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特产
浙江省民俗文化
挖花唱牌
旧时,渔民业余生活单调,船靠岸后的消遣活动大多为挖花等,由于挖花是脑力劳动,时间长,为增加娱乐性,渔民们在挖花过程中创作出了挖花唱牌,挖一个花,唱一句歌,增加气氛。歌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叙事性强,旋律优美流畅,一度很受当地群众喜爱,被广泛传唱。挖花是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形式。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歌词叙事、述景、抒情,雅俗共赏,情景交融。旋律优美,生动流畅,地方色彩浓郁。节奏与节拍规整均衡,故事情节曲折多样。目前,这种挖花唱牌几近失传,只有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能依稀记得唱出一部分。许多人只知其名,不知其义其声了。
观音山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观音菩萨带着木吒二太子,到凡间选择有一百座山峰的道场,她来到衢山的最高峰,只见山上云雾弥漫,苍松挺拔,景色优美,就想定此地为道场,座落山头数山峰,但从东数到西,从南数到北,一连数了三、四遍,数来数衢山只有九十九座山头,遗憾地带着弟子驾云离开了衢山。观音菩萨驾着祥云看到了南海普陀山,就降下云朵,座落山头数山峰,结果数了下四周山峰,数来数去又是九十九座山头。这时,观音菩萨身边的弟子开了口:“菩萨坐着的不也是一座山头吗?”观音这才明白先前在衢山数山头时,把自己坐的那座山峰忘了数进去了。从此,她虽在南海普陀做了道场,但也没忘记衢山的那座山峰,并赐名为观音山,并立为陪道场。每年总要驾着祥云
岱山传统菜谱及烹调技术
酒宴常用8~12只冷盆,12只以上热炒,以扣肉(上覆鸡、鹅条肉,下垫素菜)类为佳,乌胖蹄为压桌菜,大镬头毛芋艿凡宴必备,每宴出二三碗之多,故传统视作宴席丰盛标志。80年代起,婚事宴请,菜肴花色更丰盛多样,部分农村仍保留上述旧习。菜肴居民愤食咸蟹、蟹股、蟹浆、虾、海蜇、泥螺和咸菜、萝卜、苋菜股、腌茄糊。腌冬瓜等。三抱鳓鱼卤或蟹浆卤蘸食海蜇,味美可口,系特有佐料。经加工的鱼胶、鱼卵干、蟹黄饼、虾仁系传统名菜,酒或酒糟醉鱼、糟鱼,是居民传统风味食品。芋艿筵芋艿是舟山部分渔农村酒筵上必备的主菜。芋芳碗数越多,表示酒席越丰盛,酒席上的芋艿吃不光,赴宴者可用手帕或纸头包回去。舟山岛居民办酒席,一般用“汤十
骆氏化脓灸
骆氏化脓灸是艾灸直接灸以灸养结合、灸必气至、疮必化脓拨毒为基本特征的一种传统疗法。绍兴地处水乡,气候寒湿,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病多风寒。因此,治疗风寒湿痹等疾病见长的“骆氏化脓灸”逐渐成为越医的一个重要支脉得以传承和发展。骆氏化脓灸始于绍兴马山镇尚巷村骆氏第十二世世祖骆大宝(1827-1888),至今已传七代近二百年。其中-传人骆大三授徒数十人,是首批“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会员,首批“绍兴市二十六位名老中医”之一。骆氏后人历代衣钵相传,在绍兴城乡多处坐诊行医,服务百姓,造福乡里,影响遍及绍兴及周边区域。骆氏化脓灸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因证施灸,因人选艾炷大小虚实,因病定穴,在
王充的故事
王充(27~约97),字仲任。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祖上曾因军功受封,后失封爵,以农桑为业。祖父名汛,受豪族欺凌,“举家担载,就安会稽”,汛“留钱塘县(今杭州市),以贾贩为事”。充父名诵,因与豪门结怨,迁居上虞。充“为小儿,不好狎侮”,“八岁授《论语》、《尚书》,日诵千字”。及长,以孝闻名乡里,被送到京城洛阳太学学习,曾师事班彪。做过郡功曹、治中等小官。王充办事认真,有自己的政见,常与当政者不合,终致离职家居,闭门谢客,潜心著述。汉章帝时,会稽郡太守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之才:“充之天才,非学所加,虽前世孟轲、孙卿,近世扬雄、刘向、司马迁,不能过也”,章帝特诏公车征召,充因病不行。王充一
罗隐的故事
长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流传着一个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就像一个个美丽的音符跳动在我们的心中。其中“罗隐的故事”是我们长塘所流传的民间故事中的一组传说,由罗隐出世、乌云遮日、菩萨迎驾、讨饭骨头圣旨口、为啥勿出山、田蜂与蚂蝗、蚊子和三百担水田的故事、松树为啥不会抽芽、罗隐归天、大将黄鳝张的故事等多个小故事组成。其内容是传说在长塘罗村出过一个叫罗隐的人,他不同凡人,是个真命天子,有一张很灵验的圣旨口,说什么应验什么。就连坐着的菩萨也会起立迎驾,却因为他母亲的一个口误,惹怒了玉皇大帝,被拆了龙骨;同时又让刘国师来长塘破风水、断龙脉。让他成为一个不出山的皇帝。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但故事都以长塘的
拳棒(全堂拳棒)
铁崖故里全堂村隶属三贤故里枫桥古镇,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尚武之风承传久远,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杨氏祖先中历代武将迭出,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顶峰,随后瓜瓞绵绵,世代传承。民国1914年成立永兴会,会员多达200余人,永兴会活动频繁,会员武艺精湛,至今尚传诵民间。全堂国术团成立于1945年,除文革中断之外,传承至今。全堂国术在传播和演变过程中,以宗族血脉为传播途径(后不分姓氏)、以实战应用为主要目的(后又衍生为表演),以“崇尚武德、扶正祛邪、传承武术、强身健体”为宗旨,不断发展,自我完善,穷尽几十代武师的智慧,融会贯通各地武术的精华,最终形成了庞大、完整、独立的武术体系。全堂国术门类多样,可分徒手和器
绍兴螳螂拳
螳螂拳是一种突出技艺性的名拳,有勇猛善战斩钉截铁的狠势。螳螂拳是明末王郎所创,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当时王郎寄居山东某寺院与主持僧其师兄研习各种拳术,因师兄外出云游,王郎独居寺院无聊闲坐山间丛林中偶见螳螂捕蝉,双爪兼用,悟通它手足并进的特殊动作,又取猴子捕雀快速凌厉之步法,创编了螳螂拳。螳螂拳约一百余年前传入上海“精武体育会”。当时精武体育会正在发扬光大之际,聘请南北各派武林高手传授武艺,总教练是赵连和武师、罗光(钢)玉武师。郦锡祥(字伯康)拜罗光玉为师学艺,回乡探亲时又将螳螂拳技法传授给郦锡槎父子俩。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中,以实战应用为主要目的(后又衍生为表演),以“崇武尚德”为思想精髓
绍兴扇艺
绍兴扇艺,是中国扇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它凝聚扇面画、扇面微楷、金银箔铲贴扇等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融合多项传统手工艺精粹,以独特的艺术风范成就绍扇文化,名扬四海,成为中华民族艺术领域之瑰宝,是绍兴走向世界的一张艺术名片。扇面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作为扇的装饰而诞生。早在在宋、元时代,团扇画便广为流行,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执牛耳。扇面绘画时,画家在命笔之时须考虑在特定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精思巧构,展示技法,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传统的扇画图案分为仕女、山水、人物、历史曲故等等,其绘画手法也多种多样,有工笔、写意、烫画、铲贴等等。历史人物、远古传说、经典故事、帝皇将相、山水风景等都是
碑刻技艺
碑刻艺术在中国的艺术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书法是得益于金石碑刻才世代相传的。在没有照相技术、印刷技术落后的古代,书画要传播、传世,最常用的媒介便是碑刻。从最早的秦朝石鼓文,到汉代《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及东晋《爨宝子碑》,北魏《郑文公碑》,还有唐《九成宫醴泉铭》、《勤礼碑》等等,无一不是通过碑刻才得以代代相传,广为传播的。碑和帖,只是制作目的、形制、书体、方法有所不同,都离不开碑刻。能够通过碑刻将自己的作品流传于后世,也是历代书画家十分向往的名山大业。正因为这样,碑刻在书画家心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遗憾的是,历史上书法家灿若银河,但翻遍书法史,却很难觅到
刀画
刀画,即刀笔油画的简称,起源于明末清初,随着近现代油画的兴起,得以不断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绘画艺术形式。刀画采用油彩原料,先在油布或纸上涂抹,通过特殊的刀笔在木板、布、纸上有规律地操作,达到理想效果。一般多以山水田园风景为主题,把对自然的爱,融入刀尖。在作画时,采用钢刀为主要作画工具,以推、刮、擦、点、拍等刀法为主,画笔、布和泡沫等工具为辅。创作者先将整个画构思完整后方可作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层层推进一气呵成,在油彩未干之前将整个作品完成,在绘制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涂改以保持画面的一致性和画面的整洁度,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流畅明快。刀画构图雄奇,讲究气势,画面质感强烈,用精湛的刀法将西方油画的绚丽色彩、
听芦节
一叶扁舟出没于芦洲之中,一场与秋雪邂逅的浪漫之旅。西溪听芦节在每年11月-12月进行,旧时,杭州西溪的名胜,除了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的“西溪探梅”之外,就数“西溪芦雪”了,此一景观曾经闻名遐迩。西溪的芦花洁白轻盈,一经风吹,河渚两岸恍恍如有无数白头翁个个摇头而立。此时整个西溪宛如一副浓墨重彩的水乡秋景图,在这苍茫辽远、水波涟漪、秋雪飞舞的情景中,人们感受到的是浩渺、古寂、幽野之美。活动时间:每年11月下旬——12月中旬活动地点:西溪湿地公园内西溪进入11月以后,景区内的300多亩芦花全面泛白,风吹着芦絮摆动,宛如雪季一般。这个时候来西溪,不用远离城市,也不用来去匆忙。西溪的深秋与初冬,蒹葭隔
新昌茶祭
茶祭最早起源于夏朝,据传,大禹帝的女儿仪狄公主与附马司徒庠奉命在会稽守陵,偶尔发现在禹王陵周围,有十几丛正开着奶黄、奶白色花朵的茶树。在当时,还没有饮茶的习惯,茶叶还只是一种比较珍贵药材,为人们所重视。夫妻俩就地采了一些茶芽合成一捧,时令虽已中秋,但仍香气扑鼻,夫妻俩恭恭敬敬将茶芽放在祭坛上,又恭恭敬敬地行三拜九叩首的大礼,这是最早的关于茶祭的传说。新昌的茶祭活动开始于天姥山广福寺建成之日。据传,天姥山是西王母行宫,天姥茶早在仪狄发现禹王茶之前已发现和使用。据传西王母弟子广福四处为民除害,用茶做的药丸解除人们的疾患,因而深受人们爱戴,在广福升天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天姥山麓建了广福寺,一年一
肝胆科中医药疗法( 新昌郑氏)
新昌郑氏中医肝胆科源自新昌回山,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创始人为郑宝仁。祖父郑宝仁(1908.12-1986.8),自幼随高祖习拳练武,擅用民间草药治疗常见病。后因祖母患肝病,一边寻访名医,一边苦研医书,上山采药,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调整草药种类、药量,祖母的肝病治愈。研制出治疗肝病验方“三草汤”:治愈了不少肝病患者,祖父遂以善治肝病出名。祖父对来诊者施医送药,分文不取,这在乡间更是有口皆碑。父亲郑玉麒(1940.9—),五十年代末求学杭城,就读杭州电子专科学校。其时,乡贤兼乡亲潘国贤教授授业于杭城,家父随潘老侍诊抄方,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中医书籍。潘老为家父的诚心所感动,言传身教,倾囊相授,家父如鱼得水
绍派伤寒疗法(傅氏疗法)
傅氏伤寒疗法是以“泄、清、透、开、补”辩治五法为手段治疗热症伤寒的传统中医疗法,为绍派伤寒疗法的重要代表之一,在治疗伤寒症上独树一帜,并被中医界广泛认可,在绍兴西部地区享有盛誉。绍兴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温热多湿。湿温、暑温、冬温等一类温热病特多,人皆称之为“热症伤寒”。狭义伤寒是因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胃道传染病,来势凶险,病程长,预后差,早年多见。傅氏伤寒疗法创始于清朝光绪年间,创始人为绍兴湖塘人傅积仁(字馥生)。他自年少时师从本里名医王节庵先生,后在湖塘大桥头开设诊所“养和堂”,悬壶行医。傅积仁治疗伤寒颇有心得,自成一体,令同道叹服。因其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求医者门庭若市。后授医于其子傅德政(
接骨伤膏制作技艺(嵊州裘氏)
裘亦海,主治中医师,师承习医,师授熟研歧黄绝技,学成后72年创办崇仁镇卫生院,积极开展传承中医中药,采用内外兼治,将炼制的接骨伤膏为嵊州西乡崇仁、北山、甘霖、长乐等地区病人广泛应用临床,得到了群众的好评。87年《嵊县卫生志》对他的艺术做了介绍,医师裘亦海,收治骨伤科病人较多。他的苏丹参、赤芍、生地、独活、白芷、木瓜等38种中药,按比例配方煎熬,制成接骨伤膏,对粉碎性骨折、关节类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后骨痂生长迟缓或骨折不愈合治疗有显著功效,属接骨伤膏一绝。1985年骨伤科门诊17950人次。87年评为县级劳动模范,同年当选为县第九届人民代表。90年当选为县第10届人民代表。93年当选为绍兴市第三
绍兴传统木船制作技艺
《淮南子·齐俗训》记载:“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据《竹书纪年》载:魏襄王七年(前312)四月,“越王使公师隅来献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万。”足见当时越地造船业的发达。绍兴水乡密布的河网织就了浙东地区的内河交通,在与京杭大运河等水系相对接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水上网络,聪明勤劳的绍兴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将用于交通、运输、休闲等多种用途的造船行业发挥到极致。绍兴的木船制作,一般以杉木、樟树、水曲柳等木材为主要材料,制作工序一般分为船体制作及打麻桐油防腐、船篷制作、船桨和橹的制作、船体舾装等步骤。绍兴的木船式样达上百种之多。大致可分为渔船、游船(客船)、货船、作业船等四
木杆秤制作技艺
木杆秤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测量工具,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有人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在民间开始使用木杆秤了,但根据现有文献和实物资料,只能推知在东汉早期(公元一世纪),木杆秤就已经作为商品交易的重要工具存在。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木杆称成为了商贸活动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并根据不同的需求,衍生出了钩秤、盘称、戥秤等形式多样的木杆称,小可称量微末细粉,大可称量大型牲畜,木杆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绍兴作为华夏历史上商贸活动的发达地区,木杆秤在绍兴的使用,乃至生产制作都是非常悠久的。木杆称的制作工序是非常讲究的,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取材、刨圆、砂滑、沤烂、清洗、晒干、上
孟大茂香糕制作技艺
孟大茂香糕是清朝皇宫的八大贡品之一,科举时代,浙东考生赴京应试,常以香糕作干粮,故又有“进京香糕”之美誉。孟大茂制作香糕始于清嘉庆12年(1807)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孟大茂香糕创始人是一位糕店师傅,名叫孟宪正。孟宪正所在的“王金四房”年糕店,原来专营年糕、印糕。有一年,特多雨水,这家店生意清淡、店内积压了许多印糕。孟宪正眼看这批糕点有变质的危险,只好将印糕暂时用炭火烘焙,以便多贮存几日。不料,焙制出的印糕颜色由白转黄,质地由软变硬,而且还飘散出阵阵的米香味儿,一品尝,味道比原来的印糕好。孟宪正受到启发,便以“孟大茂香糕”店号名,在绍兴城内水澄巷,独家经营,并当街挂出“孟大茂香糕店”的牌
扯白糖技艺
扯白糖起源于明朝年间,曾经在江浙一带颇受欢迎,也很常见。扯白糖在上海被称作麦芽糖,是用饴糖(麦芽糖)与白糖溶解后熬成拔丝状,然后趁糖还未硬化时拉扯而做成的一种糖果。由于在糖中融入了清淡而有鲜味的饴糖,甜而不腻,富有营养价值。江南人种麦但不喜以麦食为餐,麦子除了用了酿酒外,让其发芽后熬糖也是一种食法,称为麦芽糖。以前,在浙江绍兴、东阳、义乌等不少地方,民间都有过年做扯白糖的习俗。扯白糖主要有熬、拉、扯、剪等过程。师傅将几大勺白糖放进铁锅,再加几勺水,架在灶上,任其煎药似的不停的翻滚着,一直要煎到用筷子一沾,糖水粘连成条条细线才算成功。糖出锅后,要盘糖,扯糖,摔糖。因其状如长龙,也叫盘龙,扯龙,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