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特产
山西省民俗文化
晋北鼓吹(岚县八音)
岚县民间八音,俗称响工,传统响工的乐器有唢呐、笙、管子、鼓、镲、铜鼓、二锣子,响工一般六至八人一班,有班主,活动场所为民间庙会、婚丧嫁娶。岚县民间八音历史久远,无准确时间考点,大体成型于北魏年间。当时,从西域传入了锣、钹、唢呐等乐器,逐渐与本地民乐相融合,形成了民间八音与佛教音乐相互交融的鼓乐体系,俗称“岚县八音”。岚县民间八音分为鼓吹乐和宗教音乐两大类,鼓吹乐又分为勾吹、双吹、套曲三部分。勾吹配有一支唢呐,两串笙,打击乐有鼓、镲,以吹奏小调为主,演奏形式多为走吹;双吹配有两支唢呐,一支吹高音(挠大杆子),一支吹低音(拉筒筒),打击乐有鼓、镲、铜鼓等,以吹奏套曲、合奏曲为主,两支唢呐旋律基本为
转九曲
转九曲清代中期在交口境内的大麦郊、前后务城一带元宵节前后就流行一种串黄河(转九曲)的文娱活动。九曲即九曲黄河阵,就是用365根根插摆好弯弯曲曲的方阵。这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沿岸古代一种流传广泛而久远的民间娱乐活动。据了解,在古代转九曲是祭祝活动的一种形式,意在祈求一年365天事事如意,日日平安。随后逐渐演变为一种纯娱乐活动,以清末至民国初年量为兴盛。大麦郊、东头、后务城一带为主要活动点。方阵是用木根插摆而成,按规划路线用绳索连接木棍,构成阵内通道。让游者走遍全阵而不走重复路线。各根头点燃油灯一盏,入阵起游时,由掌事(即纠首)举灯为先导,锣鼓队领头,众人手拈香柱单行鱼贯面入,一串到底。最忌跨杆
吕梁“伞头秧歌”
伞头秧歌流行在临县、方山、离石、柳林、石楼、中阳一带,尤以临县为盛,是一种有歌有舞、以唱见长的传统艺术形式。逢年过节来到吕梁山区的村村寨寨,就会看见身穿羊皮袄,头戴尖顶帽,手拿花伞的“伞头”,带着秧歌队,或就地打开场子,或串门走户预祝吉庆幸福,让人领略到一幅幅山野乡村的风俗图。山西的秧歌遍及全省,形式多样。有以舞蹈为主的武场秧歌,如北路的“踢鼓子秧歌”、“汾孝地秧歌”等。有以唱歌为主的文场秧歌,如“侯马白店秧歌”、“原平凤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属于后一种,它以唱为主,间或有“扭”的舞蹈动作,在长期的民俗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相传,伞头秧歌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是当地为了祭祀娱神而举行的民间歌舞
侯马布老虎
侯马布老虎是一种流传广泛的传统手工艺制品,又是精美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极具乡土气息。侯马民间至今流传着“家有狮虎、平安幸福”的谚语。在各类以虎为形象的民间作品中,手工布老虎最具代表性。人们自出生至寿终,多以布制狮虎为护身符,同时,内装辰砂,外配艾叶,与五毒(蛇、蝎子、蜈蚣、蟾蜍、壁虎)依存出现。特别是端午节孩童戴虎必不可少,既壮胆,又保平安。侯马布老虎形态各异,有坐、卧、行、走,且大小皆备。大者三尺有余,粗犷豪放;小者指尖可立,小巧玲珑。绸缎为料,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细端其形,着意夸张而不失神韵,大胆取舍而不落俗套,威风凛凛,憨态可掬。全身装饰采用“盘金、绕
丁樊锣鼓
丁樊锣鼓是流传于山西省万荣县丁樊村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发轫于敬神、祈雨等民俗祭祀活动,后与隋唐时期的燕乐、吹打乐结合而成。据万荣县志记载,隋末李世民东渡黄河曾屯兵于万荣,现万荣境内孤峰山存其多处遗址和相关传说,其随军鼓乐《秦王点兵》更是流传至今的名曲,丁樊锣鼓即脱胎于此。丁樊锣鼓除春节、元宵做迎神赛社、镇邪驱魔闹社火外,平常还做葬礼用之。传统锣鼓曲牌有[一条龙]、[老虎拔牙]、[路径鼓]、[闹元宵]、[祭神鼓]、[芝麻开花节节高]、[祭灵]、[二进宫]、[秦王点兵]、[穆桂英挂帅]等;锣鼓套子有[黄河魂]、[故事鼓]、[祭祀锣鼓]、[跑灵锣鼓]等20余种。表演时,每班锣鼓设大铙
碛口号子
碛口号子又称艄公号子,是扳船的艄公们为了协调动作,统一节奏,由简单吆喝逐步演变为有领、有和的行船号令,主要流行于黄河中游晋西北临县碛口古镇以及丛罗峪、曲峪、克虎、八堡一带,并辐射至与碛口相对的陕西吴堡、佳县的部分村镇。碛口号子大体可分为起船号子、顺流号子、跌碛号子、抽船号子、拉纤号子、背船号子、蹬杆号子等。起船号子是老艄开船的号令,众艄公听到指令号子,齐心呼应,合力扳棹起航;顺流号子是船行时,老艄站立船尾,观察河面所发号令;跌碛号子也称闯碛号子,闯碛,就是行船过暗礁,当船进入河碛后,号子就变成了众人领众人应,只听到“嚎──,嗨!嚎──,嗨!”声声不断;抽船号子也称靠岸号子,老艄:“歇一歇,缓一
侯村花船
花船,亦称旱船,是一种广场社火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侯村花船流行于运城市盐湖区金井乡侯村及其周边地域,起源于明末,据传乃曲氏兄弟(郎中,荣河人)祛瘟疫后为稳定民心而创;清道光年间,曲氏后裔曲春泰又将花船的扎制与表演都进行了改进,增设锣鼓器乐伴奏,海仙穿插演唱和武术表演等,时有民谣曰:“西王高抬侯村船,想盖点子比登天难”,给予盛赞。侯村花船是用竹竿扎制而成,四周围丝绸,里外用彩纸糊起,绘有各种图案。船舱左右各开一窗,窗口两侧贴有“一帆风顺”“五谷丰登”等吉祥用语,并配有镜子、银项圈、纸花、彩灯等装饰品。花船表演主要以舞为主,说唱为辅。演出时,首先由三眼铳开道打场,之后花船与艄公出场
曲沃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是流行于山西省曲沃县一带的汉族传统戏剧,属于皮影戏腔调,因其主要特色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又因其领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咸”,故也被称为“阮儿腔”。一说叫“湾儿腔”,以产生流行于黄河湾处而称谓。2006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碗碗腔原是陕西东部华阴、大荔一带皮影戏的唱腔。旧称“时腔”,老艺人认为曲沃碗碗腔是由在陕西经商的商人引入,当地人喜欢并效仿,遂得以流传;也有老艺人说是清同治、光绪年间陕西东部朝邑、大荔一带逃荒至晋南的皮影艺人在曲沃演出时,当地人爱而效之,遂得以在曲沃及周边新绛、闻喜、翼城、襄汾流
定坤丹制作技艺
定坤丹又名“定坤丸”,是妇科传统名药。乾隆四年(1739)已列为“宫帏圣药”的定坤丹传统制作工艺被时任清宫监察御使的孙廷夔(山西太谷人)带回太谷,流传至今。200余年来,定坤丹一直延用传统手工制丸技术推丸模、挂蜡,熟地等药材的炮制也采用古法技艺,这在全国中医药生产行业中是独有的。定坤丹处方奇妙,配伍得宜,入药29味,融汇了中医药之大成,具有理气、健脾、补血、止血、镇痛、强壮等奇特功效,是传统妇科医药综合制剂中的的一大珍品。其制作技艺属于“古方所未备,珍秘而不传”的国家级保密处方。定坤丹是我国妇科药中的一大珍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无价财富,研究和保护古代医学研究成果有助于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定襄高跷秧歌
定襄高跷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多用于元宵节和其他重大喜庆活动。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庆祝推翻元朝统治和新王朝的诞生,刘伯温号召全国各地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大造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由南方士兵将江南一带的秧歌引入北方,于是产生了定襄高跷秧歌。定襄高跷秧歌的基本内容包括跷子、走场、动作、表情、化妆、扮相、服饰、道具、音乐伴奏等,一支秧歌队伍一般有30—40人,另有一引跷人。基本动作有坐轿式、骑马式、推车式、行进式、自由式等,舞技有弹跳、跨步、旋转、独立、探海、劈叉等,走场图样有小唐王乱点兵、凤凰展翅、乌龙绞柱、二龙出水,老龙摆尾,金砖墁地,周瑜点将、仙人搭桥、鹊桥相会、柳叶青、梅花
朔州吹打乐
朔州民间吹打乐主要流传在大同、朔州及忻州市及周边地区,起源甚早,北魏时期开始流传,后与散乐结合后,逐渐作为民间吹奏乐被普遍应用于岁时节令、庆典祭祀、婚丧社火等民俗事项中。清中叶以前,朔州民间吹打乐主要是吹奏当时流行的-音乐,清末民初以后,逐步仿学吹戏,极大丰富了演奏内容。朔州民间吹打乐一般分祭祀、婚嫁、殡葬、庆典、庙会等几种场合。曲谱五大类(白事类、婚事类、祭祀类、庙会庆典类、其他类),六大套,共计60多个曲目;此外,还仿学晋剧、耍孩儿、道情、秧歌、二人台、北路梆子等多种剧种的吹打曲调,代表性作品有《打狮狮》、《龙灯》、《船灯》、《秧歌舞》、《踢鼓秧歌》、《将军令》、《超归令》、《祈雨》、《
高平秧歌
高平秧歌渊源于山西省高平市东南乡,流行于高平全境及晋城、陵川等邻近县份。演唱时只有梆子击节、锣鼓伴奏,故又称“千板秧歌”。由坐摊说唱发展为一个独立剧种。演员行当齐全,板式有十字腔(三三四)、夹四腔(三四三)、倒板、垛子、双名倒(三三七)、站板、落板、数板、选板等。演唱内容多属诙谐风趣的民间生活故事,代表剧目有《打捧捶》、《打酸枣》。秧歌剧针砭时弊,很受群众喜爱。清同治六年官府虽明令禁唱,但演出活动愈加兴盛。著名作家赵树理十分喜爱秧歌剧,60年代曾编写秧歌剧本《开渠》。
沁水鼓儿词
沁水鼓儿词是传统曲艺艺术表演的一种形式,它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清代,盛行于民国初年到20世纪50年代,2000年沁水鼓儿词的全部内容纳入《中国曲艺志山西卷》一书。沁水鼓儿词属曲艺类,以说唱艺术为主,它的说唱板式分为四种,即“流水板”、“一横板”、“二横板”、“三横板”。最早是一人自打自唱,伴奏乐器只用小鼓和挎板。清末至民国年间沁水鼓儿词的伴奏乐器开始增加弦乐、打击乐,创造了一人多用的新的表演方式。60年代,伴奏乐器又增添了一“京胡”、“二胡”、“板胡”、“低胡”、“唢呐”等民族乐器。沁水鼓儿词的艺人表演道具是“醒木”(也称“惊堂木”)、“鼓箭”、“简板”。沁水鼓儿词的说唱曲目大多以传统古
焙面娃娃
阳城传统面塑分布很广,根据制作方法不同,有生面塑、炸面塑、蒸面塑和焙面塑。焙面塑即焙面娃娃,可以说是阳城传统面塑中的佼佼者。焙面娃娃主要分布在阳城县城关一带,又称“城关焙面娃娃”,极具地域特色。据考证,焙面娃娃制作至少从明初就开始了,每年七月十五,娘家要给闺女“送十五”,焙面娃娃就是“送十五”所必带的礼品。“送十五”那天,亲戚邻居多去观赏,评头论足,因此,对于娘家人来说,焙面娃娃的制作就非同寻常。这种民间竞争有效地促进了焙面娃娃工艺食品的繁荣与发展。由于时代的变革,一些传统节令已被新的东西所取代,与传统节令相生共存的焙面娃娃也逐渐不被人们所重视,甚至被逐渐遗忘。九十年代初期,阳城县文化部门在经
陵川钢板书
陵川钢板书:因说书者手持钢板演唱而得名。由当地“干板书”吸收河南“四股弦”音乐素材演变而成。流行于陵川全境,盛行时曾流传泽州、高平、长治、壶关以及河南辉县与陵川相邻的部分地区。以演唱中长篇书目见长,也是演唱传统曲(书)目数量较多的曲种。坐场演唱,以唱为主,说唱相间。形成年代无文字记载。相传,早在清末演唱活动就已渗透到百姓们的婚丧等风俗习惯中。一人多角,出进人物。清末民初,出现了艺人相约二三人合作演唱的方式。1946年陵川成立盲人宣传队,陵川钢板书成为盲宣队主要演唱的曲种。演唱的传统曲(书)目有《包公案》、《刘公案》、《响马传》等80余篇。它的音乐唱腔属单曲体唱腔结构,有[引腔]、[正腔]、[紧
阳城棉纸
继《阳城生铁冶铸技艺》(阳城犁镜)成功申报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近日,《阳城道情》、《阳城焙面娃娃》又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阳城棉纸》、《南安阳砂锅》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平鼓书
高平鼓书开初以说为主,近似“评话”,演唱时无弦乐伴奏,只有一鼓、一板、一木。解放后,高平鼓书有所改革,加入器乐伴奏,改为以唱为主。但演唱时仍以鼓、板击节为主,仅在唱名尾音处加间奏,小段后加过门。曲调富有地方特色,唱词无固定格式,有时一句“贯口”可长达百余字。唱本多系历史传统故事,如《三侠五义》、《济公案》、《岳飞传》、《瓦岗寨》等,亦配宣传中心编演现代题材的段子,其中《让座》先后在省、市获奖。《根库巧栽摇钱树》、《会亲家》在晋城市汇演中获一等奖。盲人申富才、刘水娥夫妇的演唱会多次被录制成磁带和唱片。本县盲人曲艺队成立于1952年。现有曲艺队3支,演员20余人。
跑旱船
跑旱船民国年初,在双池一带流行,以后普及到各地。一般是女角扮演乘船者,由南角扮演摆渡船翁,在鼓乐的伴奏下,互相配合,边跑边唱。一般在场地表演和过街表演,行进中交换出各种动作和队形。旱船一般用木架柳条制作,饰以花色绸幔,纸扎绣球,围以花布单,制作简单,极易开展。
舜的传统祭祀文化
传说区域主要分布于沁水县城西历山一带。主要乡镇有中村镇、土沃乡、张村乡及龙港镇等。该地区山清水秀、植被良好,适宜古人类生活。这里建有很多舜王庙,人们崇拜舜帝,赞美他、歌颂他,在这里不仅留下了许多舜的传说故事。而且,人们建庙祭祀,以求他的保佑,期盼风调雨顺。传说充分反映了尧舜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古时代人类社会的生活状况。在人类社会远古时代,在尚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人类文明靠口头传播,历山下川地区关于顺德传说故事,验证着历史,填补着空白。传说的相关作品有《舜王耕治历山》《继母投镯一害舜》《火烧麦二害舜》《尧帝选贤》《大舜娶妻》《娥皇造药》《大舜刀劈东西峡》《林迟木德传说》《
通背缠拳
洪洞通背拳又称又称无极通背缠拳,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拳种。由一代宗师河南郭永福所创。据历史考证和师传拳道源流记载,以及民间传说:清乾隆年间(约1776——1780年)郭永福因打死达官贵人而扮乞丐逃居山西苏堡镇,有意投靠清副天官刘秉括、以求得到庇护。清副天官刘某善军事、诸技击,见识宽广,颇爱武术,曾聘红拳武术教师于府内,教天官公子习拳。通背缠拳从乾隆年间由郭永福传承授徒,追溯渊源应从宋说起,成明洪武年间大槐树移民,由广济寺和尚陈卜大师,移民至河南,又由郭永福带回老家。通背缠拳文经磨砺,经过数代人及武林拳师的钻研编创下,达到了通背缠拳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洪洞县形成了徐家拳的称号,通背缠拳从传承到发展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