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特产
福建省民俗文化
妈祖传说
妈祖传说是指一千多年以来,流传于莆田民间关于妈祖女神的各种传说。妈祖传说以口头流传为主,也散见于历代朝廷文书、史籍、方志和文人笔记。它以大量生动美丽的传说,塑造了妈祖大善、大美、大爱的光辉形象,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完成了广大民众对妈祖从一个平凡女子到一位四海共仰的和平女神的形象塑造。妈祖姓林名默,又称林默娘,宋建隆元年(960)三月廿三日出生于莆田湄洲;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林默在湄洲岛海域救助遇险渔船时献出生命,年仅28岁。当地百姓为纪念和推崇这位大善大爱的女子,开始流传种种关于她的美丽动人的传说,并在传说中不断神化,如出生时遍地红光、少年时得到高人传授秘法、能呼风唤雨、能神槎渡人、
闽清池园陶瓷制作工艺
池园陶瓷历史悠久,清乾隆元年以后,池园陶瓷以德化和广东制瓷工艺的有机结合,景德镇制瓷技术的引进,陶瓷制作技艺不断创新提高,陶瓷生产一直处于鼎盛发展时期,其传统陶瓷制作技艺,特别是制作特型及碗类产品,技艺精湛,独具一帜,传统陶瓷生产和技术的坚实基础,促进和推动闽清电瓷、建材瓷、高频瓷、工艺瓷的不断发展。池园传统陶瓷制作技艺依靠长期熟练操作和实践经验掌握技能,为现代陶瓷工艺技术和设备的革新打下基础。
田公元帅的传说
“田公元帅”的传说已有千年的历史。黄石镇江东村“飞云庙”主祀的戏神田公元帅,原名雷海青,系唐朝著名乐师。自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记载至今,关于田公元帅的传说,人们用莆仙戏剧目、书籍、专题片等各种方式,传播其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事迹。据说闽中主祀田公元帅的宫庙计480多处,其他旁祀的则不计其数。福建省各个剧团,如泉州梨园剧团、福州闽剧团、越剧团,均有信仰戏神雷海青的习俗。台湾省民众有三分之一信奉田公元帅。2010年11月,《田公元帅的传说》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龙·弄九鲤
镇海街道长寿社的《舞龙•弄九鲤》源于唐,盛于明清,是一种流传莆田地区有千余年历史的民间舞蹈。它节奏明快、粗犷豪放,是一种深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艺术表演形式。其表演程式是把龙的首、尾、身各节和九鲤相互交融,在大鼓吹等的伴奏下,与莲花灯舞、扇舞等莆田民间舞蹈共舞。每逢元宵佳节或重大庆典,长寿社皆进行《舞龙弄九鲤》的表演,以祈求全年平安吉祥,财运亨通,福寿延绵,子孙昌盛发达。2010年11月,《舞龙•弄九鲤》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镇海街道是莆田市荔城区政治、文化、教育中心,著名历史人物众多。宋代始,兴化文化比较发达,文人中举及在外居官的不少。他
沟边傩舞
流传于莆田地域的沟边傩舞(俗称十恶舞),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是傩仪式中的民间舞蹈部份。这种古老的傩舞之花,主要体现在傩表演仪式中,舞者戴着狰狞面具或绘画诡异面谱,拿着武器、奔腾跳跃、舞姿激烈诡黠,气氛神秘威严,借助神灵的威力,降魔镇恶,驱除旱、涝、火、虫等自然灾害及瘟疫疾病等灾害,经代代民间艺人沿承,不断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舞蹈表演形式。它被作为驱邪纳福、保境安民的一种仪式传承、延续至今,成为我市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2010年11月,《沟边傩舞》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沟边傩舞,追溯其历史渊源,从表演形式和舞技探究,应是唐代“百戏”
俚歌梆鼓
板鼓咚,也叫梆鼓咚、咚鼓咚、板鼓唱或“乞丐歌”,即“俚歌梆鼓”,是流行于莆田、仙游、福清、惠安、永春等兴化方言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音乐,始于宋,盛于清,已有千年历史。莆田俚歌经代代传承,至今保留70多个传统曲目。今年75岁高龄的荔城区文化馆退休音乐干部黄文栋先生,是福建省十大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之一,长期从事民间音乐和曲艺工作,对俚歌表演艺术的研究,成果显著。多次组织参加福建省乃至全国性的文艺演出,对特殊的俚歌艺术绝活进行示范表演和传承拜师活动,深受欢迎和赞赏。俚歌梆鼓是闽中优秀的民间演唱艺术,在整个莆仙曲艺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7年5月,《俚歌梆鼓》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首批非物质文
荔城光临龙眼木雕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其中以龙眼木雕最具代表性,系中国四大木雕之一。因其使用的雕刻材料是莆田盛产的龙眼木,而成为极具代表性且独具风味的传统工艺品。莆田龙眼木雕以根雕和圆雕为主,以虬根疤节、斑纹细腻、玲珑奇巧、奇形怪状的原生态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那美轮美奂、造型各异的木根雕工艺品类;那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意蕴深厚的原始题材纹饰;那惟妙惟肖、原汁原味的雕刻工艺;那古色古香、熠熠生辉的老漆技法,形象地展示着莆田人的审美情怀和文化风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风采!被誉为“东方民间美术文化一大奇迹”的“龙眼木雕”工艺,是勤劳善良的莆田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组用木雕美术工艺有形实
东山宋金枣传统制作工艺
东山宋金枣为清晚时期百年老店铺寿全堂研制。它采用新鲜金枣与丁香、甘草、川贝、陈皮等十多味地道中药材,按祖传秘方精制而成,具有消食、祛风、健脾、益胃等功效,尤对食积腹胀、胸闷、水土不服等更具独特疗效。该金枣咸淡适中,风味独佳,冲含两宜。寿全堂宋金枣自创制以来,在厦门、台湾、新加坡等地享有盛誉,成为居家旅行必备品与馈赠佳品。
自然门武术
自然门武术创世至今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始祖就是世称“江南怪侠”的徐矮子,徐始祖乃四川人氏,综其所学,对各种门派的武术潜心研究,并独僻蹊径熔合各派精纯之长于一炉,始创独特武术拳法,命名为自然门,近代两代宗师杜心武,万籁声,在国民革命为民族利益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用其技艺屡胜洋武士、日本浪人,而使自然门功夫名扬海内外。
复茂饼家制作技艺
复茂绿豆饼是传统的汉饼,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该产品几经改良,才有了如今“绿豆味浓,外皮香酥”的特色。从清末民国初,复茂首创人郭诚猷就开始开发此产品。复茂百年大礼饼不仅是福建地区(闽东南地区)男女订婚的聘礼之一,同时也是出嫁女儿、外甥女每年中秋节孝敬母亲、舅母的特色礼品。礼饼重糖、重油,是能长期保存的高能量食品,是闽东南沿海地区的渔民出海打鱼常带的点心。礼饼壳薄如纸,馅饱味香。主要是用白膘肉制馅,晶莹光亮,吃起来清香适口,是我国闽式重糖、重油糕点的品种之一。成品中包含油砂糖粉,熟猪油,白膘肉,精粉。所用的糖,必须经过特殊熬制成翻砂糖;猪油必须是新鲜干熬猪油;油膘必须去膜除筋,使口感无粕无渣;精
漳州南词
南词始于唐初,漳州南词是清代道光年间,由漳州府总爷(称和尚总)从江西带入漳州,故称赣州南词。南词曲韵有苏赣两派之分,漳州霞东钧社南词属于赣派传宗。漳州南词为座唱形式,演唱者与乐手没有严格区分。南词传统剧目尚存十多个,唱腔基本上北音南唱。南词曲调有南词正韵、南词北调、南词小调共约近百首,南词曲牌也有一百多曲。
屏南乱弹戏
乱弹是清中叶由北方传入闽东后,与当地民间戏曲相结合形成的地方剧种,二百多年来原始形态的乱弹腔仍然存在于屏南县寿山村等地。在演出过程中又不断地吸收了徽调、汉调、滩调以及民间小调综合成为多声腔的剧种,其主要唱腔仍以西秦腔和吹腔发展起来的“平板”为基调,是福建省有影响的古老剧种之一。
明溪惠利夫人信俗
明溪县惠利夫人信仰是客家人的信仰,起源于五代,形成于北宋,发展成熟于南宋,兴盛于明清,流传至今拥有大批信众。惠利夫人俗名莘七娘,少时知书达理,且通医术,随夫征战,辗转至明溪定居,她以医术和草药为民众治病,死后葬于明溪,成为当地民众景仰的神祇。百姓为她建造了一座祠庙,即显应庙,位于明溪县雪峰镇北郊。从宋代开始,每年正月期间,明溪县城乡民众自发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夫人。大年三十前的一、两天显应庙理事会的理事要先斋戒、沐浴,以表示对惠利夫人的尊敬与虔诚。后将神像从宫帱中移到神案上来。大年三十清晨,会长带着当班的福首们向神像行香,之后由会长在神像前掷杯筊,圣杯显示莘七娘许可后,庙里总管掸去神像上的灰尘,
福州南后街花灯制作工艺
福州花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福州就成为全国盛行花灯活动的十大城市之一。福州的南后街是福州花灯的发源地,至今仍是福州市花灯手工制作的中心。福州元霄花灯品种多样,色泽鲜艳,独具福州乡土生活气息。明清时期,南后街有20多家花灯制作店,历经沧桑,如今只剩下六、七家,其中郑祥霖的玉华花灯店历史最长,手艺精湛,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
诏安黄金兴传统制作技艺
福建诏安“黄金兴”牌产品(咸金枣、宋陈咸橄榄、梅灵丹)是驰名中外的一种民间传统医药食品,系清道光年“黄金兴”的创始人黄烟支先生所研制。该系列产品采用盛产于闽粤地区的鲜金枣、火烧浮山(植物产地地名)橄榄、青梅与甘草、丁香、川贝、肉桂、砂仁、豆蔻等十几味地道中药材,按照明清两代以来的祖传偏方精制而成。黄金兴咸金枣质地松软,芳香扑鼻,咸、酸、甜适宜,滋味纯正,有健脾胃、助消化、除积食腹胀、祛风邪、润肺化痰、理气醒酒、防止晕车晕船、提神消怠等功效。清道光年间,第一代传承人秀才黄烟支(1834年~卒年不详),开始在家中腌制山间野果,悬壶济世。其子“黄金兴”即第二代传承人黄来于(1880~1946年)秉承
福州疍民渔歌
疍民,一般指广东、福建、广西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或水上运输的居民,多以船为家;疍民虽在民族识别上被视为汉族一部分,但其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有别于当地的福州族群,是个相对独立的族群。福建的疍民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和闽侯、宁德的部分港湾。福州的台江三面临江,古时许多地方还浸在水里,秦汉以后才慢慢浮出水面,因此区内内河纵横,形成了如义洲、帮洲、瀛洲、鸭牳洲、后洲、岩楞洲、三县洲、老药洲、鳌峰洲等带“洲”的地名。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历史上疍民群体的繁多,江河文化的底蕴十分深厚。据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水上警方统计,台江一带疍民万余户,疍民达数万人之多。疍民以船为家,一般一船或两三船为一户,为了相互照应,他们
陈瓒信仰习俗
陈瓒信仰习俗源远流长,历经600多年的历史传承,成为荔城百姓广为认同的一种传统文化载体、莆田的一种特定习俗。以“扬善止恶”为核心内容,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教材,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陈瓒为兴化子民的安危而赴汤蹈火,舍身殉国的精神,是道德教育的生动典范。城隍庙庙会的慈善活动作为民德教化的载体,诚为可贵。陈瓒信仰习俗涉及大量的民间艺术活动,如歌舞表演、莆仙戏演出、神像祭器制作等,使民间艺术不断发扬光大。2010年11月,《陈瓒信仰习俗》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兴化府城隍庙坐落在莆田城内长寿街橄榄巷(今梅园东路213号),是荔城百姓普遍认同的一种传统文化——陈瓒信
诗词吟诵艺术
中国诗歌吟诵历史悠久。《庄子》一书中就有“倚树而吟”之句,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吟诵,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已近3000年。吟诵是用于诗词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传统吟诵调介于朗诵和一般歌曲之间,属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个品种。吟诵能把传统诗词的声律美和意境美表现出来,而区别于一般歌曲的诗词专配曲子的形式,吟诵调按句式划分,一种句式有一种曲调,可以套上去唱,便于推广。福州历史上名人辈出,文艺英才众多,还是“同光体”诗派的发源地,有诗词创作和诗词吟诵的丰厚土壤。福州的传统吟诵调十分优美,其流派众多。与一般的歌曲相比,诗词吟诵调更侧重文学性和语言性,更注意诗词的声调(平仄)、韵脚、意境和韵味。初唐以后的“
伏虎禅师信仰
延平区樟湖镇伏虎庙有千多年的历史,庙宇壮观,庙内建有三大厅,中间大厅供奉伏虎禅师、庭弹佛祖、江公祖师,后厅观音娘娘、弥勒佛,左边有三圣尊王,右边五显大帝,下厅戏台,每年正月十六三圣王出街巡游,游龙灯纪念伏虎禅师在今尤溪收服蛟精,畅游下尤溪河道的丰功伟绩,皇上御赐“千江明月”御匾。特别是正月十五元宵竹龙造型在樟湖地区是独一。在竹龙出游时,龙头高举,龙尾地上摆动,在空地上环绕。在跑龙时,竹龙型如翻江倒海,这是再现伏虎禅师当时收服蛟精时的阵势,一直沿传至今,以示后人。另在二月十六伏虎禅师收蛟胜利纪念日全村斋戒,做明头炸油饼,明头是皇上御赐千江明月的明字而订名(用酒米、绿豆、红糖三合一的制品)古称明头
包糍制作技艺
包糍,邵武地方名小吃,也是在邵武民间普及的节俗食品。邵武农村,特别是邵南一带均称“包糍”,城区一带称“哪咤糍”,也有少数乡村称“草包”。邵武农村百姓做包糍吃的节日不尽相同,但大多在元宵和春社两个节日。包糍的制作,主要以籼米和粳米为原料,煮至一定程度捞起,将在山坡、路旁、田边采集晒干的草本植物鼠粬草掺入,放在石臼中用木杵舂捣成糍,捏成杯状,放入各种菜肴为馅,再将口沿捏合,上笼蒸熟即可。另有一种制作方法,即是将米料浸泡后用石磨磨成米浆,放入锅内边煮边搅拌,形成糍团,再掺入鼠粬草,搓揉成糍条,此后做法与上述同。包糍馅的材料一般有竹笋、香菇、芋头、熏猪肉、熏豆干等,在不同季节还加入一些其它配料。鼠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