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 > 万荣特产
万荣民俗文化
万荣笑话
万荣笑话是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土生土长的地方民间口头文学,它生动有趣,机智幽默,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谐趣言行,是万荣及河东地区群众的口头创作,广泛地流传于山西及全国的许多省市。笑一笑,品一品,万荣乡土上这一道独特的“ceng”味,美得太太哩。使其万荣人这独有的“ceng”“憨”表现的淋漓尽致!万荣笑话是中国汉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但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万荣笑话幽默产生的机制在于其对语言、叙述策略、对象、情景、逻辑机制和框架对立这几个语言知识资源灵活处理运用。万荣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史书上曾有“皇天后土”的记载。自轩辕黄帝在这里“扫地为坛祭后土”至宋真宗
冯氏中医皮肤烧伤疗法
万荣县冯氏中医皮肤烧伤疗法在治疗皮肤病、烧伤方面总结出一整套独特治疗方案:采用梅花针疗法、火攻疗法、湿敷疗法、烟薰疗法、热烘疗法、药膏疗法等多种混合治疗方法,尤以药疗外治著称。冯氏中医在烧伤治疗过程中,针对烧伤病人早期口渴、纳差的症状,辨证为阴伤胃贴、脾失健运,以滋阴益胃为治则,组方益胃渗湿汤;对烧伤休克病人辨证为阳脱阴败,以补气、滋阴为治法,组方益气生津场。同时,外涂烧伤痊愈膏,此药选大黄、黄芩、黄柏、地榆、巴豆、乳香、没药、五倍子、黄连等中药材,取净晾干,研制成粉,用30%的凡士林配成膏剂,其作用是去火毒、收敛、止痛。其他药物还有乳香、没药的炮制:取净乳香、没药100克置锅内用温火加热炒至
万荣软槌锣鼓
万荣软槌锣鼓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万荣县高家庄的传统锣鼓音乐。2010年7月26日被运城市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2011年6月13日被公布为省级第三批非遗项目。2014年7月18日,在文化部刚刚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中,山西省共21个项目入选,皇甫乡高家庄软槌锣鼓名列其中。软槌锣鼓因鼓槌用麻绳特制而得名,在众多的锣鼓艺术中,独树一帜,是全国罕见的特色锣鼓艺术珍品。相传起源于西汉末年,王莽追赶刘秀,刘秀领兵退到孤峰山一带,途径高家庄村边时,突然听到高家庄锣鼓艺人正在演奏鼓乐,士兵马上士气猛增,军威大振,很快击败了王莽。于是刘秀在作战时,专请高家庄锣鼓助威,在一次激烈的战争中锣鼓
万荣花鼓
万荣花鼓是闹社火或者节庆日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一说起源于北魏,云冈石窟中有一尊胸戴花鼓翩翩起舞的石像为证;一说起源于宋代,起源于郑恩打瓜园的故事,花鼓亦仿郑之瓜形而做。万荣花鼓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低鼓,即腰系鼓;第二种是高鼓,即胸前鼓;第三种是多鼓,鼓系于头部、胸部、右肩及两腿中间,最多者一人可系十多个鼓。万荣花鼓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既有美感又富于表现力。其动作健美有劲,如虎之威风,如猿之敏捷。当地有谚语形容:“手打鼓子脚踏锣,脑袋摇的就是钹”(指低鼓),“抬头挺胸两脚活,式子锣鼓三结合”(指高鼓)。它的套子很多,有一点油、风搅雪、干炒豆、狗撕咬、凤凰0头,还有二锤、紧三锤、四锤、五锤,走圆
万荣抬阁
万荣抬阁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是植身于河东大地的一朵艺术之花。万荣抬阁立意新颖,内容丰富,以奇制胜,以险绝伦。一出折子戏,一个故事,一段传说就是一架抬阁,妙不可言,各有特色,可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万荣抬阁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形式,它制作工序繁多,设计复杂,物力、财力消耗大,公众参与程度高,是融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万荣抬阁可以说达到高峰。每年正月十五,前来看热闹的人蜂拥而来,不仅得到广大群众的赞扬,而且受到各级领导的多次好评。并受邀参加市县级的大型文艺表演活动,多次获得奖励。由于它演出周期长,时间短,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万荣董永传说
董永故里在万荣县皇甫乡前小淮村,董永是西汉人,距今两千多年,董永与田仙的故事历史悠久,家喻户晓。董永是种庄稼的好手,又孝顺父母,家住田家窑的田仙姑娘听说后,心生爱慕,后来两人成婚。田仙姑娘心灵手巧,后来传说逐渐演变成天仙女。天仙姑娘为了给董永还债赎身,日夜织布,终于织好了锦缎,还清欠债。人们都很敬佩她,以后青年男女结婚,都要做“合婚布”,这一婚俗在运城地区深入人心。槐树院一带的槐树都是董永栽的,董永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把那个村子叫成槐树院。一次,人们正给白胡子老人盖房,把新运来的木料搬上岸时丢了一只门栓。董永听说,立即下到沟底,在泥水中捞摸找到。董永所做的一切,白胡子老人十分赞赏。白胡子老人
勒马回中药制作技艺
勒马回又名斩龙剑、蜈蚣草、追风草、一支香,味苦,性微寒,有清肺,化痰,止咳,解毒作用,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山西南部黄河东岸。《万泉县志》药类栏目中记载一种草药名“勒马回”,长尺许,尖叶、紫花、性寒、味苦、山(孤山)中多有,能治诸疮。勒马回学名水蔓菁,基原为玄参科植物婆婆纳属水蔓菁的全草,秋季穗状花序呈蓝紫色,穗状花序顶生,种子细小,以地上全草入药,民间广泛用其治病防病,对于热火内盛、痈肿、无名肿毒、感冒上火、支气管炎、急性尿路感染、疖肿等病,拣几苗煎服,立刻见效。上世纪70年代,在解放军总后医疗队帮助试验下,由万荣县军民制药厂研制开发了勒马回片、勒马回注射液,后又根据名老中医的气管炎经验方
万荣面塑
万荣面人又称万荣面塑,是流传于运城市万荣、垣曲等地的民间手工艺品。我国古代很多地方流传着逢年过节时用面粉做“饽饽”、“枣花”、“月糕”、“面鱼”、“面羊”的风俗,这些面食一般是作为蕴含祝福意义的食品或者祭祀的供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出现了专门从事捏面人的师傅,他们用模子或者手捏成各种人物、动物摆到街市上,沿街叫卖,那些彩色的面人儿逐渐就成了专供欣赏的民间工艺。万荣面人讲究7道工序,一捏、二滚、0、四搓、五摊、六画、七剪等,追求快速成形,现场制作,形象逼真,入情入画,长久保存,不能变形。捏成的面人要放到避风干燥处,可涂刷一层鸡蛋清,这样更加结实发亮,光滑润泽,色泽鲜艳,易于保存。面塑的形象多
万荣剪纸
万荣县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植根于当地民俗活动之中。万荣剪纸题材丰富,主要包括花卉图案、鸟兽虫鱼、神话和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其制作方法通常都是按照现有底样裁剪出新的图案。底样常常是历代相传,家家相借之物,一部分是民间专门在庙宇里画神像艺人的副产品,一部分则是剪纸艺人的创造。从功能上分,万荣剪纸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类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纸扎花、灯笼花等。第二类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供花、礼花、烛台花、斗香花、重阳旗等。第三类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帽、枕头。如鞋花、枕头花、帽花、围涎花、衣袖花、背带花、鞋
软槌锣鼓
软槌锣鼓是流行于万荣县孤山南麓高家庄一带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因其鼓槌用麻绳纽结而成,质地柔软又有韧性,故名。软槌锣鼓起源于何时,无文字记录,但是从当地的民间传说及演奏曲目、曲牌来推断,应与古代战事有着很深的联系。早期高家庄的软槌锣鼓主要用于祭祀,表现欢乐、喜庆,民间多用于丧葬,来寄托哀思,新中国成立后,演变为传统的民间社火。软槌锣鼓表演别具一格:配置的八面大鼓,直径大于其它鼓种,需用鼓架支撑;八面大钹,每个重约13斤;16面锣,每面重15斤,每面备有“锣项”,即“支架”;鼓槌系用粗麻绳制作,两头扭成疙瘩,用时头天晚上用冷水浸湿,并用文火烘干。表演方式分为“行路鼓李”和“阵地战”。前者边走边打,
“王通王绩王勃”的传说
万荣县通化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隋唐时期著名文儒“三王”(王通、王绩、王勃)的故里。当地遗存有圣人墓、文中子祠以及数十通碑文,并且围绕圣贤的生平、遗迹形成庞大的故事传说圈,影响辐射至河津、渭南、三门峡、西安等周边地区。通化村名来源有二,一是传说王通死后,曾有一伙盗贼扒其墓穴,行窃之后为了掩盖丑迹,便四处谣传“王通墓中空无一物,连尸带宝全部化为神奇升天”,人们信以为真,此村即改名为“通化”。还有一说,通化村在隋唐以前,原名雾林镇,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先贤大儒,改名为“通化”,顾名思义,通化村者,王通博施教化于斯村之谓也。作为王通、王绩、王勃故里的万荣县,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有关“三王”的动人传说
传统民俗服饰制作技艺(万荣)
万荣婴幼儿民俗服饰制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汉代,晋南民间就沿俗有为婴儿过满月、过周岁、过生日讲究穿戴的习俗。婴幼儿穿戴亲朋好友送来的猫娃鞋、虎头鞋,戴狮子帽、猪娃帽等,可爱又吉祥,寄托了人们无病无灾、幸福快乐的美好愿望。万荣民俗服饰包括鞋系列、帽子系列、荷包系列、布老虎系列等,其中以虎头鞋、帽子系列为代表,通过家庭母女、婆媳之间代代相传,在婴幼儿时期由女性长辈制作,当地讲究“姥姥的帽子舅母的鞋”,一般男红女绿取意为“红官绿娘子”,祝愿儿童长得虎头虎脑、生龙活虎。虎头鞋做工复杂,民间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孩子穿上虎头鞋后,兔毛随风飘动,虎头也有了动感。虎
丁樊锣鼓
丁樊锣鼓是流传于山西省万荣县丁樊村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发轫于敬神、祈雨等民俗祭祀活动,后与隋唐时期的燕乐、吹打乐结合而成。据万荣县志记载,隋末李世民东渡黄河曾屯兵于万荣,现万荣境内孤峰山存其多处遗址和相关传说,其随军鼓乐《秦王点兵》更是流传至今的名曲,丁樊锣鼓即脱胎于此。丁樊锣鼓除春节、元宵做迎神赛社、镇邪驱魔闹社火外,平常还做葬礼用之。传统锣鼓曲牌有[一条龙]、[老虎拔牙]、[路径鼓]、[闹元宵]、[祭神鼓]、[芝麻开花节节高]、[祭灵]、[二进宫]、[秦王点兵]、[穆桂英挂帅]等;锣鼓套子有[黄河魂]、[故事鼓]、[祭祀锣鼓]、[跑灵锣鼓]等20余种。表演时,每班锣鼓设大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