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特产
浙江省民俗文化
绍兴酒俗
有着2500年历史的绍兴,既是水乡,又是醉乡。绍兴黄酒之于绍兴,犹如角斗场之于罗马,贡多拉之于威尼斯,而酒俗正是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现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绍兴历来无处不酿酒,无处没酒家,真可谓“城中酒垆千万家”,不论山区和平原,不论城镇和乡村,酒都是绍兴人民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生活资料的必需之物,而绍兴人喝酒,在经历年久月深的风俗传承和演化后,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独特的酒俗。这些丰富多彩,美妙绝伦的酒俗,无不影响和贯穿了勤劳善良的绍兴人的一生,让人们看到了绍兴人民淳厚古朴而又恬静雅致的生活。绍兴酒俗可谓无处不在。细分有70多种,主要包括人生酒俗、节令酒俗、生活酒俗三大类。人生酒俗包括一个人从
崧厦霉千张制作技艺
崧厦霉千张是崧厦镇的著名特产,也是上虞土特产中的一张金名片。它制作历史久远,早在200多年前(清代)崧厦镇有家“蔡万盛水作坊”就开始生产霉千张。关于崧厦霉千张的来历,还得上溯到清代。据说有一年立秋时节,“秋老虎”甚为猖獗,因时值崧厦镇迎神庙会,“蔡万盛水作坊”老板王绍荣制作了大批千张供应寺庙,由于数量过多而有剩余,他只好用豆腐布盖住放在一旁。第二天,他发现千张已泛黄点,还散发出一股霉味,但弃之感到可惜,于是就把这些千张切成小段,并用稻草捆扎,分给四邻“消货”。谁知邻居们食之,顿觉特有口味,然后“蔡万盛水作坊”试着生产,才有了霉千张这个品种。崧厦霉千张其奇妙在于,闻霉臭,食而香醇,让人欲罢不能,
童家岭罗汉会
旧时的绍兴县稽东童家岭,有一个舞拳弄棒,踢腿翻滚的杂耍组织——俗称“罗汉会”。罗汉会理既有年长的“大罗汉”,又有10余岁的“小罗汉”。罗汉会最出风头的是赶每年农历九月廿七的两溪舜王庙会。这时,六七名乐师、挑武器担的以及大罗汉们是步行去的。小罗汉则一律红巾抹额,打一英雄结,上扎两颗红绒球,穿着绣花边的裤子,由人用竹轿抬着去。从童家岭到两溪舜王庙需经十多个村庄,罗汉会每过一村均要表演并受到当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特别是村妇们见到活拨可爱的小罗汉,便—边往孩子的袋里塞油枣、蛋糕、桂花糕等好吃的东西,一边将小罗汉领进卧室,要他们在床上翻几个筋斗,以图吉利。罗汉会演出时均有乐器伴奏。在舜王庙的整场演出可长
十八罗汉
民间舞蹈十八罗汉源于南北朝时期“18强盗皈依佛门”的故事。相传十八位强盗天良不泯,经神仙点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此造福人寰。所以十八罗汉表演旨在劝人从善行走正道,是一种娱乐和哲理交融的舞蹈表演艺术。该舞蹈于晚清时期传入本地,《光绪仙居县志》收录了:“普光院僧众逢七月七于院前扮演十八罗汉,观者如潮,极一时之盛。”的景象。在解放前,十八罗汉多作为向-祈求地方平安、求雨祈禳之用,也是民间自卫军事组织演练阵形的一种形式。文革时期被视为“四旧”而禁止,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得以重新发掘抢救,重新组建了罗汉队。逢庙会、重大喜庆节日进行活动。在仙居县,十八罗汉主要分布在安岭乡一带,在当地现尚流行“七月七望好看
酱品制作技艺
嵊州酱品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尤以《万和酱园》名闻江浙。万和,万家和美。系嵊州酿造百年品牌,集剡溪两岸农家酿造技艺之优,为酒宴必备和菜肴制作的重要配料。万和,位于剡山小学东面的万和弄,并在黄泽、长乐、崇仁、甘霖等地设有连锁专卖店。万和酱油曾于1929年获西湖博览会优等奨,1932年获第二届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优等奨,享有盛誉。嵊州酱油制作的原料为大豆和面粉。制作步骤是先做酱,再经过滤而成酱油。酱油可分阳酱油和阴酱油。日晒出来的酱油叫阳酱油,放在屋内过滤出来的酱油叫阴酱油。一般市场供应的酱油都是阳酱油,分太油和顶油。嵊州酱油制作技艺代代相传,嵊州市香富制酱调味品厂还在生产。制酱调味技艺的价值在于没有任
迎神赛会
迎神赛会,百年前我国大都有之,也是江南一带群众普通兴行的传统习俗之一。于是每逢神之诞生日,或在风调雨顺之年,处处可见结社纠会举行庙会社祭活动。迎神赛会即指神明视察民情之时,民间汇集各类艺术形式统一巡游赛演。换句话说,就是以陪菩萨的名义,举行民间艺术大会串。此活动向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岱山的迎神赛会,约始于清乾隆前期(1750午前后),终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前后相继约一百八十年左右。这是一项集祭神和娱乐于一体,融各种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于一炉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性活动。其规模之宏大,组织之周密,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广,足以反映当时岱山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之盛况,而且,体现了我国南方“吴文化
上虞吹打
上虞历史悠久,文化兴盛。扎根于这块古老土地上的民间吹打,更是源远流长,积淀丰厚。从上虞出土的春秋陶扁钟、汉六朝的埙、五谷瓶上堆塑乐俑及青瓷谷仓上的弹瑟堆塑俑等文物,都见证了上虞民间吹打久远的历史。早在汉代,曹娥江上赛龙舟,以鼓乐协调节奏,鼓舞士气。曹娥之父曹盱即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曹娥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上虞民间吹打不断丰富发展。南宋已较盛行。明、清日趋繁华,达到鼎盛,这是上虞民间吹打的成熟时期。上虞民间吹打乐形式多样,特色纷呈。其组织形式称为“十番班”。上虞县志载:“迎神赛会中的鼓吹之人为‘十番’”。“十番”者就是“用十个手指头翻动”的意思。“十番班”演奏的人数可多可少,从六
绍兴微雕
微雕是以刀代笔,以精细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微雕创作时,无法用肉眼看见,全凭艺人灵敏的感觉运刀,靠娴熟的经验创作,被称为“神刻意雕”,堪称“绝技”。2008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灯(舞龙)
舞龙,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即用竹篾扎成龙头,龙尾和龙体十余节,用布系连并绘成龙颜,每节设木柱一人操之。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屡见不鲜。直至现在,舞龙仍是民间喜庆节令场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经过体育工作者的不断完善,舞龙现已成为一项体育比赛项目。龙舞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构图变化和动作套路。根据龙形道具的扎制材料的不同,分为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等。龙舞从色彩上可分为黄、白、青、红、黑等,以黄龙最为尊贵。龙舞的构图和动作一
跳蚤舞
跳蚤会,又称“跳蚤舞”,是舟山民间赛会活动必有的舞蹈表演形式,约于清乾隆年间从定海传入,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22年前,舟山当地的农村在出会时就有这个舞蹈,但没有情节,没有人物,完全是男0、逗趣,夹在出会队伍中表演;第二阶段是在1922年,定海城乡又举行大规模的赛会活动,当时从上海请来的艺人扮相俊美,引人爱看;第三阶段是在50年代,把“跳蚤会”编成群舞。“跳蚤舞”的表演程式:不论是双人舞也好群舞也好,它的基本舞步是大八字步半蹲跳走式。因其舞姿酷似蚤跳蹦,故而称之“跳蚤舞”。它的表演特点,以轻盈、诙谐、灵活,逗乐的舞蹈动作取胜。饰济公的男角,主要以阻拦和戏耍动作为主,饰火神的女角则
棕缉老龙传说
传说在岱山后沙洋的海底下栖息着一条断尾棕缉老龙。每当风暴来临,它会发出嗷嗷嗷的吼声。那声音传的很远很远,为岱山的渔家和过往的船只报警。要问这条好心的断尾棕缉老龙是怎样来的,那得从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中秋说起。那年中秋之夜,天上挂着一轮皎洁通圆的明月。月里的嫦娥心里高兴,怀抱玉兔在广寒宫里翩翩起舞。她那长长的袖子忽上忽下的舞动,无意间碰落了挂在树上的一粒桂子。桂子从九重天上掉下来落在后沙洋。那时刚好有一只海螺在滩头觅食,看见掉下来的一粒东西,大口一张就吞了下去。海螺吃了月宫桂子以后就成了精,它在海里就开始横行霸道欺压水族,还经常发脾气,揪起狂风恶浪,害得渔家翻船人亡,生活不得安宁。转眼到了第二年的
泗洲堂渡的传说
岱山古有泗洲堂渡,是一个有名的海上交通枢纽。“泗洲堂渡”最早的记载见诸元代《大德昌国州图志》,至清末民初的历代定海县(厅)志,均在“津渡”或“渡栏目”中略有记载。《岱山镇志》卷三水目“航渡”亦载有“泗洲堂渡”,但是元明两代定海县志上都没有注明这个渡口设在哪里,往来何地。清代康熙《定海县志》和光绪《定海厅志》,均标明称岱山“泗洲堂渡”。“该渡设渡船三只,自岱及定到宁而止,自宁及定到岱而止。”民国《定海县志》始载明这个渡往来于岱山、定海、镇海、宁波之间。《岱山镇志》记载更为详尽:“泗洲堂渡船,在东沙角山嘴头,往来定城(定海)宁郡(宁波)等处。康熙时知县缪燧详请设立,今废久矣。”由此可知泗洲
五常十八般武艺
五常十八般武艺源于明朝,据说是自明代正德年间(1513年)曾伴过四代君皇,历任三个尚书的五常人洪钟告老返乡后,在家乡修庙建桥,造福乡邻。因洪钟曾任刑部尚书一职,也擅习武,精阵法,故回乡后便在村民中传授兵器操练法,并结合马将、步兵的常规兵器和五常乡村、民间实用物件,演化而成型了西溪五常独特的十八般木制兵器及操练法,村民们自此世代相传至今,这就是独特的“五常十八般木制兵器”及操练法。数百年来,五常十八般兵器及操练法历尽沧桑,几经磨难。文革中破四旧,“十八般兵器”被人抄去,差点付之一炬。村民蒋国民、蒋金贵、洪文根、蒋正明等4人冒险夜盗,回来藏在柴垛中。后还怕不保险,又绑上大石,沉入自家门前水塘,上覆
濮绸织造工艺
濮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一,有天下第一绸之称。濮绸品种繁多,有花绸、花绢、花绫、花罗等。具有质地细密、柔软滑爽、色彩艳丽、牢度坚强等特点,跟当时的杭纺、湖绉、菱缎合称江南四大名绸,不仅远销海外,而且是历代朝廷的贡品。濮绸织造技艺历史久远,它起始于南宋,兴盛于明清。据明《濮川志略》记载:“南宋淳熙以后,濮氏经营蚕织,轻纨纤素,日工日多。”明代朝廷鼓励栽桑养蚕,促进了濮绸的进一步发展。从此,镇上居民“以机为天,以梭为禾”,精于织造,织出了海内外的濮绸。《濮川纪闻》载:吾里机业十室而九,终岁生计于五月新丝丝时尤亟。富者居积,仰京省镳至,陆续发卖。而收买机产,相传设市翔云(观),今则俱集大街,所谓
水浒名拳
水浒名拳源自于沈氏武术。公元1121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在浙江战败方腊以后,很多将士选择了浪迹江湖,原本就为僧人的鲁智深、武松就近在杭州-寺修行。沈氏祖先在此期间随鲁、武两位习武,以后举家搬迁,其五世孙沈恭敬在红巾军麾下领兵抗元,屡建战功,后辞官隐退于宁波北仑区梅山岛里岙“耕读尚武”并世代相传。清咸丰年间,浙东沿海匪盗猖獗,沈氏后人奋起杀敌,名扬浙东。其十一世孙沈天童曾著书《拳谱》,并在祠堂开设国术武馆,使水浒名拳达到鼎盛期。水浒名拳的主要套路有:宋江拷、边成、闹天堂、南宋拳、乌枫棍等,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既具有明显的北方武术特征,又吸收了南方及其本地区武术文化的特点,成为南北武术的融合体。2
岳家拳(岳武穆柔术)
岳家拳是我国古代较为完整地流传下来的宝贵拳种之一,它是南宋名将岳飞在抗金作战中结合传统优秀拳法拳理开创出来的,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现流传于金华的岳家拳称“-穆柔术”,她博采各种拳术的精华,技击风格独特,分为套路、桩功、散手、点穴、炮锤、劈挂、擒拿等,能使用刀、枪、棍、剑、锏、拐、钩、锤、斧、匕首等器械。其武术系统分为:武德修养;练功手法、步法、硬功练习法、内家柔术习练法;岳家拳的核心套路为:左右连珠、八角连三、法连、八连环等套路;八母棒、五行锏、十宗剑、柔功单刀、手巾花套路;擒拿、点穴秘术、岳家拳柔术-、拳术理论;还包括中医药理论及药方,保健养生等方面的内容。-穆柔术自成体系,内容详尽,强
练市船拳
练市船拳是浙北清明轧蚕花的主要表演项目,每当清明时节,浙北蚕乡船拳、杆竿船、踏白船竞发,十分热闹,尤以含山蚕花节为盛。清明当天,含山附近方园数十里乃至上百里的群众蚁涌含山脚下轧蚕花,并观看船拳表演。船拳的表演场地是用二只木农船并排扎成,上面用厚度约五厘米左右的上好直木板铺成约一丈见方的台面,供拳师打拳踢腿,舞枪弄棍,单打对练。船梢扎彩楼,船身四周遍插彩旗。标旗下太师椅分置两旁,两员骁将各执竹篙威武地端坐在那里。船拳套路丰富多彩,拳术和兵器的传统套路两者合起来多达近百种。主要从五方面演化而来。一是从民间练武形式演变而来,如“舞板凳”、“滚盾牌”、“石担开四门”等。二是从历史掌故立拳,如“太祖拳”
抢头杵
抢头杵是金华婺城区汤溪范姓村民在清明祭祖时的一个十分奇特、有趣的民间活动。它以游戏为活动形式,以家庭婚姻为目的,搭起青年男女互相交往的平台,并在游戏中加深了解,互相表达爱慕之情。这个有趣的活动始于南宋年间,一直到民国期间从未间断过。游戏由范姓未婚男青年家庭共同组织发起,邻村未婚女青年自愿参加,游戏地点选择在范姓的祖坟前举行,因此,除了游戏的娱乐性和表达方式的原始直白,更有着祖先见证的无比神圣。游戏主要分四个程序:1、准备。范姓未婚男青年家庭事先以五谷(米、麦、豆、高梁、粟)做成头杵若干;2、报名。邻村未婚女青年在祠堂管理员处领取花篮一个;3、投杵。未婚男青年将头杵投入自己钟情对象手中的花篮中,
高杆船杂技
高杆船是盛行于水乡江南的一种民间杂技,表演于一年一度的浙北清明“轧蚕花”,是蚕花庙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水乡、蚕乡的双重地方特色。船在水中行,杆在船上立、人在杆上翻是高杆船杂技最基本的表演形式,以两只木船并排扎成一个一个表演平台,中间置一石臼,石臼中竖起一根几丈高的毛竹,表演者身着白色服装,形同蚕宝宝绻曲昂首,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爬高杆的前套动作有十八个,即:顺撬、反撬、反张飞、硬死撑、扎脚背、扎后脚、扎脚踝、扎脚尖、坐大-、咬大升箩、咬小升箩、扎后脑、围竹、掮竹、蜘蛛放丝、张飞卖肉、田鸡伸腰、倒扎滚灯等,动作惊险,讲究技巧,具有观赏性。此俗起源于明末清初,以清代后期和民国时期为盛。表演时间为
三塔踏白船
踏白船也称摇快船,是一项盛行于江南水乡的民间水上竞技,是为祭蚕神而举行的一项活动。据说其名来由与宋将岳飞有关,宗泽因赞赏岳飞的才能与忠勇,任其为“踏白使”,为鼓励赛船者以岳飞的无畏气概参加竟渡,故称。踏白船的船只,即江南水乡常见的农船,这种船船体稍长,船底呈弧状,涉水阻力甚小,但急摇时左右稳定性较差,乡民称之为“活”,因此成就了踏白船在表演时速度较快、惊险的特性。三塔塘,位于京杭大运河嘉兴西南段,河道较宽,每年三月十六为蚕神生日,四乡八里的蚕民便摇船云集三塔塘。每条船经过改装,船艄搭上木板横“跳”,船尾上安两支琵琶橹,两人一组同摇一橹,船舱帮口两边再安放四五排或五六排木桨,人手一桨,合力齐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