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特产
江苏省民俗文化
常州堆花糕团
堆花糕团的产生源于江南地区百姓对美的追求和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据常州多种地方史料记载表明,常州堆花糕团的生成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它是长时以来,聪颖智慧的江南人在民间形成的米粉、面粉制作工艺与造型艺术相结合的一种独特创造。常州堆花糕团不但品种丰富多样,造型奇异多姿,色彩绚丽明艳,是馈赠亲友的佳品,而且还承载着不可或缺的祭祀供奉功能,是民众祈求平安,寄托祝福,寻求精神慰藉的物化形式。堆花糕团在常州广泛流传于新北区薛家、武进区牛塘、天宁区雕庄及戚墅堰等区、镇,其中尤以新北区薛家一带为最盛。常州堆花糕团分为食用和非食用的供奉、馈赠物品,主要应用于百姓建新房上梁、老人庆寿和祭拜神灵等场合。常州堆花糕
金坛马灯
金坛马灯,是活跃在金坛城东朱庄村和指前庙圩村及洮西一带的传统舞蹈形式。据考,最早在朱庄兴起为清道光年间,延续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金坛马灯中除旗、伞、灯笼、牌灯和锣鼓等配套物件外,主要表演道具为马。马有9匹,其中1匹头马,4匹母马,3匹公马,1匹骚马。马由竹篾扎骨,薄纱布蒙裹而成,分成两截,前截为马头,后截为后身,前后两截内里各点一支蜡烛。表演时,前后两截相应固定在人的腰间并合成一体,表演者均为男性。从表演的内容上看,金坛马灯源于历史故事中的《昭君和番》。表演者的着装,均为古典戏剧人物装束,并以油彩重妆。护送昭君出塞的头马为红鬃马,状元打扮,长须飘飘,一派儒生气概;王昭君头戴紫金冠,高插雉翎
乾元观道教音乐
乾元观坐落于江苏省金坛市西部,地处茅山东北侧的青龙山下。现系江苏省惟一的坤道院。乾元观道教音乐,历经隋唐之兴盛,在宋、元二朝又受宫廷的宠幸,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乾元观原上清派系,自闫祖以后改为全真派,其经韵乐仪也一应俱以全真十方正韵为主。在明正统年间版《道藏》的《茅山志》以及嘉靖《茅山志合编》中,对茅山乾元观受皇命所举行的醮事和醮事的节日次序、唱曲以及醮事所用的法器、乐器、演唱和演奏人员配备等情况,都有较为详细的记录。其初传,以笙、箫、管、笛、三弦、琵琶等六大件乐器为主,后经逐步演变,增配了扬琴、古筝、二胡、中胡、低音大胡等,有些器种还配备双人或四人,同时增加了系列打击乐器,形成了器乐、
常州周氏家庭剪纸
周蕴华家庭剪纸是常州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文化风景。数十年来,周蕴华家庭剪纸传承、延续了常州民间剪纸的艺术精华,并吸收了中国画、版画等创作手法,形成了颇有江南地方特色的剪纸艺术风格。周氏家庭剪纸作品聚集了浓郁的江南老房子、古村落——门窗、厅堂、园林、桥、街巷、庭院、水乡人家等多个系列,以黑纸刻画各种点线面,以白纸衬底构成黑白灰,充分施展黑与白的色彩魅力,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观其貌、究其根、寻其神,可觅见江南民居的精华。江南民居园林的一村一坊、一街一巷、一亭一桥、一院一廊的环境艺术、空间艺术、色彩艺术、质感机理的材料美学融剪纸作品于一体,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神奇和奥妙。令人叹为观止的
常州宝卷
宝卷,一种韵文和散文相间杂的说唱文学,由唐代的变文和宋代僧人说经发展而成。宝卷的宣讲活动称为“宣卷”。根据中国宝卷研究专家车锡伦先生近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常州宝卷的最早出现时间为明代万历二年(1574年)。当时常州地藏庵的比丘尼姑道贞集资编撰、刻印了《念佛三妹经宝卷》。而据多种历史文献记载,常州府地的宣卷活动和民间宗教宝卷在清康熙年间就已经出现,至道光、咸丰年间,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编撰宝卷、刊印宝卷、宣演宝卷活动异常活跃。车锡伦先生编著的《中国宝卷总目》中说:“清咸丰以后,有些教团以温顺、劝善的面貌出现,并整理刻印宝卷,江浙一带曾大量刻印宝卷的杭州玛瑙经房和慧空经房、上海的翼化堂善书局、常州的
焦尾琴
焦尾琴是一种古琴。古琴也称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蔡邕的“焦尾琴”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被人们誉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琴”。经过江苏省、溧阳市多位有关专家多年的考证和调研,发现东汉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蔡邕竟在溧阳有着一段看似平淡其实并不平凡的人生插曲,那张与他诗文一样流芳千古的焦尾琴正是在溧阳制作而成的。蔡邕系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在朝廷为官时受到陷害,后携妻女“远迹吴会,亡命江海,十二年矣”。在吴地长达十二年的避难岁月里,蔡邕一直隐居在溧阳观山、黄山湖一带,读
常州素火腿制作技艺
素火腿是一种极具常州地方特色和风味的名菜,其生成工艺和技艺,流传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常州佛教文化和饮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梁武帝萧衍是武进县万绥乡人。公元502年,他在建康城(今南京)建都。梁武帝登基后,笃信佛教,舍宅为智宝寺,并拜志公和尚为师,做了不出家的佛教弟子。梁武帝戒杀生,吃素食,还多次召集全国各地名僧到京城议事,组织展开辩论,佛教徒要不要吃素?最后多数名僧形成共识:做一名合格的僧人必须要“五戒”。“五戒”的头一戒就是“戒杀生”,佛教徒应该吃素。于是,朝廷传旨天下,僧人一律吃素。梁武帝身为皇上,为僧人作表率,祭祀祖宗、祭祀天地神灵用的“五牲”——牛、羊、猪、鸡、鱼都改用豆制品
白龙观道教音乐
白龙观位于常州武进横山桥镇,在横山风景区紫霞峰南黄猫岭东面,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达三万余平米,亭台楼阁,依山而建,山环水抱,气势非凡,候鸟云集,四季花香鸟语,真可谓人间之佳境。白龙观道教音乐起源于东晋年间,兴盛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道教音乐的形式有声乐和器乐两类。声乐形式有独唱、齐唱和散板式吟唱。器乐形式又有鼓乐、吹打乐以及管弦合奏等。器乐形式常用于法事的开头、结尾、唱曲的过门以及队列变换、禹步等场面,而声乐形式则是斋醮音乐的主要部分。其声乐体裁主要有“颂”、“赞”、“步虚”、“偈”等格式。白龙观道教音乐主要用于玄门日诵,早晚念经及做阴事和阳事,阴事为超度亡灵,阳事为祈福迎祥
四喜汤团制作技艺
常州,江南,鱼米之乡,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民间饮食、习俗均深受水稻文化的影响,许多传统食品、点心都有其深深的烙印,常州四喜汤团正是这样富有江南特色的传统名点和美食。元宵节吃汤圆,以取“团团如月”的吉祥意思。南宋时期的历史文献就已见记载。至明代,汤团作为常州百姓上元节的传统食品已很普遍。清朝常州地方史料亦有记载常州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不同的馅料,这即是四喜汤团的雏形。由此可见,四喜汤团制作技艺、工艺的生成和传承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常州糕团店,创建于清末民初,前身是周耀仁师傅开在县直街上的“周顺兴粥店”,以加工制作糕团而远近闻名。“四喜汤团”便是当年店里的招牌点心。所谓“四喜”就是由四种形
常州萝卜干腌制技艺
常州萝卜干是一种独具常州地方风味的传统土特产品。数百年来,以咸中微甜、纤细脆嫩、馨香诱人的特点和口味,享誉海内外。据史料记载,常州萝卜种植和萝卜干腌制技艺始于宋代。其后经过不断优化,出现了一些优良品种,其中最有名的则是常州新闸红萝卜。据民国16年的《武进年鉴》记载,当时的怀南乡、怀北乡(今北港、五星、新闸一带)已种植20万亩红萝卜,且总产量达600万担之多。而历经数百年,萝卜干腌制技艺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据考,乾隆六下江南,居然每次都到常州来。常州名士刘纶均伴驾而来。最后一次离开常州府地时,乾隆由于吃了些地方风味小吃,有些腹胀。刘纶便差常州府台买来少许常州萝卜干,让乾隆当点心慢慢咀嚼,几块下肚
阳湖拳
阳湖拳,原名为“常州南拳”。《武进县志》载称:阳湖拳为宋代南侠常州人展昭(展雄飞)所创,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阳湖拳发祥于常州武进地区。自宋代起,历经展昭、姚言、唐荆川、白太官、陈坤书、蒋浩泉等常州籍武术大家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既具“南拳北腿”的风格,又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阳湖”拳派。现流行于常州、无锡、苏州、南京、上海及苏北、浙江、福建等地区,并外传至东南亚地区和日本等国家。阳湖拳独创了“南北兼收、拳腿并重、原地旋翻、幅度颇小、快速勇猛、精悍灵巧、近身短打、进多退少、练拳唱曲、开合呼吸、”的武术风格和地方特色。以地域区分为茅山派、横山派、阳山派、西山派、紫阳派五大派系。阳湖拳原有500多个
太平锣鼓
太平锣鼓是流传于溧阳市戴埠一带的传统音乐。经考证,太平锣鼓是1860年太平军驻扎在戴埠地区时流传在当地百姓中的太平军乐。据史料记载,太平锣鼓是太平军出征的战鼓,也是逢年过节、喜庆节日的鼓乐。长期以来,当地百姓把它延续了下来,代代相传,发展、传承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每逢喜庆节日,当地百姓便组队演奏太平锣鼓,可谓:锣鼓一响,万人空巷。太平锣鼓曲谱由大锣鼓组和小锣鼓组构成,间以“招军”吹奏。大锣鼓组共有6套曲,表现“备马”、“操练”、“出征”、“激战”、“奏捷”、“同庆”6个情节。演奏开始,先以清脆嘹亮的小锣鼓及宽广豪放的大钗钹再现太平军将士备马集合,整装待发的情景,紧接着高亢的招军一吹,在乐曲
回民马灯
回民马灯生成于元朝大德年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回民马灯是流传于武进雪堰回民村一带的传统舞蹈。原武进县有关乡志和《武进县志》皆有回民马灯活动的记载。回民马灯表演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活动形式与汉族马灯表演有所不同,并还有较多的禁忌内容。回民马灯表演形式以马灯舞蹈为主,武术、滑稽为辅。回民马灯的整个表演程序为八大内容:一、跑圆场:马灯队伍一般有八、九十人参与表演,到一表演地方,首先要请围观的观众让出场子来,办法就是跑圆场。二、调八匹:由八个人身前身后扎上用竹篾、丝绵纸做成的马头马尾装成马匹,每一匹马前还有1人双手擎三角旗,叫“督旗”,有红色、黄色、蓝色等各种旗色。其后,由16人组成调八匹表
锡剧
锡剧是常锡剧的简称。常州是锡剧的主要诞生地,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锡剧生成早期叫“常州滩簧”,常州滩簧是吴语滩簧的一支。它源于常州农村水乡,是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常州府治地的一种地方戏曲。常州滩簧是在常州山歌小调、宣卷、唱春、南词等基础上,吸入凤阳花鼓的一些表演元素,并吸收了苏南一带采茶灯中的舞蹈,逐渐发展完善的。常州滩簧的演员对白、曲调以及早期演唱的内容,都与常州地区的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由常州滩簧到常州文戏,经历了对子戏、小同场戏、大同场戏三个重大演变过程。1921年,常州滩簧改名为常州文戏。1925年,常州文戏与无锡文戏合流,统一改称常锡文戏。1952年,常锡文戏改称常锡剧,1953年起
祠山祭鼓
社渚河口地处溧阳西南,处于苏皖两省三县相交地带,旧时属于;三不管;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人文因素,形成了多元文化相融共处的境况,亦形成了便于多种异域民俗文化留存和融合的社会生态环境和条件,也给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沃土。祠山祭鼓便是多元文化的结晶,是流传于社渚一带的传统祭祀音乐。生成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据考证,生于吴兴的张渤,幼年受大禹治水的影响,成年后不惜变卖家产,资助江南百姓治水,后长眠于广德横山。唐、明以后,历代朝廷,对张渤屡加赠赐,封横山为祠山,张渤为大王、大帝。随着时日的推移,张渤的形象逐步被神化。溧阳河口百姓为表怀念和崇敬之意,在河口村建起“八村祠山庙
常州象牙浅刻
我国象牙雕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之前。及至唐宋时期,随着我国航海业的不断兴盛,象牙雕刻艺术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北京、广东、江南地区为主的三大流派。象牙雕刻分为圆雕、浮雕、镂雕和浅刻、微刻。而象牙浅刻本来是蕴涵在其他象牙雕法里的。直至明末清初,才渐而发展成一种独立的传统美术品种。常州地区以象牙浅刻表现书画艺术的传统源远流长。明末常州地区出现了象牙浅刻“皮雕法”的大家张希黄。晚清以来,又相继出现了周之礼、张楫如、吴昆、薛佛影、闵雅兴、杨雪芳等一大批名家。发展到当代,常州象牙浅刻已与北京立雕、广东镂雕一起,成为当今中国象牙雕刻的三大流派之一。常州象牙浅刻创作、制作的步骤一般有:开料、
虎头鞋制作技艺
虎头鞋制作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据传,在常州地区也可上溯到1000多年以前。但历史资料中都未有确切的记载。只是在民间世代相传。明清代,常州地区农村普遍流行着在新生儿出生前,做虎头鞋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虎头鞋是童鞋的一种,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头鞋制作复杂、精细,仅虎头就需运用刺绣、打米子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常州制作虎头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色间杂,轮廓清晰。常州虎头鞋有棉虎头鞋和单虎头鞋之分,孩童冬天穿棉虎头鞋,夏秋季穿单虎头鞋。代表性作品有王字虎、母子虎、麒麟虎等脸部造型的虎
万绥猴灯
万绥猴灯是常州地区一种具有古老历史内涵的传统舞蹈。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因永嘉之乱,汉代名相萧何的第20世孙萧整,带领族人从山东迁居到苏南常州万绥镇。萧氏家族在万绥定居后,人脉兴旺,从这里不仅走出了以萧道成、萧衍为首的齐梁两个朝代的15位皇帝,一大批书写中华历史的文臣武将学士,而且还在万绥建造了许多象征皇权的建筑及寺庙、寺观,由此,形成了一批独具皇家宫廷文化和南北方文化特色相结合的传统艺术。万绥猴灯就是当年萧整携族人迁居万绥带来的传统舞蹈形式。迁居前,萧整位居淮阴令,为保护家族成员的安全和处于自卫的需要,萧整组建了以家族男青年为主体的萧家军,聘请武师,传授武功,组织操练。迁居万绥后,萧家军
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
常州-糕是一种极具常州地方特色、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素以口味香脆松软、制作精细考究在上海、苏州及港澳一带久负盛名。据考证,常州-糕始创于清代咸丰年间,由当时常州城内仁育桥畔的长乐茶社点心师傅王长生首创,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全球华人中最负盛名的美食家当数唐鲁孙,其系镶红旗清末贵族后裔,从小锦衣玉食,亲历皇家生活,精于口味家厨奇珍,又随先祖游遍华夏,尝尽各地美食。而在唐鲁孙“何从遣有生之年”的美食名单里,赫然就有常州-糕这一江南名点。常州-糕具有色泽金黄、香脆松软、皮薄酥重、甜馅醇厚、咸馅味鲜、葱香扑鼻、肥而不腻、层次分明等特点,因其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深得民众的喜爱,成为人们馈赠亲朋的名点
常州烙画
烙画又叫烫画,也叫“火针刺绣”,在竹木上用烙针、烙铁烫。据传,东汉帝刘秀在位时已将烙画封为贡品,可见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常州烙画的发展历史,与常州梳篦制作的烙花、烫花工艺有关。常州梳篦制作的“雕、描、刻、烫、嵌”五种工艺,是制作观赏型工艺梳篦的必定“路径”。其中在梳篦上烙制花纹图案的独特工艺最见制作者的功力。据常州府志记载,常州梳篦制作技艺形成于东晋,迄今已有1500多年时间。烫花型的篦梁、梳背上的龙凤花卉,或是仕女人物,均是用铁笔烫烙出来,其线条清晰流畅,整体画面古朴、高雅。由此可见常州烙画与常州梳篦发展历史相近,亦有千年历史。烙画也同其他艺术一样,好题材能决定烙画的品位和境界。定好题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