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特产
江苏省民俗文化
史式八卦掌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化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其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相相似,故名八卦掌。史式八卦掌出于宋代道士邱处机首创的道家修身养性、祛病延寿的转天掌。后逐而发展,由河北人董海川将此拳术悉心传予高徒、义婿史计栋和溧阳狄兆龙、王永昌、彭袭明等人。史式八卦掌拳理套周易,以道家的阴阳平衡与内外气息调谐与人之气脉相联系,来印证刚柔,解化与攻击,根据劲道的力量方向,设立八个母掌,每一掌又衍生出七个散手子掌,并规定每一掌式按八卦阴阳乾坤圆圈走转变化。史式八卦掌的基本步法须趟泥步,双腿曲蹲成剪子股,每一步中都含有暗腿。其手法有带、领、
金坛面塑
金坛面塑在清代即已流行,民间俗称为“面花”、“礼馍”、“花糕”、“面人”等。它以糯米干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后,用手和简单制作工具,塑造成各种活灵活现的形象,既是观赏物,又可作玩具,过去还因其以“油面粮蜜造”而可食之,所以得以代代相传,并深受人们的喜爱。金坛面塑一般以小剪刀、小竹刀、小切刀、小压棍、小梳子、牛角针等为制作工具,以米粉、小麦粉、食用颜料、蜂蜜、甘油、明矾、石盐、防腐剂、润滑剂、铜金粉等为制作原料,以捏、搓、揉等手法塑型,以刀针切、刻、划、点等细工制作,题材有神仙八怪、戏剧人物、衣物饰品、花鸟虫鱼、瓜果植物、飞云瓦筑等无所不及。金坛面塑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喜庆吉祥面塑,为一般家户建
常州网油卷制作技艺
常州网油卷制作技艺创制于清末,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提起网油卷,常州民间有一个传说:北宋神宗年间大文豪苏东坡一天在食米团时,忽发奇想:“若内藏以豆泥,外裹以‘雪衣’,如糕团之炮制,改蒸煮之方为炸熘之法,岂非佳肴乎?”于是,这位美食家便尝试着亲自下厨,几经周折,终因未完全掌握“雪衣”制作之技法,只能以蛋清包裹,成品不太理想。但有了一个类似小面团的雏型。后经常州名厨反复研制,才成了今日的常州名点——网油卷。网油是常州土话,指的是猪腹部的一块堪称是猪全身脂肪中最好的一块包裹脂肪的一层非常薄的油膜。网油卷就是用这层膜包裹猪油豆沙后在油锅里炸出来的类似麻团的一种甜点。网油卷是独具常州地方风味特色的食物
掮轮车
据历史文献记载,掮轮车产生于隋朝,是为纪念常州人陈杲仁而设立的。陈杲仁,公元583年,为隋太仆丞元祐的部将时,参与了平定浙东义军。后来,其又助吴兴郡守沈法兴,攻打江南十余郡,逐渐成为江南最大的地方势力。陈杲仁在带领士兵攻打南京时,因城高而坚固,久攻难以破城,最后用轮车攻下了南京城。自唐代以来,陈杲仁便成了常州及周边地区民间庙宇所普遍供奉、尊崇的武烈帝。后列入官方正祠,为神祗,且一直受到朝廷的封赐。随着时日的推移,掮轮车渐而由军事攻城之用,传至民间,成为广大民众庙会活动的传统竞技节目。与调大头、调小鬼、调龙灯、调狮子等组成系列表演节目,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旧时,每年常州地区武进湖塘烈帝村庙会、谭
常州豆炙饼制作技艺
作为常州著名的传统美食,豆炙饼以其香酥可口、老少皆宜的独特风味深受民众的喜爱,使得它数百年来一直在常州地区广为流传,成为名扬江南的素食佳品。豆炙饼分为大豆炙饼和小豆炙饼两种,大的形如银元,小的则如铜钱大小。在发展中,大豆炙饼后经常州西瀛里西园菜馆厨师加入多种作料发展成为“金钱饼”。据考,金钱饼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常州地方特色产品,历史悠久,一直作为民间祭祀用菜,是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由于它是一种香酥可口的豆制食品,便为人们广泛食用。200多年前,它因受到乾隆皇帝的推崇而成为一道御膳食品。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次次经过常州城。在乾隆丁丑二十二年一次,乾隆在军机大臣、文渊阁大学士、常州人刘纶的陪同下,在
泗洪钱杆舞
钱杆舞,又称“打钱杆”、“功夫钱杆”。它是泗洪及双沟地区普及较广泛的民间传统舞蹈。公元1127年间,今泗洪县双沟镇一王姓学士在茅山-道学,学成后返乡,利用所学的道家剑术———“五帝钱剑法”为穷人免费疗病。在治病与传技中,王学士与当地百姓一起创立了钱杆舞。钱杆舞的打法有多种招式,10多个固定的套路,它是集娱乐与健身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其主要表演形式是舞者手握钱杆的中段,在音乐的伴奏下,绕体打击,边打边唱,热情洋溢。舞蹈中,飞舞的钱杆发出铜钱的响声,含蓄的竹器声和节奏欢快的“沙沙声”。在优美的“沙沙声”里,演员们踩着轻盈的舞步,变换着不同的队形,欢快、流畅,给人以娱悦身心和美的享受。
五月十三关老磨刀
自古流传的说法。每年农历5月13日,是关公磨刀的日子,这一天会打雷下雨。历史上曾流布沭阳境内。现在还在沭阳县北丁集乡及附近的陇集镇、悦来镇、耿圩镇流布。沭阳民间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主要是自古以来信奉5月13日会打雷下雨,并传说这是关公在磨刀。实际上五月十三日并不是都会下雨,只是相对几率会高一些。传承现状濒临消亡。现在,除了偶尔有人平时会说说这一谚语外,大家都不是把五月十三当回事,何况,现在的气候多变,并不是逢五月十三就下雨,只是人们为时已久的习俗。
孟河医派
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自江苏省常州市的一大地域性医学流派,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主要代表,清末民初在全国影响很大,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勇于创革新中医教育,为中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医界享有“吴中医学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的美誉。孟河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南北朝时就出了齐梁两代10余位皇帝和30余位宰相。唐朝,常州刺史孟简拓浚河道,南北沟通京杭大运河和长江,孟河镇北临长江,而改名孟河。作为水上交通要道,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亦逐渐繁荣。至明清时期,常州文风兴盛,文人辈出,涌现出了有全国影响的学派团体,如著名的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文化的繁荣促进了医
常州八宝菜粥
常州江南八宝菜粥是在腊八粥的基础上传承而来的。“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亦称“腊八节”,常州民间素有吃腊八粥的风俗。早在三千年前,华夏先民就在秋收冬藏后,用猎取的禽兽和生产的谷类举行“腊祭”,祈福消灾。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人们将释迦摩尼的成道日腊月初八和“腊祭”联在一起,“聚万物而索飨”,吃腊八粥以纪念佛祖修苦行之果。旧时,常州天宁寺总会乐善好施,素有“铜锅煮粥,普济众民”的腊八习俗。至明代,朱元璋又以自己年少受苦时吃杂粮粥之由,倡导天下百姓以吃腊八粥为纪念。由此多种原因,吃腊八粥便成为广大百姓间承载古老历史内涵的民间饮食习俗。常州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和饮食文化传承史,常州人不单在腊八节煮腊八
金坛啷当
啷当原是盲人的一种说唱艺术,因在说唱此调的末尾常需要加:“哎哟一个啷当”的衬字,故而得名为“啷当调”。据史料记载,金坛啷当早在清代嘉庆年间就已十分流行,近代广泛流传于金坛、丹阳及周边地区,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据考证,清嘉庆年间,南京城中的孤老盲人大都集中于瞽目院,瞽者,专指盲人。清末民初瞽目院解体,盲人分散各奔东西,往东南方向的盲人除少数流往浙江,大部分在金坛、丹阳、丹徒等地落户,这些盲人从此以说唱维持生计,续传承下来。其时,有个叫潘永福的盲人,为糊口度日,将祖传的啷当小调配上一些即时的吉祥之词沿乡卖唱。潘永福在演唱时,附带简单的敲击器具,其器具为竹筒和竹签,左手握竹筒,右手握竹签
常州评话
常州评话,又称常州大书,是一种曾经广泛流传于常州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曲艺品种,和苏州评话、南京评话、扬州评话等乡土评话一样,在艺术上一脉相承。据考,常州评话始于宋代中期,在生成、延续、传承的过程中,逐步与常州百姓的风土人情、方言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常州鲜明地域特征的艺术表演手法和风格。清末民初,常州评话处于一个全盛时期。当时,常州城乡各地茶馆林立,这些茶馆大都有常州评话的演出,如东门桥堍的悦和茶馆、南门广化桥茶馆、西门文亨桥堍近水阁茶馆、北门青山桥堍青山茶馆,还有新丰、狗肉桥、下街、德安、双桂坊等茶馆。几乎每天日夜两场,常演不衰,专业演员近百人,上世纪40年代,常州评话与常州道情的艺人们一起联手成立
白太官传说
白太官传说在常州及其周边部分地区妇孺皆知,影响深广,并有多种版本流传和记载,其内容之丰富,数量之多在常州诸多人物传说故事中首屈一指。据民国5年(1916年)续修的常州《晋陵白氏宗谱》记载,白太官“公讳德祖,字云来,太官其号也”。江苏常州府武进人,生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卒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系明刑部尚书白昂族裔。白太官幼年辍学,少年时习练拳勇,青年时身怀武功绝技,行侠仗义,扶贫济困,兴办义学,名扬江湖。白太官曾应征江淮“三十二奇士”,跟随名将年羹尧出征西域,屡建奇功,然中年时则隐居江南。白太官与当时的女侠吕四娘、大侠甘凤池等齐名,被近代史学家称为清代八大侠之一。据考,白太官的传
东浦丝弦锣鼓
据考,东浦丝弦锣鼓生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因弦乐器上的弦为丝线,故称“丝弦锣鼓”。东浦丝弦锣鼓艺人口传“工尺谱”,即用“合四乙上尺工凡六五三”十个汉字来作音符两人一排,前半部为打击乐,依次为小锣、铙钹、大锣、大钹等,后半部为弦乐,依次为三弦、琵琶、二胡、四弦胡,另有笙、笛子等,每种器乐最少两人,最多12人。演出时,指挥鼓手将板鼓竖至头顶部位,用竹签敲响和相关动作为指挥号令。东浦丝弦锣鼓中表演的曲调称“十六调”(从一至十六),现工尺谱上有58种调。可循环反复,时间根据活动路程的长短而定。表演方式也较为灵活,有时弦乐停止由打击乐单独演奏,有时打击乐停止由弦乐单独演奏,这主要是因旧时活动路程较远或
常州滑稽戏
滑稽戏是在民国初期,由江浙曲艺独脚戏吸收中外喜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艺术元素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它广泛流行于江苏、浙江、上海的许多地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和欢迎。滑稽戏的形成和发展同文明戏、独脚戏等有着紧密的内在关系,所以,滑稽戏又称通俗话剧、滑稽话剧、什锦歌剧。早期,滑稽戏常以独脚戏、谐剧等形式流动演出于各茶馆、茶楼及各类游艺所。20世纪30年代,通过滑稽大会串等活动,逐步推出一些大型剧目。民国26年,常州滑稽剧团的前身——天宝剧团成立。四年后,天宝剧团的主要演员杨天笑、赵宝山等人参加“上海市滑稽公会特别大会串”,演出《一碗饭》。会串后,天宝剧团又精心编排《一碗饭》,广泛热演于沪宁沿线诸
杨桥捻纸
杨桥捻纸艺术的生成、发展源于我国历史上的捻军。据史料记载表明,捻军的前身为捻子、捻党。捻党、捻子最早起源于明天启年间(1621年)。“捻”是皖北方言,通指“一束”为“一捻子”。加入捻子的人大多为贫苦百姓,而且捻子成员多为同一个宗族﹑祖亲﹑乡里,久之这些集合体便自称为“捻党”、“捻军”。这里的“党”之义为“乡党”,泛指乡里乡亲。每捻人数不定,数人,数十人乃至数百、数千人皆可成一捻。捻党初时从事打富济贫、抗粮、抗差等活动。为争取生存权利,反抗地主阶级的盘剥和欺凌,捻党不断汇聚力量,打击地方豪绅地主。他们采取行动前,一般要举行仪式,点燃捻纸,为鼓舞斗志,捻党人把打击对象捻成各种人物造型,并付之一炬,
唱凤凰
凤凰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唱凤凰是流传于常州新北区春江镇沿江一带的传统曲艺形式。生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旧时下滩地区新春时节,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一群群唱凤凰的民间艺人走村穿巷,挨门挨户地即兴说唱。艺人们一人架着彩色纸凤凰,另几人敲锣打鼓,站在主家门前,见人唱人,见物唱物,所唱都是吉利、喜庆和美好的祈望及祝愿。唱至主家喜笑颜开,酬以零钱或其他物品。故而,唱凤凰亦是旧时,贫苦艺人为讨生计而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唱凤凰唱词通常为四句,也有六句、八句。四句型的,一般一二四押韵。唱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充满乐感。内容上到天文、地理,下有民俗风情、为人之道等。现时的唱凤凰唱词,除了传统唱词,又不断增添了
跳祠山
跳祠山是流传于溧阳社渚刘家边村一带的传统祭祀歌舞,是有异于鄂、赣等地表演风格的一种特具苏南特色的傩舞。其历史悠久,并以齐整的阵容,优美的舞姿,华丽的服饰和独特的表演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一宗教信仰舞蹈形式,形成了溧阳社渚地区民间艺术的又一亮点。刘家边村在西汉时期属于东湖地区,由于地处东湖下游,经常被洪水淹没。往往一到雨季,一片汪洋,弄得民不聊生。为了广大百姓的利益,张渤倾家荡产,发动群众,在江南一带开河筑坝,大兴水利,为治理水灾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劳累而死。为纪念这位治水功臣,刘家边村村民建起了普隆寺,人们在寺内供奉张渤的塑像,跳起了祠山舞,此后代代相传。据历史资料记载表明,跳祠山起源于唐代
浦河风筝制作技艺
风筝制作工艺、技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考,在我国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经有过多次的转换,其最初的功能是用于军事目的。及至唐代,传入民间。常州新北区西夏墅的浦河风筝制作工艺、技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清末始,浦河的百姓就有喜爱扎制风筝、放飞风筝的习俗,世代相传,延续至今,使之成为一项独特的乡土民俗活动。风筝,在民间俗称为“纸鹞”、“鹞子”。浦河风筝以品种花色多、个体大而闻名遐迩。浦河风筝的种类有:龙鹞、蝴蝶鹞、八角鹞、美人鹞、双蜈蚣鹞、宫殿灯鹞、亮月鹞、蝙蝠鹞等近百余种。浦河风筝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龙鹞。龙鹞有408节,长达25
芙蓉荡湖船
芙蓉位于常州市东北部,因原镇址地处名闻遐迩的芙蓉圩而得名。芙蓉桥多,河道纵横,“十万八千芙蓉圩”显露出浓郁的水乡文化气息。因水而秀,因水而盛,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亦由此催生出了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舞蹈——荡湖船。荡湖船,又称采莲船,是提灯赛会、大型喜庆、节庆活动中表演的最常见的舞蹈形式。在常州各辖市区农村均有流传和分布。据史料记载,荡湖船早在唐代已大面积流传,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据多位老艺人回忆,荡湖船在清代已盛行于常州地区各县属乡镇。芙蓉荡湖船的表演形式,受江南习俗的影响。表演时,表演阵容极为壮观,4只大荡湖船和8只小荡湖船同时铺开。每只大荡湖船中渔姑舞动花船,随着音乐,模拟水上驾
常州掐丝珐琅画
常州掐丝珐琅画是常州地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一个美术品种。常州掐丝珐琅画,为常州黄氏家族始创。自清咸丰9年(1859年)起,其工艺、技艺传承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常州掐丝珐琅画,系采用掐丝珐琅工艺制作的大平面装饰画,其既蕴含着掐丝珐琅器原有的艺术美感,又汲取了其他姐妹画种的工艺及艺术元素,博采众长,形成了自身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效果。其画质精良,用料考究,画面轮廓清晰,古朴典雅,雅俗共赏,是一种具有装饰、艺术欣赏、收藏等多种价值的美术画种。一件常州掐丝珐琅画作品的问世,要经过图案设计、落料、成型、掐丝、焊丝、点蓝、上底色、粗磨、补色、细磨、再补色、上光、镀金等十多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