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特产
福建省民俗文化
七夕行桥(邵武)
邵武有七夕妇女行桥的传统习俗,“行桥”是邵武方言,即走桥,起源当在元或明初,传承至今。“行桥”习俗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大多称为“走桥”、“踩桥”、“走百病”等,唯有邵武和广东佛山称“行桥”。各地走桥的时间不尽相同,只有邵武是在“七夕”这天。邵武“七夕行桥”,须按顺序次第走过三座桥,首先是芹田的“父母桥”(通济桥),然后是南关外的“夫妻桥”(白渚桥),最后是东关外的“子孙桥”(桥)。七夕这一天,上了年纪的妇女们呼朋唤友,成群结队,川流不息,次第走过三座桥。行“父母桥”,是祈愿在世的父母健康平安,福寿双全,悼念去世的父母,祝愿他们早日得到超生;行“夫妻桥”,是祈望夫妻和和睦睦,恩恩爱爱,举案齐眉
浦城包酒制作技艺
浦城包酒历史悠久,明万历《浦城县志》有明确记载:“色似琥珀,其味醇浓,俗名‘七倒金’”。清朝著名学者梁章钜(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评价尤为突出,他数居浦城,必饮其酒,每为之倾倒,并赞之:“余谓必求琥珀光者,惟浦城之红酒(包酒)足以当之,似此色香味俱佳,再得藏至五年以外者,当妙绝天下矣”;“若贮至十年,恐海内之佳酝,无能出其右者矣”。浦城包酒酿造的特殊技艺在酿酒业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当地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保护和传承浦城包酒有其历史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浦城包酒酿造的特殊性丰富了中国制酒业的内涵,有明显的地域代表性,充分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酿造和饮用在当地人们现实生活中有着普遍性,家
峡阳南剑戏
南剑戏,原名“乱弹”,清末由江西传入闽北,后来不断吸收其它戏曲的剧目和表演艺术,由于唱腔、表演都很新颖,很快得到群众的赞赏,流行于南平地区(延平区范围)。因延平为古南剑治所,故早期将其命名为“南剑戏”。在魏恭源的倡导下,组建小梅第一代赣剧团,人员21人。民国初期,该剧团继续由陈鸣岗,范孝增为主的民间艺人,四处游演。陈鸣岗、范孝增二人并在建瓯“富连城”科班深造五年之后,再回到小梅赣剧团培养演员。南剑戏的传统剧目内容以反映宫廷的历史戏居多,其0自列国、汉史、三国演义、唐宋史演义剧目占大部分。此外,有一些神话戏和民间小戏,如《八仙过海》、《太白登仙》、《大补缸》等。南剑戏角色行业分正生、小生、老生
延平闽蛇崇拜民俗
樟湖镇崇蛇习俗历史悠久,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但这一习俗的流传时限不止于此,其历史的渊源可追溯到福建古老的土著文化——闽越文化。如今,在闽江流域崇蛇文化圈中,仍保留着比较完整原始古朴的蛇王庙、游蛇灯、赛蛇神等民间系列活动,甚称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崇蛇民俗活化石。游蛇灯起源于清末时期,传说樟湖地形象块木排,漂浮于闽江岸边,怕被洪水冲走,而蒙受灾难,人们祈求蛇神保佑,因此每年正月上元灯节,家家户户制作灯板,举行游蛇灯活动,游蛇灯高潮时,将它游到江边作环绕形,意味着为“木排”更换上新的竹笮扎在石笋上,万寿塔象征着竹篙固定排尾,新的一年里人们可以安宁地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游蛇灯从初六至二十一,按
西芹猎神信仰
猎神陈六公是福建人原创的一位行业保获神。关于他的传说主要是:相传西汉末年有陈六公(啟松)、陈七公(啟武)、陈八公(啟昌)三兄弟世居长安,三人同朝为官。王莽纂汉时,三人携母逃难至会稽地郭冶县(今福建建阳市南关外)白鹤村山林中隐居。一日饿虎入宅,其母葬身虎口,兄弟三人悲伤欲绝,立誓杀尽天下恶兽,兄弟结伴四处杀豺狼、猎虎豹、为民除害。三人行至古田县三都口地界,陈八公被山寨强盗杀害,陈六公、陈七公又结伴至闽侯大湖后井结庐而居,潜心修道,得罗山缩地之法,后来陈六公于马岚山顶得道升天,阳寿八十有四。陈七公也于候官箬洋羽化。由于陈家兄弟一身正气、除暴安良、抑恶扬善,并为民杀豺狼、驱虎豹、深受民众景仰,并被尊
上杭竹雕制作技艺
上杭竹雕(竹刻)源远流长。据史载,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到1795),上杭的竹雕产品竹锁、竹黃等已闻名天下。乾隆十六年,竹锁曾作为地方贡品进献朝廷。乾隆十九年,进士纪晓岚时任提督福建学政巡视汀州时,见到上杭竹簧制品“箧”时,曾题诗赞叹。后因其工艺复杂,学者甚少而失传。1972年,上杭县工艺美术厂创办后,曾为古田纪念馆生产一批竹雕、竹编产品作为纪念品出售,还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竹雕制作工艺精细,首先须选生长五年以上的毛竹,裁断后,用“六六”粉加入用水煮防蛀处理后,将设计好图案的图片贴在竹筒上,按图精雕细刻,经磨光、上色、油漆、上蜡等工艺,成古香古色(古铜色居多)的竹雕
上杭龙灯舞
地处汀江中游黄金地段的上杭县,有着浓厚的客家风情,每年春节期间,上杭城乡盛行“打龙灯”(即龙灯舞)习俗,在锣鼓喧天,喜炮轰鸣中,金碧辉煌的“龙灯”在“龙珠”的引导下上下翻腾,左右旋跃,气势非凡。十余个青壮年男子,身着青色红边的唐装,各手持安有竹把的“龙头”“龙身”或“龙尾”,在节奏感极强的锣鼓声中,紧密配合把黄龙舞得栩栩如生。相传,上杭“打龙灯”源自宋朝,由中原传入,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早期的龙灯是用竹篾扎好灯架,用纸糊上后画上龙鳞,每节互不相连,各节灯中点亮牛油灯火,在晚间舞起来十分好看。如今的“龙”也与北方的一样,用质地轻薄的布蒙上,再画上鳞和颜色,每节之间用布连接,用干电池灯。一条龙的神
建瓯北苑御茶制作技艺
北苑地处福建北部,宋隶属建州建安县(今建瓯市)。北苑御焙遗址位建瓯市之东二十里,即东峰镇裴桥村焙前自然村后。东峰镇是北苑御茶之故乡,全境方圆302.6平方公里,辖有1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个良种场,总人口40973人。北苑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最为著名的御茶,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闽龙启元年(公元933年),建州建安县(今福建省建瓯市)有位茶园业主张廷晖,在凤凰山(今建瓯市东峰镇境内)经营方圆30里的茶园,因战事频繁,难以为继,就将茶园全部献给闽王,作为皇家茶园。因茶园地处闽国之北,故称“北苑茶园”。所产之茶称“北苑茶”。北宋时北苑茶为皇家专享,故又称“北苑御茶”。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
脱胎造像技艺
脱胎造像,古称夹苎造像或干漆造像、脱胎漆器造像等,是随佛教的发展而兴起的我国特有的造像方法,是中国古代漆器制作工艺的发展。始于汉魏,成熟于晋代,盛行于唐时。脱胎漆器造像的主要材料是“生漆”,即天然大漆。是采于漆树的液汁。漆树是中国原产的植物,属多年生落叶乔木,皮下含有丰富的液脂。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中国漆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脱胎漆器是用布和漆表成胚胎,然后在表面上漆而成,一件脱胎漆器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其特点是质轻而又十分坚固,不怕强酸或碱性侵蚀,能防潮、防蛀、防腐、防裂,经久耐用而广为推行。脱胎漆器与铜器、瓷器同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
洛阳桥传说
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洛阳江是泉州市仅次于晋江的一条滨海大江,波涛汹涌,水流湍急,自古以来因搭渡翻船、葬身江底者多不胜数。至和二年至嘉祐五年(1055~1060),蔡襄两次出任泉州太守,在任期间对洛阳桥的建造呕心沥血,有口皆碑,民间产生了许多有关蔡襄建造洛阳桥的传说如“蔡襄母亲渡江发愿”、“蔡太守移檄海龙王”、“八仙襄助建桥”等,将建造洛阳桥之功归于蔡襄,把蔡襄与洛阳桥之间传说编排得出神入化。而建桥工匠独创的“垒址于渊”、“筏形基础”的建桥工艺,八百多年后还应用于厦门海堤建设工程。泉州地区的洛阳桥传说故事
福州鼎鼎肉松制作技艺
福州肉松制作即是将猪肉煮熟卤好,把肉汤烧干,使卤猪肉变成金黄色,松散绒毛的样子,福建名特产“鼎鼎油酥肉松”是福州城源本正宗的产品,创始人林鼎鼎首创了肉松,林鼎鼎被称为中国肉松第一人,其产品一问世,即备受世人喜好而轰动全国。林鼎鼎后人不敢忘却祖传技艺,遂以“鼎鼎”命名重操先祖之业。鼎鼎肉松的制作工艺流传在福州各地,肉松产品也流传至全国各地,成为中国—大美食。
俞氏传统木刻雕版
俞氏传统木刻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印刷、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2013年4月,《俞氏传统木刻雕版》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田木刻雕版艺人俞音、俞永、俞乐传艺给俞氏家族,包括俞良甫。“俞氏传统木刻雕版”技艺形成宋元时期,在国内外享有重要的地位。据《莆田县志.人物传》记载:俞良甫,元代人,家住莆田仁德里台谏坊。在故里勤心学习木刻雕版,善剞劂,刀法娴熟。元朝末年,干戈扰攘,社会1不安。至正二十七年(1367),良甫避战乱东渡至日本,寓居东京嵯峨。向日本人民传授雕版技艺,为日本培养许多雕刻艺术的后起之秀。国内明清时期,俞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