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 > 三台特产
三台民俗文化
潼川豆豉酿制技艺
潼川豆豉是四川省三台县最具盛名的汉族传统调味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潼川豆豉是高蛋白质原料大豆酿造,颗粒松散,色黝黑而有光泽,清香鲜美,滋润化渣,后味回甜。2008年,潼川豆豉酿制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三台县志》记载,潼川豆豉的创始人是湖广填四川时从江西迁徙而到潼川府的。潼川豆豉曾被列为宫廷御用珍品,其发展史可以看做是一部地方文化发展史的缩影。潼川豆豉的酿制,首先要优选原料,酿制的原料多取自涪江流域的黄豆,这种大豆颗粒大小如花生仁,酿出的豆豉质量最佳。潼川豆豉生产日期多选择在冬、春两季,温度低,发酵效果好,尤以冬季生产贮存到次年六月的成品质量最佳。潼川豆
郪江镇城隍庙会
城隍庙会指产生并长期盛行于郪江场镇王爷庙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朝拜活动,在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八日举行。一到会期,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到王爷庙顶礼膜拜,祈福平安,规模宏大。其主要活动形式为团体敬香、朝拜以及化装-等形式。城隍庙会与王爷庙的建筑发展而同步发展。王爷庙修建于乾隆丙戌年(1766年),已有230多年历史。随着郪江汉墓的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庙会的香火和人气也愈来愈旺,成为了方圆50公里内三台、大英、中江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广大善男信女心目中的一个重在节日。随着郪江汉墓旅游开发速度的加快,传统的群众性朝拜越来越受到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正面临着逐步消亡的危险。历史
江河号子(涪江号子)
在涪江流域(绵阳至重庆合川)木船航运时代,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过险滩的时候,船工们就得拉纤。为了协调步伐和鼓舞士气,船工们就在号子声中掌握行进节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逐渐形成了“涪江号子”。随着行船水情的变化,船工们会吟唱不同的号子,许多号子往往是船工在航行中触景生情而即兴创作的。他们就像行走在涪江的行吟诗人,大量使用赋、比、兴的手法编唱着号子词。“涪江号子”大致可分渣渣号子、滩坪号子、交架号子、拖浅号子四种。渣渣号子:又称投水号子,指启动船只时的张纤活动;滩坪号子:即风平浪静时的平水号子,节奏轻快、悠然,大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意;交架号子:在最为危险,最需齐心协力、竭尽全力的时候所用;拖
建中高跷狮灯
建中高跷狮灯是四川省三台县很有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项目,至今已有170多年的传承历史。传承到现在已是第九代传人。高跷狮灯表演分地狮表演、高跷表演、高台表演、高杆表演,同时都附带些武术杂耍。道具最常见的有笑面、狮头、狮皮、高跷、锣、鼓、钹、马锣等。其活动也有许多讲究。表演时间一般在春节期间元霄节及嫁娶、丧葬、庆典等重大日子,受邀演出人员分为锣鼓组、表演组。演出时,表演人员随着音乐节奏舞狮杂耍。根据需要可组一拨狮子,也可组两拔狮子、四拔或更多,最多时曾组过八拔,那场面是相当壮观而精彩。建中高跷狮灯与其他流派的狮灯不同,有许多高难度动作,如高跷表演、高台表演、武术杂耍。高台表演分码桌子、一
龙抬头
据传陕西布龙地师名廖道,自陕西“龙尾山”布龙至此,确认此地是龙头山脉。在山脉正点处压了一枚穿眼铜钱为记。不久当地又有一布龙地师名侯道也布龙至此,又确认此地山脉是龙头,在正点处插了颗金针为记。廖道从陕西运来金骨正要埋藏时,正好碰侯道,两个互争不让,闹到府衙,经查证实属,金针插入铜钱穿眼之中,判断为“金针插铜钱,二家都无缘,打公修庙宇,太平千万年。”“龙头山”之名从此轩然传开,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龙抬头节”据明代出土石碑记载:唐德宗时,钦定为二月初一为“中和节”;唐玄宗时,钦定为二月初二日为“龙头节”,初三日为“踏青节”。从此,二月二成为龙头山既定的盛大佳节。社会各界朋友前来瞻仰龙头山“龙眼”,
花花锣鼓(三台紫河)
我地民间花花锣鼓据先辈口头传说出现于明清时代,清末极为流行,民国时期家喻户晓。建国初期,农村也还依旧盛行,多以姓氏或农村院落情趣者各自自然成组,自玩成趣,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很有韵味的中国乡间打击乐曲系。在一个县市区内体系大同小异,但内中由于属器及击打方式不同,各地也有不同风韵,有的激烈、有的舒缓、有的好像在诉说人类人生的心情。总之它突出了乡村的文化生活,它与川剧锣鼓齐名,乐器有锣、钹、鼓、高低音不同的马锣二至三个;花花锣鼓曲谱分头子、尾子、夹花,它比龙灯锣、狮子锣内容丰富得多,很具有欣赏性和参与性。人们常用来朝庙,游山玩水,上坟祭祖,特别是节日喜庆之日,有了它来助兴更显欢乐有趣。每年腊月敬灶后
火龙(三台县郪江镇)
“火龙”是指距县城22公里处的乐加乡场镇和距城45公里的国家级文保单位郪江汉墓群、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郪江镇民间自发组织的一种喜迎新春、祈求平安的特殊制作表演艺术活动。人们仿龙的形状,用纸竹扎成作为道具的龙。表演时,表演者和观赏者互动,观赏者用点燃的烟花朝着表演者喷烧的这种表演活动称为烧“火龙”。“火龙”,仿龙的形态,用纸竹扎成,包括龙宝、龙头、龙身、龙尾四部分共九节。龙宝直径30-40厘米,嵌于饰有彩绸的宝架中,可以转动;龙头直径80厘米,龙嘴长40厘米;龙角长50厘米;龙须飘飘,龙眼外突;龙身长20米,直径50厘米。而火龙队又是由执掌宫灯、排灯、灯幡、灯牌、火龙灯、乐器等各个环节的40多人组成
马祖寺庙会
1、到寺外山林和鲁班湖区“放生”,保护生态环境;2、耍龙灯、舞狮子、打莲箫、摇彩莲船;3、吹唢呐、敲锣打鼓、鸣鞭炮;4、念佛诵经,敬香烧纸,纪念马祖。
吴氏宗族祭祖仪式
吴氏宗族主要分布在三台、中江、射洪、梓潼等周边市县,距福建龙岩迁来四川安居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周边市县已发展到5万余人,吴氏宗族祠堂座落在三台县西平镇兴盛街社区凯江沿岸,依山傍水。吴氏宗祠规模宏大,保存完好,距三台县城34公里,中江县城20公里。吴氏宗族祭祖仪式分为请神、堂祭、墓祭。堂祭(祭祖三献礼)全体裔孙及敦睦堂始祖中旌公、杨氏祖婆后裔,男女人等,排班就位。开字辈、振字辈就位。全体裔孙虔向于吴氏肇基之祖泰伯老祖;吴氏传嗣之祖仲雍老祖考妣神位前;敦睦堂始祖吴公中旌、吴母杨氏太君神位前及吴氏历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前,初献礼成亚献来临,全体后裔虔向于吴氏肇基之祖泰伯老祖;吴氏传嗣之祖仲雍老祖考妣神
灵峰寺庙会
灵峰寺正月十五庙会是三台县唯一的、民间自发组织的以庙会为主兼农具交流会二者合一的盛大庙会,还有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庙会,一到会期来自于本境及邻县的善男信女及群众前来参加庙会,游人如织,道为之塞,以团体结伴或个人的形式前来寺庙顶礼膜拜,祈福求平安。历史沿革及价值:具现存钟楼记碑文记载,唐、宋时代已成佛教胜地,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动场所,其殿堂庙宇之雄,山水林泉之美而声名远扬,相传现存于山门之上的“西天佛国”石刻巨匾为唐代高僧玄藏手书,现保存完好的睡仙洞,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五代宋初大理学家、养生术家,陈传老祖隐居-之所,堪称寺庙古迹一绝、唐代画圣吴道子手迹“观音大士立像图
磨刀会
三圣宫“磨刀会”是长期盛行于世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朝拜活动。相传三国时期蜀国的刘、关、张三圣是在三台县新德桃园坝举行的结义仪式,历史上称“桃园三结义”。而张飞又有“上午载树,下午遮荫”的神通。蜀国大军驻扎刘营、新德桃园坝,广大人民群众为感谢张飞载树荫民,而于每年阴历五月十三(结义之日)举办磨刀会。一到会期,来自四面八方,各条战线及国内外信众到三圣宫顶礼膜拜,祈福平安,规模宏大,其主要活动形式有:关庙圣君抬轿化装-、团体敬香,关平、周昌端水,张三爷磨刀求雨,为此祈求千家万户平安,不遭旱涝灾害。“磨刀会”与三圣宫的建筑发展而同步发展,三圣宫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70年历史。随
云台观庙会
云台观庙会指产生并盛行于云台观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朝拜活动,每年规模较大的会期主要集中在农历的三月初一、五月十八、六月十九三个时间点,分别称之为祖师会、城隍会、观音会。一到会期,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来到云台观顶礼膜拜,祈福求平安。云台观庙会是这三个会的统称,其中又以城隍会规模最为宏大,其主要活动形式为团体敬香、朝拜以及化装-等形式。云台观庙会与云台观的建筑发展而同步发展。云台观自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开始修建以来,已有800年历史。随着云台观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庙会的香火和人气也愈来愈旺,成为方圆50公里内三台、中江、大英、射洪四县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广大善男信女心目
竹琴
竹琴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曲艺,缘于商朝,一般在茶馆演出,很能反映四川的民俗文化,地方特色很浓,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唱腔又很优美,深受百姓欢迎。四川竹琴又称为道琴(情),初为道士劝善说道的古老艺术。以竹筒鼓、简板和碰铃伴奏演唱。民国初年始称为竹琴。其表现形态为:一般由一位艺人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一组座唱的。竹琴内容以说唱历史故事、历代英雄、好人好事为主,其表现内容包罗古今故事,世态百相,表现人性的七情六欲,抒发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既叙事又抒情。其唱腔有十五腔,十五调,抑、扬、顿、挫,委婉激越;道白有九种技巧;琴板伴奏有四十余种板眼(曲牌),悠扬清脆,悦耳动听,独特地传递出唐宋韵味(演唱唐诗宋词
揪揪会
“揪揪会”在三台县立新镇、黎曙镇、三秀乡,中江县黄鹿镇、双凤乡,绵阳市涪城区玉皇镇、关帝镇等镇乡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传承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至二十日,远近城镇乡村中的男女老幼、青年妈妈都要带上自己的孩子,古时骑马坐桥,现在乘座各种车辆或步行聚集在斗真观山顶朝会,会期上万人次,热闹非凡。先祭斗姆妈妈神,然后自由认识,说笑嬉戏,0时可以相互揪身,以此为乐而不犯讳。参会者认为,谁揪的次数越多,谁就是当年最吉利的人,不仅孩子好带,而且办事也非常顺利。民间歌谣:“要得百事对,参加揪揪会”,“揪一揪,百病休”;年轻妈妈和姑娘打扮时髦,又有“要吃挂面中江县,要结婆娘斗真观”等传说流传至今。会期长达
金鼓条粉手工制作技艺
手工红薯条粉制作技艺,至清朝咸丰年间,就广泛流传于三台县金鼓乡及周边地区,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在民间留存着家家户户生产制作手工红薯条粉的传统习惯。金鼓手工红薯条粉制作技艺主要是以石磨和金鼓当地纯天然无污染山泉水磨浆,用瓦缸沉淀、然后再用箩底布筛过滤,等自然干燥后,就可以在瓦缸内和浆了。和浆后,要用漏勺漏粉在铁锅中煮炼,待成型后再用山泉水冷却,并于地窖中发酵形成手工条粉。金鼓手工红薯条粉制作中使用了金鼓当地山泉之水和100%纯红薯淀粉,所以条粉品质上乘,口感独特,在县内及绵阳地区都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989年,青年梁永在金鼓场镇新办了一家初具规模的手工条粉生产作坊,将流散于民间的红
杜氏皮蛋腌制技艺
皮蛋又称松花蛋、变蛋等,是我国传统的风味蛋制品,据史料记载皮蛋源于汉代;三台县自古有腌制皮蛋的传统,据《三国志》和民国《三台县志》记载,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率将士入川,扎营涪城坝(今绵阳三台县花园镇),遇刘循决战,演绎了“水打涪城,兵屯五层”的历史经典。刘备军因遇洪水,屯兵五层山,军中又生痢疾,大军损折了十之二三,庞统下山求草药妙方,遍访五层山下农户,得农户自制皮蛋,具备了泄肺热、大肠火的功效;刘备依靠皮蛋治军中泻痢,定军心,重整威风,遂退刘循。后世传《涪城谣》--“大佛头枕一张琴,十八罗汉镇涪城。倒挂金钟菩提寺,金镶玉印在五层。”至今五层山上纪念刘备的五层寺犹在,金镶玉印为乱
麦冬酒酿制技艺
浪牌麦冬酒酿制技艺是四川三台杨继业第37代嫡传后人杨文斌先生祖辈从1100年前承宋代秘传配方而酿制麦冬酒的工艺流程。宋真宗皇帝为表彰杨家满门忠烈报国之精神,除特赐天波府、黄金外,根据杨家男丁多战死沙场的特殊情况,又特赐从汉朝传至宋朝的宫廷麦冬酒秘方一剂,供杨家男女强身健体酒饮用。浪牌麦冬酒除以高梁、小麦等粮食为辅料外,主要物质成份包括涪城麦冬、雄蚕蛾和刘寄奴。涪城麦冬含麦冬撕皂甙A、B、C、D,多量葡萄糖、蔗糖、低聚糖,少量β-豆甾醇、葡萄糖甙、豆甾醇、维生素A、B、C、D等3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合物。具有润肺养阴、益脾生津、清心除烦、凉血止血、美颜益肤之功效,泡酒入茶均可。国家特级品酒大师吴
盔头制作工艺
刘长贵制作的盔头主要有皇冠、凤冠、紫金冠、五佛冠、男帅盔、女帅盔、胡蝶盔、将盔、霸王盔、阎王盔等,附件包括武将大小额子、女大小额子、女妆头(含转盖、挖耳、编凤、正凤、锁线、并边等),以上为武堂盔头。文堂盔头主要包括王帽、角角巾、二生巾、学士巾、斗蓬巾、披披巾、武生巾、员外巾等。盔头制作工艺主要有以下程序:一、打纸板:即根据制作盔头的需要,先打好硬纸板备用;二、晾干下料:将打好的纸板晾干后,按所制盔头下料;三、夹纱:就是将下好的纸板敷上纱,防纸板折裂;四、漏花:根据需要将敷纱后的纸板漏花或刻花;五、合拢:即用牛皮纸将漏花的硬纸板粘合在一起;六、裹铁丝:将制作需要铁丝用牛皮纸裹好粘牢;七、刷底料:
三台剪纸
剪纸艺术是汉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剪纸是一种艺术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唐代剪纸已处于
木刻、木雕.书版(三台)
木刻木雕工艺是指以雕刻木料分类的民间美术,通常也指用木料雕刻工艺品的一种技艺,一般选用质地细密柔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椵木、桦木、楠木、樟木、柏木、银杏、红木、梨木等树种。从纵剖板面刻制叫木面木刻,用横断面刻制叫木口木刻。以凸线为主构成黑多于白画面叫阳刻,以凹线为主构成黑多于白画面叫阴刻。也有阴阳相间画面的木刻。运用多块木板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叫套色木刻。按颜料性质又分为油印木刻和水印木刻,采用绘刻、印进行刻制的叫复制木刻,由作者自画、自刻、自印的叫创作木刻。三台的木刻木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推到唐代。《猗觉寮杂记》载:“雕印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古梓州今三台唐代是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