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特产
内蒙古民俗文化
蒙古族呼麦
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呼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区,新疆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居住地以及蒙古、俄罗斯图瓦地区也能听到这种歌唱方式。据考证,呼麦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匈奴时期,至迟在蒙古族形成前后就已经产生。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歌唱形式,呼麦是蒙古族杰出的创造。它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
格萨(斯)尔
《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凭借杰出艺人的说唱,史诗流传千年,主要流传于中国西部高原地带的广大牧区和农村。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藏族等族群普通民众共享的精神财富,至今仍是藏族等各族群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
蒙古族长调民歌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早在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
蒙古族安代舞
安代舞发源于库伦旗,据考证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当时库伦体制是“政教合一”,寺庙林立,僧侣众多。清朝中期,各地闯关东的移民大量涌入草原,不同部落、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相糅合铸就了库伦蒙古族文化,孕育了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安代舞。安代舞的起源有三十余种说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说法认为安代最初是用来医治妇女相思病的宗教舞蹈,也含有祈求神灵保佑、消灾祛病之意。当时,在库伦等地流行的安代有“阿达安代”、“乌日嘎安代”等12种。安代通常在节庆或闲暇时进行,一人领唱众人应和,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安代舞有强烈的自娱性、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轻松愉快,简单易学,唱词随编随唱,富于感染力。男女老少皆可入场
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是一种蒙古族的曲艺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广泛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及相邻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乌力格尔的汉语意思是“说书”,因采用蒙古族语表演,故又被称作“蒙语说书”。在蒙古族民间,将徒口讲说表演而无乐器伴奏的乌力格尔称为“雅巴干乌力格尔”,又称“胡瑞乌力格尔”;将使用潮尔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潮仁乌力格尔”;将使用四胡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胡仁乌力格尔”。有伴奏乐器的乌力格尔表演通常为一人自拉胡琴说唱,唱腔的曲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其中功能特点比较明确的有【争战调】、【择偶调】、【讽刺调】、【山河调】、【赶路调】、【上朝调】等。乌力格尔的艺术积累非
蒙古族搏克
“搏克”为蒙古语,意为摔跤,它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搏克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汉初期开始盛行,元代广泛开展,至清代得到空前发展。现在蒙古自治区各地尤其是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都有流行。搏克运动的比赛形式古朴而庄重。按蒙古族传统要求,参赛选手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制成的“卓得戈”(紧身半袖坎肩),裸臂盖背,“卓得戈”边沿镶有铜钉或银钉,后背中间有圆形的银镜或“吉祥”之类样字,腰间系用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策日布格”(围裙),下身穿用32尺或16尺白布做成的肥大“班泽勒”(裤),“班泽勒”外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或花卉图案的套裤,脚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的习俗,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形,高低不等。古代敖包的建立和祭祀比较简单,由祭师宣布,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作为敖包的所在地。人们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举行若干仪式后就建成了敖包。以后附近的居民每年都要到这里祭拜,祈祷人畜兴旺。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聚集区后,祭敖包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牧民对敖包的参拜祭典始终不变。祭敖包的仪式通常在每年农历五月至七月间举行。有的一个旗、一个苏木独祭,也有几个苏木、
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群众性盛会,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具有代表性。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就举行了盛大的那达慕。那达慕大会多半选择在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七八月份举行。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当代的那达慕大会除了进行男子三项竞技外,还增加了马球、马术、田径、球类比赛、乌兰牧骑演出等新的内容,同时举行物资交流会和表彰先进。今天,锡林郭勒盟地区举办的那达慕已成为全民健身和群众娱乐的重要活动。摔跤是那达慕的重要项目,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比赛前先推一族中的
鄂尔多斯婚礼
鄂尔多斯婚礼发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时期。15世纪,随着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安奉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甘德尔敖包上,蒙古族的鄂尔多斯婚礼便以其特有的仪式程序流传在鄂尔多斯民间。鄂尔多斯地区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仪式程序,并使其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礼仪化、规范化、风俗化和歌舞化的民俗文化现象。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这些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既不同于其他民族婚礼的程序,也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婚礼有别
二人台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北、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的民间小戏。其原始曲调为当地的民歌,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打后套】等,由晋北民歌演变的唱腔【走西口】、【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由陕北民歌演变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绣荷包】等,由蒙古族民歌演变的唱腔【阿拉奔花】、【王爱召】等,冀北民歌【十对花】,江淮民歌如《茉莉花》、《虞美人》等等。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以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西路与东路之分。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榆林地区、忻州地区;
成吉思汗祭典
成吉思汗陵是历史伟人成吉思汗英灵供奉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霍洛苏木,这里具有独具一格的成吉思汗传统祭祀活动。成吉思汗1227年病逝后,按照当时的习俗实行了秘葬。蒙古族为了纪念自己最杰出的领袖,在漠北高原建立了成吉思汗陵寝“八白室”(即八座可以移动的白色蒙古包),收集成吉思汗遗物供奉在“八白室”中的灵柩内。成吉思汗祭祀每日举行一次,专项祭奠一年举行六十多次。成吉思汗祭祀主要是表达对长生天、祖先、英雄人物的崇拜,祭奠中再现了古老的蒙古民族牲祭、火祭、奶祭、酒祭、歌祭等形式,诸多富有特色的珍贵祭器则表现了草原民族对大自然和动物的艺术审美观念。达尔扈特是成吉思汗陵守灵
巴林左旗皮影戏
皮影戏是由皮影艺人操纵的用驴皮刻制的影人,通过灯光将影像透影于幕窗上,再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的一种傀儡戏。它是集平面雕刻、彩绘、文学、舞台美术、音乐、戏曲、舞蹈动作设计等于一身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戏中有画,画中有戏,富有地方特色,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它能全方位地传递视觉、听觉信息,感染力很强。千百年来,皮影戏流行于全国各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1979年5月,巴林左旗文化局对全旗皮影戏班和皮影艺人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和登记。1985年10月24日,巴林左旗文化局制定下发了《巴林左旗民间皮影艺人管理条例》,规范了皮影艺人的从业和皮影演出市场。2008年,皮影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察哈尔服饰
从整体上看,察哈尔服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服饰款式风格,吸取各地服饰的可取之处,形成了较典型的款式风格。因为察哈尔部落曾经是蒙古皇宫禁卫军,所以他们的穿戴还具有蒙古元代皇宫服装的特色,比如领口和大襟都不绣花,领边、领座、大襟、垂襟和开衩衣边则用绸布进行镶边。察哈尔人如此美丽的服饰又演绎出了丰富多彩的礼俗讲究。比如,他们有相互赠送服饰表示美好祝福的礼俗,另外,在蒙古族人民的心目中,蒙古袍是十分神圣的,穿蒙古袍就必须头戴蒙古帽、脚穿蒙古靴(至少应是马靴)、腰扎腰带,这样才叫整齐、美观,才合乎礼节。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自古以来繁衍生息在黑龙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的密林深处,世代以狩猎和游猎为生。这种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传统节日——古伦木沓节。“古伦木沓”为鄂伦春语,意为祭祀火神。古伦木沓节由祭祀火神的仪式演变而来。自古以来,鄂伦春人每到年节或吉日,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门前燃起篝火,并焚香跪拜祷告,以求火神保佑平安;饭前还要向火塘洒酒抛肉,以示供奉。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世代传承的民间习俗。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活动习惯在每年的春季举行,届时人们带着好酒好肉及帐篷等物,举家骑马到预定地点参加活动。节日期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夜间在篝火周围请萨满跳舞,祭神祭祖;白天则
鄂温克叙事民歌
鄂温克叙事民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族的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人们即景生情,即兴填词吟唱。牧歌和猎歌表现了鄂温克族勇敢而质朴的性格;“努给勒”舞步独特,刚健有力,节奏性强。“扎恩达勒格”是鄂温克族山歌和小调类歌曲的总称。自由舒展的曲调充满了浓郁的山野气息,明澈而开阔的旋律将对鄂温克人对故乡的赞颂勾勒得清新感人,如同湖面的粼粼波光灵动而自由。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意即“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森林之舟”驯鹿曾经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分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种方言;没有文字,
鄂尔多斯古如歌
蒙古族歌唱艺术主要包括长调与短调的民歌以及呼麦。蒙古族长调民歌和呼麦列入世界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需要细化了解的是,2008年,“蒙古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科尔沁叙事民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鄂尔多斯古如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其中,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都是短调民歌,这容易理解。科尔沁叙事民歌,即科尔沁叙事“胡仁乌力格尔”,是在史诗、好来宝、赞颂词和汉族评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民间说唱艺术,是内蒙古东部,特别是半农半牧的科尔沁蒙古族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是指流传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及周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素有“歌海”之称,孕育了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底蕴。鄂尔多斯地区传统音乐门类齐全,民间音乐、宫廷音乐、祭祀音乐和宗教音乐都很发达。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风韵独特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历史上游牧民族交替入住鄂尔多斯,自然留下了自己音乐印记;西夏王朝统治鄂尔多斯约150年,无疑对鄂尔多斯民间歌曲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与晋、陕接壤,又受到晋、陕乃至中原文化的影响。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尤其闻名遐迩。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是蒙古族传统音乐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它的演唱技巧已达到相当高的难度,而且有了一套系统的表现音乐风格的演唱方法。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几乎没有不可以演唱的场合,因此也有称这类歌曲
科尔沁叙事民歌
科尔沁叙事民歌,是主要流传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上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情节复杂、角色众多、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等等特点,富有浓郁地方气息的民歌,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并依靠众多民间艺人的演唱才得以传播与传承。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尔沁叙事民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在科尔沁草原上产生、传承,与科尔沁草原这片丰厚的文化土壤分不开。在科尔沁草原上,一直流传着说唱“芒古斯乌力格尔”,即说唱英雄史诗的民间古老文化习俗。到了17世纪后的清朝,一种新的民间艺术形式——蒙古说书“胡仁乌力格尔”应运而生。胡仁乌力格尔是在史诗、好来宝、赞颂词和汉族评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民间说唱
爬山调
爬山调也叫爬山歌、山曲儿,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一种传统短调民歌,有后山调、前山调、河套调之分。后山调流行于阴山北麓,旋律高吭悠长,音程跳动大;河套调流行于巴彦淖尔盟河套地区,旋律优美,感情细腻;前山调则主要流行于土默特平原,其特点是兼有后山调与河套调之长。爬山调的结构与信天游、山曲相近,多为两个乐句的单乐段,曲调则有汉族与蒙古族交融的因素。2008年6月7日,爬山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从明、清放垦以来,大批移民从山西、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区迁来,也带来了故土的文化艺术,在融合河北民歌、山西大秧歌、山东快板书、陕北信天游语汇和形式的基础上,
鄂伦春族赞达仁
中国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族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的呼玛、逊克、爱辉、嘉阳等县。人口4132人(1982年统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通用汉文。鄂伦春民间音乐主要有山歌体的“赞达仁”、歌舞曲“吕日格仁”、宗教歌曲“萨满调”等。鄂伦春民歌常常即兴填词演唱,只有非常优美的传统民歌有比较固定的歌词和曲调。民歌的传统形式主要有“赞达仁”,“赞达仁”多指山体民歌,包括各类小调,具有旋律高亢刚健、悠扬跌宏的特点。民歌歌词大量反映的是鄂伦春族的游猎生活和婚姻爱情,除此之外,还有在劝酒、定亲、出嫁、祭礼等场合唱的仪式歌。赞达仁鄂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