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特产
安徽省民俗文化
花园胡氏龙灯
花园胡氏龙灯是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颇具影响的的大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源于元末明初,相传由胡氏迁桐一世祖自江西移民桐城后制作,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流播区域主要分布于现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桐城市练潭镇及怀宁县凉亭乡境内。该地地处圩畈,历史上连年水患不断,人们对龙产生敬畏心理,龙灯寄托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胡氏龙灯由龙头、龙尾、龙身共十二节组成,寓意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其中龙头、龙尾各一节、龙响(龙身)十节,龙灯各节由绳索连成一个整体。龙灯由使用竹器扎制成型,然后用五彩剪纸粘贴及彩笔描绘各种龙形图案,线条优美流畅。舞龙场面壮观,每到一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吸引了五
茅坦杜祭茅镰
茅坦杜祭茅镰仪式是池州市墩上街道办事处茅坦村杜氏家族所独有的一个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明初,茅坦杜氏家族的祖先一家人从太平县来到茅坦,挥镰开荒,栖身茅庐,他们用镰刀割芦苇,以芦苇搭茅庐,在芦苇滩上开荒种地,开始了世世代代的艰苦创业,生息繁衍。后来,杜氏人丁逐兴,家业渐盛,为铭记这段历史,族人就在当年祖先搭建茅庐的旧址上,盖起了神坛,里面供奉着象征一世祖初来茅坦祖孙三代七口人拓荒创业使用的七把茅镰。并在每年腊月二十四小年夜,通过祭祀这七把镰刀来缅怀和祭祀先祖。后逐渐演化成一种期盼驱灾避狱,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民间习俗,通过祭祀茅镰刀,不仅表达了族人对先祖艰苦创业精神的缅怀,同时也是想表达族
临涣茶饮习俗
古城临涣坐落在浍河北岸,明、清时期,临涣茶馆日趋发达,成为临涣地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一大景观。清末,临涣茶馆已达十几家,并衍生至今,老茶馆大都近水临街,多依家舍而设。沿南阁遗址向北的大街两侧,茶铺林立,最鼎盛的时候,临涣有大小茶馆二十多家。临涣茶馆的门面简陋陈朴,乡土气很浓,用当地泉水冲泡当地人称之为“棒棒茶”的低廉六安茶梗。老茶客带着烟袋悠然到来,使用土瓷或粗砂茶具,在茶馆里喝茶、打牌和聊天,享受闲适时光。临涣人饮茶不是仅仅停留在止渴的生理满足上,而是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情调糅进了每一个日子。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烟叶味,渗和着茶水味,混在一起让人觉得奇异而古老。就是茶馆里的这种味道,才是老茶客
大通鹊江龙舟赛
大通鹊江龙舟赛由来已久,最早是由抛棕入江悼念屈原的习俗演变而来的水上运动项目。龙舟分青、赤、乌、白、黄等颜色,均扎制龙头龙尾,各条龙的中轮或船艄均竖有龙旗,个别不加装饰的简称“赤膜龙”,后又发展有彩船、赛船,有舵公和挠手。比赛时,各船鸣锣击鼓,激励助兴竞渡,岸上还有观众喝彩助威。彩船主要伴助赛船而设,相当风趣,亦很吸引观众。大通龙舟赛系民众自发组织,主要是渔民和农民。由于竞渡有趣,能招揽几十里内的上万或几万观众,也活跃了商业市场。1927年为欢庆北伐胜利,大通特地开展各种庆祝活动,龙舟赛将活动推向0;1955年,安庆地区在大通举办龙舟赛,有11个县市参赛;60年代后期,龙舟活动被斥为“复古幽灵
吴山铺伤科
吴山铺伤科为新安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传承十二代,且留下很多珍贵的研究性著作,如《伤寒注释》、《脉诀捷径》、《伤科汤头歌诀》等。歙县吴山铺程氏伤科,对伤科病症的治疗以内服中药煎剂为主,内治主张活血兼祛瘀,重视风、寒、湿对折伤病人治疗中的影响。治疗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化瘀,消肿、止疼为主,后期则以调整肌体培养气血为主,用药灵活多变。外用秘制伤膏助其局部化瘀定痛。对于关节骨折患者初期给予手法复位,采用小夹板固定,操作简便利于换药和复查,并适时予以功能锻炼:吊梯、爬墙、摇手、坐凳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法治疗,使患者得到最好的恢复。吴山铺伤科的祖传密制膏药,由100多味中草药,经精心
九十殿庙会
九十殿庙会是花桥镇地方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初八举行的一种民俗活动,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祭祠山神的宗教活动,即庙会当前,在祠山神像前点亮琉璃油灯,会首及执事者到神像面前,焚香叩拜,各角演员捧所扮神面与右胸前,同时焚香、叩拜,民众纷纷祭祀祈祷,其时爆竹震天,锣鼓唢呐轮番演奏。远近香客、信徒络绎不绝,道士们赶做斋醮法事,有说有唱,在殿堂上下行礼、叩拜、诵经。庙会期间,还要抬着祠山大帝的木雕神像出巡,为的是安抚众神,震慑鬼怪,保一方平安。二是文艺活动主要是唱戏,也有杂耍、提线线偶、皮影戏之类。三是商贸活动,会场周围摊棚林立,商贾云集,大贾小贩杂陈百货,农具家什应有尽有、风味小吃争相斗妍。随着经济社会的
正兴隆酱菜制作技艺
泾县酱菜制作技艺是将自产的蔬菜、豆制品等农副产品进行精选、清洗、晾晒、腌制等加工,完成新鲜菜蔬改性,并能长久存储的一项技艺。因泾县酱菜口味独特,作为泾县传统地方特产,一度作为走亲访友、社交礼仪中的馈赠佳品而广播四方。明清时期《泾县志》中记载了泾县酱菜的食用价值,在泾县的“春秋丁祭”中,泾县酱菜也是祭品之一,在民俗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泾县酱菜制作技艺在泾县范围内的农家均有制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特有的酱菜制作从普通农家分离出来,形成酱坊、豆腐店,广泛分布在泾县各集镇和大村庄,较为有名的酱菜产地有章渡、黄村、丁桥、陈村、茂林、马头、城关等地。半个多世纪以来,章渡制作的酱菜、香菜、臭豆腐脱颖而出
灵璧古庙会
灵璧五月二十八古会是灵璧民间最为盛大的庙会,主要分布于灵璧县城周边及灵城镇、经济开发区部分地区,因此时夏粮收获及秋粮播种已基本完成,而周边地区也没有类似的庙会活动,灵璧五月二十八古会遂成为皖苏鲁豫四省结合部数百公里内最大的古庙会。灵璧五月二十八古会沿承于旧时的城隍庙会,是老百姓庆祝城隍寿诞、祈盼风调雨顺而举办的大型祭祀活动,自明成祖加封灵璧城隍与州府同等级别以来,民间就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在农历五月二十八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一直延续至今。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五月二十八古会”现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历史悠久,集民间信仰、钟馗文化、商贸交易、文化旅游、美食体验、非
岳西灯会
岳西县位于皖西大别山腹地,江淮分水岭东段,其中西部与湖北省英山县交界,北部与霍山、舒城两县相连。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40.1万。岳西灯会在清代乾隆年间已趋兴盛,其组织形式一般由一个村或宗族聚居的居民自发组成,在元宵节前开展活动。灯会中表演和展示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藉以庆丰收、歌盛世、和乡里、睦友邻、祈福祉,是本县民间自发组织的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民众最喜闻乐见的一项节庆习俗活动。
打棍求雨习俗
相传明代后期在梅王尖(隐龙)山的东边,两牧童在山上放牛,因久旱不雨,到处草木枯萎,牛无粮草,两人憋了一肚子气,拿了柴刀每人砍了一根柏树当成棍子,相互边跳边打,祈神降雨,因柏树坚硬,拍打声音响亮声震山谷,直打得梅王尖山顶乌云翻滚,他两一见高兴极了,说“老天不下雨,我俩就打棍求雨”。两人越打越起劲,乌云越来越多,不一会真的大雨倾盆,旱情得到缓解,秋后喜获丰收。后来,每逢旱情严重,隐龙百姓就敲锣打鼓求雨,后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习俗。该习俗规模大且隆重,求雨是分“都”进行的,各“都”求雨方式有所差别(都:明代设立,地域范围),可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则求雨者彬彬有礼地三步一拜,五步一跪。武求则是大声呼
马氏社火
亳州马氏社火是典型的淮北地区乡风习俗,表演内容丰富,包括舞龙、舞狮、高跷大秧歌、担花挑、独杆轿、赶黑驴、撑旱船、推花车、老婆赶会等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这些节目分开可单独表演,合在一起就能成为一场大型的民俗活动。每年春节和传统庙会时是马氏社火最热闹的时候,整个社火表演以大块的色块组成花团锦簇的团花效果,舞龙、舞狮的着明黄色;担花挑采用粉红色;高跷、旱船采用大绿色;独杆轿则是纯白披红,各类色彩流互相穿插,竞相炫技,组成万紫千红的火爆场面,和着激烈的锣鼓,把节日的气氛推向0。马氏社火中打头阵的项目是高跷大秧歌。高跷大秧歌通常有八个人组成,领头的角色是老汉,紧跟三个打棒鞭男角,其次是三女角演秧歌舞,最
绿茶制作技艺(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茶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的特产。桐城小花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桐城小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桐城市地处皖中,境内龙眠山属霍山山脉东南走向的支脉,峰高谷深,野生兰草充盈山坡。山峰海拨4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6、7月,相对湿度70%以上,无霜期237天。茶区多为砂土和砂壤土,PH5—6.5。区内小气候适宜生产优质茶,所产的桐城小花久负盛名。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
祁门蛇伤疗法
祁门蛇伤治疗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年间岁贡生滕殿重,其父乐善好施,因得一“蛇花子”传授治疗蛇伤“秘方”,闻名乡里,第七代传人滕国强,在援朝战争中因利用传统蛇伤技法与“蛇药丸”挽救了一位垂危的病人,后在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由时任卫生部部长钱信忠、中共华东局副书记魏文伯专程赴徽州指导组建了我国第一所蛇伤研究所,滕国强为第一任所长。在祖传方剂的基础上,通过几千次试验,在吸收了历代新安医家的蛇伤治法,对祖传方剂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祁门蛇药”,让蛇伤技法与传承蛇药发扬光大,名扬海内外。祁门蛇伤治疗经过十余代人的不断传承与发展,所形成的独特的蛇伤(药)技法。以其疗法独特,治愈率高,救人无数,而享
游太阳习俗
“游太阳”是流传于祁门县东路金字牌洪村、石川、横联、莲花塘、社景(原蛇井)与黟县七都霭岗渔亭、南玛一带,以祭祀隋末英雄汪华的一项民俗表演活动。汪华是隋末绩溪登源人,因举兵保一方平安,被百姓追念,尊之为神,并立庙来供奉。明朝时,社会上对“汪王”信仰发展最盛,徽州各地都建有大量“汪王”庙宇,并以不同形式来祭祀“汪王”,以求雨防旱、求子祈福、减病消灾,祈保一方平安,“游太阳”便是其中之一。这一天,各村落将抬出“太阳菩萨”汪华及诸子巡游,在巡游前,还将举行公祭仪式,由世巫来司仪,在香烛纸钱、烟雾絮绕的汪公庙前,颂唱汪公的德政功绩,然后恭请“汪王”入與。此时,世巫传罡斧给四跳童行舞。庙外,锣鼓喧天,鞭炮
萧县伏羊宴习俗
在徐淮一带,以羊肉闻名遐迩的,当数萧县。萧县羊肉享有盛名已达300多年,主要因为萧县羊肉在烹调技术上具有独到之处,仅以烩汤而言,可称鲜美可口,别具风味;至于其它炖、烧、爆、炒等26种菜肴全部以羊肉及内脏为主烹制成各色肴馔,更臻上乘。据《萧县志》记载:由于本县历史养羊较多,故传统名菜多以羊为主,有‘无羊不成席’之说”,当地人认为,伏天时,羊肉肉质鲜香,汤汁醇而不膻,喝汤吃肉,人容易发汗、排毒,对人体健康有益处,因而每年伏天吃伏羊的习惯沿袭下来,形成现在的伏羊宴美食节。伏羊宴主要以羊肉为主,对活羊的要求很高,必须优中择优。首先选的是寒山羊,即生活在湖地的山羊,属于“绿色食品”,而在寒山羊中又选择母
许村大刀灯
大刀灯流传于歙县西北古镇许村,是当地的一个传统民俗活动,为歙县具有特色的一项活动之一,源于许村人对先祖唐代忠义公许远的追念。据《唐书·忠义传》记载,许远智勇双全,精通兵法,并自创了一套“许家刀法”,刀握手中,便虎虎生威,出神入化,犹如龙蛇之舞。五代时,许远之孙许儒为避战乱,举家由河南迁至徽州,不久定居许村,繁衍生息,家族日渐兴旺。为缅怀忠烈,教育后人,不让“许家刀法”失传,同治三至四年,大刀灯习俗形成,许氏后人将每年正月十五定为忠义公许远的纪念日。当天晚上,许氏所有宗祠得派出一支舞刀队,挚着两丈多高的大刀,走上十里长街,来回舞个通宵。大刀灯的制作材料主要是毛竹外加杉木,手工将竹剖成11股,扎成
蒙城油酥烧饼制作技艺
蒙城县的薛家油酥烧饼起源于清朝末年,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清末民初有一个姓宋的孤身老人在蒙城文庙西侧以卖油酥烧饼为生。十几岁的山东人薛延年逃荒至蒙城被宋氏老人收留,并传与他打油酥烧饼的技艺。薛延年艺成之后,传子、传女并广收学徒,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授,把薛家油酥烧饼的浓香飘满淮北大地,薛家油酥也随之名声鹊起,成为蒙城美食的一张名片,其色、香、味俱佳,出炉后色泽金黄,用火剪一挑层层叠叠,薄如竹纸,汪着油,透着香,吃起来让人回味留连。薛家油酥烧饼选用的面粉为强筋面,猪油需选猪肋处精细膘油。打烧饼的调味料含12种中草药,配大葱、芝麻及麻油后就可以做烧饼了。第一步是和面,和面要下力气反复揉搓半小时以
泾县油布伞制作技艺
泾县国民油布伞厂位于安徽省泾县昌桥乡,当地山高林密,溪涧纵横,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美誉,以出产毛竹、宣纸、雨伞和茶叶闻名于世。泾县制伞历史悠久,据《泾县志》记载,明清时泾县伞业十分鼎盛,尤以孤峰、榔桥、茂林等制伞最为有名,家传户习,是皖南伞业的发祥地和集散地。当地有句民谚:章渡的干子孤峰的伞,黄田的姑娘不用拣。可见孤峰制伞的名气之大。泾县孤峰油布伞主要选用当地朝阳山岗中五年以上-竹做伞骨、精选上等硬材做伞芦、纯棉布或丝绸经天然的桐油及辅料熬制后涂于伞面,所制雨伞防水性好、精致牢固、抗风、经久耐用且绝缘防雷。被全国制伞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何玲君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泾县国民油布
琴鱼干制作技艺
泾县琴鱼主要生长在该县琴溪镇境内的琴溪河段面,平时深匿于石隙,在清明前后10余天才露面,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得琴鱼的品质很高。琴鱼的食用历史悠久,从汉代起,当地就有对琴鱼的捕捞与制作的习俗,自宋代起,当地就年年向朝廷进贡琴鱼。用新鲜琴鱼制成的琴鱼干是当地一种传统食品,它选料讲究、做工精细、色泽金黄、细嫩酥脆、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及多种营养元素,不仅是餐饮、佐茶时的佳品,也是馈赠亲朋的佳品。现当地已开发制作各种规格的大小包装竹篮、纸盒、木盒、铁听等各种规格式样的包装,除销售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旅游景区外,还远销到美国、马来西亚及港澳台地区。
益寿堂古法印泥制作技艺
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价物。好的印泥出的印文,色泽鲜明深着,具有立体感,不会渗晕,文字醒目清晰,永不褪色,体现在保证收藏书画艺术品的永久价值。绩溪县益寿堂文化用品厂是一家专门从事生产经营印泥的私营企业,也是绩溪县唯一的一家印泥制作厂家,前身是益寿堂朱砂印泥制作坊。清朝末期,洪益寿在上海广户氏胡开文墨庄专学制作印泥,学成后又将这一技艺传给其子洪光勳。洪光勳后从上海到南京从事文房四宝行业,50年代公私合营后,在南京文化用品厂工作,60年代初全家下放回原籍绩溪县坦头村,80年代初重操旧业,率其子洪哲举创办了益寿堂文化用品厂,专营书画印泥等。2007年,益寿堂印泥获得国家商标局颁发的第4043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