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特产
浙江省民俗文化
舜王庙会
绍兴舜王庙会(以下简称舜王庙会)是缘于会稽山区的人们对舜王特别的信仰和崇拜,而逐渐形成的农历九月廿七为舜王庆生的民间活动。它集山区人民民俗风物、山区民间文艺和古代山区传统市集为一体,在会稽山区这块土地上世代相传。嵊州谷来镇的舜王庙会是绍兴舜王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嵊州市谷来镇舜王庙会是民间自发组织,主要由当地百姓参加的一次纯草根、纯民间的祭舜大典,至今举行了3届。每年农历九月廿四日这一天,吴山庙都有庙会,一般持续五天,从九月廿四日开始到九月廿八日结束。主要内容有祭舜大典、舜帝巡游、社戏包括擂鼓、鸣金、敬献五福、奏乐、放銃、鸣炮。叩首、恭读表章、财神赐福、请寿、社戏、巡会、回殿等内容。舜王庙会举行
绍兴青铜剑铸造技艺
绍兴青铜剑铸造技艺是利用纯铜和锡等材料,按一定比例科学配比后用铸浇技艺制成青铜剑,继而再精心研磨、抛光、装饰,是一门传承千年的传统手工技艺。她借鉴融贯了越地铸浇、雕刻等工艺,青铜剑铸造技艺是千年古越文化的精粹,是古越先民为中国古代文明奉献的弥足自傲的物质遗珍。越国铸造自古闻名天下,为天下一绝,而青铜剑正是越国铸造精华最集中的体现,也是绍兴胆剑精神最主要的物化品。绍兴特别是平水自古盛产铜和锡,青铜冶炼、铸浇、制造、雕刻等工艺十分盛兴。2500年前,越国就制造出独步天下的越王剑。绍兴很多地方和青铜剑有很深的渊源。平水是越王句践铸剑之所,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青铜器制造业已经达到鼎盛,特别是青铜剑和戈
开茶节
西湖产茶历史悠久。西湖龙井始于宋、扬于明、盛于清,汇“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于一身,在全国都是举世闻名的。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于一体,名贯古今、饮誉中外,与西湖同辉,是杭州城市品牌的巨大无形资产。每年在三月底、四月初在西湖龙井茶乡举行。宣传西湖龙井茶文化,展示西湖龙井茶传统特色,促进茶乡休闲旅游,推动西湖龙井茶品牌建设,增加茶区农民的收入。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西湖龙井茶传统技艺展示、文化宣传和文艺表演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休闲观光,通过开茶节的开幕仪式宣布西湖龙井茶已进入了开采期。活动子项目炒茶王大赛、媒体茶乡游、茶文化创意大赛、全民品茶日活动、茶宴评选等。西湖区每年三月底、4月
生漆脱胎技艺
生漆脱胎技艺,主要用于佛像的制作。佛像,是佛陀塑像的简称,由于形相皆以释尊为主体,所以佛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理想特征。佛像是造像数量最多的一类。包括释迦牟尼佛、强巴佛、无量寿佛等等。菩萨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在佛教寺院中,供俸着许多种佛像,因为其身分不同,佛像的形象、材料、种类也不相同,佛相依其身分,可分为佛、菩萨、明王、天等数种。佛像的制作技艺包括:木雕、泥塑、生漆脱胎、铸造。嵊州生漆脱胎佛像的显著特征是色彩瑰丽,光亮如镜,人们对它产生好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髹饰上的丰富多彩。其传统髹饰
越医文化
绍兴,春秋时为越国之都城,故又有越州、古越、越郡之别称,古今绍兴医家亦因之称为“越医”。本项目之“越医”,包括绍籍在本地、外地的医家以及外籍长期在绍兴的医家。“越医”肇始于春秋,兴起于东汉,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源远流长,代代相传。“越医”之记述早见诸史书、方志、各类文集笔记,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反映在医著及医方中。《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记载的古今二百零八位中西医名家,越医就有十一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民国名医精华项目,所选的十三位医家二十一种图书,越医占了三位七种图书。越医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成药专书和配方手册——《和剂局方》;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非处方药——钱氏女科生化
脚划船俗
绍兴水乡有小船,又称脚划船、躅桨船。船体小巧,不用摇橹、撑篙,只须以手划楫为舵,用脚“躅”桨行进。有时为提高行船速度,则于船头加一支扳桨,一船夫面向船尾扳桨,另一船夫于船尾划楫、躅桨。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余姚犴舞
犴舞是越地先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为表达对犴的崇拜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先民对犴神话的崇敬,是河姆渡稻作文化的产物。根据《四(泗)门谢氏二房谱》(始修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2)中记载,舞犴为秦朝时的一种风俗,说明余姚犴舞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集先民们古朴的哲学思想——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和祈神、娱神民俗内涵于一体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余姚犴舞具有流传古老、形象独特、传播较远、舞法独特的显著特征。犴舞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静态图腾阶段,秦以前皆属于此类,二是初动阶段发展于秦代,三是有阵有法、可舞可逗阶段,形成于明代。犴源于古犴,与龙相象,头、身、尾共七节,头似狗似狐,无
绍兴黄酒开酿节
绍兴黄酒在每年农历立冬开酿,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俗称“老酒开酿”。这一天,绍兴城乡无数酒家都要张灯结彩,男女老少万众出动,敲锣打鼓,燃放炮竹,祭祀酒神,祈求福祉。有的村庄还举办水上社戏和物资交流,城乡水路船来船往,探亲交友,互通有无,热闹非凡,胜似节日。2009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波梁祝传说
梁祝传说发源于1600年前的东晋时期,经长期流变、发展,在浙江省宁波地区逐渐形成以梁山伯墓为展演场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宁波梁山伯庙婚俗信仰文化。其内涵包括:古老的梁山伯庙、梁祝墓及其承载的文化;每年两次的梁祝庙会及仪式;周期性举行的以梁祝传说信仰为内容的民间艺能表演;祈求婚姻美满的信仰者及信仰仪式等。梁山伯庙又称义忠王庙、梁圣君庙,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的九龙墟。梁祝墓即在其庙西侧,地处四明山脉,余姚江畔。梁山伯庙的确切始建年代已无法考证。历史文献中有“安帝时,刘裕奏封义忠王,令有司立庙”的记载。据此说法,该庙东晋时即建有,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至少至宋代李茂诚撰写《义忠王庙记》时
彩船制作技艺
彩船又称“纱船”,由薄纱等材料制作而成,因其制作中注重丰富的色彩,故得其名。彩船只是一种通称,具体称谓时,以船头、船尾饰以龙图案者,称“龙船”,以凤图案者称“凤船”。当地群众通常以船的动物图案或船的造型具体称谓,如鱼船、虎头船、官船、花轿船、鼓阁船、亭阁船等。最初为竹制彩花船,后发展为高达5米,木制、雕刻并油漆的南湖船、天安门船等大型彩船。彩船皆不能下水,故又通称“旱船”。确切地说,彩船属于船模,是民间传统大型工艺品。纱船起始年代无以确知,据当地93岁朱姓老太太回忆“喇嘟嘟、喇嘟嘟,纱船还在中塘路”这句民谣推测,彩船历史至少出自清雍正年间。旧时咸祥每年要举行三次盛大的庙会,纱船都会前去参加。纱
狴犴龙舞
狴犴龙舞,又名“犴龙舞”,是上虞市上浦镇冯浦村传承下来的民间民俗舞蹈,主要流传在上虞南乡的上浦镇一带。虞舜的出生地虹漾、舜训象耕田的象田、舜捕渔的渔浦村,大禹治水率狴犴除五毒等众多的民间故事,至今仍在上浦镇一带广为流传。狴犴龙舞就是在祭舜时表演的龙舞,因与虞舜有关而在这一带世代相传。渔浦村(即今冯浦村),相传是虞舜捕渔之地,村里有座渔捕庙,为祭祀虞舜大帝而建。每当庙会之时,狴犴龙舞就在祭舜的场合中表演,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地方特色的民间广场龙舞。南宋年间,冯姓迁居渔浦村。狴犴龙舞由始居的王、胡两姓传于冯姓,至今已有800余年。二、三十年代,因战乱一度停止庙会活动,狴犴龙存放在冯晋传家中。194
宁波唱新闻
唱新闻是浙东地区流行的一个曲种,在奉化、北仑、镇海、鄞州、象山一带尤为普遍。唱新闻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百余年历史。南宋时期已有盲人唱“朝报”(官方新闻),后来演变为唱社会新闻。新闻的内容多是当地街头巷尾流传的古今故事和流行小调,用乡音俚语进行演唱。艺人在演唱时,右手挟一根鼓杆及打锣木片,左手提一面小锣,两膝膝盖上按着一只小鼓,边唱边用鼓槌或锣片有节奏地叩打鼓壳或小锣。其演唱形式有:一、唱门头,即沿门唱几个小曲,类似乞讨;二、逻便场,在民众天井、明堂之中,唱一段或一场,兜几个钱;三、唱航船,这在水网地带较为流行,在日夜航船里卖唱;四、唱灯头,逢到庙会、集市进行演唱;五、唱场子,这是能唱大书、相对
骨木镶嵌
宁波骨木镶嵌是民间工艺与家俱、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形式,嵌涵盖门类较多,实用性很强,包括传统家俱、生活用品、门窗建筑装饰等,采用牛骨片、木片等为原料用钢丝锯锯成各种纹饰,在木坯上起槽后用黄鱼胶粘结嵌入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在制作方法上有高嵌、平嵌、高平混嵌三种。常用的题材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生活风俗、和合二仙、梅兰竹菊等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内容丰富多彩。大约隋唐时,宁波出现了骨木镶嵌工艺品。明末清初,铜锯丝的应用,木嵌的发展,红木原料的进口,促进骨嵌迅速发展。经过木雕、实剔木雕、木嵌、骨木和嵌几个过程,骨嵌艺术最终形成固定风格,很快在宁波地区民间家俱
秦山老虎嗒蝴蝶
老虎嗒蝴蝶是海盐一带的灯舞,在每年元宵节灯会上表演。该灯舞表达了当地百姓期盼消避自然灾害、生活安定的愿望,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老虎嗒蝴蝶灯舞从清代中后期就在海盐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老虎具有凶猛、强壮、威武等特点,被称为“兽中之王”,江、浙、沪一带百姓都有对老虎崇拜的传说。相传海盐历史上火灾频仍,民间有“强盗抢勿光,火烧一抹光”的说法。老百姓对火很是恐惧,并且认为老虎能驱火神,因此,每年正月十五至二十,老虎嗒蝴蝶走村串户进行表演,祈求家家平安,消避火灾。海盐民间又有“老虎嗒蝴蝶,不经大嚼”的歇后语,故选择蝴蝶来为老虎的表演做陪衬,边戏耍边逗乐,诙谐幽默,在灯会中十分引人注目,
渔民开洋、谢洋节
象山开洋、谢洋节包括渔民祭祀活动和传统民间文艺表演等内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开洋节”是渔船出海时,渔民祈求平安、丰收的民俗活动。“谢洋节”则是渔船出海平安归来,渔民为了感恩大海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的原始意义是希望神灵保佑出海能一帆风顺,满载而归。开洋、谢洋节作为渔民一种精神寄托,主要有娱神、娱人两大板块,以祭祀为核心,具有祭祀对象的多元性(天后娘娘、城隍老爷、王将军菩萨、鱼师大帝等)祭祀地点的广泛性(庙宇、海岸、码头、港口、渔场等);祭祀形式、内容的多样性(包含有拜船龙、开洋节、谢洋节、祭小海、太平节、祭鱼师等祭祀活动),祭祀目的的唯一性(出海平安、渔业丰收)等特点。以民间文艺表演为主轴
姚剧
姚剧是滩簧类地方剧种,用余姚方言演唱。其前身为“余姚滩簧”,又曾被称为“鹦哥戏”。起源于十八世纪上叶,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脱胎于当地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始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区。据史料考查,最早姚滩班社为清乾隆年间余姚横河匡堰(今属慈溪)艺人虞才华为班主的“才华班”。十九世纪中叶至清末民初为姚滩之鼎盛时期,时有民间班社近50副。盛行于宁绍平原,并流传至舟山、杭嘉湖、上海等地区。姚剧传统剧目计有72出,多为反映平民生活、男女爱情的“对子戏”、“三小戏”和少数多角“同场戏”。内容通俗易懂,贴近民众心理,民间语汇丰富,乡土气息浓郁;
勾践传说
越王句践故事以春秋时期吴越战争的历史与文化为背景,以越国霸业战争兴衰成败为基础,以越王句践与越国群臣等历史人物为线索,历经2500年,在越地民间口头广泛传讲,又经多次收集整理,从而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数量庞大的故事群,现存故事100多篇。句践(约公元前520-前465),大禹后裔,春秋战国末期越国的君王。他在与强吴的争战中,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艰辛努力,终于振兴越国,进而灭亡吴国,横兵江淮,成为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越王句践,霸心生于会稽”,他战胜强敌的勇气、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自古以来就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他顺应潮流、矢志革新,使“荒芜之地”的越国迅
凤桥竹刻
凤桥竹刻凤桥竹刻以留青见长,表现形式多样,作品类型有臂搁、笔筒、竹根雕、屏风、挂屏、棋钵等。凤桥竹刻传承人冯嘉生(1946年出生)师承其父冯国介。冯国介好金石、精竹刻,曾与吴天如等著有《百梅斋印存》。冯嘉生自幼受父亲熏陶,初学篆刻,继学竹刻,成年后潜心于竹刻艺术,已从最初的以刻竹片、长卷为主,发展到刻臂搁、笔筒、竹根雕、屏风、挂屏、棋钵等,且影响到周围的一些爱好者,逐步形成了凤桥竹刻色、泽、形等方面独特的风格。其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在首届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天工奖”。凤桥竹刻工艺流程注重选竹、断料、刻制三步:采竹在冬季,选取挺直、竿长、节稀、无斑点之竹,求其精华内敛而虫蛀少,
乌篷船制作技艺
乌篷船是水乡绍兴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乌篷船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但800年前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说它是“轻舟八尺,低篷三扇”。清·袁枚诗《过剡溪水急不能上》也有“乌篷船小沙石横”的诗句。乌篷船和乌毡帽、乌干菜并称“绍兴三乌”,是于越先民历来崇尚黑色的明证。乌篷船制作共分三个部分,即:船体的制作、船篷的制作和桨橹的制作,乌篷船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船只,船篷的制作很关键,其工艺流程是:先用细竹竿弯成拱形,一般有三个拱,以竹丝作底面,中间夹以竹箬,两边及上下夹以扁竹片,用铝丝扎住所有竹料,待船篷扎好以后,再用“黑油”涂于篷的外部,使整个船体乌黑透亮,又能防止雨水渗漏,用这种
绍兴大禹传说
“大禹传说”产生于遥远的上古时代,流传于越地民间数千年,这些传说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其治水的传说,将大禹引向神话传说;二是其立国的传说,将大禹引向历史人物。大禹是中国南方民族神话中的人物,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的伟人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和立国之祖。禹姓姒,世称大禹,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创立者,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治水英雄。“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他公而忘私、克勤克俭的崇高品质和战天斗地的顽强苦干精神,均为世代传颂。大禹作为华夏民族在神州大地奠基立国的一位伟大先祖,其杰出贡献,在于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大禹在治水、立国的大业中所持的爱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