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特产
内蒙古民俗文化
二龙什台的传说
二龙什台的传说二龙什台是蛮汉山的主峰,海拔2305米,这里奇峰叠翠,泉水叮咚,气候氤氲,一片祥和的景象。主峰两侧,横卧着一金鸡状的山丘,人称金鸡岭,它和主峰遥遥相望,大有相恋之情,给人们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这座山里住着两户人家,他们都以打猎为生,一家有一个男孩,名叫白桦,生得高大挺拔,十分英俊。另一家有个女孩,名叫灵芝,长得如花似玉,十分聪慧。俩人虽然住得近在咫尺,但很难见面。这一天俩人外出打猎,在二龙什台山上相遇,一见钟情,就谁也离不开谁了。俩人相依为伴,迎来送往十分甜蜜,他俩的恋情很快被灵芝的监护人——深山老怪大蟒蛇窥视到眼里。他早就对灵芝姑娘的姿色垂涎三尺,想霸占她
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
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
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生活环境和习俗的影响,鄂伦春族的人们有用兽皮制作服饰的习俗,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就是鄂伦春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独特文化表现形式。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是鄂伦春族人以兽肉为食、兽皮为衣的狩猎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映,他们将狩猎而来的狍子剩下的狍皮广泛地应用在生产生活之中:狍皮被、狍皮大衣、狍皮手套、狍角帽、套裤、靴子等,特别能够适用于北方漫长寒冷的冬季和鄂伦春族人终年爬山穿林的游猎生活。鄂伦春族服装以袍式为主,不同季节穿有不同的服装,主要有皮袍、皮袄、皮裤、皮套裤、皮靴、皮袜、套头皮帽、皮手套、皮围裙、皮坎肩等,其制作方法和选料也不同。冬季穿
科尔沁蒙古族婚嫁
1、禁忌科尔沁蒙古族选择配偶时,都有非常严格的婚姻约束。同辈人之间可以结婚,差辈人之间不能结婚。如双方都有达到婚龄的儿女,先互通想法,而后遣人作媒。虽父母愿意,但为人父母的不能当自己儿女的媒人。同姓之间不通婚,属相相同的男女一般不结婚。十二属相内,若逢有缘分的属相结婚,则认为婚姻美满和睦而子女均衡。以五行之说定姻缘。相生者可结缘,相克者不能成亲。2、继婚科尔沁蒙古族继婚习俗主要是指兄长过世后,其兄弟与寡妇嫂结婚生活的婚姻。兄长过世时,若有成年的未婚兄弟,即与寡妇嫂生活。但须征求女方家的意见,不能强迫。兄长与弟妹继婚的极少。在继婚习俗里,还有媳妇过世后与小姨子结婚的,这种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有孩
好来宝
好来宝是蒙古族曲艺曲种,用蒙古语演唱。好来宝在蒙古语中意为“联韵”,即各句唱词的头一个音节谐韵,故又称联头韵。有的则将好来宝译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蒙古族曲种。意译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表演特点与汉族的数来宝和莲花落近似。好来宝,又作“好力宝”。蒙古语译音,蒙古族曲艺之一。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12世纪前后。它用蒙古语演唱,有固定的曲调,有一定的韵律。唱词初为即兴吟唱,后来就开始创作,并出现了一大批“好来宝”作家。毛依罕、琶杰、色拉西是深受蒙古族人民热爱的民间艺术家。演唱的形式也多样,有两人对唱、一
潮尔道-阿巴嘎潮尔
阿巴嘎潮尔即通常所说的潮尔音·道,它完全是用嗓音发出的声音,如同哈拉哈潮尔、呼麦一样用嗓音发出不同的音和音色。演唱潮尔道(čogurdaguu)之“潮尔”,意为“回声”、“和声”、“回响”,是蒙古族一种古老的多声部合唱形式,仅存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过去,潮尔道是在宫廷王府或隆重的庆典仪式、大型那达幕会上由专门的“王爷的歌手”演唱。表演方式是由一名歌手唱长调形态的旋律声部,其余人演唱持续的固定低音,后面有附加的“副歌”部分,叫“图日勒格”,由参加宴会的所有人及歌手一起演唱。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潮尔道在元朝宫廷中演出。后来,元朝灭亡,蒙古皇室北上至今锡林郭勒境内,潮尔道被带到了锡林郭勒草
脑木更山的传说
脑木更山的传说脑木更山像一口硕大无朋的巨锅,扣在(四子王旗)杜尔伯特草原的腹地上。它三面环山,呈坡状向北面悬崖倾斜,呈鸟瞰之势。站在西北处眺望,只见青蓝笼罩,扑朔迷离的蜃海中,时隐时现地浮动着一张紫檀木似的大桌子,这就是平顶的脑木更山,近山而观,其形则像一张绷紧的弓。脑木更山的西南空地上,有一峰如箭,直指苍天,这就是牧人们世代作为神物供奉的脑木更敖包。相传在很古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原,被一个恶魔霸占。后来有一力大无穷,武艺超群的勇士来到这里,他见这里水美,草美,自然环境也美,怎容恶魔长期妄为,于是与恶魔开战。这恶魔神通广大,有十二颗脑袋,你砍下它一颗,他会长出两颗,你把它十二个脑袋都砍下来,
蒙古族寿辰礼仪
蒙古族寿辰礼仪一般为“高寿礼”、“过本年”、“过生日”三种。高寿礼年过八旬,才属高寿范围。举行高寿庆典时,由高寿者子女、亲属共同商议,并报请苏木及旗札萨克,确定具体日期后方能进行。选择牧草繁茂、牛羊肥壮的秋季为多。也有在数九、祭火、春节时进行的。参加者一般为远近亲朋好友,邻近浩特乌素,苏木旗府有关人员。对于年老者,要派专人、专骑请来参加。旧时,旗王府、札萨克或总管要派专人向高寿者拜寿并赠送马匹,苏木也分别赠送牲畜或物品。寿礼开始后,首先向高寿者敬献哈达、鲜奶,让其品尝,并诵寿礼赞词,人们纷纷向高寿者敬献哈达、衣袍、绸缎、牲畜、糖果、糕点等,孩童们则敬上哈达跪拜,讨取“年岁”。高寿者接过孩童们的
乌兰察布蒙古族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蒙古族女性首饰首推头饰,亦称头戴。一副上等头戴价值数十匹良马。头戴是在姑娘结婚时,由男方依据家庭经济状况准备的,因此,其档次略有区别,而造型风格大同小异。头戴主要用珍珠、玛瑙、玉片、玉珠、金银串缀而成。蒙古族妇女头戴的特点是额部编缀,有流海型珠串与头顶部用白银镶的大型珊瑚顶盖相联,左右脸颊两边相垂珠串垂缨,脑后部是整块或金银镶的玉珠,玛瑙串以珍珠、玉珠成一整体。做工精巧,装饰方便,特别是前额的珠串在走动中飘逸摇摆,衬托蒙古族妇女健康紫红色面容,流光溢彩,艳丽照人。乌兰察布蒙古族妇女的头饰大体都是顶部以玛瑙或珊瑚编成发箍,前有流苏。头饰还往往附带有银子镶嵌的宝石配在胸前,以示吉祥如意。蒙
祭火
自古以来,蒙古民族像崇拜苍天一样崇拜火。他们认为,火是天神赐给人类温暖和生命的源泉,是保障人类赖以生存的使者,是与人类生活的荣衰有着息息相关的崇拜物,是家庭的元气,是生活欣欣向荣的象征。蒙古人称继承父母遗产为“接续圣火”或“守圣火”,其本意就是儿孙继承其祖先点燃的、父母继承下来的圣火。蒙古民族祭火一般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进行。传说中,火神每年过年前要去上帝那里禀报人间的一年景况。为预示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生活幸福、草原安宁,每到祭火的这一天,家家户户点燃起柏叶香、清扫浩特庭院,保持毡房内的整洁,开始准备祭品和祭祀用具。祭火供品主要有羊胸叉、胫骨、四根长肋、直肠、皱胃、包肚油等。首
乌拉特民歌
乌拉特民歌的历史渊源,要从乌拉特蒙古人从呼伦贝尔草原迁徙到此定居生活讲起,1648年乌拉特蒙古部落受清朝指令迁徙到现今的乌拉特地区镇守疆域,从而乌拉特民间文化艺术也将随着迁徙流传到西部,成为西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乌拉特民歌大部分从东北带传过来,并与隔河相居的鄂尔多斯民歌文化长期交流相溶出现了很多相似而相近的民歌。直到十八世纪上旬,乌拉特地区随着宗教信仰的盛行,各大庙宇的建起,民间文化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民众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及生活当中都渗透着深刻的藏传佛教信仰教理,庙宇高僧1利用心领神会的民间歌曲这种特殊影响力和感染力、渗透力,把宗教理念的教化转变为歌声来影响百姓的精
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
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有“仿古地毯故乡”之称,流行于此的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是我国五大地毯路系之一,被称为大漠中的一朵奇葩,有着精细独特的做工、淳朴秀美的图案、古色古香的风格,于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的制作历史源远流长,诞生于公元1736年以后,至今有270多年的历史。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源自西域,又继承了阿拉伯和京式宫庭地毯的传统,在大漠戈壁独树一帜,历来被行家们尊为地毯技艺的鼻祖。阿拉善地毯工艺复杂,以土种羊毛为原料,从设计到完成要经过构思设计、织作、平、剪、洗、造旧等工艺,使用的主要工具有:纺线车、染缸、织做架子、耙子、剪刀等。阿拉善仿古地
乌拉满族秧歌
唐代渤海国流传一种叫作“踏锤”的民族歌舞,是満族秧歌的起源。満族秧歌亦称“鞑子秧歌”。鞑子秧歌中鞑官官服背后绣“银牌天使”四字,则源于辽代有向女真族索贡海东青的使者号称“天使”,佩银牌。可见其历史久远。近代以来,伴随山东、河北、山西等地流民的迁入,内地秧歌传入吉林。満族秧歌对内地秧歌的美学观念及其音乐、舞蹈形式有所借鉴,并承袭了满族歌舞“莽式空齐”及萨满舞蹈的传统风韵,着重表现満族生活习俗,逐渐形成了当代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乌拉満族秧歌。満族秧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的舞蹈以表现満族习俗的“吉祥步”动作贯穿始终,男、女同走的“吉祥步”表现着吉祥如意、相互祝福之意。“逗鹰”、“放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