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特产
浙江省民俗文化
木车牛力绞糖制作技艺
义乌种蔗历史悠久,所产红糖久负盛名。生产、制作义乌红糖的过程,俗称为“绞糖”。义乌红糖在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由佛堂燕里村的贾维承从福建引进种蔗制糖技术后,传统老式的牛拉木榨糖车的式样和做法是:用二段坚硬的圆木(直径60厘米,长1.2米左右),上端各做凸凹型二个滚齿的滚筒,互相契合,安装在上下二块大木板中间;木板二头各装二根天地顶柱固定在地上。其中凸齿圆木滚筒的上轴,长于上板约40厘米,上装一根弓型的大弯木,大弯木的另一头由牛拉着弯木带动滚筒周转。夹糖梗于二个凸凹型滚筒之间一轧而过。糖梗水顺着滚筒流过下板沟槽进入一口装糖水的缸内。“吱吱嘎嘎”地轧满一缸糖水换一次牛,以作为计酬的数
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
衢州建城已有1800年历史,位于钱塘江上游,闽、浙、赣、皖四省毗邻之处,素为“四省通衢”“五路总头”的水陆交通枢纽,是江浙及北方各地至赣、闽及西转数省的通道,是兵家必争之地,成为来往于衢州的达官、名将、商贾、侠客流动集居之地。“邵永丰麻饼”即故时的“胡麻饼”,早在唐朝,由商人样学京都而传入衢州,鼎盛于清代。一百多年来,邵永丰麻饼经过数代传人的不懈努力,得以传承和发展。邵永丰麻饼以其独特的传统制作工艺和双面上麻白炭炉烘烤工艺而闻名。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寓居衢州时曾诗咏麻饼:“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得看似辅兴无。”此诗在衢州麻饼店业代代流传,麻饼制作在衢州大地流传数千年。
黄山八面厅营造技艺
义乌上溪镇黄山村八面厅原名振声堂,始建于嘉庆元年,竣工于嘉庆18年,历经18年才建成。因厅里有八个厅堂、七个天井、八竖旗杆和外墙四周有八头门户出入而俗称八面厅。八面厅是宗祠与住所相结合的典型的清代江南民居建筑,坐西南朝东北,占地2908平方米。布局结构独特,以一条中轴线与两条横轴线构成八面厅的主体建筑和附体建筑。中轴线上依次分布有花厅(花园)、门厅、大厅和堂楼,是陈氏家族举行祭祀、聚会和各种典礼的场所。横轴线上南北两侧分别有两个三合院,为陈氏家人居住用房。黄山八面厅设计者将花园置于整个建筑群的前部,有别于中国传统建筑前室后园的惯用手法,平面呈长方“回”字形布局,应是匠心独运和个性的体现。黄山八
杭州摊簧
杭州摊簧简称“杭摊”,又称“安康”,是由一人说唱故事的南词演变而成的多人分脚色坐唱戏曲(改编本)的曲艺品种。它兴起于清·乾隆年间,流行于杭州及嘉兴、湖州、宁波、上海等地。清·咸丰-同治时,艺人多达三百余名,结社“恒源集”。清末民初,改称“安康正始社”,艺人最多时达五十多班(每班约五人)。杭州摊簧是保持曲艺形式最久的摊簧之一,在其他各种摊簧先后演变成戏曲之后,杭州摊簧仍以曲艺形式演出。直至1961年,杭州文化行政部门将杭州曲艺团杭摊队的艺人全部并入杭州杭剧团,才使该曲种消失。杭州摊簧存有曲目一百二十余折(段),分“前摊”和“后摊”两类。“前摊”曲目多改编自《缀白裘》中的明清传奇剧本,唱词平仄格律
杭州楼外楼传统菜肴烹制技艺
杭州楼外楼传统菜肴烹制技艺传千年而不衰,是因为有代代相传的一整套科学、完备制作技艺。在过去,这套技艺使杭州菜以“京杭大菜”的美名而名扬天下,在今天,杭州菜走向全国,使更多的人在更多地方都能一尝杭州菜之美味。传统楼外楼菜肴制作技艺保证了杭州传统菜肴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使杭州传统菜肴在中国各大菜系中独树一帜。特别是杭州楼外楼传统菜肴及制作技艺大多和杭州、和西湖的历史人文有关,如东坡肉、宋嫂鱼羹、西湖醋鱼、炸响铃、西湖莼菜汤等。保存了这门技艺,也保存了这些美好的人文传说。但是目前楼外楼传统菜肴的制作技艺正在慢慢消失,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由于各种菜系、菜肴的融入,菜肴的口味正慢慢被其他菜式所融合,楼外
京砖烧制技艺
嘉善砖瓦烧制业(俗称窑业)历史悠久,始于宋、兴于明。据《嘉善县志》记载:自明清以来,其窑域之广,窑墩之多,窑货之丰,从业人员之众,在江南罕见。万历《嘉善县志》(1956)载,“砖瓦出张泾者曰东窑,出千家窑者曰此窑。两地所产砖瓦除供临近地区外,主要供京、苏、杭官府所用。清康熙(1677)记,千家窑“民多业陶甓填繁兴,三吴贸迁勿绝”。光绪十六年(1890)3月3日《申报》载“浙江嘉善县境砖瓦等窑有一千余处,每当三四月间旺销之际,自浙江入松江府属黄浦,或往浦东,或往上海,每日总有五六十船,其借此谋生者,不下十数万人”。悠久而发达的窑业,造就了一支盘窑师傅和烧制师傅的产业大军,世传秘诀,技艺精湛,
金漆造像技艺
天台山金漆造像技艺是天台民间艺匠早已应用的一门神秘的传统手工技艺,流传了两千多年。天台山是佛宗道源发祥地、道教南宗祖庭,是中、日、韩三国佛教天台宗发祥地,对中外金漆造像艺术曾作出重大贡献。“金漆造像技艺”工艺精湛,是能综合体现出雕塑艺术、金箔工艺、大漆技艺、彩绘等为一体的特种工艺,是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上公认其为“民族造像艺术之瑰宝”“中华一绝”。自东晋起始,天台山采用金漆造像技艺,经千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唐宋时期形成金漆造像技艺这一独特手工艺门派,在明清时期趋于成熟。唐鉴真大师将天台山的金漆造像技艺传播到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清代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时期的承德外八庙里的五百罗汉像和其它
西塘八珍糕制作技艺
八珍糕是一种夏令防病食品,以糕内有八味中药成分而得名,产自嘉善县西塘镇。原西塘钟介福药店是百年老店,所产八珍糕是创始人钟稻荪在1885年参考明代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内八仙糕处方,结合临床经验,应用本地优质糯米和八味中药研制而成。八珍糕口感香甜松脆,蕴药理于食疗之中,食之无药味,既是药物,又是糕点佳品,成为嘉善特色药膳名点,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目前,西塘八珍糕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作八珍糕的原料主要有优质糯米、白糖和八味中药。其制作工艺为:每年秋粮登场时购进优质糯米,将经挑选的优质糯米炒熟后,用大石磨碾细,后置于大缸内待翌年夏季使用,称之为“冬粉夏用”。制作时将白糖预先
蒋村柿产品传统加工技艺
蒋村自古是柿子盛产之地,这里的柿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柿子品种丰富,有扁柿、高脚方柿、火柿、金盆柿子、油柿之分,而聪明、勤劳的蒋村人又通过对八成熟的柿子进行人工催熟或脱涩,不但延长了柿子在市场上销售的时间,还衍生出了炝柿、水柿等多种柿产品。在时间的长河中,村民已经摸索、提炼出了颇具科学价值的柿树养护、柿子脱涩以及柿产品加工制作的方法。柿子的脱涩方法有烘法;渍法;滴盐;扦插芝麻杆;日晒;点醋,米烘;点香等多种方法。此外,蒋村人还掌握有柿饼制作、柿漆加工等技艺。
黑陶烧制技艺
有着1700多年建县史的遂昌,境内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据史书记载,遂昌夏、商、周三代时属吴,春秋、战国时属越姑蔑,秦时属会稽郡太末县,西汉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太末县,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218),孙权分太末县南部地始置遂昌县,后虽几经变动却未再更改。黑陶是新石器晚期浪渚文化和好川文化的宝贵遗物,是东方陶瓷艺术的瑰宝。黑陶文化深受华夏民族“良渚文化”和“好川文化”的影响,可称得上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化长河中孕育的一颗璀璨明珠。被当今社会各界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的黑陶文化是影响早期中国思想内涵及文化体系形成的伟大因素,起着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造型艺术,以它固有
木玩具制作技艺
云和木玩具制作技艺源远流长,早在宋、元时期,大批木匠就已掌握了娴熟的木作技艺。当时,木匠师傅在为户主制作家具、农具等生产生活用品时,也要为孩子们添置几件木制玩具,象踏碓童车、鲁班锁、七巧板、木砣螺等。据《云和县志》记载:清末民初,随着木偶戏的盛行,民间利用小杂木制作木偶的技艺也开始发展起来。云和木制玩具制作技艺鼎盛于改革开放后,传统木制玩具制作技艺得到更好地传承发展。明清时期的儿童玩具款式和制作技艺,至今仍在生产和传承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和木制玩具制作技艺复杂,集技术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身,综合运用设计、制材、木工、雕工、绘画、上漆、组装等工艺流程。如鲁班锁等传统木制玩具兼具
钱塘江板盐制作技艺
钱塘江板盐主要利用钱塘江下游的沙滩白地,在涨潮时吸储含盐分的江水,进行晒制而产生的盐。钱塘江盐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其传承谱系繁杂,此为集体项目,在历史传承中往往以“带头大哥”为主的传承人。钱塘江畔的制盐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钱塘江板盐制作技艺,“钱塘江板盐”在全国所有制盐业中独具特色,其特点有:为取盐泥,以盐泥为原料,有别于取海水;而是在咸泥堆成坨头经稻草过滤的淋卤;是用板晒,不同于在沙地上的盐水直接晒制,是在门板大小上的杉木板加四周木楞上倒进卤水晒制,故又称为“板盐”。钱塘江板盐因其技艺独特,所产之盐,较海水晒盐更干净(因淋卤时有过滤和板晒时不接触沙地),更具鲜味,有着经济实用价值和保护研
项家皮影戏
安吉县孝丰镇大河项家皮影戏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清代光绪二年(1876年)项家祖先从河南省桐北县传入安吉县孝丰镇大河村。在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中,项家皮影得到长足发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民国时期项家皮影戏剧团经常去安徽、江苏、浙江等各地的农村、山区巡演。当时演出的有神话剧《封神榜》、《西游记》和历史剧《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岳传》、《杨家将》等剧本。每到一个地方,一演就是数月,场场客满。在1956年孝丰县文艺调演中,传承人项玉山与其兄项佩羽一道表演的皮影戏获得一等奖。在当时的孝丰县文艺界引起了轰动。上世纪60年代之前,项家班皮影戏一直红红火火风靡一时。文革期间,皮影戏被视为四旧而遭
衢州陶瓷制作技艺
衢州陶瓷制作技艺历史久远,中国著名美术家邓白先生曾于20世纪80年代初,将洁白如玉的衢州白瓷命名为“中国莹白瓷”。衢州陶瓷制作技艺可追朔到古代衢州印纹陶器。唐代已经开始烧制乳浊釉瓷(衢县沟溪上叶窑、龙游县方坦窑)。这种乳浊釉瓷,釉面滋润、浑厚,增加了瓷器的美感。宋代衢州制瓷业发展成熟,产品烧结程较好,胎质坚硬,叩音清脆,胎质呈灰白色。装饰纹样题材极其丰富。元代到民国衢州瓷业在衢江及江山港、常山港、乌溪江两岸台地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但多以村落和窑户以满是本地市场为主组织生产。衢州陶瓷瓷质细腻坚致,釉面光润柔和,透明度高,热稳定性好,尤其是色彩莹白动人,别有风味,以其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温润
三伏老油传统酿造技艺
三伏老油亦即三伏酱油,亦称三伏老油,因其需经“三伏”曝晒酱坯后压榨而出,它是美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章恒升酱园产的三伏老油,运用黄豆、小麦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炊蒸、发酵、天然曝晒等过程,经三伏即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庚为天干中的第七位),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庚为末伏,谓之“三伏”。酿制酱油,先将大豆蒸熟拌入面粉,置竹匾内,使之发酵,然后入缸加盐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伏老油,需要经过三伏的曝晒,酱坯成熟,即可用压榨法榨出三伏酱油,然后将酱油经过三年曝晒形成三伏老油。1915年(民国四年)章恒升三伏老油获“巴拿马一大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民国十八年(1929年)章恒升酱油园选送的“三伏秋油
邵芝岩毛笔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邵芝岩笔庄毛笔制作技艺系纯手工,制作工艺精湛,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小工序达120余道,每道主要工序分别由技工专司,制作选料精细,工艺精湛,讲究峰颖尤显其独特之处,所以邵芝岩笔庄生产的“芝兰图牌”毛笔以“尖、齐、圆、健”四德具备而著称。目前,邵芝岩毛笔制作技艺传承后继乏人,面临濒临状态。
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
一、南宋官窑的历史演变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是我国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江南一带由于其富庶的地理条件和以外贸易的发展,已形成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临安(今杭州),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又是最大的消费城市。还有明州(今宁波)、越州(今绍兴)、温州、婺州(今金年)、处州(今丽水)等地,这些市镇,历史悠久,瓷业甚为发达,既是瓷器生产中心,又是瓷器消费市场和销售集散地。越瓷、婺州窑瓷、龙泉青瓷已久负盛名,各树一帜。靖康之难,标志着北宋五朝的灭亡。中原地区诸名窑被毁。宋高宗赵构避逃东南,定都临安,建立了南宋朝庭。在杭州凤凰山设立修内司官窑,并在乌龟山
金华酥饼传统制作技艺
金华酥饼是金华地区知名传统食品之一,独特的制作技艺和酥松、香脆的的口感特点,在我国地方食品中独树一帜,成为名扬大江南北的休闲食品和送礼佳品。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华酥饼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其制作技艺是一个精细和繁复的过程,而这样的过程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发展完善的。由最初的髓脂、蜜和面、烘烤到现在的十几道工序,制作技艺经历一个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的过程。金华酥饼按照其制作过程和工序,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制作制作主要分为三步:一是将猪肥膘肉丁加入霉干菜末、精盐拌成馅料,面粉加入温水搅匀,摊开晾凉后取出适量,放入等量的酵面,和成面团揉匀揉透。二、擀面皮,包入馅料,做成饼坯。三、烘烤饼坯经过泡面、揉面
首饰龙灯制作技艺
首饰龙民间俗称为“龙船灯”,起源于明代。依照鱼船结构,整个首架是以一条弧形木条做基础,上面用竹条和篾丝糊纸扎成一只龙船。全长4.5米,高3米,宽2米,前有龙头,后有龙尾,中间龙身有5至7层楼楼阁,置亭台70多座,80多出戏曲的300多个人物造型,设有木质传动装置,用手摇动即能活动起来,配以灯光。每到元宵节时,龙船灯便和其它龙灯一起出来活动。活动时间一般是从正月初十开始至十六,一共七昼夜。人们扛着首饰龙,到各村各家巡游,并敲着大锣大鼓,演唱着吉祥颂词。到第七夜,各村的首饰龙照例要集中到附近的一处庙宇中,进行“收殇”(用火焚化)。在收殇前,还要让村民评论各龙灯的工艺高低,特别是龙船灯尾部一张大型的
四明南词
四明南词也叫“四明文书”。曲艺的一种。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流行于浙江宁波一带。原为文人的业余演唱,清末出现专业艺人。早期为按生、旦、净、末等分角色演唱,后发展为一人自弹三弦演唱,一人打扬琴伴奏,也有二三人加用琵琶、二胡等伴奏的。唱词为七字句。传统书目均为长篇,有《珍珠塔》、《玉蜻蜓》、《双剪发》等三十余部。曾称“宁波文书”。系宋代的陶真,明代的弹词衍变而成的浙江曲种,流传至宁波城区和郊县。清末至民国初期为鼎盛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衰落。清嘉庆十一年(1806),“温州鼓词”已有艺人白门松演唱活动的文字记载。用温州地方语言说唱,以瑞安话为准,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演唱者自行伴奏说唱,伴奏乐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