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溧阳特产
溧阳民俗文化
蒋塘马灯
蒋塘马灯是流传于江苏溧阳市社渚镇蒋塘一带的传统舞蹈。蒋塘马灯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因蒋塘义军首领虞顺祭祀抗辽英烈杨家将等民族英雄而形成跳马灯的习俗,传承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时间。蒋塘马灯又称竹马灯会,定于每年正月初一到十六出马祭祀,除了春节,农历十月初一是蒋塘马灯的重大庆典活动,人们亦会跳起竹马灯,以此缅怀英雄,表达良好的祝愿。蒋塘马灯,用竹篾仿马扎制,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十匹马是神马,配有神将、马童、护卫者、执事人、旗鼓铳手等相应角色。十位神将身披战袍、头戴木雕傩面具,其余人等身着黄衣黄裳。头马为杨文广;二马是巴焦女将军;三马为俄皇万岁;四马交通大将军;五马观音大士;六马虞氏一品夫人;七马黄道士
跳祠山
跳祠山是流传于溧阳社渚刘家边村一带的传统祭祀歌舞,是有异于鄂、赣等地表演风格的一种特具苏南特色的傩舞。其历史悠久,并以齐整的阵容,优美的舞姿,华丽的服饰和独特的表演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一宗教信仰舞蹈形式,形成了溧阳社渚地区民间艺术的又一亮点。刘家边村在西汉时期属于东湖地区,由于地处东湖下游,经常被洪水淹没。往往一到雨季,一片汪洋,弄得民不聊生。为了广大百姓的利益,张渤倾家荡产,发动群众,在江南一带开河筑坝,大兴水利,为治理水灾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劳累而死。为纪念这位治水功臣,刘家边村村民建起了普隆寺,人们在寺内供奉张渤的塑像,跳起了祠山舞,此后代代相传。据历史资料记载表明,跳祠山起源于唐代
冻煞窠
傩,是我国一种极为古老的文化现象,始于周代,为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迎神,驱除疫鬼,祓除不祥的祭祀风俗,称为“傩祭”。傩祭时,配以乐舞。流传于常州溧阳社渚一带的“冻煞窠”,即由“傩祭”演变而成。乘马圩属湖泊低洼地区,明代之前,一遇连天暴雨,便泛滥成灾。故而,民间有句顺口语说:“宜兴、溧阳,总久不长,东坝一倒,变成汪洋”。明朝建立以后,为彻底解决患问题,明太祖朱元璋和宰相刘伯温部署筑东坝,其后,乘马圩一带成了真正的鱼米之乡。当时有位渔民在胥河捕鱼(伍子胥开的河叫胥河),捕鱼人起网时,网内有张观音像,捕鱼人将它丢在河内,第二次起网时,那像又在网内,捕鱼人说:“你老人家是吃素的,我是吃荤的,你愿意吃荤就
跳五猖
溧阳社渚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与安徽省的郎溪、广德及本省的高淳接壤。古时,属“三不管”地区。受战乱、饥荒、水患等多重因素所迫,北方一批批灾民、难民常常举家流离迁徙而来,久而久之,这特殊的地理区位条件和生态环境,形成了多种民俗文化的大融汇。据考证,大田村的跳五猖傩舞生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612年),迄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大田村跳五猖是一种颇具苏南山区特色的傩舞。多年来,大田村跳五猖以其原始、拙朴、雄浑、刚劲的舞蹈语言,怪诞可怖的面具,独特的音乐节奏,一直延续传承至今。跳五猖活动最活跃的时间是在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之间。正月初一为起傩,其后为演傩,至正月十六为收傩,这一时间段,正值当地秋冬作物
史式八卦掌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化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其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相相似,故名八卦掌。史式八卦掌出于宋代道士邱处机首创的道家修身养性、祛病延寿的转天掌。后逐而发展,由河北人董海川将此拳术悉心传予高徒、义婿史计栋和溧阳狄兆龙、王永昌、彭袭明等人。史式八卦掌拳理套周易,以道家的阴阳平衡与内外气息调谐与人之气脉相联系,来印证刚柔,解化与攻击,根据劲道的力量方向,设立八个母掌,每一掌又衍生出七个散手子掌,并规定每一掌式按八卦阴阳乾坤圆圈走转变化。史式八卦掌的基本步法须趟泥步,双腿曲蹲成剪子股,每一步中都含有暗腿。其手法有带、领、
跳幡神
跳幡神流布于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嵩里及周边地区。据专家考证:嵩里跳幡神是一种融中原民间祭祀文化与江南农耕宗教文化为一体的传统舞蹈,是我国3000多年来民间傩文化遗存的一种活态形式。元末明初,有一支汤姓族人因战乱和灾荒,从中原辗转迁徙择居嵩里,繁衍生息。他们带来的中原傩文化与江南农耕土著宗教文化相融共处,于明朝万历年间,形成了传统祭祀舞蹈----跳幡神。据清光绪五年编纂的《溧阳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年间,嵩里普济庙建于西北,供奉祠山真君,真君姓张名渤二月初八诞辰走祀。而在西乡一带,真君出会,幡神起舞,常在五谷之年尾岁首。”嵩里村明代普济庙遗址现存一石碑,上面可见“咚咚社日枫林渡,旌旗飘扬神鸦舞
祠山祭鼓
社渚河口地处溧阳西南,处于苏皖两省三县相交地带,旧时属于;三不管;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人文因素,形成了多元文化相融共处的境况,亦形成了便于多种异域民俗文化留存和融合的社会生态环境和条件,也给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沃土。祠山祭鼓便是多元文化的结晶,是流传于社渚一带的传统祭祀音乐。生成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据考证,生于吴兴的张渤,幼年受大禹治水的影响,成年后不惜变卖家产,资助江南百姓治水,后长眠于广德横山。唐、明以后,历代朝廷,对张渤屡加赠赐,封横山为祠山,张渤为大王、大帝。随着时日的推移,张渤的形象逐步被神化。溧阳河口百姓为表怀念和崇敬之意,在河口村建起“八村祠山庙
泓口丝弦
泓口丝弦,流布于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泓口一带,是江南水乡古老的传统音乐形式之一。泓口村地处溧城镇西北近郊,属水乡圩区,河网交织,水陆两便,往来商贾、行人多在此休憩;村人们主业务农,兼事豆腐作坊,故有“泓口声名著,丝弦油豆腐”之说。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泓口监生王炳荣喜爱音乐,就收集当地民间艺人世代口传心授的一种古老音乐,编成10个曲牌,在本村演练传授,从而相习成风,以乐为尚,世代传承,延续至今。泓口丝弦现存《雄鹰》、《春燕》、《落叶》、《昭君》、《花园》等六个曲牌,各自独立成章,但演奏均按曲牌的顺序而进行。乐器有笛、箫、笙、唢呐、二胡、中胡、四胡、月琴、三弦、琵琶等,并配有一组小型打击
太平锣鼓
太平锣鼓是流传于溧阳市戴埠一带的传统音乐。经考证,太平锣鼓是1860年太平军驻扎在戴埠地区时流传在当地百姓中的太平军乐。据史料记载,太平锣鼓是太平军出征的战鼓,也是逢年过节、喜庆节日的鼓乐。长期以来,当地百姓把它延续了下来,代代相传,发展、传承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每逢喜庆节日,当地百姓便组队演奏太平锣鼓,可谓:锣鼓一响,万人空巷。太平锣鼓曲谱由大锣鼓组和小锣鼓组构成,间以“招军”吹奏。大锣鼓组共有6套曲,表现“备马”、“操练”、“出征”、“激战”、“奏捷”、“同庆”6个情节。演奏开始,先以清脆嘹亮的小锣鼓及宽广豪放的大钗钹再现太平军将士备马集合,整装待发的情景,紧接着高亢的招军一吹,在乐曲
焦尾琴
焦尾琴是一种古琴。古琴也称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蔡邕的“焦尾琴”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被人们誉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琴”。经过江苏省、溧阳市多位有关专家多年的考证和调研,发现东汉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蔡邕竟在溧阳有着一段看似平淡其实并不平凡的人生插曲,那张与他诗文一样流芳千古的焦尾琴正是在溧阳制作而成的。蔡邕系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在朝廷为官时受到陷害,后携妻女“远迹吴会,亡命江海,十二年矣”。在吴地长达十二年的避难岁月里,蔡邕一直隐居在溧阳观山、黄山湖一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