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孝义特产
孝义民俗文化
碗碗腔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孝义碗碗腔流传在孝义市及周围市县。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得名,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碗碗腔唱腔
东路碗碗腔皮影戏
东路碗碗腔皮影戏是陕西省汉族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要活跃在陕西省孝义市及周围市县。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得名,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
孝义皮影戏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
贾家庄婚俗
《贾家庄婚俗》流传在山西省孝义市及周边县市。《贾家庄婚俗》的历史起源目前尚无准确定论,但以有关专家共同认定的观点,以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来推断《贾家庄婚俗》的起源和形成时间,具有历史佐证。孝义皮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孝义当地的皮影戏艺人兼职民间鼓吹手,孝义民间举办男娶女嫁盛事必邀皮影戏作敬神演出这样一种现象,也是历来被民众和专家普遍认可的。孝义皮影戏形成于北宋年间,盛行于明清时期。《贾家庄婚俗》的形成亦在北宋年间,明清则是它的鼎盛时期。《贾家庄婚俗》内涵深厚形式独特,尤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而独树一帜,深受当地民众的广泛认同和喜爱。《贾家庄婚俗》礼仪包含了36项内容,从媒人提亲到订婚、娶亲、酬谢媒人,
孝义贾家庄婚俗
孝义贾家庄婚俗是沿袭与传承了古代婚俗六礼的基本规制,并结合当地文化与风俗的特点,演绎、细化、传承喜庆热烈的婚嫁礼仪程序。它具有古朴而丰富的内容,婚俗仪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四十多项礼仪,每一项都有着深邃的文化寓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华民族婚庆礼仪习俗活的标本。孝义贾家庄婚俗产生于宋元时期,发展定型于明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民间音乐、歌舞、文学艺术、手工技艺以及社会信仰、伦理道德观念融为一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婚联、婚贴内容到书写格式、方式,处处渗透着传统的道德准则和人文理念。无论是拦门、撒洒,还是拜花堂的相关谚语,都和当地的秧歌小调韵律相同。七字十字不等,上下句合辙押韵。据考古
孝义碗碗腔
孝义碗碗腔是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稀有小剧种,主要流行于吕梁、晋中、太原等地,因以“碗碗”(碗状铜铃)为主要击节乐器而得名,而皮影多在夜间演出,以纱窗借光亮影,故亦称“月调”、“影调”、“纱窗腔”。孝义碗碗腔主要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纸窗皮影唱皮腔,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碗碗腔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其唱腔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也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
孝义木偶戏
孝义木偶戏流传在山西省吕梁孝义市及周边市县,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地方特色,它是用木头刻成各种人物、兽类等偶像,进行表演的一种戏剧艺术。孝义木偶戏属杖头木偶,产生于宋代,起初,它是采用孝义秧歌干板腔调,后来用皮腔调,中路梆子兴起后,又采用中路梆子腔调,即晋剧声腔。明清时期,因夜间照明设备差,木偶戏在白天演出,而皮影戏只能在夜间演出,于是木偶、皮影两班社联合,白天上演木偶戏,夜间上演皮影戏,慢慢地两班社合就二为一,成为一个班社,即灯影班。灯影班独具特色,少则7人,多则9人就能开台演出,俗称“七紧八慢九消停”。由于灯影班便于在山村乡里演出,每逢良辰佳节、赶庙会、过生日、做满月,大家都乐意请灯影班演戏
孝义剪纸
孝义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年孝义的民间剪纸由以下几种类型构成:一是巫术信仰习俗和残存的先民图腾崇拜的剪纸;二是传统的民间礼仪活动的剪纸,包括岁时节令的民间剪纸和人生礼仪习俗的民间剪纸;三是服饰习俗中的民间剪纸等。现如今的孝义剪纸则是用各种色彩、各种手法,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美好的现实生活,以美化生活为动机,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真挚情感,有着深沉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张四姐的故事
“四姐闹温阳”在孝义境内广为流传,故事讲述天帝的四女儿为追求爱情与封建礼教相抗衡的传奇经历,歌颂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鞭笞丑恶势力,赞扬人世间的真、善、美。故事中有众多的现存实物,甚至村名、地名都是真实存在,如崔家庄、东庄沿村、西泉村、温泉村以及大铁钟、八角琉璃井、铜帮铁底河等。千百年来,四姐闹温阳这一古老的传说经孝义劳动人民口口相传,并不断充实、完善,已形成具有完整情节的故事群。“四姐闹温阳”形成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大约发生在金元时期。当时,异族入侵,人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大家怀念北宋王朝,期盼上天有眼,派一位能伸张正义、救民于水火的人物,非常切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于是便有了故事中的张四姐。上世
添仓节
正月二十和二十五是民间的“小添仓”和“大添仓”节。正月二十日是小添仓节,为小孩消灾祛病:二十五是大添仓节,俗称“老添仓”,为老年人添福添寿,也是人们希望“添仓添财”的一个节日。早年正月二十的小添仓节,孝义西部山区有舞窗花表演。用纸做成一个妇女手拿簸箕,挂在天窗里面,随着风吹,在外面就看见妇女除糠倾倒的动作。意思是除去秕糠,留下果实,借以庆贺五谷丰登。到正月二十五,孝义的家家户户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并用糕面包馅做成素糕,垒成好几层,再用糕面做灯瓜瓜,即灯展。有的把灯盏做成各种动物、植物等形状。灯盏盛麻油,谷子裹棉做捻,到晚上点燃祭祀,院中灯盏四布、香火缭绕,十分壮观。民谣云:“点遍灯,烧遍香
煤神节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也是道家的创始人,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称为太上老君,后来老百姓称他“李老君”。相传,农历二月十五是李老君的生日。《中国神仙传》中说,李老君于庚辰午二月十五日卯时降生在楚地苦县厉乡曲仁里。又有民间故事说,李老君为了让世人有炭烧,将炭种一直撒到汾州、孝义境内,孝义地下才有了黑炭。因而,旧时的煤窑又都把李老君作为煤神来供奉,于是有了二月十五日的“煤神节”。孝义是产煤地区,在二月十五这天,煤窑和开办煤矿的地方都要给李老君庆寿,祈求这位煤神保佑煤窑一年生产平安。先举行祭祀,在窑口摆放八仙桌,点燃香烛、拜访贡品,然后进行文娱活动。一般是请唱木偶、皮影戏,当晚要演“打神戏”娱神,后
八月十三坐朝廷
传说,宋朝太平兴国元年,张四姐大闹温泉县城,火焚官府,杀死-污吏,土豪劣绅,事情很快传闻于朝廷。宋太宗赵昱顿时气炸了肺,立刻点兵十万,站将千员,御驾亲征。一道上,杀气腾腾,直奔温泉县城而来。半月后,兵至西泉,在大王庄、郝家湾等地安营扎寨。宋军略做休整,便与张四姐展开一场恶战。那知,张四姐神法无边,呼风换雨,撒豆成兵,只杀得宋军官兵丢盔弃甲,大败而逃。事情至此,宋太宗自是闷气,终日郁郁不乐。二日,太阳刚刚升起,宋太宗又令再战。宋军个个顶盔挂甲,起身上马。宋太宗巡视一遍,高声喊道:“起队!”即刻,两员大将开路,绣旗高挑,队伍向温泉县城拥去。先头部队行至夹道村,突然狂风大作,一阵紧似一阵,只刮得锈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