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特产
江西省民俗文化
安福垇云火把节
火把节,多在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流传,而安福县彭坊乡垇云村的火把节习俗,蕴涵了安福县南乡片汉民族聚居地的生活习俗、祭祀习俗,实属罕见。其节庆仪程繁复、民俗内涵丰富,是当地一年中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垇云火把节历史悠久,仅在安福县彭坊乡垇云村就历经9代约170余年。据考证,清道光、咸丰年间,钟、蓝二姓分别由广东、湖南迁居垇云,同时彭坊的周姓为躲避战乱也迁入垇云山中。钟、蓝二姓原为畲民,是他们将火把节习俗引进了安福,并很快被当地汉族群众所效仿,最终成为了整个垇云的共有项目,钟、蓝二姓也被同化、融合,成为了汉族人。故人们将火把节视为垇云村的一项汉族传统民俗。垇云火把节于每年六月初六举行。当日,家家户
安福武功山传说
武功山,原名泸潇山,山脉连绵起伏,浩浩荡荡,奇峰嵯峨,怪石林立,幽谷沟壑,飞瀑流泉,景观壮丽。主峰海拔1918.3米,是江西境内第一高峰。相传晋时山上住着武姓夫妇,耕猎为生,武艺精湛,名扬远近,前来此山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武姓夫妇也乐意传授教习。后来上山学艺者日益增多,夫妇两人决定开基立派,妻子便去了泰和境内的武冈山,后改名为“武姥山”。而泸潇山因武公在此得道,而称为武公山。南朝陈武帝时,侯景在西昌(今泰和)叛乱。欧阳頠领兵勤王,于武公山下吉州、安福安营扎寨,不料被诡计多端的侯景包围,情势危急。欧阳頠夜卧帐中,梦一老者与之细论兵法,教之于武公山各处陈兵。欧阳頠遂调整兵力部署,经官兵奋勇厮杀,终
安福吃新节
安福吃新节是流传在安福县南乡片洲湖、金田、洋门和甘洛等四个乡镇的一种传统节日。吃新的日期选在“小暑”与“大暑”之间、禾熟待割的前一天。这与少数民族的吃新固定在六月六或八月十五等不同。中华民族早在周朝便有吃新习俗。安福吃新自古有之,宋以后遍及四乡,明清之际极为盛行。吃新节,在安福民间流传着各种神奇传说。如“花狗盗谷”说的是:很久以前,有一只大花狗上天庭偷了稻种,拯救了天地洪荒中的先民。“五谷神除妖”讲道:从前,武功山上来了一个白雾精,每年夏收前口吐白雾,将农民即将收割的稻谷全给毁掉,是五谷神施法除妖救了百姓。于是,每到禾黄瓜熟时节,人们便举行盛宴,请大花狗或五谷神等来尝新,以表谢意,同时设坛祭拜
安福火腿的制作技艺
安福火腿是与金华火腿并称的著名火腿品牌。据《辞海》记载,与金华火腿相比,安福火腿生产制作的历史更为久远。安福火腿源于先秦祭祀的“胙肉”。安福武功山历来为道教胜地,受故楚巫风影响,乡民常用猪蹄“胙肉”作供品敬献神灵。祭神后,习惯将“胙肉”加盐腌制,挂在灶前熏燎,以备来客之需,这样“胙肉”便成了“火肘”,俗称“烟熏腿”。至今安福老俵仍称“火腿”为“火肘”。安福四乡腌制火腿的技艺,代代传承,相沿成俗。传统制作技艺主要流传在泸水河和陈山河流域一带,以东乡的枫田,南乡的洲湖、金田,西乡的严田、洋溪,北乡的赤谷等乡镇的制作技艺最负盛名,各具特色。如枫田盛产粮食和荒洲野草,是“安福米猪”的主要饲料来源,所产
永新三角班
永新三角班是集永新民间舞蹈、民歌、山歌、说唱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合湘剧、赣剧(当时称“弋阳腔”)等剧种的表演风格,衍变而成的地方小剧种,主要流行于永新、莲花、宁冈、安福等县。清初,永新民间有一种灯彩舞蹈,叫“采莲船”,在正月闹元宵中,由一旦一丑扮演,小旦彩衣彩裤,坐于花船之内,小丑手执桨板,作划桨表演,船内船外,一唱一答,边走边摇,俗称“踩彩船”。后来吸收湖南花鼓戏和赣南采茶戏的表演风格,渐而衍变为一旦一丑一生的三角班。永新三角班只限三人表演,时间可长可短,还可根据观众情绪和要求任意发挥。内容包罗万象,语言诙谐幽默,乡土韵味浓厚。每句曲调可分成若干个乐段,后面都有一声“咿呀哟”的高音变调拖腔
永新和子四珍的制作技艺
永新“和子四珍”,即永新乡村民间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和欢迎的四种特色风味小吃食品——酱姜、酱萝卜、橙皮(永新当地俗称“陈子皮”)、蜜茄。其加工制作技艺约产生于东汉前期,至今已2000余年。四种永新民间特色美味之所以冠以“和子”之名,与唐时永新民间杰出女歌手许和子和唐明皇有关。最初,永新酱姜、酱萝卜、橙皮、蜜茄等被人称为“永新四珍”。到了唐开元年间,许和子因善歌而享盛誉,被唐皇召入宫献艺。许和子平日酷爱品食永新四珍,遂将其带皇宫。永新四珍的美味大受唐玄宗及其皇后、李白等权贵名人的喜爱,唐玄宗将其定为贡品,并特意赐名为“和子四珍”。“和子四珍”取材便利,经济实惠,既有果脯类食物的共性,甜而不腻,
永新红军斗笠的制作技艺
斗笠是用竹子、箬叶、油纸等编扎制作而成,用来遮风挡雨的生产、生活用具。据《永新县志》记载,永新南乡斗笠生产始于东汉建安九年(204年),历史悠久,做工精细,成本低廉,轻便耐用,是久居山乡、勤劳勇敢而又极富创造力的永新南乡一代代斗笠制作工匠们智慧的结晶。“小小斗笠头上戴,避雨遮风防日晒,千难万险全不怕,彻底打垮反动派。”红色歌谣的传唱,使永新南乡斗笠因支援红军而声名鹊起。1927年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永新三湾,南乡人民为支援红军,动员了许多编斗笠能手,编织了数以万计的斗笠,送给红军战士遮阳避雨。因此,南乡斗笠又被称为“红军斗笠”。它伴随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走长征,经抗战,迎解放,一直走进
遂川珊田架花制作技艺
架花,即焰火礼花,流传于遂川县于田镇珊田村。其制作流程复杂,工序严格,配比精确,花色艳丽,变幻奇绝,具艺术观赏性和民俗文化内涵。珊田架花为燃放式的焰火礼花。一般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晚燃放。节前三天,必须先舞“火龙灯”,以祈保太平,预兆丰年。同时架花的制作者和燃放者须斋戒三天,洁身自净。正月十五日沐浴更衣,枫籽烘熏后,举行燃放仪式,焚香、燃炮、奏乐、祭拜,安定“先师”神位后,方可燃放“架花”。所谓“架”就是燃放前先在坪场中树木杆一根,名为“定天柱”,然后依次在木杆上横扎七或九层木架。每层置有各种扎花、神形、兽像和彩灯。第一层为“金线吊葫芦”,第二层安装各式彩灯,第三层叫“观音送子”,第四层称“鼠偷葡
吉安茅田花灯
茅田花灯是在吉安县敖城镇茅田村世代传承的民间灯彩,制作精美,工艺独特,表演人数可多可少,表演空间可大可小,其将舞蹈、杂技等元素融入花灯表演中,花节繁复绚丽,技巧变幻无穷,尤其是“灯月水影”独一无二的传统表演景象,极具艺术观赏性。茅田花灯最初灯体较大,并不是用于表演的,而是一种兼具照明、观赏的悬挂花灯。后来村民将悬挂的花灯取下来,用手提着,加入元宵灯彩巡游队伍,走村串户,恭贺游玩。为方便表演,灯体不断改进,渐趋精美小巧。茅田花灯的表演遵循规范、严谨的传统习俗与程式。一般于每年的春节、元宵期间举行庆贺新春佳节、祭祀0神灵、巡游恭贺表演等活动,以此娱乐乡里、联络感情。茅田花灯的表演花节有:左(右)抛
吉安薄酥饼的制作工艺
“香、甜、薄、酥”的吉安薄酥饼,为吉安当地所创的特产。数百年来广受欢迎,几乎家喻户晓、人人喜爱。中秋祭祀、赏月时奉祭和品尝吉安薄酥饼,早已成为全吉安的一种普遍性民风民俗,并历经六、七百年久盛不衰相沿至今。吉安薄酥饼用料讲究,制作工艺传统,工序严格,流程繁复,产品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是吉安地方传统食品制作技艺中的一朵特葩。薄酥饼的传统手工制作工序流程复杂,从用精面粉揉皮、包上酥芯到制成饼,其饼香而不刺、甜而不腻、薄而不虚、酥而不散。
青原东固二月二庙会
东固畲族乡位于吉安市东南面,距离城区76公里,地处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交界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3’30”,北纬26°45’29”,平均海拔300米。东固山海拔851米,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相对湿度79~85%。汉初平二年(191),置庐陵郡,东固隶属庐陵高昌县。土地革命时期,赣西南临时苏区政府以东固革0据地为中心区域,是红军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被陈毅元帅称为“东井冈”。2001年,由东固镇改为东固畲族乡,辖19个村委会。农历二月初二是东固传统庙会日,迄今有230余年的历史了,其庙会起源于汉代。每逢春节来临,东固西城钟、刘二姓家家都贴好彩绘龙舟画像,安好神位,天
青原烟花傀儡
吉安青原烟花傀儡,古称药发傀儡,是一种集烟花、编扎、剪纸、雕刻、绘画、木偶、戏剧于一体的“瓦舍技艺”。起于隋唐元夕灯会,盛于两宋都市,传于明清节庆赛会活动。宋《东京华录?元宵》记载:“正月十五元宵,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有击丸蹴踘,药发傀儡。”南宋时,由首都临安(杭州)传入江西。宋人辛弃疾在江西铅山已见元宵烟花歌舞盛况。青原烟火傀儡,随梁氏先祖来江西开基定居而进入庐陵渼陂。清道光《庐陵县志》记曰:“元宵城外张灯作乐。十六日后,赛神会宴,夜则有鳌灯,剪彩镵刻颇工致,灯火烛天,月尽乃止。”邻县万安、遂川、吉水皆有传播。万安名花本,吉水叫架
青原喊船
喊船是流传在青原区富水河一带古老的民俗活动,由民间自发组织,目的是驱邪保平安。表演程式复杂,表演气势雄浑,民俗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浓郁。每年除夕上午请神,大年初一夜开始喊船。村中以房族为单位,推荐或指派喊船人员每晚轮流值班,并负责在吉先祠内装香点灯敬神等。喊船名为喊,实则唱,有号谱,有唱词,有锣、鼓、钹、镲、唢呐、二胡等乐器伴奏。由一人领唱,众人附和,男女老幼喊一阵,歇一阵,直至三更过后,夜宵完毕散场。每晚必喊,闹到正月三十下元宵。二月初二送神日。上午9时齐聚胡氏总祠敦仁堂,列队、依序围着院中篝火转三圈。三声神铳响后,鞭爆齐鸣,掌香敬神的长者双手端着供盘,庄重而虔诚地向祠堂门前的菩萨献上供品,毕
青原渼陂陂彩
明清时期的渼陂文风鼎盛,经济繁荣,民俗活动也日益兴盛。彩擎活动便是在那时由家盈万金的渼陂梁氏人倡导兴起。是青原区的代表性民俗活动之一,历史悠久,传承不衰,其活动仪程复杂,民俗内涵丰富。早期的渼陂彩擎是一种结构简单,高约3米的木架,绑坐在辇架上的小孩人数为3人,由4个壮汉扛抬并控制辇的平衡与转向而巡游展示表演。后在梁氏族人梁道伸的建议下进行改装,升高到4米,制作工艺也相应复杂。整个辇架用上好的木材制作,柱壁上刻写有“忠、孝”等字,高高的辇架上用靠垫类物体绑坐7或8个小孩,抬辇的也多达十几人。辇架由专人控制转向和平衡,在水平面的道具上按顺时针旋转,旋转过程中伴有形式多样的表演。表演人数一般为14人
青原箍俚龙
箍俚龙是流传在青原区新圩镇栗溪村的民间灯彩,始于元代,至今600余年。因其灯体是由1000多只篾箍连缀而成的,故而得名。箍俚龙为九节,无彩珠。其表演一般是“双龙并进”,即两条龙同时表演。各为九人,一人持龙头,一人持龙尾,其余持龙身。出龙时,前面有牌灯、花灯、鲤鱼灯等各种彩灯开路,伴有民间吹打乐。整个表演过程分巡场、咬尾、单穿花、双穿花、摆字、绕柱、盘王七个花节。表演行进、穿花、绕柱时形似巨蟒,威武雄壮。表演盘王花节时,龙头居中,龙身至龙尾盘结成一个大螺旋体,尤如蛇之歇息,只见龙身颤动,而不见表演者,每每到此,观众拍手叫绝,气氛达到热潮。箍俚龙曾更名为“东方巨龙”。是因为1958年首次对其挖掘整
吉安渔鼓道情
吉安道情,又称“吉安渔鼓道情”。乡村民间俗称为“打嘣嘣”。于明朝万历47年前在庐陵县(吉安县)养济院(圣恩堂)形成,并向吉水、永丰、峡江等地流传开去,是一种起源于吉安本土、至今还在传唱的历史最为悠久、地方特色最为鲜明、普及程度最高、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古老曲种。长期以来,吉安渔鼓道情均由盲艺人表演。演唱形式大致分为渔鼓曲和胡琴曲两种。采用师徒口传心授方式传承。曲目题材广泛,篇幅长短不一。长篇传统曲目堪称鸿篇巨著,最长的《天宝图》等,要唱15天之久。短篇曲目一般在几分钟至数十分钟。唱词以七言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式。主要传世作品有长、中、短篇传统曲目《梁成辉打案》《开荒记》《孟姜女》《劝
吉安干麦船
干麦船是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白沙村传统“端阳庙会”的系列民俗活动项目之一。始于北宋,至今约有八九百年历史。早年,永和白沙一带以种植麦粮为主,每年农历5月是当地麦收季节,村民们举办“端阳庙会”,开展干麦船祭祀巡游表演活动,一为庆贺端午佳节和麦粮丰收,二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祭祀当地崇拜的二王公、康王、青王等众多神灵菩萨,恳请众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麦粮丰收,赣江无水患灾害,江面无溺水事故发生,老百姓能丰衣足食、四季平安、人丁兴旺、福寿延绵等。因与麦子丰收有关,又和“端阳庙会”之水中龙舟赛活动对应,故名干麦船。“干”字取其“水边”之义。干麦船是一条以竹篾、彩纸等扎制、裱糊而成的龙
吉安敦厚元宵灯会
敦厚元宵灯会是灯彩之乡吉安县的一项大型传统民俗活动,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喜庆热烈,带有节日狂欢性质,集祖先俗神崇拜、民间灯彩、武术表演等于一身,内容丰富多彩、地方特色鲜明。
万年张氏中医药烧烫疗法
万年张氏中医药烧烫疗法(第三批省级)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浩如烟海,渊源流长。江西省万年县张氏传统中医药烧、烫伤疗法,疗效神奇,历经百年传承至今,使众多烧、烫伤患者恢复健康,名扬各地。目前,在医学界大面积深度烧伤可以说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而万年县张氏传统中医药烧、烫伤疗法采用生地、黄苓、黄连,麻油等中草药,经过祖传秘方配制而成的外敷药和内服中医药剂相结合的疗法,用来专治烧、烫伤。其特点是:迅速止痛,保持创面湿润、杀菌、抑菌、保持创面湿润,修复和再生功能。该疗法费用低,恢复快,无毒副作用,且治愈后不留疤痕,是专治烧、烫伤的祖传中医秘方。中医药烧、烫伤疗法是张家的祖传秘方,历经几代传承后,现传承人张
吉安东园龙
东园龙是一种仅在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东园村传世的龙灯,是“中国民间(灯彩)文化艺术之乡”吉安县最引以自豪的、最为古老的优秀民间灯彩之一。尚武而又极富创新精神的东园村人,将武术、杂技等融入龙灯表演中,自创了“架天桥”“架地桥”“仰倒牌”“迭腕站”“登高台”等难度极高的精美花节,形成了与一般九节布龙截然不同,融观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东园龙。东园龙是一种隶属于东园村胡氏宗族的风俗龙灯,民俗文化内涵相当丰厚。每年元宵出灯,都要在胡氏总祠等场所举行神秘而庄严的出灯仪式;平时龙灯外出表演等,也要于祠堂焚香设祭,鼓乐鞭炮迎、送至永阳圩街。在东园村,至今流传着“神秘高僧报恩授艺东园村”“堂鼓的传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