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特产
浙江省民俗文化
绍兴童谣
绍兴童谣是流传于古越地中心绍兴及周边一带,儿童为传唱主体的歌谣,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泛流传于绍兴的童谣约有400首,题材包罗万象,主要有游戏童谣、教诲童谣、叙事体物童谣等,以绕口令、谜语歌、数数歌、连锁歌、字头歌、颠倒歌、问答歌等多种形式表现。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以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闻名海内外,为童谣的滋生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绍兴童谣历史悠久。南朝范晔《后汉书·张霸传》载有《会稽童谣》:“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西晋陈寿《益都耆旧传》又载有《会稽童谣歌》,为《会稽童谣》的同题异文歌。清悟痴生(会稽人)编《广天
王羲之传说
王羲之是尽人皆知的“书圣”。永和七年,出为右将军、会稽内史,直到升平五年逝世,王羲之生活在会稽(今绍兴)共计11年,保存至今的尚有兰亭、鹅池、墨池、戒珠寺、题扇桥、右军墓等诸多遗迹,后世流传的王羲之传说也大多发生在会稽,绍兴民间至今津津乐道,以为茶前饭后之佳话。“王羲之传说”在民间文学界、文化艺术界都具有重要影响。六朝时期,王羲之传说就产生并流传于越地民间,至今绵延不绝。以王羲之的轶事趣闻为基础,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经民间广泛传讲,多次收集整理,在绍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传说故事群,现存200多篇。“王羲之传说”,以东晋时期的历史与文化为背景,主要分为王羲之学书作书类、钟情山水类、爱国爱民类、蔑视
绍兴石桥营造技艺
绍兴石桥营造技艺是杭州省绍兴市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之一。绍兴最早的桥梁,见之于史籍记载的为灵汜桥,始建于越王勾践之时。此后,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至清,代有新建,代有重建。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绍兴古桥营造技艺高超。绍兴的古桥营造技艺应追溯到春秋战国之前的浮桥和木梁桥,越国时期,因铁质工具的出现,使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运用到古桥营造中。至汉代,石拱建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唐宋时期桥梁营造技艺不断提高。清代,石桥营造技艺发展到鼎盛时期。绍兴古桥一般的建筑程序为:选址——桥型设计——实地放样——打桩——砌
鼎和园香干
民国十三年(1924年),出身于岱中乡大交村的戎锦品先生在东沙古镇创办“鼎和酱园”,聘用本地技艺高超的水作师傅,制作适应当地数千群众和鱼汛期集于东沙周海岸数万渔民所需的可口食品,如酱油、酱豆腐、香干等产品,其中香干名列首位。随着时光推移,鼎和酱园历经风雨,但鼎和园香干独特的生产工艺却为后人所继承,并推陈出新。近年来推出小包装香干,以讲究卫生和延长保质期,是远近闻名的“岱山三宝”之一。鼎和园香干的特点是:生熟皆宜,色泽光亮,香气浓郁,质地坚韧,鲜味独特,价廉物美,携带方便,保质期较长,在同行中名列超等。其制作技艺及流程:1、精选优质黄豆。2、据据不同季节用水浸泡适当时间。夏天一般四小时左右;冬天
渔民传统服饰
《岱山镇志》载:“岱山风俗,向称质朴。”渔民服饰自然也纳其中,形成“古朴”、“简捷”的风格。渔民服饰特点之一,则是适合海洋性环境和海上劳作。正如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所言:“海产渔民多穿短衣短裤,便于撒网捕鱼。”“笼裤”是东海渔民服饰中的特殊裤式,也是昔日服饰中最有特点的服式。海岛人的裤子男子多穿笼裤,腰头另出,便于系扎,一般裤脚较短,裤筒较大。“笼裤”的制作又有特点:一是单裤,用土布制成,质地厚实,耐磨耐穿,经济实惠。二是直筒大裤脚,形似灯笼,故而名之。三是裤裆宽大,双腿下蹲上抬都没有阻碍,显得很灵活。在舟山还有一说,说“笼裤”又叫“龙裤”,理由有三:一是作为帝王之身的南宋赵构在舟山退
调吊
调吊为绍兴独有的民间体育项目,出现于清代中期,因表演者悬于布带上做各种仿生的舞蹈动作而名。“调”意为舞,“吊”意为悬空。调吊动作初为“十八吊”,其后发展为“三十六吊”、“七十二吊”。调吊艺人多组“目连班”于迎神赛会和庙会中表演,亦常受聘至绍剧团等戏班客串演出。1950年起,调吊作为民族形式体育项目出现于运动场。1952、1953年著名调吊艺人金新友及其子金寿康、金寿昌等先后在绍兴县、宁波地区、浙江省、华东地区运动会及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大会上表演,获得全国民族形式体育项目表演一等金质奖章和国家体委主任贺龙的亲笔嘉奖信。1961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诞生80周年,金寿康等又在杭州东坡剧院演出《龙虎斗
新昌调腔
新昌调腔是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又名掉腔、绍兴高调、新昌高腔,以新昌为中心,流布于浙东绍兴、萧山、上虞、余姚、嵊县、宁海等地。它被认为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惟一遗音。清初,新昌调腔进入全盛期,以杭州为中心向四外流布。新昌调腔剧目丰富,既有源于目连戏、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的各种剧目,又有近现代新编的历史故事剧和现代剧。在调腔的艺术档案中,保存下来的晚清以前的古剧抄本就达159种,其中属于元杂剧的《北西厢》、《汉宫秋》、《妆匣记》等剧目为调腔所独有,极为珍贵。新昌调腔剧团是全国惟一能演《北西厢》的艺术团体,其演出的《汉宫秋》亦能保持元曲的原貌。调腔目连戏在我国目连戏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打莲湘
“打莲湘”(又称“打连响”),当地俗称“铜钿花棍”,此舞原为大陆乞丐来海岛求乞时的一种行乞舞,表演时手拿拐棍边唱边舞,颇受岱山群众喜爱。后来当地有人学了此舞,在出庙会时作娱乐性的舞蹈来跳了。目前还流传在岱山长涂岛、东剑岛、秀山岛、高亭镇等地。过去,岱山、舟山、宁波等地习俗大致相同,每逢丰收之年,人们为了庆丰收,总要举行各种迎神赛会,岱山有1庙,庙会名目繁多,内容相当丰富。各庙参赛的有大纛、头牌、鼓船、莲灯、抬阁、高桡、龙灯、地戏、旗锣仪仗、皂隶、马灯、跳蚤会、大头,以及各种杂耍,应有尽有。行进时,一路吹吹打打,热闹非凡。解放前,岱山长涂镇东剑社区的太平庙,每年正月初要出庙会,一连四至五天。因东
舟山船拳
在舟山各地原来习练的一些洪拳、少林拳等多个拳种基础上,逐步演练成适合船上习练并且以实用为主的、带有浓厚海岛特色的拳种,渔民们称之为船拳。船拳在中华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原先盛行于河上。由于船拳强身、护体、御敌的功能,因而很受渔民青睐。舟山船拳的发展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明初,舟山岛民多以出海捕鱼为生,累受海盗、倭寇掠夺和抢劫。朝廷为抵御盗寇,“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设岱山巡检司,剪刀头驻弓兵一百名,以防倭患。”清朝年间,许多渔民加入了青帮、洪帮等帮会组织,习拳练武,来抗击倭寇和海盗,以求生存。进入新世纪后,岱山高亭中心小学体育教师徐明辉,传承和发展了舟山船拳套路。舟山船拳连起势在内共
桌凳农具花
绍兴市上虞区的民间传统武术,从古至今都非常繁盛,且项目众多,各具特色。目前在上虞曹娥街道尚存的桌花、凳花、扁担花、棍花、豆凿花等民间的武术,尤其风格独特。上虞地处浙东沿海,贯穿其中的曹娥江,两岸与出海口有着丰富的滩涂资源,这样给上虞人民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的条件。随着人口的增加,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争夺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公平分配这些资源,人们就开始以比武的方式来公平竞争,他们以常用的农具作为武器,久而久之,就探讨出一整套的武术套路,在平时生产时加以练习,到竞争时可作一比,这样在当地逐渐形成了学武习武的风尚,这就是桌凳农具花的最早起源。到了明朝,倭寇经常进犯我东南沿海,时任浙江督军的戚继光
浦江书画
产品名称:浦江书画产品产地:浙江金华产品历史:宋元明清,见诸文字记载的书画人物就有51人。北宋时,于正封曾书《左溪山碑》,笔势雄迈,比于颜真卿元代柳贯善楷法,《三希堂法帖》收有他的手迹。明代的宋濂祖孙三人都工书法。宋濂小楷端正,草书龙盘凤舞,列为明代“草圣”;次子宋璲,小篆列明代第一,今故宫博物馆藏有他的行草《敬覆贴》。明清之际,以倪仁吉和蒋兴俦为著。才女倪仁吉工诗词、精书画;蒋兴俦(东皋心越)书画篆刻俱佳,兼通琴道,康熙十五年(1676)东渡日本,传授治印和书画技法、被奉为“日本篆刻之父”。浙江省浦江是著名的“书画之乡”,它本身就拥有悠久的历史,建县至今已有1800余年。
刘阮传说
“刘阮传说”是流传于浙江嵊州、新昌、天台一带民间关于刘晨、阮肇二人采药遇仙、-得道、为民造福的传奇故事。“刘阮传说”围绕刘阮入桃源采药遇仙、结缘成亲、回乡送别、重返桃源、-得道,悬壶济世,为民造福及相关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等主线而展开,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内容:刘阮二人采药遇仙与仙女双双结下姻缘传说;刘阮-得道、为民造福传说;桃源自然景观传说;天台风俗风物传说;刘阮遇仙民谚歌谣;有关阮庙的传说。“刘阮传说”东汉时就在民间口耳相传,后-人的记叙而流传更广。最早文字记录是南朝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阮遇仙”。唐代以后,出现了民间口耳相传与文人采写创作相互并存、相互推动的态势,成了被中国古代文学引用最多的
观音传说
观音传说是浙江舟山古代地方民间传说之一,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观音大慈大悲的善性和救苦救难的德行,在我国民间得到广泛信奉,并且早已传播到了日本和东南亚国家。普陀山凭借博大精深的观音文化及旖旎的自然风光,每年都吸引着大量香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这些文化和现实的背景,是观音传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实基础。2008年6月7日,观音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观音传说”之普遍,这与当地观音信仰之广泛分不开的,早在宋宝庆《昌国县志》中,就有“梅岑山(今普陀山)观音宝陀寺”的记载。宋乾道《四明图经》是即有“日僧慧锷送观音”的
绍兴摊簧
“绍兴摊簧”,群众称为绍兴鹦哥戏,俗称鹦哥班;属摊簧中“后摊”的一支。流行于绍兴、嘉兴、湖州一带,也曾在上海、苏南等地演出。清末民初已有它的活动,20世纪30年代前后较为兴旺。它可由两位艺人自奏自演,也可多至六名演员表演、二人伴奏。它是以象征性的装扮和摹拟性的道具、以旦和丑两门脚色的人物(多为无姓名的下层劳动人民)表演故事的“戏弄”。如绍兴农村民谚所云:“鹦哥戏,勿是戏,也无刀枪也无旗,也无纱帽也无衣。”1956年在绍兴登记的鹦哥戏艺人有十多位。1961年,绍兴县文化主管部门和曲协开办的曲艺培训班中,有鹦哥戏学员十五名。“文革”前,陆续上演了一些大中型剧目。“文革”结束后的四、五年间,又恢复演
徐文长故事
徐文长(1512-1593年),名渭,字文长,号青藤,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戏剧家。徐文长的一生坎坷不幸,正是他坎坷的经历造就了他个性中既有幽默诙谐、爱国爱乡、蔑视权贵、惩罚贪恶的一面,又有偾事疾俗和放诞不羁的一面。“几间东倒西斜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这副对联是中晚年的徐文长对自己的最好写照。徐文长是老百姓心目中机智人物的典型代表,民间文学界素有“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长”之说。徐文长与下层人民一直非常接近,所以得到百姓的喜爱,因此民间就流传有许多他的轶闻趣事。“徐文长故事”产生于明代中晚期,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其产生源于民间口头的传说,以历史人物徐文长的
绍兴词调
绍兴词调,又称花调、话词,是由盲艺人说唱的古老曲艺品种。盲人说唱,在绍兴渊源颇古,南宋时绍兴诗人陆游有《剑南诗稿校注卷三十三·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即是绍兴盲人说唱最早的记载。明,绍兴徐渭《吕布宅诗序》曰:“始村瞎子习俚俗小说,本《三国志》,与今《水浒传》一辙,为弹唱词话耳”,提及“村瞎子”的“弹唱词话”。绍兴词调在清初的演唱,已无可考证,但在傅惜华编于1955年的《白蛇传集》一书中发现了清道光年间绍兴手抄本《雷峰塔南词》。大约1930年左右,词调艺人多达五、六十人。鲁迅先生曾为母亲做寿邀请盲艺人在家中演唱花调。可见词调在
宁波走书
原称“莲花文书”,又称“犁铧文书”,1956年定名宁波走书。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的余姚农村,清末明初流传入宁波城区,继又向镇海、舟山地区拓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演唱区域甚广,除宁波、舟山地区外,还演唱于台州地区的临海、天台、黄岩和杭州等地,至九十年代初开始衰落。宁波走书原称“莲花文书”,又名犁铧文书,1956年定名宁波走书。约起源于同(治)光(绪)年间。流行于宁波及舟山群岛一带。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相当盛行。20世纪50、60年代演唱区域甚广,除宁波、舟山地区外,还演唱于台州地区的临海、天台、黄岩和杭州等地,至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衰落。宁波走书的唱词用宁波方言,有说有唱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古时统属越州管辖,故名越窑青瓷。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自东汉开始至宋,延续千余年,有10多道工序,从选土、拉坯、修坯、上釉到烧制,全凭手工艺人长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手感。为了保护和光大越窑青瓷传统烧制工艺,2011年5月国务院并将其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隋、初唐继承南朝风格,生产碗、盘、盘口四系壶、四耳罐、鸡头壶等产品。盛唐
杭州知味观传统点心制作技艺
杭州知味观创始于1913年,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美食天堂”杭州的一颗耀眼的“美食明珠”。它的杭派点心继承了千百年来南宋传统点心制作技艺的精髓,有浓郁的杭州地方特色,代表了杭州点心制作技艺的最高水平。知味观杭帮点心制作技艺以纯手工为主,工艺复杂,配方典型,技术要求高,其工序之多达20多道,品种也有几十种之多。其代表点心有猫耳朵、知味小笼、幸福双、酒酿圆子、咖喱牛肉粉丝等。现在还恢复了供应烧饼、油条、豆浆等大众化早点。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政史名人在杭州游历、前来知味观一品美食,留下诸多美文典故,为知味观存留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古韵。2006年知味观被国家商务部评为首批认定的“
奉化布龙
奉化布龙因起源和流布于浙江奉化而得名,是全国颇有影响的代表性龙舞之一。它由敬神、请神、娱神的民间仪式逐渐演变成为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舞得活、舞得圆、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是奉化布龙的主要艺术特征。整个舞蹈由盘、滚、游、翻、跳、戏等基本套路和小游龙、大游龙、龙钻尾等过渡动作组成,舞者动作矫健,舞姿变化多端,技艺娴熟。所有舞蹈动作都在龙的游动中进行,能做到“形变龙不停,龙走套路生”,“人紧龙也圆,龙飞人亦舞”,造型生动,转换巧妙,动作间的衔接和递进十分紧凑。由于龙身轻,舞动起来速度快,龙圈环环相扣,龙身紧紧缠绕。奉化布龙传统套路多达四十余个,为一般龙舞所罕见,其中有的已被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