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特产
上海市民俗文化
金山农民画
金山农民画是上海金山的民间传统艺术,发起于七十年代,包括灶头画、剪纸漆绘、民间玩具、泥塑和石刻等。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大胆地进行艺术夸张,构思新颖,色彩明快,造型稚拙,具有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
斩蛇疳
斩蛇疳是一门治疗带状孢疹的民间医术,在青浦地区广有分布,赵巷地区尤为集中。传统的“斩蛇法”是祖先遗传下来的咒语斩蛇法,形式多样,带有神秘性,不予公开。“斩蛇”过程主要包含医者对患者进行的一种近似原始巫术的斩蛇仪式,以及在此仪式进行时所念的咒语。患者需在日出前或日落后前往医治,视病情不同,一般三到五天即可痊愈。从表现上看,咒语斩蛇法可能是江南地区原始巫风和道教医术的糅合,历史应为悠久。其原理虽未有医学上的根据,但它的奇效性却使得这种治疗方式在民众中久盛不衰。时至今日,每年仍有大批咒语斩蛇法的传承人为相当数量的患者解除病痛。
匍经
匍经是流传于青浦练塘、朱家角镇一带的民间医术,属于推拿的一种。匍,在老青浦话中,是“带有安抚效果的抚摸”的意思;经,指人体的经脉、脉络。匍经的治疗对象从婴幼儿以至经脉生长未闭合的青少年,对这类群体的感冒发烧、腹泻、呕吐、惊风、内火旺等,匍经均有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匍经采用按、摩、推、揉、捏、掐、擦等手法,只需以姜片浸润水或菜油,作为推拿时的物理降温之用,既不需要任何辅助器械、药品及医疗设备,又不受时间、空间的条件限制。匍经治病周期短,手法注重轻、实、快,既不损伤婴幼儿娇嫩的皮肤,又免受医药之苦,因而受到患者的普遍接受和欢迎。
潘其华中医骨伤疗法
潘其华中医骨伤疗法是一种佐以中医药的武术伤科。潘其华自幼爱好武术,早年拜上海市著名武术伤科专家王子平为师,练武习医,钻研中医骨伤疗法,行医60年,用武功手法为患者接骨上骱、按摩推拿、拨拨火罐、并有自治膏药疗骨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骨伤疗法。潘其华中医骨伤疗法的临床治疗手法主要有:武功接骨上骱,三指推拿按摩华佗夹脊穴;摸、接、端、提、接骨上骱疗法,根据人体解剖位置运用武术手法来为一些脱骱(关节脱位)的患者复位、上骱;移拨火罐,运用玻璃推罐上火内热后在患者伤处进行上下推拨;外贴自制伤膏药,内服中成药。因其疗效显著,在重固镇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牛角镋舞
牛角镋,是从牛身上取得牛角,制成的长兵器,约1.6米长,百来斤重。牛角镗表演动作有拦、绞、压、架、顶、搠、挑、撩等八种,手法步法以弓、虚、桥马步为主,路线分“四门八角”,防守严密,善诱巧取,下盘稳扎、灵活多变,势势相连,环环相套。由于表演者一脚踩中心,牛角舞头顶,从而接近于舞蹈。在水乡朱家角,每年农历七月廿七,漕港河进行“摇快船”表演,牛角镋舞也在拳船上表演,至今约有200年历史。表演时,有锣鼓队在旁,每到精彩招式和造型时,配上鼓点和锣点乐,精彩夺目。作为一种民间武术性舞蹈,牛角镗舞在传承民间武术智慧,展现江南水乡的民俗风情,以及强身健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印泥制作技艺
印泥制作技艺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它的制作技艺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印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表达的效果。质地好的印泥,钤在纸上,不渗油,不跑色,印出来的色彩鲜美而沉着,有一种堆积的厚实感。一幅中国画,合理安排一枚红色印记,画面色彩的轻重和疏密就大不一样,好的书画家把印泥作为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张鲁庵是清末民初海派的印泥大师,也是全国篆刻资料最丰富的收藏者之一,他收藏的印谱有《十钟山房印举》等四百余种。鲁庵印泥的发展和海派书画家的发展是休戚相关的。著名的画家吴湖帆、贺天健,书法家高振霄、王福厂等都使用他的印泥。篆刻大家陈巨来也曾评价说“用此印泥,即便连钤细元朱文印十方,印文不走
白鹤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苏南、浙北和上海地区丝竹音乐的统称,在青浦主要流行于白鹤地区。二十世纪初白鹤镇就有丝竹班子成立,其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秦琴、三弦、阮、笛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曲目内容丰富,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云庆》等。白鹤镇江南丝竹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因是在村镇流行,丝竹班的演奏形式分为“坐奏”和“立奏”,灵活自如。以丝乐器和竹乐器为主,配有打击乐器,如鼓、板、木鱼和铃等,气氛热烈。多年来,在白鹤镇上凡是有隆重的婚丧喜庆或节日庙会,就有江南丝竹在场贺兴,是一种与民俗事项和社会活动紧密相关的音乐表演形式。
罗店龙船
罗店龙船罗店端午划龙船习俗,明清以来盛行于罗店镇。罗店,常受风雨之害,“赋税尤重于旁邑”,乡民出于对现实灾难的恐惧和抵御,岁时节令多作避邪消灾活动,史载:“五月五日以龙舟竞渡,有戏舞、军器、赛拳者罗店此风最盛。”罗店端午划龙船保持着江南古老的原始宗教等民俗形态,同时也因人文环境的不尽相同,刻上了罗店鲜明的地方烙印,主要体现于祭祀仪式、船体装饰、水上表演三个基本部分。“划龙船”以端午正日为始,通常进行五到七天,举行立竿、出龙、点睛、接龙、送标、旺盆等聚祭共拜的祭祀仪式,并避忌妇女儿童,充满神秘与圣洁的气息,意在驱除“瘟疫病灾”,使一方水土获得洁净。罗店龙船的船体脱胎于本乡“滩船”,小巧玲珑,
独脚戏
曲艺曲种。又称“滑稽”。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以方言演出。独脚戏兴起于1920年前后,早期多由一人演出,艺术上受到江、浙、沪一带流行的“小热昏”、“唱新闻”、“隔壁戏”等说唱形式的影响。独脚戏创始时期的艺人王无能,曾演过文明戏的丑脚,江笑笑、刘春山也各有专擅,当时称为“滑稽三大家”。他们的表演也吸收了文明戏和相声的一些表现手法,形成“说唱”与“滑稽”的拼档演出,在剧场、游乐场和广播电台表演、播音,迅速受到群众的欢迎,遂使独脚戏形成独立的曲种。独脚戏早期以口技、杂学唱一类的节目为多,以后又发展了以“学”为主的《学电台》、《学话剧》、《各地堂倌》、《关店大拍卖》及以“说”为主表现人物故事的《
土布染织技艺
土布,在青浦乡间,也叫老布。土布染织技艺是流行于上海郊区及相邻江浙地区的全棉手工纺织工艺。从棉花种植到纺纱织布,土布制作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其中轧花、弹花、纺(摇)纱、打纱、染纱、盘纱、经布、接机头、织布、了机、张布等工序至关重要。过去,姑娘陪嫁多以土布作为嫁妆,俗称“压箱底”。土布多少,不仅是财富的表达,也是新娘心灵手巧的象征。土布运用手纺的棉纱,依靠各种色线,通过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交织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图形,颇具浓烈的艺术魅力。
青浦船拳
船拳是南派少林的一个分支拳系,因在拳船头上表演,故称船拳。船拳秉承南拳,又兼收各派之长,形成了独特的拳术风格。船拳套路丰富,动作紧凑,闪、展、腾挪、跳跃在卧牛之地,技法手法多变,拳掌并重,有冲、抓、劈、抛、截、挡、架、按等,腿法有弹踢、扫腿、飞腿、裙里腿、旋风腿等,步型重心较低,桩功稳固沉着,有虚步、马步、弓步、丁步等。船拳在上海市郊青浦、松江和淀山湖周边地区流传悠久。每年农历七月廿七神诞日,拳船从三官堂庙烧香回经朱家角,拳师们轮番表演“杨家短打”、“岳家拳二进”、“六进”和“五虎拳”等。当驶近放生桥时,拳船缓缓前进,拳师在拳船的锣鼓声中使出各种绝技,极具观赏性。
沪上闻人名宅掌故与口碑
“沪上闻人名宅掌故与口碑”是今上海徐汇区天平街道、湖南街道区域内流传的人物、地方传说,以房宅为载体,以历史时间为背景,反映上海开埠以来的近现代人物、地方和历史事件传说。“沪上闻人名宅掌故与口碑”在今徐汇区天平街道、湖南街道(北到复兴路,南到肇嘉浜路,东到襄阳路,西到华山路)区域内流传,该区域是上海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7处,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6处,徐汇区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单位80处,已挂牌的名人寓所7处,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近代上海开埠以来,这里曾是法租界区,遍布各种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聚集了近代上海各社会阶层的历史名人,是上海百年风云的一个
清明吃青团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在寒日节的传统食品中还有一种“青精饭”,据《琐碎录》记载:“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
月浦锣鼓
清朝中期,月浦当地的经商小贩们就挑着货担行乡串巷,一边吆喝,一边敲击着手中的小鼓,发出响亮的声音,吸引顾客出门购物。据传,这些商贩们敲击的小鼓类似于江苏南部的“花香鼓”,鼓面直径在25公分左右,厚度约3.5公分,单面蒙皮,音量较小,但音色清脆,很有特点。以后,当地的民间艺人将货郎小鼓作为乐器在江南丝竹中演奏,但只是起到点缀的作用。到了清朝末年,为了参加庙会,灯会等庆典活动,当地的鼓手们将货郎小鼓的形制扩大到直径33公分,厚度为7.7公分,两面均蒙皮,还做了鼓架,这样,大大增加了音量,音色也较为浑厚,更适合于室外演奏。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和几代民间艺人的创造,演奏形式也相对定型。通常由八只小鼓,分两
竿山何氏中医文化
竿山何氏中医,是从累世达860多年、共29代的何氏中医世家中衍生而来,植根于青浦竿山的重要一支。他们代代相接、世世相传,精衍祖业、独擅专长,有的甚至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早在宋代,何氏世医中就有人悬壶于当时的青龙镇。到清代乾隆年间,有一支分居于青浦县北竿山。嘉庆年间,又有一支由竿山分居于同县之重固镇。在数百年间,何氏青浦一支,仍继世业者,分布于青浦镇、朱家角、重固、天马山、泗泾等地。竿山何氏中医是极富有地方特色和民间特色的医学世家,不仅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中医药史料和病案记载,他们始终坚持为病救民、不为良相为良医的精神,以及在医德方面可歌可泣的事迹,形成了儒家世医精深悠长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