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云集山歌”历史悠久,源于清末民国初期,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文化匮乏,山里老百姓为抒发情感而自创,传唱至今,已逾百年,逐渐发展为具有浓厚乡村气息和山区特色的“云集薅秧歌”。它曲调优美,歌词朴实,独具韵味,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和丰富的艺术特质。尤其尾音富于特色,因而唱得亮,传得远。云集薅秧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来直畅而集中地抒发感情的山歌,音乐具有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往往曲调的一开始就出现全曲的最高音,热情洋溢,任其自由倾泻,而不需要多层次的铺垫或感情的节制,并不过多地讲究形式上的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