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特产
江苏省民俗文化
汉画石拓片
两汉406年间,徐州一带据史书记载,“人可殷盛”、“谷米分瞻”。汉代贵族生前奢侈,死后厚葬。汉画像石是雕刻在墓室、地面祠堂和石阙上的装饰性壁画。作为极富特色的丧葬艺术,有着深厚的思想意义。汉画像石的题材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是人间的现实生活,刻画墓主生前的享乐方式,常见的画面有车马出行、博弈游戏、舞乐百戏、射箭比武等。从中可以看到早已消失了的古代礼仪和典章制度,恰如古文献的图注。另一类是天上的神仙世界,刻画墓主死后祈求步入的仙境,神话内容多取材于《楚辞》和《山海经》,常见的人物有伏羲、女娲、常羲、东王公、西王母等,伏羲、女娲的使命相当于《圣经》中的亚当、夏娃。此外,祥瑞图案扑朔迷离,有青龙、白虎、
甪直古镇民间婚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如婚礼——这个民间文化的大汇展,也是大同而存小异,而小异却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如婚礼——这个民间文化的大汇展,也是大同而存小异,而小异却是鲜明的地域和个性的显示。甪直地处吴中腹地,是典型的水乡村镇,此地的婚俗显示的是一片水乡特色。婚前几天,男方预请邻里相帮,并设酒款待前来的亲朋好友,从搭棚、落桌、正日、回门、拆棚,整个过程约五天左右。女方亦然,但气氛不同,喜庆之中,带些悲悲切切,。待婚的新娘,看着嫂子为她缝制红绿新被,再由三代夫妻双全的寄爷寄娘或其他亲属,把被子、枕头层层包好,被子里和子孙马桶里还要放进成双的红蛋,以示代代相传。女方要把所有嫁妆放在堂屋里,
苏裱
苏裱是依附着书画艺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苏州书法绘画素负盛名,一幅好字或好画,经托纸上浆、复以绫绢为边,便犹如锦上添花,还便于作品的保存。古代的名画书法所以能世代相传,珍藏至今,相当部分功劳高应归于装裱艺人。苏裱又称“吴装”,我国裱画的主要派别之一。流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苏裱继承了宋代裱背的优良传统,至明代,加以文征明父子、都元敬、王弇洲等的精妙心得,使苏裱更见完善。当时苏州书画艺术名人辈出,卷帙浩繁,领一代-,加上丝织业较为发达,绫绢量多质好,促进了苏裱艺术的蓬勃发展。苏州装裱的风格是:选料精良,配色素雅,装帽熨贴,形式多样,裱工精佳。有的书画由于年代久远,收藏欠佳,出现黄斑霉点,甚
太湖东山猛将会
旧时东山人的猛将神为“会”,非常信奉。不仅村村都有,甚至家庭亦有供奉。全东山有大小猛将神像,何止数百,其神赛之典,已成一乡风俗。猛将神他处亦有供祀,但皆威猛有须,严峻无敢触犯。而东山之猛将神像年少,面目清秀,和悦可亲,虽小孩与之嬉弄,亦无顾忌,此所异于他处者。东山之有猛将神像,始于明代。初东山欲塑猛将祖父,苦不得其容,神乃显圣,作孩童像。像既塑成,抬过街西梢诸公井时,抬者将神像置井圈上,略作小憩,再抬却重不能移,知神意在此受享,即就井上祭祀。以后才移新庙之灵佑庙。每至正月出会时仍抬于井上受祀。这尊神像第一个在东山受祀,东山人称之为“老大”,以后,各村相继塑祀,依时间先后,人们称为:殿前0、渡桥
沙乌头猪
沙乌头猪以江苏省的南通地区为繁殖中心。主要分布于江苏省的启东、海门等市和上海市的崇明县。生长环境:产区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作物产量高,是我国著名的农业高产稳产地区之一。外貌特征:沙乌头猪体质较紧凑。头大额宽、额部皱褶多、深,耳特大,软而下垂,耳尖齐或超过嘴角,形似大蒲扇。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毛稀疏,毛丛密,毛丛间距离大,腹部皮肤多呈紫红色,也有鼻吻白色或尾尖白色的。0数多为16~18枚。品种性能:沙乌头猪成年公猪体重128.28±6.03公斤,体长139.80±3.06厘米,胸围118.10厘米,体高77.08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02.9±2.73公斤,125.3±1.
吴江桑蚕丝绸习俗
古来,震泽及盛泽地区的桑蚕业极为发达,成为农村的主要副业,乡民视之甚重,明清以来尤甚,由于桑蚕业之收益远高于耕作,因此养蚕成为农村生计中的头等大事,蚕户希冀有上好收成乃是普遍的心态,于是围绕养蚕各个环节演绎出一系列蚕丝风尚习俗,其核心是趋利避害,如蚕神崇拜、养蚕禁忌、养蚕口彩、蚕室布置、蚕妇穿戴、采茧以及人际礼仪活动和岁末以祈来年丰收的“照田蚕”活动等,还有缫丝习俗,让新媳妇在村坊间试缫新丝,集体比试缫丝技艺等。古代至近代吴江惯养头蚕、二蚕两季,相当于现今的春蚕和夏蚕。春蚕对乡民的经济生活尤为重要,有“春茧半年粮”之说,又有“蚕箔落地,有钱栽秧”的谚语。在吴江西南境桑蚕产区,春蚕季节称为“上忙
常熟“看杨梅,烧莳香”民间习俗
看杨梅,烧莳香”是常熟民间一项传统的地方风俗,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元至正二十四年(1365年)《重修琴川志》已有宝岩栽杨梅的记载。元代《琴川志》、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常熟县志》也记载了常熟看杨梅的盛况。清代诗人翁春孙在诗作《西山看杨梅》中写到:“一经穿蒙密,鲜红万绿兜。山深跨捷足,树矮笑低头。堆刺莺难啄,垂球鹊莫偷。携归频饷客,粲粲白瓷瓯。”由于看杨梅和烧莳香之间的种种渊源联系,以及两者同处宝岩湾,所以常熟民间通常把看杨梅和烧莳香联系起来,或看完杨梅烧莳香,或烧完莳香看杨梅。宝岩湾有个宝岩寺,吴越时期,隐居延福禅院(现宝岩寺)的希辩和尚上京讲演佛法,带回杨梅树种,分给当地农民种植。宋太宗时
苏州剪纸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此风一直流传到清代。顾禄《清嘉录》中也说:“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黏花枝上,谓之‘赏红’。”古人在立春和花朝两大节日中应用了大量剪纸作品,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可见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之花在吴地风俗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nbs
常州茶筵
茶筵,又称腊筵、腊祭。腊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那时的人们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野外猎取各种野物,用于祭祀百神,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由此称之为“腊祭”。由于腊祭常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故秦汉以后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当时腊祭的日期大多为“择机进行”。在夏代时,当时的先民所祭祀的神灵有八位。据《正义》记载,这八位神灵即先啬神(农耕的创始人神农氏)、司啬神(农耕的治理者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神(专吃田鼠之神)、虎神(专吃糟践庄稼的野猪之神)、河坝神、水庸神(专职管理河渠之神)、昆虫神(百虫之神)。及至宋元以后,民间腊祭活动中所祭奠的神灵有了
杨桥庙会
名闻遐迩的杨桥老街始建于宋代,兴于元明,鼎盛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清时,大批商贾云集于此,筑园建第,至今仍有500余间明清建筑、1000多米石岸保存完好。当年,一座“介宜阳之邑,通南北之衢”的南杨桥,桥上行人熙攘,桥下舟楫相连。繁荣的商贸业、便利的交通、富庶的物质条件,使杨桥庙会应运而生。庙会,是我国地方乡土民俗的一种特殊形式。庙会,亦称庙市,是民间的集市形式之一。一般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庙会包含两大因素:一是配有集市商贸活动。各地举行庙会期间,市肆林立,游人如织,一派节日景象。为此,民间把赴庙会称为赶节场,人们利用赶节场之际,走亲访友,观景,其乐融融;二是庙会的由来与附近
南京剪纸
产地:中国江苏南京工艺:该剪纸制作为单手操剪,艺人技艺娴熟,能在无画稿的纸上,仅三五分钟剪出各种花鸟鱼虫,令人惊叹。历来供作刺绣花样与节年喜庆时居室内外装饰之用。在构图上多运用"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的艺术处理技巧,加以恰当的夸张与变化,富有较强的艺术性与装饰性。题材上则多用吉祥语句的谐音形成图案,令人产生幸福美好的联想。(南京)
柚山放灯节
柚山村地处金坛儒林镇的东南部,在长荡湖北岸,南与溧阳上黄交界,东与宜兴接壤。这一带民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人们勤劳善良,民风淳朴,民间习俗内容丰富多彩,放灯活动乃其中之一。儒林的柚山放灯节每年一届,每逢农历七月十三至七月十五之间,家家户户会做出各式各样的灯,在夜晚点亮后放入田野或河流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此节俗自清末民初起始,一直沿袭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何要将农历七月十五定为放灯节?柚山民间自古的说法是,为了驱鬼逐邪,祈福迎祥,保佑本土一方太平,同时也是为让逝去亲人的灵魂能得到安息。不仅于此,放灯节还与当地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柚山田地广阔,农历七月十五左右正是水稻田间各种虫害
常州孟姜女传说
孟姜女传说是我国流传较广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孟姜女传说和故事在常州地区颇为流行。孟姜女传说中,孟姜女的所悲所喜与百姓的情感休戚与共,于是凭借广大民众的向往与称道,此传说故事不断被充实内容。尤其是明清以后,常州民间“唱春”活动日益红火,以至把孟姜女《十二月花名》和《四季调》传遍了常州城乡的每个角落。孟姜女的传说故事和其他许多传说一样,是广大常州民众抒发情感,歌颂真善美,鞭挞-劳役,同情劳动者不幸遭遇,憧憬美好未来的口头创作结晶,反映了常州百姓鲜明的思想感情。孟姜女传说初时在常州民间流传的情节,大体包括秦皇朝造长城、抓民夫、万喜良离家出逃、花园遇孟姜女、临婚被捕、孟姜女思夫送寒衣、唱曲过关、哭倒长
麦秸(杆)画
麦秸(杆)画是美术园地里的一种新品种,被誉为美术苑地里的奇葩。                 麦秸工艺品历史上曾一度有过,但通常把麦秸染然后再拼贴成图案,以求得工艺品效果。麦秸画则更上一层楼了,它的主要特点是精选麦秸为原料,经过除膜、切片、劈丝等加工处理,运用拼贴、镂刻、镶嵌等制作方法,按照平面、浮雕、立体等构图造型,并熟练地利用麦秸(杆)原有的光泽、独有的纹理,巧妙设计,精工细作,通过麦秸的明暗、深浅、厚薄、疏密等等搭配
指前鱼灯
鱼灯活动发源于金坛市指前镇芦家村,是以象形鱼为主要道具的一种传统舞蹈,至今有120多年的历史。在清末当地青龙庙的碑刻上、芦家村陆氏的族谱史记中,旧时当地送春艺人的唱本里,便有关于指前鱼灯的内容。指前鱼灯缘起于长荡湖渔民的取兆讨吉的习俗。由于世代生活在长荡湖边,旧时人们大都以捕鱼为生。晚上,下湖捕鱼的渔民们将灯盏挂在船头,一是捕鱼时在湖船上照明,二是保佑平安,祈求多捕鱼虾。后来该习俗从捕鱼船上移至湖岸家屋,并在村里民户中竞相仿效,形成了按农历约定时间,在各家屋舍“上灯”和“落灯”的风俗,所张挂的灯也逐渐被人们制成各种象形“鱼”灯。此后,随着鱼灯品种和样式的逐步发展,又由屋舍张挂延衍演变为孩子们嬉
东山城隍会
旧时每届农历三四月间,东山有出城隍会之举,祖代相传,流传何止百年,未尝间断过。东山前、后山共有五尊城隍神,即襄公庙之水平王,殿背后之忠安王,鹅潭头之武乡侯,金家湖之威灵侯,和后山杨湾庙之汤斌。前山四尊城隍,按例每年出会只出一尊,每四年轮到一次,后山则年年为汤斌。出会之日,仪仗是由各自扮演,各献杰作,以显身手,行头道具,鲜艳夺目,炫耀气派。节目众多,堪称一年一度自发的民间文艺大汇集,故为当时人民群众所爱看。扮演的大型戏文,东山人称“五方”,有“梁山一百零八将”,“七侠五义”,“铁公鸡”等等,其特点是只奔跑,不演唱,一手扯开戏装衣襟,迎风飘拂,一手所持武器铿锵有声。小型戏曲有“孟姜女过关”,“活捉
高淳薛城花台会
薛城花台会始兴于清康熙年间。据当地《邢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山东聊城邢姓在朝廷为官,其母想要看北京金銮殿,但因年逾七旬,行动不便。康熙皇帝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命工匠仿照金銮殿凿了一个模型,赐给这位官员,以了却其母想看金銮殿的愿望。当时薛城邢姓就派人前往聊城庆贺,并按照金銮殿的模型绘制成图,归来后聘请能工巧匠照图在村头搭建了一个花台,于农历三月十八日邀班唱戏,并名曰花台会。花台会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举办花台会,首先要用木料搭建临时花台。花台占地约210平方米,台面宽13米,进深16米,台沿口围有半米多高的栏杆,悬挂各种戏剧人物彩图,中间塑有福、禄、寿三星泥像;台中所立四柱为浮
景泰蓝掐丝工艺画
景泰蓝--古代称金属胎珐琅器、金属胎掐丝珐琅器,是全世界工艺美术作品宝库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金属胎掐丝工艺画是采用传统的纯手工掐丝工艺,在金属材料底面上构制画面,画面主色调与底色采用现代新技术及配色技巧,画面清晰、新颖,色彩丰富、艳丽,晶莹剔透,立体感强;在底色衬映下,主题突出,寓意更为深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常州)
树德堂妇科医治疗法
金坛儒林树德堂妇科医治疗法始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八仙之一“铁拐李”路过儒林,见当地名医储知善医德高尚,即送一块青布小包和一件破蓑衣,每逢疑难杂症,储知善只要放一片破蓑衣丝草于中药内,便可手到病除。从此树德堂名扬四方,各地病妇纷纷慕名前来求医。创始人储知善以妇科中草药见长,为解除民间不孕不育等诸多妇科疑难杂症之痛苦,以中草药为本,潜心钻研,反复试验,积累成偏方,惠民不计其数。其医德和医治疗法由此代代相传。儒林树德堂妇科医治疗法主治男女不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少女经闭、痛经、周身关节疼痛、盆腔炎症、崩漏等多种疑难病症。树德堂妇科医传认为,治妇人之病,在于“经、带、胎、产”
干烧鲳鱼
鲳鱼因其刺少肉嫩,很受人们喜爱,主妇们也很乐意收拾。富含高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鲳鱼具有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滑利关节、柔筋利骨之功效,对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筋骨酸痛等很有效。鲳鱼还可用于小儿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