之多,在全国居于前列,是我国琉璃艺术之乡。河津琉璃多用于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上,使得这类产品具有一种独特的品质,在造型样式、装饰风格、工艺品质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琉璃建筑也成为富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河津琉璃主要集中在城西的东、西窑头村,遗留下不少优秀作品。
旱船秧歌
在神池传统节日中,旱船秧歌也是一大亮点。旱船多在乡村农民家中演出,每逢农历春节,它要从农历正月初一活动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它调演的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结束后,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
蒲津渡铁牛传说
黄河大铁牛是山西永济黄河蒲津渡遗址中最主要的历史遗存,唐开元十二年(724)改建蒲津浮桥时铸造,千百年来,当地流传了许多有关铁牛的传说、故事,这些民间轶文在晋、秦、豫黄河交汇的金三角广大地域都有流传,包括陕西渭南地区,河南三门峡地区以及山西运城、临汾地区。“铁牛的传说”是蒲州一带的民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成果,这些民间作品彰显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高超技艺,同时也反映了先民们喜怒哀乐的情愫和弃恶扬善的美德,从中起到教化民众,启迪心灵的作用。“铁牛的传说”内容丰富,神奇瑰丽,有的主要说明铁牛状巨,一只数万斤的庞然大物是怎样由人工奇迹般的铸造而成,在《话说铁牛村》中具体体现;有的主要讲铁牛
高平绣活
生活在山西高平的妇女大多能纺善绣,她们用灵巧的双手,绣制一幅幅灵动翩然的刺绣工艺——高平绣活,并世代承传,绵延至今。2008年,高平绣活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高平绣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刺绣工艺,据专家考证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刺绣工艺根据作品用途、表现内容、塑造形象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刺绣针法。高平刺绣分丝线绣和布贴绣两大类。丝线绣有平针绣、打籽绣、盘金绣、披金(银)绣等针法。平针绣比较常用,根据绣品的造型,有长短之分,要求线条排列均匀不露底。平针绣具有光洁、细腻、表现力丰富的特点。长短针交错运用,力求齐整,表现出非常丰富的刺绣效果。打籽绣是指每绣一针将丝线绕成粒状小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
山西省的长子县是中国最早生产响铜乐器的地方,享有“铜乐器之乡”的美誉。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早在唐贞观元年(627年),当地的手工铜业作坊制作的响铜乐器就已遍及各地,享誉天下。2008年,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入选了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子响铜乐器的制作以铜、锡为主要原料,经过配料铸胚、锻打、成形、热处理、冷整形、抛光和定音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一件精美的响铜乐器需要具备多年的手工经验和匠人的自身悟性,很多工序都难以被现代技术代替。最关键的是锻打和定音两个环节,在锻打时要有四个人共同抡锤锻打来确定一件铜乐器的厚薄和平整度。定音是最后一道程序,也是难点,一个好的定音把式必
沙袋偱经拍打疗法
沙袋循经拍打疗法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是清朝名医王清新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脏腑辩证施治理论,结合自己医疗临床实践,参考中医推拿和武术练-,创编而成;后来,在慈禧西逃过程中,此法流落到太原市小店区周边,由民间人士传承至今。沙袋循经拍打疗法所用工具为小沙袋两个,每个长1.3尺,宽3.8寸,装入中药炮制过的细沙,用布双层缝制。随着拍打疗效的发挥、病人体质的增强,也可逐渐增沉,换粗沙、绿豆、铁沙等。沙袋为医生给病人治疗所用,也可病人之间互相拍打治疗;也可将两个小沙袋用小绳绑扎,做为病人打下肢时代大沙袋用。沙袋循经拍打疗法治疗时,要有安静环境避免意外的干扰,饮食要适当增强营养,不吃生冷和刺激性食物。拍
麒麟采八宝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麒麟舞是一种民间吉祥舞,曾广泛流传于我省晋南一带,“麒麟采八宝”是流传在我省侯马乔村的一种拟兽类舞蹈,它以麒麟为造型,与舞龙、舞狮相类似。晋南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天逢大旱,瘟疫流行,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土地神召集众神商讨避邪消灾、拯救生灵的办法,众神说天上的麒麟有这样的法力,于是到天上请麒麟到人间施法。麒麟到人间喷火献瑞后,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此后人们便把麒麟奉为吉祥物,并把麒麟下人间为人类镇灾避邪的故事编成舞蹈。当地县志记载,“旧时多在传统节日、庙会、拜神、祈雨时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元宵节在县城举办红火热闹八类43种,其中拟兽类
石勒传说
石勒(274—333)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县北)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奴隶皇帝。在位期间,石勒重视农业,劝课农桑,任用汉族知识分子,尊崇儒教,整饬风俗,革除陋习,对促进民族和睦共处,推进文教、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后赵建平四年(339年)石勒去逝,被安葬在榆社县北寨乡赵王村的北山上。(另三种说法为邢台、武乡、陵川)石勒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影响,榆社、和顺、武乡,甚至左权、祁县太行山中段等各地均不同程度地留下了大量关于石勒及后赵的传闻、遗迹,这些也正是石勒籍贯争论地区所表达出来的对后赵石勒研究的共同愿望、共同价值。今天与石勒相关的地名传说
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
平遥牛肉是山西晋中地区平遥县的汉族传统名菜,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国美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清代曾是皇宫贡品。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是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技艺源于西汉,立于唐宋,盛于明清,从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渍、锅煮等操作程序和方法,到用盐、用水及加工节气时令等,都有十分讲究的独特工艺。平遥牛肉制作工艺繁杂,分“相”“屠”“腌”“滷”“修”等序。相者,非病、残、乳、母、老、犊之壮牛方选为本;屠者,牛禁食三日,沐浴后斩于午时,剔骨剐肉;腌者,肉分优劣,佐以秘方“金井”之水、“玉池”之盐,腌于陶,置于窖(深十丈八尺),时十日;滷者,镔铁之锅(口七尺、深三尺),以老汤,桑木之火,
晋商茶路上的故事
万里茶路是继丝绸之路衰落后,东亚大陆上兴起的又一条国际商路,它从中国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起,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从伊林(现二连浩特)进入现蒙古国境内,经库伦(现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再经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秋明、莫斯科、彼得堡等几十个城市,最终到达圣彼得堡,全长13000余公里。这是一条连接中蒙俄,沟通欧亚大陆的贸易之路,也是民族团结、民族交融、文明传承之路。晋商是万里茶路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万里茶路的经营主体。他们在这一条茶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动人的故事,至今仍然在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广为流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晋商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疆拓土的胆量和英
马拉鼓车
马拉鼓车,又称车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鼓乐,兴起于闻喜县北垣镇,现仅流传于凹底、薛店、阳隅以及新绛县、稷山县汾南一带。马拉鼓车是远古农耕文化及冷兵器时代战争遗留的产物,约在明末清初逐渐形成规模,是一种民间百姓自发组织的即兴庆祝、娱乐的一种鼓乐,用于一年一度的“祈年成”和“庆丰收”。《闻喜县志?礼俗》记载:“古时村各有迎神之俗。凡轮值之社,及沿定之期,锣鼓外必闹会,有花车、鼓车,皆曳以大牛。”马拉鼓车基本形式是由古代战车演变而来的,最早是古代载重量最大的木制大车,车身车辕一体,车宽约五尺,长约6尺有余加上车辕约丈二,车身高与人齐胸,辕干用以配套辕马抻辕驾驭,辕上另置数环可配置帮拉稍马使用,后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