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特产
黑龙江省民俗文化
包冻饺子
南方人过年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北方人过年吃饺子,表示除旧迎新。这是南北绝然不同的习俗。现在,住在城里的北方人已经将蒸馒头的习俗淡化了,但是包冻饺子的习惯还保留着,最晚三十那天饺子就得包了冻上。东北人过年包饺子是件大事,要用最好的面来包饺子,所以一到年根前,各家都想招整好面粉。包饺子,在南方人看来是件挺麻烦的事情,但在东北人手里却是小菜一碟。东北人对饺子百吃不厌,有这样的说辞叫“好吃不如饺子,好受不如倒(躺)着,好看不如嫂子”。包饺子先要把面活好揉成团,盖上湿毛巾放在一边,这叫醒面。这面得醒俩小时左右,这工夫就准备饺子馅。过年包饺子要活几种馅料,猪肉芹菜馅、猪肉酸菜馅、猪肉白菜馅、牛肉罗卜馅、
漠河县夏至节
夏至节是漠河北极村独有的一个节日。按照北极村人的习俗,每年夏至这一天,北极村的人们都会自发来到黑龙江边,点起篝火,边跳舞边等待北极光的出现。在夏至这一天,北极村是中国白昼最长的地方。太阳从落山至初升的时间只有3个多小时,因大气和地面物对阳光的散射,夏至前后的几天基本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黑夜,所以,人们把夏至的北极村称为“不夜城”。一般来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亘古不变的自然常识,但在夏至的北极村太阳却是北升北落,晚霞与朝霞紧紧相连;映照于北方的天空。这种在同一时间欣赏到晚霞与朝霞的神奇天象为北极村所独有。与夏至节相辉映的是神奇而绚丽的北极光,在中国,北极村是最有机会出现极光的地方,极光出现的原理是由太
漠河县鄂伦春狩猎习俗
在漠河,早在明朝以前就已经有人类居住,这主要是以游猎为生的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因此,漠河的狩猎史要比农业史长久得多。这些最早的先民们没有先进的狩猎工具,棍棒与弓箭是他们主要的狩猎工具。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他们常常采用“烧山引兽”“放火寻角”等野蛮方式进行狩猎。这种方式一度成为这些少数民族大量获取猎物的主要手段之一。鄂伦春狩猎习俗“烧山引兽”“放火寻角”在当年开发“北大荒”时,首先来到这里的人们留下过这样一句谚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自然环境。而在八万兴安绵延起伏的群山之间,的确繁衍生息着大量珍稀野生动物,因大兴安岭地处高寒地区,这些野生动物许多具有珍贵的毛皮和珍贵
马拉爬犁
东北冬天的雪是很多的,黑龙江一般10月(公立)就开始下雪,5月偶尔还有下雪的时候。在空旷的草原上和森林里,积雪有时有一米多厚,人在上面走不会陷进去,因为雪已经冻的异常坚硬,路上积雪也牢牢的粘在路面上,这时一种叫爬犁的交通工具就有大用处了,几乎可以毫不费力的拉动。所以跑起来肯定比马车要快。爬犁底部有两条铁或木头的滑板,用于接触雪面,前面是一匹马拉着。马的蹄子也要打铁掌,才能不在路面上打滑。
朝鲜族掷柶游戏
朝鲜族掷柶游戏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五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代表性传承人:金善香掷柶游戏是朝鲜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游戏,又称“掷柶”或“柶戱”。朝鲜族先民们以“掷柶”方式占卜求得来年好收成,后来慢慢演变成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游戏。掷柶游戏器具简便,由棋盘(也叫马田)、骰子、棋子(由4个刻注标记的扁豆或4根长约20-30厘米的半圆木块制成)。参加人数为2人或2人以上,分甲乙两组后编号顺序进行。按逆时针方向顺序轮流掷骰,按掷骰所得分数在“马田”上分别摆上4个棋子,从起点开始往终点运行,最后在棋盘上先走完的一组获胜。
五常东北大鼓
五常东北大鼓项目批次:国家级第2批、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五常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高晓华五常东北大鼓又称“东北大鼓窝子”,起源于1860年前后的五常拉林河畔。最初是艺人操三弦自弹自唱,清末始有女大鼓艺人,并有琴师弹三弦伴奏。唱词文雅讲究,曲调华丽清雅,故事曲折迷人,与当地的粗犷民风形成鲜明对比。上世纪50年代五常地区学习东北大鼓的有数百人之多。
宁安珍珠球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体育局代表性传承人:关常富宁安是满族先民肃慎族的发祥地。古代满族先民在牡丹江流域采珍珠的生产活动中,发明珍珠球这项体育竞技活动。竞赛方式简单,用球代表珍珠,两个球拍代表蛤蚌,保护珍珠不被别人采到。双方对垒,每队出6名运动员,用网兜来得到珍珠,最终以珍珠的数目分出胜负。此活动既有极强对抗性又有游艺性,要求参赛队员具备高超的技艺和团队配合精神。
五常珍珠球
珍珠球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五常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郎国兴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京旗文化重要内容,分布在五常市拉林镇及周边乡镇。明朝时,满族青年男女把“绣球”比作大颗珍珠,在陆地上竞相往鱼篓投掷,投中者预示能采出更多的珍珠,后逐渐形成一种攻守兼备的民族球类项目。1644年清军入关时带到京城,供八旗子弟游戏。珍珠球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被国家确定为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重要参赛项目。
达斡尔族萨满舞
达斡尔族萨满舞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郭德才吴文发达斡尔族萨满舞是一种宗教兼巫医性质的舞蹈仪式。由主神(师傅)和二神(徒弟)组成,若干人帮腔烘托气氛。主神和二神左手各拿一面神鼓,右手拿鼓锤边跳边唱边敲,众人帮腔。内容为祈求平安、求医问药、消灾祛病、占卜凶吉等不同求神愿望。达斡尔族萨满舞载歌载舞,表演即兴性强,不受场地大小、时间长短限制,舞蹈动作沉稳有力、粗犷奔放,颇具神秘色彩。
宁古塔满绣
宁古塔满绣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代表性传承人:贾秀兰宁古塔满绣是满族传统的刺绣工艺之一,始于渤海时期。其粗犷拙朴,造型夸张,构图巧妙,色彩艳丽,冷暖对比强烈,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民族、民俗特色。题材包括山水、花鸟、草虫、走兽、人物、文字等,形式品类有缎绣、布绣、纳纱、编纱、割绣、十字绣、包绣、补绣等,针法有平针、倒针、长针、缉锁等。
民间纸扎
民间纸扎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体育局代表性传承人:付鸿雁宁安市民间纸扎历史悠久,从清朝一直延续至今。付洪雁的纸扎既带有满族文化色彩,又有中原文化遗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表现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的,也有表现幸福吉祥、岁时节令及人生礼仪等的。表现形式有单色、点染、添色、复色组合等,还有实用的枕头、布鞋等绣花用的纸样。
满族萨满神话
(1)在公元520年,柔然发生了一件萨满制造的宫廷内讧,最终导致可汗丑奴被杀。柔然可汗宠信一个名叫地万的女萨满,封为圣母,把太子藏起来,托言上天。事泄被绞死,丑奴可汗复杀执刑之人,引起了宫廷政变。古代史官不用“萨满”这个名词,在文字上只称其为“巫”。在匈奴时代,萨满在政治、军事上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凡战争或其他处于犹豫状态的事件,最后要取决于萨满。北方民族的萨满,大不同于中原的巫。萨满必须具备许多常识或知识,能够观察事物的发展,预测未来,敢预言吉凶。柔然也是如此,只是其传简略未及叙述而已!萨满是北方民族的原始信仰,起源甚早,在母系制度的社会里已经非常发达与成熟了。萨满差不多都是氏族领袖,被中原神
齐齐哈尔木板书
齐齐哈尔木板书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郭志安泰义齐齐哈尔木板书属说唱类曲艺品种,由一人表演。清中叶盛行于河北中部,20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于齐齐哈尔周边,20世纪中叶曾成为当地群众的主要娱乐形式之一。其大量吸收了评书的说口及表演技巧,唱腔类似于西河大鼓,融唱、念、打(木板与鼓)为一体。表演的主要器物为扁皮鼓和木板(三块板),演出时唱、说、打板相结合。
满族巴拉莽式
满族巴拉莽式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馆满族巴拉莽式是萨满祭天、祭山仪式(即跳神)完毕后,由男女青年起舞直至深夜的群体舞蹈。舞者皆赤膊披发,男着皮裙持手铃,女着柳叶裙。舞蹈有8段,传承下来有“开门红”、“满堂红”、“二点鼓”、“整阵容”和“喜火乐”等5段。巴拉人属黑龙江满族的一支,祖居牡丹江西部张广才岭山区,以狩猎为生,清中后期才下山定居,保持着每年春季祭天、祭山的传统习俗。巴拉莽式充分反映了满族先民在远古时对自然、生命和生殖的崇拜。
狍皮服饰
狍皮服饰由于狩猎的生产特点,鄂伦春族的服饰多取自兽皮,尤以狍皮为最多。鄂伦春人用狍皮做成男女冬季长袍和夏季长袍以及靴、裤、帽、手套、被褥等。男子冬季长袍用七八张狍皮缝成,为了便于骑马,前后襟均有开衩,开衩处和袖口镶有薄皮,既结实,又显美观。这种长袍,青少年、壮年、老年均可穿用。女子冬季长袍比男袍长,大襟覆盖脚面,左右开衩,开衩处和衣边、袖口均绣有美丽的花纹,有古朴纯厚之美。男女的夏季皮袍,同冬季皮袍样式相同,不同的只是选用的皮张不同,夏季做衣服用夏天的狍皮,冬季皮袍用冬天的狍皮,夏天也穿磨掉毛的冬季皮袍。
赫哲族嫁令阔
赫哲族称其民歌为“嫁令阔”,意即小调、小曲的意思。虽然赫哲族人口较少,却能歌善舞。年纪大的赫哲人都能唱几段赫哲族民歌。这些民歌,是和他们的渔猎生产、宗教祭祀、生活娱乐过程分不开的,大部分民歌都是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场景即兴创作而来,再一传十十传百地流传下来。赫哲族嫁令阔从歌词内容和曲调变化大致可分作五类:一是历史性的古歌:内容具有神话、族源等性质,流传下来的极少,十分珍罕。如用类似于依玛堪曲调演唱的《迁徙歌》,就被誉为会唱歌的”活化石“。二是祭仪中的神歌:主要由赫哲族萨满在祭祀仪式中演唱,有《请神歌》、《颂神歌》等。其曲调相对固定,但每个人演唱中又具有个性风采。神歌曲调后被依玛堪艺术和篝火夜舞等
满族拍水舞
满族拍水舞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馆满族拍水舞又名“拍水茶茶妞”,“茶茶”为女真语少女之意。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一带流传的满族拍水舞,主要表现母亲教女儿们用盆、瓢、勺在河边舀鱼并嬉戏的内容。由1人扮母亲,2人扮姐妹。舞蹈动作有“横影”、“转盆”、“搭盼”、“海青眼”等,具有戏剧性、趣味性和幽默性,直接反映出满族人民远古时的生活状态。
鞑子秧歌
“鞑子秧歌”流传于牡丹江宁安一带。宁安是满族先民肃慎的发详地,满族民间文化艺术蕴藏丰富。“鞑子秧歌”表演顺序为:“花棍前引路,女真随后边,鞑子压阵角,老妈来回串”。老鞑官坐抬椅饮酒,见到美貌姑娘即上前调戏,老妈赶来周旋保护姑娘,并将银牌天使灌醉,老妈带领众人把鞑子团团围住一顿痛打,表演结束。“鞑子秧歌”舞队人数有六七十人之多人物扮相以戏曲人物为主,队员手持的道具有彩棒、霸王鞭、花扇等,行进时,队中打有许多面长方形旗帜。这些都和汉族秧歌相似。一旦扭起来,满族文化特征便显现出来。大幅度地扭动的双臂,转动灵活的腰部,尤其是下装(男)的步伐是“弓箭步”、“大别步”和“蹲裆步”,以短健为美。表演突出突出
宁安秧歌
宁安秧歌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文化体育局代表性传承人:唐甲悦龚云发宁安秧歌,包括宁古塔龙灯舞和龙凤船。宁古塔龙灯舞,由1887年(光绪13年)宁安县衙门轿子房轿夫老柳头从关内带来并传授。龙灯扎制方式多种,套路多变,生活情趣浓厚。龙凤船由一龙一凤、二个花船组、一个船公和四个“灯架”九人组成。船公指挥众人围绕“灯架”跑出“穿花”、“咬船”等花样,主要动作一是扮艄公“跑船”,二是摆船“跑船”,表现船在水上划行的情景。动作特点是稳、轻、快,上身平稳不晃不扭,脚下圆场步履轻快,如水上飘。
依安剪纸艺术
依安剪纸艺术皮影和剪纸是一对姊妹艺术。皮影早年被称为纸影,盖因其制作有的材料为薄纸板。由于用纸刻剪出的影人易折易损,使开始改用牛皮或驴皮,沿袭至今。影人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手法与剪纸相近,因此许多皮影艺人往往也是剪纸高手。齐齐哈尔民间艺术家的剪纸和皮影艺术作品的确令人叫绝.(齐齐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