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特产
福建省民俗文化
宁化古游傩
福建省宁化县安乐乡夏坊村至今保留着游傩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夏坊村的吴、夏、赖三姓村民都要前往村中的“七圣庙”,请出供奉于庙中的“梅山七圣”面具,装扮傩神并出游。在游傩队伍行进过程中,装扮的“傩神”们手执竹鞭左右挥舞以示驱鬼祈祥,并不停下来当众表演。夏坊村的游傩习俗是古代傩文化的一种遗留,其祭奉崇拜的“梅山七圣”与南方少数民族所崇奉的“梅山教”有关,中国古典文学典籍《西游记》、《封神演义》中均有关于“梅山七圣”的记载。夏坊村的“梅山七圣”崇拜在明中叶由迁徙至本地的吴姓村民带入,开始仅仅是吴姓人自己供奉,入清后“七圣”崇拜才在夏坊村溪背这个地方扩展开来,至光绪九年,聚居于村中的吴、夏、赖三
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坦洋工夫”属全发酵茶,因发祥于福安市白云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故而得名。坦洋村以白云山脉为其天然屏障,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村有个胡姓的人家,采用手工搡揉、发酵、烘培精研红茶获得成功,其产区逐渐遍及闽东诸县,坦洋工夫红茶声名鹊起。最鼎盛时期,村中一条不足一公里的街道,就有茶行36家并设洋行,年雇3000余人,年产茶5万多件,产值100多万银圆。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坦洋工夫茶每年出口上万担,远销荷兰、英国、法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更为荷兰、英国等国家皇室贵族所青睐。公元1915年,“坦洋工夫”红茶与国酒茅台酒
永安“唱花”
“唱花”是永安本土的一种将民间说唱与民俗表演相结合的独特曲种,自明朝末年形成曲种形式以来,“唱花”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目前仍在永安市大湖镇的新冲村传唱。“唱花”的基本内容大都是通过对农民口传身授,进行语言文字、农业技术、伦理道德和历史常识等的传播,其还是人们传承农业生产知识的活教材,它把季节与农事有形的结合起来,成为农民农事知识的基本读物。在传唱过程中,采用朗朗上口,简单易记的一问一答式。“唱花”所用的道具极其简单:一本“唱花”手抄唱本、一个直径约35公分的中鼓、一盏手提灯笼、一张四方桌即可进行表演。永安市大湖镇新冲村的“唱花”,原本是在新冲曾姓人氏中传承的一种本土民间说唱剧种。在漫长的
古田红曲制作技艺
古田红曲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古田民间就已盛行红曲制作技艺。清乾隆版《古田县志》中记载:古田地瘠民贫,岁岁收米制曲,易银完粮原米有税。明万历年间《古田县志》中也有“田家多制曲,畲客少租山”的记载。古田红曲制作技艺先是流传于民间,由农家自制,后来逐步发展成小作坊生产的形式。1915年,古田商帮在福州建立“古田会馆”,组成“红曲帮”,将古田红曲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国家。1957年至1959年3年间,全国有20多个省、市派人来古田县红曲厂学习红曲制作技艺,从此全国红曲制造有了较大的规模。红曲产品分为三种:库曲、轻曲、色曲。制红曲一般要求大米是单季稻为好,蒸熟后有
枫坡拔烛桥
南平武夷山市兴田镇枫坡村流传着一项很独特的民俗活动——“拔烛桥”,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枫坡村拔烛桥属于龙舞的一种,但与传统舞龙、板凳龙、烛桥灯等相比,其所使用的道具、造型及表演方式等又是独一无二的。枫坡村烛桥由多个烛桥架通过木插销连接而成,大的可接八十个、小的也可接五十四个,长度约百米。每个架子上安有两个竹筒,内塞棉花,可灌柴油点燃,底座上装有把手可抓可舞。因接起来的架子拉直后很象乡间跨越溪涧的木桥,而架子上原来是插蜡烛照明的,故名曰“烛桥”。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必举行该项活动,其中要数正月十五晚最为壮观。拔烛桥由村中有威望的长者主持,以舞花灯开道,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扛着烛桥游街走
英龙街塔兜膏药
塔兜膏药是莆田民间享有盛誉的百年老字号外科妙药。2013年4月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代光绪年间,世代居住在莆田内塔兜街高吕巷的民间医师吴二十一用祖传青草秘方研制成“聚峰膏药丹散”,为百姓医治外科疾患,药到病除,声誉日隆。当时著名画家高吕傲人特作一幅画赠之,并题款誉之:“聚峰膏药丹散,世上驰名;专治奇难杂症,灵验如神”。此画至今保存完好,可为佐证。民国期间,吴森继承祖业,并致力于吴氏祖传膏药的研制,疗效不断提高,对外科疾患疔、疖、痈、疮的治疗有神奇的效果,具有显著的拔毒去腐生肌愈合伤口的功能。因为吴氏膏药的药铺开设在塔兜,民间就称之为塔兜膏药,吴森也被冠名为膏药
壶山祥云殿玉皇信仰习俗
壶山祥云殿玉皇信仰习俗是一种影响较为广泛的民间民俗文化现象,具有突出的民间宗教信仰特征。由于祥云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是玉皇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对于促进玉皇文化的研究交流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神诞祭仪,特别是其中的“砂花技艺”,是发源于当地铸砂工艺,以铸铁中迸溅火花的原理,人工制造出礼花的艺术效果,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礼花。这是一种“娱神”又“娱人”的民间民俗活动展示形式,保留了原生态的传统手工民艺创造。2009年1月,《新度祥云殿玉皇信仰习俗》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玉皇信仰是道教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源于上古的天帝崇拜。殷商时期,人们称最高神为帝
下江头坐刀轿打铁球
下江头坐刀轿打铁球习俗具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中国道教文化的滥觞。根据隆显坛重建碑记所载,该坛建于乾隆乙酉年(1608年)。至今已有404年。坛内供奉杨公太师、田公元帅、张公圣君、马公太师、铁公大师诸神。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日,隆显坛都依例举行诸神绕境巡安活动,此时,以最具特色的坐刀轿打铁球表演吸引观众,人山人海,蔚为壮观。下江头坐刀轿打铁球习俗是中国古老的巫术、独特的武术和精湛的艺术的结合体,具有神秘、神勇和神奇的特征。而选择在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这次民俗活动,与莆田明代抗倭斗争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据《兴化府志》记载,明嘉靖年间临近春节,倭寇入侵兴化,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血流成河。农历二月初一,
土家糊仓习俗
永定土家习俗“糊仓”,主要流传在张家界市永定区以农事耕作为主的乡镇农村,是古代农耕文化延续的产物。“糊仓”的过程分为开秧门、吃盖碗肉和糊仓三部分。“开秧门”要举行仪式。由大家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先扯第一个秧。扯第一个秧相当讲究,无论秧田方位如何,首先必须面向东方起半个秧,再面朝南方起另一半,然后合拢一起,再由稻草捆扎,两半叉开,置于田坎上。老者址起嗓子喊道:“开秧门罗!”接着还要念上一段祝福的话。“吃盖碗肉”就是吃早饭时,主人家会在满桌菜肴中的大土碗上履盖一块肥嘟嘟、油渍渍的大块子腊肉,大约半寸厚,巴掌大一块,有三、四两重。这块肉是不能乱吃的,光有胆量能吃不算,关键是这一天的劳动需要有人来领
南平南词
“南词”自清乾隆、嘉庆年间传入南平及周边各乡镇、县府。当时都是以坐唱、清唱形式演出,参加者多是知识界人士、商人、衙役、官吏及有钱人家子弟。“南词”坐唱班被东家邀请去唱,从不肯收受酬金,以示与职业艺人区别,东家要待其如宾客,盛宴款待,不能有丝毫怠慢,乐器箱从不自己携带,要东家派人运送,以示他们身份高贵。“南平南词”常聚居厅堂演唱,他们有自己的演唱班社。唱“南词”的同道们,相互邀请到其中一成员家里聚会演唱,以体现“南平南词”的高雅。演唱时,演唱者七至十余人不等,围坐于方桌四围,每人手持一件乐器,边奏边唱,以唱为主,间以道白,操鼓者常为主要演员,不用道具,没有化妆。“南平南词”坐唱分文、武场,以八字
莆田南少林传统猴拳
广泛流传于莆田民间的南少林猴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主要种类之一。其起源于南方少林寺武僧武术。据史料记载,在明代末年的反清复明运动中,莆田西天尾林山村的南少林寺被清兵围剿焚毁,部分逃脱的武僧流落民间,于是南少林的猴拳开始在莆仙民间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13年4月《莆田南少林传统猴拳》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田民间南少林传统武术种类繁多,民间以家传和师徒传承的形式,言传身教,并配合拳谱、刀法、棍法等经谱教习,传承有序,脉络清晰,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其中莆田南少林传统武术深山猴拳,具有鲜明的南少林武术特色,在近几年的国家级武术比赛中获过优秀奖。深山猴拳拳
浦口宫红桔塔
“红桔塔”是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浦口宫民众纪念梅妃“春秋两祭”中春祭的“红桔叠果龛”的祭祀制作形式,是一种源于唐代的民间民俗的工艺美术祭品。它的特点:庄严、静观、奇特,是全国独一无二、世上无双的祀典祭品。《红桔塔》的含意,红是红利、桔是吉祥之兆。全村共有十三个里社,自清嘉庆十三年重修浦口宫时,每社叠一座桔塔,一直延续至2005年。近几年又增加永兴里社和董事会2座桔塔,一共制作十五座《红桔塔》。逢年元月初三,各里社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在浦口宫分检不同类型大小红桔,由泥、木工为主,忙于搭建制作垒起《红桔塔》,按仿古传承位置排列,矗立在江梅妃主殿长案桌上。各里社按户数人口不等,分为高低,最高由底座直穿在屋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武夷山岩茶的制作可追溯至汉代,元代当地正式制作贡茶,制作技艺至清初始臻完善,是我国红茶、乌龙茶创制工艺的发源地。武夷山岩茶工艺流程共10道,环环相扣,其中“复式萎调”、“做青”、“双炒双揉”、“炖火”等为高超的手工绝活。同时随制作工艺产生祭祀茶神、喊山、斗茶赛等习俗和有27道程序的武夷茶艺。
莆田木偶戏
莆田木偶戏源远流长,是被誉为“宋戏活化石”莆仙戏的戏兄,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江东提线木偶戏是莆田木偶戏的代表性剧团,它历史悠久,表演动作传统,演艺技术高超,传统剧本丰富。梅妃故里也是莆田最早的木偶制作村,木偶制作精湛,系统地继承和发展了莆田木偶戏的艺术。钟灵毓英才,秀水传古艺,一千多年来,江东木偶剧团情注木偶艺术,为继承和发展木偶戏艺术做了大量工作。长期活跃在兴化大地的民间木偶戏剧团,深受人民群众喜爱。2010年11月,《木偶戏》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偶戏是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根据木偶原体和操纵技术不同,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
讲古
厦门方言讲古,清代中叶就有了。即为用闽南方言(厦门话)说的说书。讲古是平民百姓喜闻乐听的口传文学,它运用闽南话丰富词汇,特有的韵律、谚语、俗话、掌故、歌谣等,谈古论今,生动有趣,让听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闽南的历史知识、风俗习惯和价值观,颇受百姓欢迎。
东华闰五搭桥亭
东华闰五搭桥亭习俗源于明代,历史悠久,自明嘉靖年间至今延续四百余年。一江亭阁,十里华灯的桥亭、水架别具一格,独特新颍,并与龙舟竞渡、十音八乐、车鼓、书画展、高跷表演及莆仙戏等民间民俗活动融为一体。闰五间隔有八年、十一年、十九年一次,依照古例,每逢闰五,开展该项民俗活动。活动期间,观者如潮,欢声雷动。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沿袭古制,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发展。2013年4月,《东华闰五搭桥亭》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东华搭桥亭的习俗源于明代,据有关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倭寇屡屡侵犯莆田,烧杀抢掠,残杀无辜民众五万余人,受害民众暴尸原野,血染沟水为赤。
江梅妃信仰习俗
梅妃生前为家乡做了很多好事,给莆田人民带来无限荣耀,所以莆田人民纪念她,衍生许多民间习俗。江梅妃信仰习俗主要有:“春秋二祭”、“尽封孺人与于归俱赐銮驾”、“莆仙戏发源与发展”、“妃子脊头”翘起的独特建筑等民俗已成为地方独特信仰文化。一、春秋二祭。春祭:时间为正月初三至初七,内容有“初三清晨大吹大鼓打通”。初三上午“红桔叠果龛”,初四晚新娘晋宫朝拜,盼求龙子凤女,初四至初七演戏并正式举行春祭。春祭最庄严是初四晚,主祭梅妃和其兄江采芹,江家因散尽家财赈济灾民,永为人们纪念;春祭最隆重是初七全天梅妃和其兄采芹金身巡游全村。巡游队伍有“仪仗队”、“信女队”、“车鼓队”、“马队”等各种文艺队,参与巡游人
文峰宫妈祖供品
文峰天后宫妈祖供品是“中华一大绝活”,是民间传统的敬神献礼食品装饰艺术,俗名“妈祖筵桌”,通常在妈祖神诞和升天纪念日,以及传统节日摆列供奉。其配套和摆列均有相对固定的格式。供桌上必备:香、花、果盒、馔盒、寿桃、面饭、五果、六斋、茶、酒。筵桌则分称文筵和武筵,而每架斋筵的搭配再分为:十斋、十二大碗(四平八企或八平四企)、十二小碟等。除规格筵桌外,尚有自由创作的食品装饰造型艺术作品,其中的妈祖故事等人物造型、水族朝圣、海鲜景等,尤有特色。2007年5月,《文峰宫妈祖供品》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湄洲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莆田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莆田的一份资源,更是莆田的
陈氏工艺雕塑
“荔城陈氏工艺雕塑”是一种始于宋代的民间工艺雕塑艺术。经受历史的洗礼和沉淀,至今仍系统地保存、传承陈氏雕塑技艺。其工艺雕塑是艺人们巧妙地发挥其“雕”和“塑”的特点,一:“雕”鬼斧神工,在硬质的材料上如木、石、玉上大刀阔斧雕刻出“活灵活现、典雅大方,简练古朴的传统艺术美的作品”;二:“塑”化泥土为神奇,用几分钟时间可为人现场塑像,创作塑造出朴实、大气、生活浓厚的艺术作品。2009年1月,《荔城陈氏工艺雕塑》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田工艺雕塑源远流长,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唐代,莆田工艺雕塑已见诸建筑装饰,佛像和刻书。宋代,陈氏工艺雕塑先人刻书雕刻家陈振孙,刻有蔡襄《荔
陈三五娘传说
“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文化圈的美丽传说。传说始于历史故事,后来演化为戏曲,泉州书生陈三随兄嫂广南赴任,路经潮州,邂逅黄九郎之女五娘,一见钟情,决意求婚,与当地武秀才林大閟发生纠葛,几经曲折,终成眷属。为追求美好爱情,陈三以一介书生,隐瞒身份,甘心为奴三年,黄五娘敢于与封建礼制决裂,与心爱的人私奔,有情人终成眷属,表达了与命运抗衡的精神,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历史上的陈三是福建泉州河市人,五娘是潮州府城(今湘桥区)人。传说中的陈三五娘最后回到泉州,在陈三的家乡河市一带,还流传着与陈三五娘有关的风物和故事。据清海阳人郑昌时《韩江见闻录》记述,泉州书生陈三送嫂赴广南兄之任所,路经潮州,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