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 > 侯马特产
侯马民俗文化
侯马刺绣
侯马刺绣是特色独具又影响较大的传统美术形式,它形成于山西临汾侯马市,并广泛流行于侯马及周边区县。据记载,周代便有“画绣之工,共其职也”之说,《诗经·唐风》中的“素衣朱”、“素夜朱绣”则真切地描绘了当时的刺绣艺术,而当时的唐正指山西中南部侯马地区。侯马刺绣是山西刺绣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的特征。尤其作为服饰刺绣,它与人的性格相协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相联系,而且与岁时风俗、人生礼仪、文学、绘画及宗教等文化现象相融合。侯马刺绣既保留着原始风貌,又不断发展,拓宽技巧和新针法。可以说,它既是一种造型艺术又是一种环境艺术,既是一种灿烂的民间文化
新田青铜器制作技艺
新田青铜器制作技艺是一种集绘画、造型、雕刻、铸造于一身的传统手工技艺,流传于山西省侯马市及其周边地区,因侯马古称新田而得名。新田青铜器制作起源于春秋晚期,该青铜器制作技艺包含錾刻、翻砂、块范和失蜡法等,雕刻则涉及平面线刻、假阳纹、二层纹饰、三层花、浅浮雕、高浮雕等多种工艺。主要特征是在反射炉的造型结构中,采用火焰顺着炉壁回旋的反射炉,在青铜觚的制作中使用内外模,从而达到了内部平整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底部使用了“加强筋”。另外,新田青铜器在蜡型制作中率先使用橡胶模具压蜡模技艺,并把“分范浑铸”原理运用于蜡模成型中,发明了“分型浑铸”技艺。新田青铜器纹饰精细,造型优美,其制作技艺是侯马历代工匠群
侯马皮影
侯马皮影设计属-皮影,源于侯马西部的高村乡。侯马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流程与陕西皮影相似,但又有自己独特之处。侯马皮影的用线除了虚线、实线之外,虚实线、绘线及暗线的运用更为别致。虚实线常用于皇宫贵族的建筑、摆设、衣饰等,显得富丽堂皇;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制作皮影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用天然彩石自制而成,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方,耐蚀而且长久不褪色。侯马的皮影雕刻盛行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间。民国初年南上官村杨茂盛家开设了影子雕刻作坊,专营皮影戏戏箱,以租赁影箱为生,还雇有四个雕刻艺人。侯马及附近的新绛、闻喜、夏县等也有人从事皮影雕刻,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侯马布老虎
侯马布老虎是一种流传广泛的传统手工艺制品,又是精美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极具乡土气息。侯马民间至今流传着“家有狮虎、平安幸福”的谚语。在各类以虎为形象的民间作品中,手工布老虎最具代表性。人们自出生至寿终,多以布制狮虎为护身符,同时,内装辰砂,外配艾叶,与五毒(蛇、蝎子、蜈蚣、蟾蜍、壁虎)依存出现。特别是端午节孩童戴虎必不可少,既壮胆,又保平安。侯马布老虎形态各异,有坐、卧、行、走,且大小皆备。大者三尺有余,粗犷豪放;小者指尖可立,小巧玲珑。绸缎为料,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细端其形,着意夸张而不失神韵,大胆取舍而不落俗套,威风凛凛,憨态可掬。全身装饰采用“盘金、绕
蝴蝶杯制作工艺
蝴蝶杯是一种显影型酒具,它利用光学透镜的原理,使人们在饮酒时可以观赏到杯中美景,“杯满蝶显,酒尽蝶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映射出我国古老的酒具文化。蝴蝶杯在宋代史料、明代剧本中均有记载。《陶录》云“邑绅刘吏部藏古瓷器,内绘彩碟,贮以水,碟即浮水面,栩栩如生,来观者众,遂秘不示。”当时的蝴蝶杯作为爱情信物,在民间流传,作为稀世之宝,被官吏收藏,但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见过。1979年,蝴蝶杯生产作坊在侯马市郊区崖口村的一村民家发现,随后立刻轰动全国。夜光蝴蝶杯是用高档骨瓷、祁连玉、蓝田玉、岫玉、米黄玉、阿富汉玉等不同瓷、玉制作而成,造型古朴,设计奇绝。瓷制夜光蝴蝶杯通体透亮,高贵典雅;天然
白店秧歌
白店秧歌是流传在侯马市白店村及其周边地区的舞蹈。它历史悠久、舞姿独特、曲调优美动听,在山西省南部一带颇有影响,主要用于婚丧嫁娶,节庆礼仪活动。白店秧歌队由舞伞者1人,鼓手1人,击锣者2人,击镲者2人,共6人组成,既可以广场表演,也可以舞台表演。表演形式主要是跑队形和与演唱民歌小调交替进行。常用队形主要有“之字路”、“蒜辫子”、“剪子关”、“单蛇蜕皮”、“双蛇蜕皮”、“二龙出水”等。锣鼓点较为简单,唱腔优美动听,歌词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为主。目前保留的比较古老的曲牌有[观灯调]、[货郎转乡]、[恨媒婆]、[小扎青]等5首。白店秧歌的舞蹈动作古朴,舞伞者的手臂动作比较僵硬,脸部呈现老成持重
侯马台骀锣鼓
台骀锣鼓流传于侯马西部的高村乡西台神村,它由晋王祭祀用的宫廷音乐发展而来,因祭祀汾河河神——台骀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台骀锣鼓分高、中、低三声部,大鼓、大钹为低声部;小鼓、小锣为高声部;大锣为中声部。演奏时高低声部交替,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演奏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大钹5种。18人演奏,其中2人兼敲大小鼓,4对大钹、8个大锣、4个小锣。乐队指挥由鼓手兼任,演奏起来互相兼顾。演奏曲目共六套,由十三个曲牌组成,即[起鼓]、[老牛上坡]、[老虎下山]、[叉鼓]、[大鼓原番]、[小鼓原番]、[转鼓]、[撵锣]、[三筛锣]、[咬鼓]、[叫鼓]、[跑鼓]、[落鼓],该艺术形式风趣生动
侯马台神花鼓
侯马台神村一带有新媳妇到菩萨庙求子的习俗,台神花鼓便是为送子娘娘献上的歌舞,又因鼓谱在台神村发现而命名。台神花鼓由6人表演,分滚鼓、包头、顽童,后随伴奏、伴唱数人,表演者扮相花俏,头饰钗环,红绿衣着,步法轻盈,姿态优美;鼓点不停反复,尤如“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势,鼓点欢快活泼,前后共七套,俗称一锤至七锤,有踏场、踩院子等。花鼓唱曲有《娘娘庙降香》(曲一、曲二)、《观灯》、《捎书》、《接书》、《闹元宵》(曲一、曲二)、《写十字》、《绣荷包》、《踏青》、《回回进宝》、《打虎》、《十把扇》、《五更鸟》、《四股绳》等。挖掘、收集、整理台神花鼓的相关资料,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祭祀仪式、台骀文化、民俗生活具
汾神台骀的传说
台骀,上古五帝之一帝喾时期人,时为治水的官吏,金天氏少昊的后代,所属部族是最早的一批晋人,其故事散见于《左传》、《山海经》、《史记》、《水经注》等典籍。台骀因治水有功,死后被汾河沿岸百姓广为供奉,太原、宁武、汾阳、侯马等地至今仍存有多处台神庙,其中历史上始建最早、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位于侯马市西台神村北的古翠岭上,距今两千余年。台骀作为传说中的汾水之神,自古以来就受到人民的尊敬,侯马市高村乡东、西台神村元明以来祭祀台神之风甚重,并且围绕各种民间信俗产生了一系列有关台神的传说、故事,如:台骀庙的传说、台骀治汾洮的传说、台骀庙会的传说、台骀庙茵陈的传说、台骀庙神牛的传说、台骀庙娘娘更衣的
晋南古建筑营造技艺
晋南古建筑营造技艺以古代营造法式为标准,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要求的汉族古建筑施工技艺。清朝末年,建筑巨匠杨振禄是晋南地区“古建”工艺的代表性人物,其子杨寅虎在父亲的传艺下,继续对晋南古典建筑的营造深入学习,并将祖传古建筑木制雕刻和修复技艺传承发展至今。晋南古建筑营造讲究遵循古建筑的地方风格,做到修复如旧,工程虽然落架重建,但必须保证建筑物原有的面貌。古建筑营造技艺的精典是木结构,重点是装饰构件的雕刻,如浮雕、阳雕、阴雕等,工艺有造材、画图案、拓样、制粗胚、扫活等。晋南古建筑营造技艺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建筑装饰上以木雕、砖雕、彩画见长,作品线条蜿蜒有力
南上官狮舞
南上官的狮子表演属于北派狮舞中的“武狮”,是清代中晚期流传于山西省侯马市凤城乡一带的传统民间舞蹈。《侯马市志》载,康熙五十年(1712)南上官创办义学时,曾有本村王于镐等人请过狮子舞来庆贺。据老辈艺人回忆,旧时每逢春节、元宵节期间,人们便舞起威武的雄狮,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南上官武狮表演以锣鼓和钹为伴奏,集歌、舞、乐、杂技于一身。所舞狮头系竹篾扎成,皮用染成黄色的羊毛制作。小狮一人舞,大狮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黄色狮裤和金爪蹄靴,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表现出雄狮的威武雄壮。武狮表演共分为三个部分:首部为“引狮舞”,在鼓钹的配合下
新田手工粗布制作技艺
晋国古都侯马(古称新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最南端,汾河、浍河交汇处,是中华文明发源地,这里土壤肥沃,人杰地灵,商阜汇聚,历史上曾是晋南服装业繁荣发展的集中地。民国初年,当地的土布制作已成多元化,花色品种发展至十余种,闻名周边县市。新田手工土布织造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小72道工序,以22种基本色线可以变幻出近2000种色泽各异的布匹,按照布纹又可分为平面、梅花、斜纹、菠萝等花形图案。梅花、菠萝工艺花瓣形象逼真,斜纹花纹如浪涛澎湃,重叠起伏。加以点缀粗布晋绣更引人注目,更显新田当地粗布特色,颇具韵
麒麟采八宝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麒麟舞是一种民间吉祥舞,曾广泛流传于我省晋南一带,“麒麟采八宝”是流传在我省侯马乔村的一种拟兽类舞蹈,它以麒麟为造型,与舞龙、舞狮相类似。晋南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天逢大旱,瘟疫流行,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土地神召集众神商讨避邪消灾、拯救生灵的办法,众神说天上的麒麟有这样的法力,于是到天上请麒麟到人间施法。麒麟到人间喷火献瑞后,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此后人们便把麒麟奉为吉祥物,并把麒麟下人间为人类镇灾避邪的故事编成舞蹈。当地县志记载,“旧时多在传统节日、庙会、拜神、祈雨时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元宵节在县城举办红火热闹八类43种,其中拟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