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特产
江西省民俗文化
永丰玉扣纸制作技艺
玉扣纸亦称“毛边纸”,制作历史悠久。据《永丰县志》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中村乡梅子坪人巫山兴、巫山发兄弟从福建学会玉扣纸制作技艺后,回乡开办造纸厂,乡民竟相效仿,该技艺始在永丰流传。清末和解放初期是玉扣纸生产最为兴盛的两个时期,其时全乡拥有纸棚100多家。玉扣纸焙干水分后,白色、光滑、均匀、韧性好、吸水性强、不淡墨、字迹经久不变,是书写、绘画之佳品。
吉水长龙
长龙是流传于吉水县盘谷镇曾家村的传统灯彩,由九节布龙发展而来,以“长”著称,龙头龙身龙尾共333节,1000多米长,400余人同时参与舞耍,表演要求协调性高,注重队形变换。其造型优美,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为我国同类灯彩中所罕见。长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重30公斤,由竹篾彩纸(布)制成;龙身以竹蔑制成鸡笼状,每节间距6尺,黄布相系;龙尾与龙头相配,但较龙头轻巧灵活。龙身以金色为基调,舞者着一色的灰蓝色服装,轮廊清晰,色调和谐。舞长龙常见的花节有会圈、倒四门、串四方、团龙、倒龙等。其表演注重队形变换,以各种气势恢宏的造型取胜。如巨龙漫游、卧龙戏珠、老龙盘柱、龙潜龙门等。表演时由10支
杨万里故事
杨万里(1124—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谥文节,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民族存亡危机四伏的南宋中期,中进士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30多年,清正廉洁、爱国爱民,一直坚持抗击侵占北方领土的金国,时刻不忘洗雪国耻,积极为抗金事业出谋献策,其政论《千虑策》,直率地批评朝廷的1无能,并提出兴国方针策略。可是,现实总使他失望。因反对权0盘剥百姓,受到陷害,致仕回家后隐居十五年不出,一心研学作诗,于诗歌中,寄寓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劳苦百姓的同情,对祖国0的忧虑,对幸福未来的追求。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大部分都失散了,只留下4000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多产的诗人之一。在诗歌创作中,
峡江玉笥山传说
玉笥山的传说,是千百年来流传于峡江县玉笥山地区的神奇民间故事。集天地山川、人文荟萃于一身,每个景观都有动人传说,这些传说有道佛神仙、精怪,有人间名人高士,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道德理想、处世价值、人格魅力,有神仙惩恶扬善;有僧道行善积德、普渡众生;有1恶霸欺压百姓被惩罚;有文人落难隐世、有举人金榜许愿、有騒人墨客赋文题诗;有百姓平民渔、樵、耕、读;有道士1飞升、点石成峰,有隐士捣药炼丹为民治病、驱除瘟疫等优美传说。这些传说成为庐陵文化的一抹亮色,是江右文化、赣江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民间传播,延续了玉笥山口头文学的传承,使广大百姓受到真善美的心灵洗礼,懂得积善传家,忠孝慈爱,善恶报应的道理
峡江打蚌壳
“打蚌壳”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舞蹈,该舞蹈始于明朝,至今约四五百年。相传舞蹈起源于当地流传的一个古老而美丽的《蚌壳仙子》传说,并与一年一度庆贺新春佳节、祭祀赣水龙王及祖先神灵等有关,表达了人们歌颂美好爱情、向往幸福生活、祈盼赣江水面平静无水患、年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等美好意愿。该舞蹈以民间锣鼓唢呐吹打乐伴奏,所用曲牌为《打蚌壳》,一段音乐多次反复,节奏明快,悠扬流畅。表演时,配以情绪、节奏富有变化的锣鼓点和唢呐声。蚌壳舞步优美,俏皮灵活,渔翁风趣幽默,百折不挠。舞蹈内容带着神奇色彩,表演又滑稽有趣,观看演出时,群众喜气洋洋,笑声不断。峡江打蚌壳舞蹈经历了明代、清代、民国等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至
峡江米粉的制作技艺
据《峡江严氏族谱》记载:浙江桐庐严氏第二十二世严陶为峡江米粉的创始人,1368年,陶公的曾孙严日勤移居峡江龙下村,以制米粉为业,600余年来,这一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一直在龙下严氏一族以家传或师承方式世代传承,至今仍有12户龙下严氏第三十四世族人承袭祖业,坚持用传统方法生产米粉。龙下村也成为峡江传统米粉的主要产地。在《峡江县志》第十五篇“土特产”第一章“农副产品”第一节中有记载。峡江米粉洁白细嫩、柔滑爽口、久煮不糊、久炒不碎、余香绵绵,以其独特的食品风格而久负盛名。
高安骨伤医术
高安骨伤医术是高安传统医药的文化瑰宝,著名的邹氏骨伤医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高安骨伤医术伴随着高安字门拳武术发展演进了上千年。高安武术历史悠久,自古有之。较有名气的拳师多有一套跌打损伤的医术传承后世。高安邹氏骨伤医术的鼻祖邹耀宗在清朝末年拜民间拳师夏忠和著名道人曹复良学习武术和骨伤医术,后又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儿孙们。其中发展兴旺的有邹盛接、邹盛狮和邹振环三支传承体系,邹盛接和邹盛狮分别在南昌青云普和下沙窝一带、邹振环在高安及宜丰新庄一带负有盛名。邹氏骨伤医术以正骨精准、药用奇效、康复迅速而深受百姓赞许。高安骨伤医术邹氏门脉最少有九大独门医术堪称中国民间医术中的传统珍宝。一是“阴阳八把锁”,针对突
永丰陶塘吊丝灯技艺
陶唐吊丝灯是活跃在永丰县陶唐乡民间灯彩的一种。所谓吊丝灯,是指灯内各种故事人偶造型,用少女头发丝悬吊在灯内支架上并能灵动旋转而得名。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唐吊丝灯逐渐从静观灯向耍灯功能转移。在灯彩活动中,每每和龙灯、狮灯、彩船灯同台表演、同巷1,而且往往作为农村社火灯会的前导灯。出灯之时,吊丝灯在前,狮灯、龙灯和其他灯彩鱼贯而行。这时鼓乐齐鸣、鞭炮轰响,龙腾虎跃、载歌载舞,万人空巷十分热闹。吊丝灯能灵活的利用少女的发丝带动悬挂在六角台面里的人偶,能演绎各种各样不同的角色,故事人偶形象大都取材于我国的神怪小说、历史传记和古典名作中。不仅能起到驱邪祈福功能,而且能起到怡性立德、灯台教化的作用。因此深受
永丰畲族刺绣
龙冈畲乡刺绣是活跃在永丰县龙冈畲族乡一带的民间工艺。畲族男女服饰喜欢在领口、袖口、襟边、围裙刺绣各种花鸟虫鱼和几何纹样,形成一种美丽的图案花纹,用以装扮自己,美化生活。由此,也和苗、侗、壮、瑶等少数民族一样的刺绣工艺,也在本民族兴起。龙冈畲乡的刺绣,因为主题源于生活,图案师法自然。由此,刺绣构图简洁、色彩绚丽、图案夸张。大有农民画的风格。而它的针线比较粗犷,有平绣、织绣、立体绣、乱针绣等技法。龙冈畲乡刺绣的植物纹饰、动物纹饰以当地生态环境的体现为主,兼有牡丹、梅花、龙虎、麒麟等传统吉祥动植物图案;几何纹饰多为缠枝、云头、云勾、山脊、海牙以及八卦、万字形等纹样;刺绣无需图案样本、随意而为、心想绣
永新牛田草席制作技艺
牛田草席制作技艺流传于永新县曲白乡牛田村。这里山高林密,气候宜人,土质肥沃,该村百源山流下的水和特殊土质滋生的丰富的野席草,是编织草席的天然原材料。牛田草席的制作始于明朝中期,历史悠久。传说清乾隆年间纪晓岚来到牛田,验证牛田草席的特色后,便特意带了一床献给乾隆皇帝,皇帝睡后龙颜大悦,特下旨牛田村每年进贡20床。牛田草席的传统制作选料严格,方法独特,工艺精细。剖席草是一项精密度高的技艺,要做到均匀恰当,不簿不厚。编织时,添草、压草都要力度相等,密度相等,不能用力过大,也不能用力过轻。而晒草和晒席更要掌握火候,不能太久,也不能太短,对日光的掌握要恰到好处。草席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柔软舒适,水泼不漏
吉安窑木叶纹黑釉瓷制作技艺
木叶纹黑釉瓷制作技艺是古吉州窑独创的传统制瓷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工序复杂,其成品形态各异,质朴天成,自古享有“木叶无双”“世之神器”之美誉。该项技艺师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代表了我国古代陶瓷釉面装饰工艺的高超水平,在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木叶纹黑釉瓷的烧制工艺独具匠心,严密科学,堪称陶瓷釉面装饰的一大绝技。原料开采及炼制瓷土经采掘、淘洗、沉淀、炼泥等过程,釉灰用石灰石和植物枝叶迭烧炼制,然后水淘,釉浆用釉灰和含有特殊矿物质成分的陶泥、页岩、风化土等按比例调配而成。坯胎成形后,采用本地原料按最佳配方配制坯釉。施釉方法有:蘸釉、荡釉、浇釉、吹釉等。木叶取自天然树叶,采集处理受土壤条件、木
全南客家熏鸡制作技艺
全南客家熏鸡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客家熏鸡起源于全南县大吉山镇田背村一带的一种古老的客家民俗手工技艺。流传于大吉山镇的田背、斜溪、乌桕坝、马安等村及周边乡镇。相传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连年的战火逼迫民众走上了饥饿的边缘。一天,一位村民把这唯一的0鸡杀了,把米糠放在锅底,鸡放在米糠上,一起烧着鸡,出乎意外的,鸡烧煨得特别好,香味四溢,口味别致的。后来,每到过年过节,他都着手烹制熏鸡以祭拜上天和先人客家熏鸡取材方便,制作程序简单易操作,客家熏鸡皮色金黄橙亮,肉质鲜嫩酥软,香味浓郁,原汁原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当地客家人在躲避战火中激发的生存智慧,反映了当地客家人在物质溃泛时仍不忘感恩上
南康横寨唱船
南康横寨唱船(第四批省级)南康横寨“上元”唱船是我国古代盛行的一种以驱鬼逐疫、禳灾祈福为目的的祭祀活动,是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的综合反映,是多元宗教,民间习俗与民间艺术相互交融的文化复合体。Px体现了村落社区共同体的行为规范,生活制度、信仰习俗等一系列社会文化心理,并通过各种仪式将乡村日常生活秩序结构有机集合的象征系统,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一种历史的延伸,它总是与社会处于互动之中,并在互动中生存和发展,从而对村落社区文化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地方文化得以传承和再造,村落传统的积淀也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的再造留下时代的烙印。它从远古走来,历经数千年而不绝、唯其久远、更显出这种“驱邪逐
宁都石上割鸡担灯
宁都石上割鸡担灯(第三批省级)石上割鸡担灯是一项典型的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其传承在江西宁都石上村,已有1000多年的传承历史。相传有一户李姓人家,夫妇的年龄皆近五十,一直没生得一男半女,心中忧郁。一天,妻子睡中做得一梦,说河边有汉帝庙,自己便进到里面朝拜,后来便得了一子。梦醒之后,夫人便将梦境告诉了丈夫。这李姓人家有万贯家财,丈夫便说:如果真能生得一子,一定要在妻子梦境所说之处建一座汉帝庙。并塑汉王金身,每年一定前往杀鸡朝拜。不久,妇人果然怀孕,第二年生得一子取名李汉灵。孩子出生后,夫妇果然依诺而行。在孩子周岁时,妇夫带着孩子前往朝拜。李汉灵成年之后结婚,十年之中生下三对双胞胎六个男孩,后来又生
宁都中村傩戏
宁都中村傩戏(第一批省级)宁都中村傩戏,保留在宁都黄石中村村。这里是古代中原通往中越的咽喉之地。中村傩戏已有700多年的传承历史。其表演形式原始热烈火爆。既有原始粗犷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音乐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宁都中村傩戏在宁都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当地村民每逢过年过节,用来祈福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以动作原始优美而著名。中村傩戏被称为“戏曲活化石”,表演当中包括禳神祈福、傩戏表演两部分。既有原始粗犷、热烈火爆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兼有锣鼓伴奏,人声附和等表演形式。巫傩是中国远古先民的宗教仪式,有学者考证,它源生于新石器时期初叶,从许多历史记载
宁都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第二批省级)宁都采茶戏,最初称“灯子戏”;接着称“三角班”;进而称“半班”、“半整杂”;解放初称“宁都地方戏”;1955年遵照江西省文化局统一规范称“宁都采茶戏”。是一种从音乐、表演、语言、剧目、到相关习俗,都有其独特性的戏剧样式,1955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335个独立的剧种之一。宁都采茶戏,孕育于清乾隆中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承表演活动以解放后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最强盛。“文革”时曾停止传统剧目的演出活动,八十年代得以恢复。现有“宁都采茶歌舞团”,和各乡镇近20多个农村业余剧团在进行演出活动,其传统剧目有近200个。移植剧目近百个,创作现代剧目上百个。其演出范围除宁
宁都鼓子戏
宁都鼓子戏(第二批省级)宁都鼓子曲,传承保留在宁都县城境内。宁都鼓子曲是一种以口头说唱为主,配以表演者自己击节的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语言为宁都地方方言。当地人把宁都鼓子曲叫做渔鼓、话文、道情、嘭筒、竹筒鼓等。说唱表演者,在20世纪末以前多以一人说唱,二十一世纪初起,有编排成多人说唱。其说唱生动,语言流畅,曲调委婉优美,能演唱历史,能说唱故事,能描叙人物,其表现力非常强。
石上曾坊桥帮灯
石上曾坊桥帮灯(第二批省级)石上曾坊桥帮灯,保留在宁都县石上镇池布村的曾坊村小组。这里是由客家人开发的地区,为纯客家村。石上曾坊桥帮灯,已有400多年的传承历史。据曾氏家谱记载,曾坊村曾氏来自东鲁的客家。相传曾氏第十三世孙曾据在汉朝为官。公元9年王莽废西汉帝自称帝改朝,曾据忠于汉朝,举族离京南下渡长江,落脚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后经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明末清初,曾顒公来曾坊开基,不忘祖训忠于汉朝,在村东头建起了汉帝庙,塑汉帝神像——菩萨供祀。曾坊桥帮灯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其制作工艺精细,制作桥帮灯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这项民俗活动最具艺术创造力的一环。制作桥帮灯的具体过程有做桥帮、削天心钻
洛口南云竹篙火龙
洛口南云竹篙火龙(第二批省级)宁都洛口南云竹篙火龙形成和保留在宁都洛口南云村。这里位于宁都北面的65公里处。南云四面环山,山青水秀。在这里居住着因战乱而南迁的卢氏家族。为抗击瘟疫的侵蚀,他们创造了竹篙火龙这一象征力量和抗争的形式。瘟疫消失后,他们将这一活动形式保留了下来,并不断的改进,以资纪念和娱乐,于是形成了今天这样一项独特的、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式样。竹篙火龙活动,包括火龙虎的制作,火龙虎活动的仪式及其表演等两大部分,其活动形式的古朴、雄浑、绚丽,有着震撼人心的艺术的美。对竹篙火龙的抢救、保护、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是其独特、古朴、雄浑的艺术式样,它应是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魂宝,
宁都刘坑竹马灯舞
宁都刘坑竹马灯舞(第四批省级)宁都刘坑竹马灯舞,是一项非常独特的,为祭祀活动而兴起的舞蹈习俗。传承在江西宁都刘坑村。既87岁的传承人罗科海回忆,他们懂事起,听老辈说,项目是为禳神祈福,从现在本村委会的七里村小组请师傅来教授,七里师傅又说,是清朝中后其从宜黄学来的,而宜黄又是从四川灌口“清源祖师”那里传来的,相传有上千年历史。“文革”中断十年,1977年恢复。整场活动,以其中的武功舞台表演的“洗马拆牌”为最核心的内容。“洗马拆牌”,这是一项融武功与舞台表演为一体的民间舞蹈习俗。从洗马生活场景模拟,到武术动作表演,都富有舞蹈美感。动作刚劲有力,有着力和技的美。情态照应,传神准确。动作变化、过度、排