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特产
福建省民俗文化
畲族服饰
畲族服饰主要特色体现在女性服饰上。畲族自古以女性尊贵而世代相传,把女性视为皇家公主、凤凰像征,因而服装以凤为线条、饰物以凤为基调而抽象展开,头饰更以凤凰的整体轮廓科学地装点,全身上下处处体现凤凰吉祥之意,故称凤凰装。霍口畲族女性服饰传承着元末明初的古老风格,对整个畲族地区的服饰风格具有重要影响。
保生大帝信俗
大道公,生前姓吴名本,北宋泉州府同安县白礁村人,生前为济世良医,受其恩惠者无数,其医术高明,医德高尚、闻名遐迩,民间称其为吴真人,尊为“神医”。历代皇帝不断加封,最后一次封号就成为今日称呼—“保生大帝”,随时代的变迁,与大道公信仰相关的祭祀习俗,也逐渐形成,成为当地影响最大的民俗活动。
湛卢宝剑铸造技艺
湛卢宝剑创始于春秋时代,被列为中国古代五大名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剑”。相传最早的湛卢宝剑由铸剑祖师欧冶子在福建松溪湛卢山冶炼而成,据《越绝书》记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命铸剑大师欧冶子为其铸剑,欧冶子奉命后,携妻子朱氏、女儿莫邪,几乎寻遍天下名山和大川都没有找到理想适宜的铸剑之地,一日无意经往湛卢山发现这里具备提炼铸剑的各种稀有金属,加上山中的山土、气候、水质、灵气都达到上乘的要求,大喜道:“天助我也,神剑必在此铸成。”果然欧冶子在这里用了3年的时间铸成了一把锋芒盖世、举世无双的湛卢宝剑。湛卢宝剑铸成后,先后被越王、吴王、楚王、秦王等历代帝王拥有,被视为权威
惠洋十音:莆田民间艺术
莆田素以“文献名邦”著称,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积淀丰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日前,黄石镇沟边村的九鲤灯舞和惠洋十音分别被收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至此,我市共有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九鲤灯舞民间艺人陈文水、陈金文以及惠洋十音民间艺人方元往、吴元林也被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千年余音缭绕——惠洋十音当着装整齐古朴的老人们在你面前吹拉敲弹《古台序》《荔枝楼》《北台妆》等优美轻快的民乐时,仿佛把你带到梦幻般的江南风光中去这就是惠洋十音。近日,记者慕名来到惠洋,感受这千年古音。
莆田留青竹刻
“留青”是与书画、雕刻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竹雕手法,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据资料及实物考证,国人利用竹材雕刻,始于唐代,但因竹子不易保存,很难传下来。从明代开始,文人艺术家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把竹刻从比较简单的、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提高到比较细致的,以欣赏为主的艺术品,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艺术,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到了清代,雕刻的形式更是有了较多的变化,产生了深雕、透雕、圆雕、阴刻、留青等诸多雕刻手法。莆田刘氏的留青竹刻运用描、刻、挖、刮等技法,利用竹皮与竹肌不同的色差,结合中国画的笔墨元素,注重刀法跟绘画笔法理论的统一,巧妙地在薄薄的一层竹皮上做文章,表现笔墨、意韵和刀味。刘氏留青竹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福建脱胎漆艺源于中国两千多年的漆艺,与江西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手工艺品。其艺术风格在乾嘉时代已经成熟,创始人沈绍安发掘技法,在脱胎成型和表层髹漆技术方面独树一帜,形成工艺精良、造型品种繁多、质地轻巧、色彩瑰丽、光亮如镜的特色,在中国漆器行业中占重要地位,多次在世界博览会上获奖。
甘国宝传说故事
甘国宝(1709-1776年)字继赵,号和庵,出生于古田县二十六都(今屏南县小梨洋村),清代著名将领,官至广东提督、福建陆路提督兼闽阅操大臣。甘国宝一生戎马倥偬40余载,足迹踏遍福建、台湾、广东、湖南、贵州、浙江、云南等地;武进士出身,职务从游击起,先后担任参将、总兵、提督、操阅大臣等官职。甘国宝的生平事迹极为丰富且富有戏剧性,其在云南开化总兵任上时征抚企图脱离清政府的属国缅甸,在广东雷琼总兵任上时平定了黎民起事,在台湾总兵任上时缉捕海盗首领并绳之以法,在福建陆路提督任上时平定了覆鼎山王天送起义,为清政府立下了赫赫战功。此外,甘国宝还有许多亲民事迹,如任南澳总兵时,值岁歉收,甘国宝捐献俸薪购粮
福鼎沙埕铁枝
福鼎沙埕铁枝是福建省福鼎市的汉族民俗活动。铁枝大约在明末清初从福建泉州一带传入闽东沿海地区,曾流行于福鼎、蕉城、福安、霞浦、寿宁等县(市、区)。而闽东又以沙埕铁枝技术高超、阵容强大、场面壮观。它吸收了汉族民间文艺、传统戏剧、舞蹈杂技等艺术门类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汉族民俗表演艺术,成为闽东颇有影响的汉族民间节俗活动之一。据沙埕《刘氏宗谱》记载,刘氏先祖于乾隆十一年(1746)从泉州永春徙居沙关即沙埕等地。他们尊从祖先的习俗,一般在节日、庆典、神诞、庙会时举行搬铁枝,于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举行这一传统节俗活动。铁枝表演又与“车鼓亭”、“线狮”、“跑旱船”、“踩高跷”、“连灯”、“鱼灯”、“街头小调
东山关帝信俗
千百年来,集忠义于一身的关羽,是人民心中的英雄,历代皇帝不断加封,更加深了民间对关帝的信仰。唐代陈政、陈元光父子开拓闽南,引入关公香火,从而关公的形象,倍受东山人崇敬。明郑成功带上关帝庙的香火,渡海作战,收复台湾,施琅将军也同样把关公香火带上战舰,出师台湾,统一祖国。由此,关帝庙也在台湾建立起来。
中幡(建瓯挑幡)
清初追随民族英雄郑成功征战的建瓯大州造船工匠,凯旋返乡后把带回的战旗高挂在竹杠上,以示纪念。经340多年演化,形成建瓯挑幡。建瓯挑幡,幡体长而重,挑法“雄”而“刚”,不同于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的“中原幡”。其表演套路有十多种,惊险奇特,男女老少齐上阵,表现了浓郁的风俗民情。
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
“云南陆地泼水,蚶江海上泼水。”是早已闻名于世的传1特的民俗活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石狮蚶江端午节更有独特的风格——竞舟泼水闹端午。蚶江海上泼水形成于明,而盛于清,由于蚶江位于泉州湾出海口,风浪大,不宜举行赛龙舟,所以独创了别开生面的端午海上泼水习俗。
六神经络骨通药制作工艺
福建省罗源县松山镇八井畲族村的畲医畲药,是在山耕社会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所掌握与积累的跟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并逐渐发展而成的民族特色医药。八井村畲医多承传祖上集拳术、点穴、医药于一体的治病疗伤技艺,尤其以青草药治疗小儿科疾病和各种疑难杂症、骨科、蛇咬虫叮等见长而闻名闽中、闽东。
大田板灯龙
大田板灯龙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由龙珠、龙首、龙身、龙尾组成,龙身是在木板上用竹篾扎成骨架,再糊上彩纸或塑料薄膜,画上鳞纹或花草,内燃龙烛。龙节首尾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祥如意”等词句。龙头在一块木板上用竹片、竹篾扎成龙头的形状,糊上彩纸,画上鳞纹,缀上彩纸铰成的“龙须”,龙头内点上龙烛。全县18个乡镇均有迎龙的习俗。大田县迎板灯龙历史悠久,自唐末传入。它寓意深远、韵味无穷,迎舞时既鼓舞每个龙丁张扬个性又强调龙队的团结协作;它传承历史、紧跟时代,既保留传统的迎龙习俗又融进了新时代的思想观念。
霍童铁枝
霍童铁枝是福建省宁德市的汉族民俗文化。位于蕉城区霍童镇。青翠的群山,碧绿的溪流不仅孕育了当地古朴的民情,也让这景色绝伦的小镇早早地名扬于整个闽东大地。提起霍童,人们必然会想起当地的线狮、八果糕等特色技艺和美食,但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霍童铁枝,于镇外人而言,却并不那么广为人知。据传承人黄振伟介绍,霍童铁枝和霍童线狮一样,霍童铁枝也流传了上千年。霍童“二月二”灯会可追溯到隋朝。据记载,隋谏议大夫黄鞠为避隋炀帝1,迁徙咸村,后与早年定居石桥村的姑丈朱福易地而居。为报答姑丈情谊,黄鞠就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姑丈诞辰之日举行灯会活动。白天表演高跷,傍晚举行纸扎、铁枝、线狮、舞龙等游艺,后发展到霍童全村四
连城雕版印刷技艺
连城四堡雕版印刷业源于宋、兴于明、盛于清,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其印刷工艺精巧,纸张质地好,装帧考究,精致大方;字多为宋体、笔划整齐,字形清秀;校核严谨,讹错甚少。为目前唯一幸存的雕版基地遗址,现存的古书坊、雕版、古书籍、印刷工具及雕版印刷工艺等,堪称印刷与出版史上的活化石。
浦城剪纸
浦城民间剪纸,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代代传承,已成习俗,至今,全县19个乡(镇)、街道都有剪纸能手,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多达百余。每逢大年佳节、娶媳嫁女、生诞喜庆、乔迁新居、祠堂祭祀等都要置办酒宴,并请来“剪花婆”、“剪花嫂”剪就各种纸花,大者盈尺,小者方寸。用以布置新居、新房,装点各色菜肴、祭品等。此外,民间还用剪纸美化生活,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窗子上贴满各式窗花,一家一户就是一个小型的剪纸展览,一村一寨便成了民间剪纸艺术的世界。浦城剪纸的特点,一是以字组画,画中有字,字中有画;二是独幅纹样居多,这与剪纸多用于点缀和装饰喜庆之事的用品有关;三是谐音寓意。四是传统文化印迹明显,民间传说、神话故事
福鼎饼花制作工艺
福鼎饼花制作工艺是福建省福鼎市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饼花是二百多年前,福鼎当地汉族民间艺人独创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种特有画种,它是专门贴在中秋月饼上的一种装饰画。“饼花”是二百多年前,福鼎当地汉族民间艺人独创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种特有画种,它是专门贴在中秋月饼上的一种装饰画。表现内容以戏曲题材为主,形式新颖,有美人式、八景式、八果式、团式等。画面色彩鲜艳、热闹,以红、黄、绿、桃红等色为主,线条清晰,汉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极浓,群众非常喜爱,流行于闽东霞浦、福安、柘荣各县市和浙江的平阳、苍南一带,各地群众都习惯于在小孩排饼赏月后,吃了中秋饼,把一幅幅饼花贴在自家大厅壁或房间壁上装饰欣赏,成为福鼎市和这一带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品。泉州历史上曾出现不少雕刻能手,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裕后先前的雕刻艺术大师。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制作精湛,刀法洗练,形象生动,造型多姿,性格突出,脸谱结构严谨,粉彩鲜明,装饰意趣,构造精巧,五官活动,表演丰富,妙趣横生,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我国民间传统木偶头雕刻技艺极为珍贵的财富。
詠春拳
福建传统詠春拳最早流传于福建沿海一带,后在广东、香港、云南等各地流传,福建传统詠春拳完整保留五枚师太创拳时的整体风格,是中国武学历史上少有的专为女性所创的拳法之一。其拳系充分剖析女性弱点和特长,极其巧妙地利用人体力学、杠杆结构,三角力学等原理,精确把握与利用空间,用己之长攻敌之短,快稳准狠、以弱胜强,是女性所需求的防身健体的武术。福建传统詠春拳尊五枚师太为始祖,几百年来从未失传,它的传承严格按辈份来区分,具体是以詠春拳拳路名称“小念头、寻桥、标指、刀、棍”等来命名,詠春二祖即第二代是‘小’字辈,詠春三祖即第三代是‘念’字辈,以下以此类推,固守传统的福建传统詠春拳这一支流至今为止已经传承到第9代
畲族医药(六神经络骨通药制作工艺)
福建省罗源县松山镇八井畲族村的畲医畲药,是在山耕社会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所掌握与积累的跟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并逐渐发展而成的民族特色医药。八井村畲医多承传祖上集拳术、点穴、医药于一体的治病疗伤技艺,尤其以青草药治疗小儿科疾病和各种疑难杂症、骨科、蛇咬虫叮等见长而闻名闽中、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