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特产
浙江省民俗文化
绍兴民间棋类游戏
绍兴民间棋类游戏是广泛流传于绍兴民间的益智娱乐活动,亦为越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棋类游戏有牛角棋、西瓜棋、五行棋,绕绕棋、十二层棋、十六层棋等几十种。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以优越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海内外。绍兴自古以来名士辈出,历代名人的童年生活都离不开包括棋类游戏在内的越地文化的熏陶和滋养,良好的人文环境又促进了棋类游戏的发展。民间棋类游戏历史悠久,具体起源于何时现已无法考证。其原理与围棋相似,却融入了绍兴当地的风俗特点,游戏规则和思维方式也更直接、更乡土,承载着中国式的成败观,同时也体现了民间智慧的高度。绍兴民间素有下棋习俗,民众利用空闲时间,三五成群,随时随地都可对
诸暨蛋雕
蛋雕,亦称“蛋壳雕”,是用雕刻手法在蛋壳上体现绘画效果的一种造型艺术。蛋雕艺人在禽蛋薄薄的壳上雕刻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景色,运笔奏刀,通过细腻纤巧的刻划。表现出婀娜多姿、清新秀丽的纹络,精镂细雕出大千世界。不同“蛋雕”作品有不同雕刻方式,有的仅在蛋壳表面施刀,而有的则是将整只蛋镂空,两者各有千秋。色彩方面也有上色和不上色两种,但一般多不上色,而是全凭蛋壳本色。诸暨博物馆收藏的一套蛋雕作品,为蛋雕艺人冯红伟所作。她的作品“水浒人物”是以著名人物画家戴敦邦先生所画水浒人物为蓝本,所雕人物徐徐如生,是不可多得的民间工艺佳品。2013年1月,被列入第五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关玉雕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就有了玉制工具。上虞市东关玉雕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南宋时代,由蒙古边陲人们南迁引入,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东关玉雕艺术伴随着古老的生活风俗,世代相传。改革开放后,东关人吸引外地经验,引进现代机械雕刻,使玉雕业迎来了一次又一次新的发展。1992至今,以东关彭家堰村为代表的玉雕艺术已向周边的前村、马家村、炼塘、新建庄、王家径等12个村扩展。就彭家堰本村而言,从事玉雕行业的人员占村民一半以上。同时,还建立了玉雕协会,玉雕辅导网,培养了大批玉器鉴定师,该村现有7位玉雕行家成为省市兼职鉴评师。还搜集了大批历史资料,开辟了玉器
曹娥庙会
曹娥庙,是为彰扬东汉上虞孝女曹娥而建的一处纪念性建筑,位于曹娥江西岸孝女庙村。曹娥(130-143),上虞曹家堡村人。母早亡,父曹盱于汉安二年(143年)五月五日在舜江落水失踪。年仅14岁的曹娥痛失慈父,昼夜不停地哭喊着沿江寻找,无果。到十七天时曹娥投江寻父,三日后,已溺水身亡的曹娥竟背负父尸浮出了水面,以生命的代价谱写了一曲孝义赞歌。曹娥的孝行感动乡里,轰动朝野。人们把曹娥殉父的舜江改名为曹娥江;元嘉元年(151年)上虞县令度尚改葬曹娥于“江南道旁”,报奏朝廷表为孝女,并为其立碑建庙——曹娥庙,尊她为“孝女娘娘”。以后每逢曹娥救父这一日(五月廿二日),人们集聚曹娥庙祭奠。久而久之,祭奠孝女曹
骚子歌
骚子文书是以文学本子(手抄本)为基础,用海盐方言说唱为主要表现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说唱艺术。其表演主要采用站唱、拆唱,也有走唱或坐唱等形式,具有它自己的独特风格。骚子歌是海盐民间待佛仪式的歌谣,与我国戏曲鼻祖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有着一定的渊源。
上虞特色豆制品制作技艺
上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产品种类众多。以豆制品为例,在当地乃至江浙一带有较大知名度的两大豆制品品牌——崧厦霉千张和谢塘五香豆腐干。他们的生产经营地主要为上虞的崧厦镇和谢塘镇。霉千张是崧厦镇的著名特产,制作历史久远。早在200多年前(清代)崧厦镇有家“蔡万盛水作坊”开始生产霉千张。200余年来,崧厦霉千张生产流程日益发展,工艺日趋改进,形成了选材优质、制作精湛、成品上佳等显著特征。崧厦霉千张外观黄净,干湿适中,闻之霉香,食之清香素淡,实可用“亦霉、亦臭、亦醇、亦香”来形容。谢塘五香豆腐干,早在解放前,已是谢塘市场热门的土特产之一了。它以传统工艺制作而成,色呈棕红,味道鲜香醇美,略有甜味,是人们
乌金纸制作技艺
明末清初,有一个叫魏良再的人发明了乌金纸。原先这种纸称“熏金纸”,后改名为“乌金纸”,并且只有浙江才能制作,所以当时曾有“天下浙有乌金纸”的说法。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从事乌金纸生产的朱赵炎,从桐乡县(今桐乡市)石门镇,迁回崧厦蔡林老家。为求生计办起了乌金纸了乌金纸家庭作坊。新中国成立后,招亲属、邻居为工人,言传身教,逐步发展壮大,从而崧厦镇有的制作行业。崧厦蔡林乌金纸具有纸张既韧又薄,墨匀无斑块、色泽乌黑铮亮的特点,主要用于制作金、银、铝箔时的垫铺。在当时,一直受到省内外,乃至国外有关制造业的青睐。乌金纸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要把一张普通的黄纸制成精良的乌金纸要经过三大环节、七十二道工序。所谓“
虞舜传说
舜,姚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父系氏族社会部落领袖。虞舜出身贫寒,胸襟开阔,自幼以孝德名世,是“二十四孝”之首。执政期间,以民为本,以德为先,位列“三皇五帝”之一。上虞,史载乃虞舜的出生地。《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载:“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乐,故曰上娱(娱通虞)。”西汉史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会稽旧志》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上虞是虞舜生活和成长的故乡,虞舜是上虞的骄傲。几千年来,关于虞舜的事迹、孝行、美德等传说故事,一直在上虞民间代代流传。主要分为四类:1.虞舜出
曹娥形意拳
据《形意拳论》云:形者、形象也。意者、心意也。人为万物之灵,能感通诸事之应,是以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意者,心之所发也,是故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内外总是一气之流行也,其目的在养气益力,动作简而功无穷,故称“形意拳”也。形意拳是我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形意、太极、八卦),位列中国四大名拳。据传形意拳是南宋名将岳飞所创,原为“意拳”。至清分为“山西派”、“河南派”、“河北派”。形意拳以三体式桩功(混元桩、趟泥步、三体式)为基础,有五行拳(即以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代表劈、钻、崩、炮、横的五行拳法)和十二形拳(即龙、虎、猴、马、鸡、蛇、燕、鹞、台、鹰、熊等十二种动物吸取
上虞高跷
高跷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风格喜庆热烈,表演技术精湛,令人叹绝,深受民间喜爱。高跷在虞南山区下管等地由来已久,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高跷的道具主要是两根脚架。脚架有高低之分,高的有一丈多,人站上去能碰到民间住宅的屋檐,适宜于青年人表演;低的仅一尺上下,适宜于年长者与年少者表演。脚架有绑在腿上表演的,也有握在手里表演的。高跷的走法有前走、后退走、侧旁走、跨栏走、跳跃走、阶梯走、单跳走、绕圈走、三角走、花样走等。高跷的种类有竹制高跷和木制高跷两种。高跷的高度高低不一,根据自身技能水平而定制。高跷的表演形式多样,要根据不同的情景配置服装,排演动作。如:《水漫金山》、《白蛇传》
西坑吹鼓亭
吹鼓亭,距今已有130年的历史了,其顾名思义就是供乐队抬着边走边演奏的一个彩色亭子,颇具艺术观赏性。鼓亭是由细木精雕细刻而成,呈六角四层,可拆可装。底层是一些寓意吉利、平安的楷书;第二层是山水、花鸟图案;第三层是戏剧人物画;第四层则是天上神仙之类的图画,亭顶飞檐翘角。每层六角配有彩球,每层门面配上对联、匾额,各层围有护栏,护栏雕一些吉祥图案。演奏时,前面四面旗子开道,锣、鼓装在鼓亭里敲打,吹、管、弦乐器围在亭两旁司乐。演奏的曲目主要是器乐曲《大辕门》,意在烘托将军出师、挥-马、战鼓震天动地、战马嘶鸣长空的雄伟气概;其旋律激昂慷慨,虎虎生威,急如暴风骤雨,又如千军呐喊、万马奔腾;缓时却又如行云流
哑背疯
“哑背疯”系目连戏中的一个片段。它是依据传说,在唐代编为说书内容,到宋元代逐渐演变成舞,直至明末清初成为此舞。由一人扮演哑巴和疯瘫婆二个角色,上半身扮疯瘫婆,下半身扮哑巴,用特制的道具形成一个完整的哑巴背疯瘫婆的形象。哑背疯的表演者化装成女子,穿女衣,梳女头。腰后装一对假腿,当作女子的下肢。下身要穿男装,腰前装上男子的假头和躯干。舞动起来上下协调,活像两人在舞蹈。“哑背疯”主要在春节及庙会上演出。该舞是既舞又唱,唱腔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内容为叙述他们的辛酸、悲惨经历以及劝人为善、互爱互助。舞步动作取材于生活,随意性较大,有迈门槛、关门、搧扇、前倾步、平步、摇踏步、转身蹲步等。双脚走“大八字步”
绍兴舜王庙会
绍兴舜王庙会是缘于会稽山区的人们对舜王特别的信仰和崇拜,而逐渐形成的农历九月廿七为舜王庆生的民间活动。它集山区人民民俗风物、山区民间文艺和古代山区传统市集为一体,在会稽山区这块土地上世代相传。会稽山区至今遗留下三座舜王庙,数王坛舜王庙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它位于绍兴城东南王坛镇两溪村舜王山之颠,始建年代已难于考定。今庙为清代咸丰年间重建,同治元年(1862)重修,有庙内碑刻为证。绍兴王坛原名“黄坛”,是传说中舜巡狩会稽山之际,筑坛祭天的遗址。每年九月廿七日王坛舜王庙都有庙会,一般持续三天,从九月廿六日祭神开始到九月廿八日谢神结束。自明清以来,舜王庙会久盛不衰,是因为它有独立的组织领导机构——“
秆编织技艺
清王廷鼎《杖扇新录》:“麦扇:以麦秆编成扁带,广寸余,圈作规形,如盆大,用竹片两面夹之为柄,中心贴五色绫缎一小圆,绣山水、人物,极细,麦色金黄而润,轻灵便捷,两浙人多用以燕居。”他所说的麦扇就是麦秆扇,又称麦秸扇、麦草扇。这种麦秆扇盛产于浙江绍兴、诸暨、宁波、金华等地。上虞农村曾有这样的风俗:如果姑娘与小伙子相爱了,在夏季来临时,小伙子就会收到一把精致漂亮的麦秆扇,这是姑娘向心上人表露真挚的情意。姑娘出嫁以后,第一年的端午节,娘家会担着礼物去看望女儿,礼物中必须有麦秆扇,分送给公爷叔伯、婆婶妯娌、街坊亲友,表示尊敬、友好的情意。虞南山区盛产大麦、毛竹、蚕丝,这些都为麦秆扇的制作,提供了取之不尽
绍兴画蛋
绍兴画蛋,历史悠久。清代光绪年间的《慈闻琐记》曰:“越俗,生子三日,浴之外家馈果饵。洗儿名曰三朝,最重花鸭蛋,或彩画,或剪五色纸作花粘之,分贻戚友,以多为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绍兴籍民间艺人俞飞安、茹竹轩等人从制作到技艺都有开拓性的创新。为了有利保存,凸现工艺价值,开始将蛋中的蛋清蛋黄取出,洗净,蛋壳表面经多种处理后再作绘画,外面装上玻璃框盒。此后,从花式到品种,从画艺到装潢,不断进行改进提高,日臻完美。绍兴的国画彩蛋,选材以鸭蛋壳为佳。它质地细腻,蛋壳表面经砂磨后,晶莹如玉,皎洁如脂,大小适中,壳较坚韧,易于操作。画蛋制作须经过选挑、抽空、清洗、消毒、封洞、砂磨、设计、绘画、题款、制盒
绍兴扇面画
扇面绘画的历史悠久。据记载自北宋,甚至更远,纸扇传入中国。扇面画的诞生,是作为扇的装饰。而一直令后人顶礼膜拜的精致而惟妙惟肖的“宋画”,则亦是以扇面画居多。到了明清时期,扇面绘画极盛,凡明清时期扇面作品留止今日,都是藏家的首宠,尤其出自大家,如文徵明、沈周、唐伯虎、赵之谦、任伯年等等的扇面价值不匪。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扇子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物件,它蕴涵着中华智慧,凝聚着传统工艺精湛技术,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中国扇文化。扇面绘画的内容大多以花鸟、山水、人物入画,也有画风情俚俗的,表现民间的生活趣味,更有寄托情怀,表现精神境界的扇面画作品。其形式繁多,从外形看圆的、椭圆形的团扇、纨扇、半圆形的折扇
绍兴戏剧脸谱工艺
绍兴戏剧脸谱自明、清以来在绍兴地区广为流传的多种戏剧形式中的传统民间艺术。具有越俗民风的质朴,浓郁的地方人文色彩。既是绍兴戏剧文化艺术的价值,也是越文化之瑰宝。绍兴戏剧脸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形、神、意三个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装饰性和审美性。形:根据演员的面部自然形态,按剧情人物个性进行色彩夸张而变形。通过程式化的主、次色彩,以线、点组成“形”的图案,反映脸谱的特有风格。神:脸谱的性格表现要符合角色的基本精神。以不同色彩的块、面、线、点来反映人物性格的特征。而以色彩的线、点组成的图形多为反映剧中人物的身份或职业的符号。意:脸谱中传神和寓意是相结合的。其色彩的图案往往会体现装饰性和夸张性的意义
酒仙会
酒仙会俗缘起于清咸丰初年,当时名曰:酒仙神诞演庆神会。由赏祊酒作坊主刘墨香发起,在赏祊戒定寺后进设酒仙神殿,供奉酒仙菩萨。每年农历七月初六——初八日三天迎神庙会,村村演戏,家家办酒,延请宾客,盛况空前。由此同时,杨家汇头(今杨川村)龙口庙内后进也供奉着酒仙菩萨,每年正月初一,集居杨家汇头的在东浦八家大作坊当开耙师父的人都聚集在酒仙殿内烧香燃烛,祈求今年酒质酒量能高出一筹。在八月十八这天更是热闹非凡,这天是酒仙生辰,当地村民都在庙内办斋演戏。此俗到抗战时停顿了几年,抗战胜利后重修庙宇,此俗又兴旺了起来,直到解放初渐渐消失。但杨川龙口庙祭酒仙活动始终未听过,就连在文革期间神像被毁,庙宇改做他用,但
绍兴面塑
面塑是我国民间工艺中很有特色的一个艺术门类,也是家喻户晓、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面塑,俗称“捏面人、面花”,是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然后在其中加入各种颜料进行混合,通过艺术家灵巧的双手,塑造出各种惟妙惟肖的古今人物和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等形象。同泥人一样,绍兴面塑也起源于民间。古时,绍兴面塑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绍兴面塑工艺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成为专供欣赏的民间工艺。可以说,绍兴面塑是一种由风俗习惯积淀而成的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绍兴历史悠久,山河秀美,土地肥沃,特别适宜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这便为面塑提供
棕编(棕叶编织、棕丝编制)
棕编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是用棕榈叶、棕榈丝纯手工制作的一种工艺。原材料取自然野生一年生棕榈叶,叶尖处微微发黄为佳。采集后放置阴凉处1-2天,待叶子发软后放入清水中洗净,置入锅中蒸至叶子发青后取出用冷水浸泡至黄色汁流出后,放置阳光下晒干。经过如此处理后的叶子可长久保存,完好无损。棕丝则用蒸汽熏蒸后取掉上面的杂质即可。制作人用打结、拉丝、借鉴各种编织手法,利用节与节之间的差异,巧妙的恰到好处的把心灵深处的一些日常所见的物品呈现出来。惟妙惟肖、千姿百态的棕编手工艺品,充分的展示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是一种普通的伟大。随着社会机械化的发展,人民追求数量,追求速度,欲望的提升,一些传统的靠手工制作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