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烟台 > 蓬莱区特产
蓬莱区民俗文化
长岛渔号
“长岛渔号”源于长岛县渔业区的砣矶岛,距今己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风帆时代渔民创造的一支闯海的歌。早在清末民初,砣矶岛上的大风船达300多只,是一支海上生产的劲旅。这些大风船,系母船带子船,常年活动在烟威、莱州、渤海湾和辽东湾一带渔场。因此,长岛的渔民号子波及到整个渤海和北黄海沿岸。北至丹东、大连、营口、长海县,西至天津、塘沽,南至蓬莱、莱州、龙口。东至烟台、威海、韩国一带。那时,一只大风船多为18人操作,帆船的动力全靠风力和人力,于是,以吆喝、呐喊和领唱、合唱为主要形式的“长岛渔号”,遂成为统一步调、协调动作、指挥生产的“渔令歌”。“上网号”、“拾锚号”、“竖桅号”、“掌篷号”,节奏铿锵有
戚家拳
“戚家拳”相传是明代著名爱国将领、伟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综合当时各家著名拳法之长创编而成。具体这套拳法是否真的来源于戚继光,已无法考证。近代传承有记录的人是1930年代的寇祖师,河北沧州人氏,不详其名,自号“三爷”,伪满期间在辽宁省阜新煤矿做苦功,将此披传铪朱云天师祖,解放后,朱云天师祖在锦州将此技独传柳德恩先生。柳师以此技而获“神拳柳”之美誉。传人颇众,余幸居其一。戚家拳古朴无华,实战性强。刚柔勇猛,缠裹挤靠,非踢必打,非摔必拿。闪展穿跃,气势磅礴,节奏明晰。动则摧枯拉朽,静则深不可测。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戚家拳自明朝流传至今,其主要流行地区在浙江省台州、温州市部分县市区及河北省通
八仙过海传说
“八仙过海”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代的《太平广记》等作品,后经过民间广泛的流传和诸多文人骚客的描绘,到明代吴元泰创作的小说《八仙出处东游记传》才正式确定了八位仙人。八仙,共七男一女,他们以不同身份,手持不同宝器展现在人们眼前:铁拐李是以乞丐面目出现的官吏,法宝是葫芦;汉钟离是将军,宝器是“扇子”;张果老是一位寿者,宝物是“渔鼓”;吕洞宾是儒生,宝物是“宝剑”;何仙姑是民间妇女,宝物是“荷花”;蓝采和是优伶,宝物是“竹篮”;韩湘子是年轻出家的富贵弟子,宝物是“箫”;曹国舅是皇亲国戚,宝物是“云板”。身怀绝技的八位仙人演绎了“八仙过海”的传说:八仙赴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归来,在蓬莱阁上下棋,铁拐李
长岛显应宫妈祖祭祀大典
整理者郭贤坤宁学娟长岛亦称庙岛群岛,是处于中原古文明中心区域内的一组岛屿,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独具开放性的海洋文化特质,使其成为了族群迁徙与文化传播的一处重要“驿站”,妈祖信仰的北传与北方妈祖文化的形成,正是长岛这一地域与文化特质的反映。北宋嘉佑五年(1060年),妈祖信仰由福建沿海一带传播到了长岛地区。宣和四年(1122年)福建船民在沙门岛(今庙岛)上建起了妈祖庙。长岛妈祖庙的出现既是妈祖信仰北传的标志,也是北方妈祖文化产生、形成与发展的一个起点。1628年,明崇祯皇帝御赐庙额“显应宫”,和它同样显赫的是大殿正中悬挂的“神功济运”金匾,那是清咸丰皇帝1855年感恩于贡船在渤海化险为夷而御赐的,成
胶东道教音乐
胶东道教音乐,携带着近二十多个世纪的记忆,迈着蹒跚的步履,在齐鲁土地上缓缓而行。历史演进至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胶东山沟中——今牟平昆嵛山“烟霞洞”,萌发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道教创新派系的全真道北七真人。该教派倡扬儒、释、道“三教圆融”、“识心见性”,并寓音乐于该教之中——“寓乐于道”。受到皇封后,蔚然成为盛行全国的大教派。由此,追随王重阳在创派时的七个胶东道人,被称为“全真七子”。其中栖霞丘处机(号长春),建树颇大,史学界称“长春弘教”。这位宗教领袖在临终前,设计了全真道向道乡化发展的构想。村庙道人与村民比邻而居,自称“道不离俗”、“以俗养道”,他们保存为数不少的传统文化遗产。比如芝罘
大杆号吹奏乐
在传说“八仙过海”的地方—蓬莱,时时都能听到阵阵富有阳刚之美的声声号角。这就是著名的蓬莱大杆号吹奏乐,它以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蓬莱大杆号又名“喇叭”、“招军”、“先锋”、“号角”,是无孔无键、直管吹奏的铜管乐器。它虽构造简单但有较难的吹奏方法和复杂的技巧,能够演奏出g-g2两个八度,声音高亢、粗犷。它在我国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中有所记载。古代的大杆号在军中用于操典、演兵、战斗等武事活动中,后经长期演变,流传到民间,便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乐器。大杆号吹奏乐经过历代吹奏艺人漫长的实践,广泛应用于起轿、催妆、落轿、贺新房、祭海等民间俗事活动、各种节日
长岛木帆船制造技艺
整理者袁克廷宁学娟长岛县的木帆船制造,源于县城北部的砣矶岛,该岛土质硗薄,淡水奇缺,历来以渔业为主。先祖自明末清初,相继进岛定居,以赶海、钓鱼为生或以“家门”(近海)渔场生产为主。为出远洋,渔民便自行设计建造大风船出海作业,至今大风船已伴随岛民们走过了350多年的历程。至清末民初,随着渔场拓宽,渔具更新,木帆船制造匠人发展到十几人,建造的大风船达300多只,成为风帆时代海上的“一支劲旅”。大风船,亦称“大瓜篓”,是以风力和摇橹为动力的大型木船,操作人员一般为18人左右。木帆船按其造型、功能、运载的特点,可分为大风船、榷子和舢板。大风船常以母船带子船的方式作业。渔家造船仪式隆重,工程繁杂,大风船
蓬莱烧纸调
烧纸是起源于宋代,在蓬莱东、南、东北部地区乡间流传的一种风俗性祭祀活动,用以求福求财求平安和祭奠祖先。整个仪式由开坛、请神、安神、搭棚、封灯、劈山、搬亡人、歇坛、故事、送神等10个阶段组成。烧纸调是整个烧纸仪式活动的伴曲,含鼓乐和唱曲两部分。唱由有九腔十八调。九腔主要有大腔、悲腔、急腔、大悲腔、四大腔、娃娃腔、对口腔、接神腔等;十八调主要有接神调、安神调、封灯调、送神调、三棒鼓、慢板、悲调、靠山调、喜盈门调、流水调、搬亡人调、答文良调等。烧纸调旋律婉转,节奏富于变化。演唱故事时,唱腔遵循“接神、安神送神”的程式,中间根据故事内容自由选择调式。烧纸调的伴奏乐器为单皮鼓。单皮鼓形似蒲扇,使用时
蓬莱阁庙会
整理者张小丽蓬莱阁庙会源于人们对海神娘娘的朝拜,沿袭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海神娘娘,也称天后,行善济世,常在海上救助遇险渔民,人们非常敬仰她。蓬莱当地相传正月十六是海神娘娘的生日,因此蓬莱沿海地区便有正月十六为其祝寿的习俗。这在早期仅是一种祈福活动,到了宋朝经济社会繁荣,加之蓬莱阁、天后宫等建筑群的兴建,活动内容逐渐丰富,周边村落纷纷组织戏班、秧歌队到天后宫对面的戏楼、广场献艺表演,节日气氛日益浓郁,逐渐形成了蓬莱阁庙会。当地有“正月十六赶庙会”、“蓬莱阁上逛庙会,一生富贵又平安”之说。庙会当天,人山人海,有到天后宫朝拜海神娘娘,祈求出海平安,满载而归的;有进龙王宫朝拜龙王爷,祈求风调雨顺
登州海市文化
蓬莱(古称登州)地处山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海、黄海,与长山列岛相峙。蓬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域环境,加之春夏、夏秋之间适宜的气象条件,使远处景物显现在空中或海面上,即形成神秘的海市。自古以来,就有海市的记载。《史记·封禅书》曰:“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辙引去,终莫能至”。有关登州海市的详细记录,当推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在古代,人们无法对海市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
长岛砣矶砚雕刻技艺
整理者李明宁学娟长岛砣矶砚,亦称金星雪浪砚,是著名的鲁砚之一,用砣矶岛特产的金星雪浪石加工而成。以砣矶石制砚始于北宋熙宁年间,兴盛于明、清两代,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砣矶砚在北宋时与歙砚齐名,有金星雪浪纹的更是砚中极品,是文人墨客的爱物。砣矶砚,之所以获“金星雪浪砚”的美名,实乃奇特的地质运动所赐。原为古陆地的渤海历经几亿年的沧桑巨变,形成了砣矶西隅的一小块独一无二的地质构造。砣矶砚石颜色为黑中略呈绀青、灰绿色,因其含有微量自然铜,如金屑撒在上面,闪耀发光,石上还有明显的雪浪纹,小的如秋水微波,大的如雪浪滚滚,故名金星雪浪砚。砣矶砚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工序繁多,主要分采料、构思、雕刻、打磨(即磨
蓬莱小面制作技艺
整理者李慧莹蓬莱小面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但它有个重要的传人,就是清末民初的衣福堂。因他做的蓬莱小面最正宗,人们又称蓬莱小面为“衣福堂小面”。衣福堂制做的小面用料和做工极其考究,故供应量不大,每晨仅售百碗,因做工考究、味道鲜美而远近闻名,常有蓬莱城里人及外地客商因吃不上衣福堂小面而为憾事。现如今,蓬莱小面已经遍布蓬莱城乡,并发展到外地,这一传统名吃也成为婚宴、寿宴、早餐等常备面食。蓬莱小面量小、面细、汁鲜,综合了对于美食要求的色、香、味、形、器五个方面。它的用料、做工、火候十分讲究,包括和面、溜条、出条、制卤等工艺流程。准备材料有:面粉、水、碱、0鸡、棒骨、加吉鱼、鸡蛋、葱末、姜末、食盐、
蓬莱传说
整理者王金鹏蓬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历史文化名城。蓬莱作为神山的名字,始于战国时期,《山海经·海内北经》中记载:“蓬莱山在海中,上有仙人,宫室皆以金玉为之,鸟兽尽白,望之如云,在渤海中也”。《史记·武帝纪》记载:“建章宫中,建大液,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像海中神山龟鱼之属”。从齐威王开始,到秦皇汉武求仙活动的热潮迭起,广泛传颂着各类的神话传说。从前,由于海市频频出现,老百姓便传说海0现了三座神山,山上的东西都是白色的,宫殿是纯金白银打造的,山上有许多参天大树,结的果实吃了能长生不老。秦始皇为了让自己一统万年,便慕名来到这里求长生不老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看见海的尽头有一片红光,就问随行的方士说
鱼灯节
渔灯节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蓬莱沿海渔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流传于辖区内十几个渔村。除了传统的祭祀活动,在庙前搭台唱戏及锣鼓、秧歌、舞龙等亦是渔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明的渔家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驻足。渔灯节从传统的元宵节中分化而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灯节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渔民特有的传统民俗节目,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辖区内有山后初家、芦洋、八角等十几个渔村。渔灯节是从传统的元宵节中分化出来的一个专属渔民的节日。每年正月十三或十四午后,沿海渔民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自发地从各自家里抬着祭品,打着彩旗,一路放着鞭炮,先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