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特产
浙江省民俗文化
绍兴哭嫁歌
哭嫁歌是旧时绍兴农村婚俗嫁女儿时唱的歌,旧习女儿出嫁将上花轿时她的母亲边哭边唱此歌,不仅表达了母亲对女儿出嫁的不舍之情,歌中还表达了母亲对女儿嫁入婆家后幸福生活的祝福。《哭嫁歌》的音乐结构属“联曲体”结构,是一个较长的乐段的多次反复,在反复哭泣唱的过程中,由于唱词变化,旋律也随之略有变化,但旋律的基音及终止音保持不变,每句旋律均由高音级进下降,旋律中装饰音运用较多,在句尾时常加进呜咽与抽泣声,以表现妇女悲痛压抑的情绪。《哭嫁歌》的音乐形成固曲牌,哭唱词形成固定篇章,内容极为丰富,语言精炼质朴,一般五字句、七字句结构为多,押韵上口,通俗明快,易于传唱。2008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绍兴市非物质文
马山车家弄喉科
车家弄马氏喉科,历史悠久。从清初开始行医,从医三百余年,医业鼎盛,至今已历传十代。祖上开有回春堂药店,生意兴隆。相传马氏祖先得受仙人指点,曾收受仙人一只小木桶,一只小木箱,内放有一大一小两片划浆,传给当时的马氏兄弟。收受小木桶的马氏兄弟用大的一片划浆撬泥灰做了泥水匠,至今已传十代;中医喉科头代祖师马子长,收受一只小木箱,用仙人赠送的一片小划浆开始行医。医业精湛并传有诸多秘方、偏方。二代祖先马佰周,三代马成芝,四代马茂生,五代马加其,六代马杏园,七代马鹿山、马鹿世,八代马廷鹤,九代马春阳,直到今日第十代传人马天祥,给病人作检查撬嘴压舌的医具,用的还是那片竹制小划浆。车家弄喉科主治急、慢性咽喉炎、
绍兴菜烹饪技艺
古越绍兴人杰地灵,物产富庶,民风淳朴,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绍兴人在这方热土上繁衍生息,演绎出在烹饪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用蒸汽作为传热介质的蒸制法等河姆渡时期的古老文明,积淀成别具内涵的“壶酒兴邦”、“饭稻羹鱼”等典故、传说和生活风尚。它们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食俗,展现和揭示着博大精深的古越饮食文化,张扬着“民以食为天”这一代代相传的古训。绍兴菜源于民间,犹如水到渠成,有根可寻,有源好溯。其用料大多是当地的鸡、鸭、鱼、虾、蔬菜,或是自制的腊肠、酱肉等,讲究香酥绵糯、原汤原汁。从总体上看,绍兴菜巧借双味互补,重用黄酒增味,讲求细腻灵动。与其他菜系相比,绍兴菜更显清雅纯朴,崇尚自然,在江南水乡风味中独
平阳鳌江迎龙
平阳鳌江迎龙,俗称“划大龙”。龙身用毛竹彩纸装饰而成。长十余丈,龙嘴中衔有龙珠。龙头旁边向后横,龙眼像盏灯笼。龙角在上,弯曲着像条蟒蛇,后面是龙头颈。由龙颈向上望,在龙的上唇的反面有一个亭子,里面站着红脸的杨老爷。俗传每年春节划过大龙,这杨老爷会保佑人发平安,渔业发达。在龙头的后面,是一条长段波浪式的龙身,和龙头隔开五六丈。龙身分十六段,每段的背上有一盏灯。再后边是龙尾,大龙前后有百余人抬扛着向前移动。过村走巷,每停下就祭祀一番,有参龙者敲着大鼓演唱吉祥颂词。最后把龙整个捆在板凳上,用火烧掉,谓“送龙上天”。
瑞安曹村元宵灯会
瑞安曹村元宵灯会是历史悠久的一种群众性民俗节庆活动,始于南宋绍兴廿七年(1157年),曹村人为庆祝曹逢时首登进士第,家家户户举岁星灯。从此相沿成习,历数百年而不衰,而今已成为融庙会、物资交流、文化活动等内容于一体的民俗活动,通常从每年的正月初十开始至元宵之夜,花灯齐出,环镇-,高跷、旱船上阵,场面热闹非凡。
安昌腊肠制作技艺
腊肠俗称香肠,因在腊月晾制而称“腊肠”。每到冬令时节,古镇安昌的腊肠挂满民居廊沿窗前、沿街廊下,是岁末年夜饭必备之菜,意味“长久团圆”。安昌腊肠制作相传明嘉靖年间。清时,安昌镇上仕宦商贾聚集,对酒席上下酒之物,颇为讲究。有人开始改进制作方法,辅以佐料,香味优异。民国时期,镇上三元楼、明华楼、萃茂昌、同茂泉等酒肆自行晒制腊肠、鱼干等作“酤酒坯”招揽顾客,生意十分兴隆。安昌腊肠以手工灌制而成,制作工序包括刮肠、选料、切丁、漂洗、腌渍、灌肠、晾晒等。其制作用料十分考究,均选用上等精肉(以后腿精为佳),瘦肥搭配,以当地绍兴酒、手工酱油、糖等为佐料拌匀后灌入薄如蝉翼的猪小肠内,分段结扎后晾晒5-7天后即
绍兴大书
曲艺《绍兴大书》的前身——评书(分南北两大派),起源于东汉、隋、唐,兴盛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民国,直至解放初期。历经绍兴籍民间评书艺人传承、创新和提炼,又学习、借鉴当时苏州、杭州以及上海等地评书艺人名家的技艺和经验,逐步自成体系,日臻完善。绍兴民众将此种用纯正绍兴方言开讲的评书艺术俗称“绍兴大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一时。评书艺人在绍兴城乡、余姚、慈溪、上虞、新昌、嵊州等地许多茶馆、酒肆、书场开讲,观(听)众座无虚席,书迷十分踊跃。当时,最为著名的绍兴大书艺人有章志华、黄天福、李永鑫等,他们开讲的书目有:《三国演义》、《金台传奇》、《济公》、《隋唐演义》、《七侠五义》、《薛仁贵征东》、《西
绍兴婚礼习俗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人类历史上,婚姻是与人类自身的生产密切相关的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民族中,产生了颇为复杂的婚制、婚俗和婚礼。因而,必然受到公众的重视和关注。在绍兴当地,传统的婚俗礼仪沿袭了先秦时代婚嫁中的“三书六礼”古习,即聘书、礼书、迎亲书谓之“三书”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谓之“六礼”,之后又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新的格局,婚礼过程中的名目繁多,不胜枚举,较之古代单调的“六礼”有着更加鲜明的民俗特征和越文化特色。从先秦时代开始,就约定俗成一套男女结合的“文礼”,经历代统治者倡导,因时因地繁衍变成二、三十道程序。旧时,绍兴婚礼习俗的全过程包括换庚
海瓜子
海瓜子是一种白色的小蛤蜊,大小形状如南瓜子,是一种在滨海滩涂生长的小水产品,因状如南瓜子而得名。海瓜子是多产于潮汐频繁的泥滩中。海瓜子因其形状大小似瓜子而得名,学名梅蛤,也称“虹彩明樱蛤”、“扁蛤”。海瓜子在10月份繁殖。海瓜子捕获时,多含泥沙,须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尽,洗净备用。待沥尽水分,在锅中加少量食油,猛火热炒,放少许葱末、姜片、盐或酱油,炒至海瓜子薄壳弹开即可装盆食用。肉细嫩,味极鲜,是佐酒佳肴.
渔民开洋、谢洋节
象山开洋、谢洋节包括渔民祭祀活动和传统民间文艺表演等内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开洋节”是渔船出海时,渔民祈求平安、丰收的民俗活动。“谢洋节”则是渔船出海平安归来,渔民为了感恩大海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的原始意义是希望神灵保佑出海能一帆风顺,满载而归。开洋、谢洋节作为渔民一种精神寄托,主要有娱神、娱人两大板块,以祭祀为核心,具有祭祀对象的多元性(天后娘娘、城隍老爷、王将军菩萨、鱼师大帝等)祭祀地点的广泛性(庙宇、海岸、码头、港口、渔场等);祭祀形式、内容的多样性(包含有拜船龙、开洋节、谢洋节、祭小海、太平节、祭鱼师等祭祀活动),祭祀目的的唯一性(出海平安、渔业丰收)等特点。以民间文艺表演为主轴
绍兴扇面画
扇面绘画的历史悠久。据记载自北宋,甚至更远,纸扇传入中国。扇面画的诞生,是作为扇的装饰。而一直令后人顶礼膜拜的精致而惟妙惟肖的“宋画”,则亦是以扇面画居多。到了明清时期,扇面绘画极盛,凡明清时期扇面作品留止今日,都是藏家的首宠,尤其出自大家,如文徵明、沈周、唐伯虎、赵之谦、任伯年等等的扇面价值不匪。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扇子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物件,它蕴涵着中华智慧,凝聚着传统工艺精湛技术,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中国扇文化。扇面绘画的内容大多以花鸟、山水、人物入画,也有画风情俚俗的,表现民间的生活趣味,更有寄托情怀,表现精神境界的扇面画作品。其形式繁多,从外形看圆的、椭圆形的团扇、纨扇、半圆形的折扇
木头人掼跤
自古以来,在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群众性体育盛会上,都要进行称为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射箭)的竞技比赛。勇敢、彪悍的青年牧民无拘无束,自由欢乐地参加各项比赛,按照传统习惯:摔跤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据史料记载:金兵入侵中原,元朝忽必烈以及清王朝统治者将游牧文化、中原文化输入南方,为越文化所包融,从而创造出新型独特的文艺样式。民间舞蹈《木头人摔跤》。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古老文化在江南展示的缩影,这也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透过舞蹈,不难看出,北方游牧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子。相传《木头人摔跤》在绍兴市(五县一区)及周边地区一带流行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在每年乡村举办的盛大的庙会,和迎神赛会众多踩街节
乌毡帽制作技艺
乌毡帽是水乡绍兴传统的特色生活用品之一。乌毡帽外观简朴,形似黑锅,戴时摺起一半帽沿成倒畚斗形,民间戏称“畚斗帽”。乌毡帽是古代绍兴人从外地学来的。明朝文学家张岱(山阴人)在《夜航船》一书中说:“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在《快园道古》中记载:会稽人曾石卿作《夜莺儿》“鹅黄蚕茧燕毡帽。”燕,古称“玄乌”。说明乌毡帽至少在明朝就已经流行于绍兴了。到了清后期,乌毡帽有了更快的发展。在绍兴农村,除了仕、商、学、女人之外,几乎人人都戴乌毡帽。鲁迅先生在以绍兴为背景的许多作品中,写到乌毡帽的就很多。如《故乡》中描写少年闰土的形象时,写道:“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在《阿Q正传》中提到:“阿Q正没有现钱
吃讲茶
这是旧时流行江南的社交风俗,民间裁决纠纷。老百姓之间因种种原因发生了纠葛,谁都不让步,就请好裁决人,双双来到茶馆,把知情者都叫来,边喝茶,边进行民间的评理、判断,由“吃讲茶”中的调解员,也称“店王”裁决理亏的一方负责付清这次“吃讲茶”的全部茶资,并向另一方赔礼道歉,纠纷也就得到处理。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绍兴银饰品制作技艺
绍兴银饰品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据先秦、两汉史料记载:越国矿产资源丰富,民间冶炼业发达,境内的铜、锡、金、银、铁等矿产已大多被开发利用,为银饰品制作技艺在古越绍兴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据史料记载,吴越归宋时,贡奉之物中金银器皿颇多。2001年,从西湖雷峰塔地宫出土的吴越时期纯银鎏金金涂塔、鎏金纯银佛像等,便是最好的佐证。《吴越史年编年》记载:“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十二月,钱弘俶命造金涂塔八万四千,有颁至日本者”。1983年12月,临安文物馆曾征集到一尊吴越时期的金涂塔,在日本现也仍有钱弘俶赠送的金涂塔原物。塔身内壁刻有“吴越国王钱俶敬造八万四千宝塔。乙卯岁记。”这些银饰品、银涂金饰品
绍兴古桥名传说
绍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越国。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据清光绪癸巳(1893)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为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闻名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誉为“万桥市”,又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绍兴桥梁量多面广,在这众多桥梁中,桥名传说给绍兴的桥文化增添了许多丰富的内涵,把一座座原本冰冷的石桥给予了生命。在
绍兴石宕采凿技艺
绍兴的石宕开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越国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汉代发展成一个象模象样的特殊行业,为古城市政建设与构筑家庭院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建筑材料,也千锤百炼出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绍兴是水乡,也是石乡,更是一座用石头建筑起来,铺设开来,又用各种各样的石头装饰起来的千年古城。绍兴有丰富的石矿资源和较为特殊的石质条件,绍兴过去有会稽石、柯山石、东湖石、羊山石四大石材,十分有名。历史上,绍兴石宕分为两路。东路石宕在东湖、尧门山、坝口一带;西路石宕主要在柯山、马鞍山、下方桥羊山等处。绍兴石宕开采的最大特色是: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先是采石,继而造景,利用
崧厦章家耙棒会
北宋末年,世祖章衡(宰相章惇之侄)任越州知州,因战祸,其子章奎文定居于崧厦,后子孙繁衍,垦种曹娥江畔沙地为生,形成章家村落。因曹娥江道变迁,江水不时将垦种之地吞没,涨滩时又成为沙涂,与邻村争夺新涨沙涂,引起武斗,为斗胜对方,章氏祖先外地延师习武,拳棒会(耙棒会)应运而生。章家耙棒会(全城国术团)初建时,族规定男丁16岁以上,均需参加习武,以应急需。在武斗时,只准伤对方身,不能丧对方命,代代相传。农闲时则在道地、塘路上,有拳师指导,边练习,边表演,边指正,并演习对阵,由三人打头阵。当然,表演时也六亲不认,宁可娘舅打伤外甥,明天登门探望清末民初,武斗已止。由原男丁人人习武,变为习武爱好者。多数
绍兴艺兰
兰花叶态绰约多姿,叶色终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洁,神态落落大方。自古就被人们称之为“花中君子”、“王者香”、“天下第一香”。世称兰花、茉莉、桂花为“香花三元”:茉莉是薰茶花卉的状元,桂花是食品花卉的状元,兰花是观赏花卉的状元,兰花的清芳居“三元”之首,故被称为“香祖”。国人称银杏为“国树”,牡丹为“国色”,兰花为“国香”。《岭海兰言》说:“牡丹为花之王,真王也;兰为王者之香,有其德而无其位,素王也。”兰花是人们追求完美的化身、高尚品德的榜样。“艺兰”起源于春秋时期的越国。《乐府诗集》载:“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谓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仍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鼓之”记录了
哑背疯
“哑背疯”系目连戏中的一个片段。它是依据传说,在唐代编为说书内容,到宋元代逐渐演变成舞,直至明末清初成为此舞。由一人扮演哑巴和疯瘫婆二个角色,上半身扮疯瘫婆,下半身扮哑巴,用特制的道具形成一个完整的哑巴背疯瘫婆的形象。哑背疯的表演者化装成女子,穿女衣,梳女头。腰后装一对假腿,当作女子的下肢。下身要穿男装,腰前装上男子的假头和躯干。舞动起来上下协调,活像两人在舞蹈。“哑背疯”主要在春节及庙会上演出。该舞是既舞又唱,唱腔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内容为叙述他们的辛酸、悲惨经历以及劝人为善、互爱互助。舞步动作取材于生活,随意性较大,有迈门槛、关门、搧扇、前倾步、平步、摇踏步、转身蹲步等。双脚走“大八字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